80多年前,他是白求恩身边的八路军小卫生员;80多年后,已百岁的他被授予“七一勋章”荣誉称号。这份至高荣誉的背后,是这位共和国白衣战士长达一个世纪对党和人民的赤胆忠心。
他就是中日友好医院首任院长辛育龄教授。他是新中国胸外科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曾开展了国内第一例人体肺移植手术,在胸外科领域的多个方面取得从0到1的突破!
2022年6月7日,辛育龄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101岁。
人物解读
角度一:做白求恩一样的好医生。
1938年,16岁的辛育龄加入八路军参加抗日战争。血气方刚的年轻人,想的是拿着枪上阵杀敌,不料却被安排在冀中卫生部后方医院,成为一名卫生员。1939年,辛育龄被派到白求恩医疗队担任司药。让辛育龄一生难忘的是白求恩医生不畏生死的精神,为了能多救治一些伤员,白求恩经常将手术队安排在离炮火最近的地方。
白求恩过人的胆识、精湛的医术,“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感染了战士们,也震撼了辛育齡。年轻的辛育龄坚定了一个信念:救死扶伤是一项崇高的事业,将来也要做一位像白求恩一样的好医生,永远站在救治病人的第一线!
运用示例
辛育龄一生追随白求恩先生的道路,80多年前,他是白求恩身边的八路军小卫生员;80多年后,他被授予“七一勋章”荣誉称号,被许多踏上学医道路的青年人视为榜样。辛育龄是抱着“做白求恩一样的好医生”的念头去做的,他也确实做到了。树立榜样是一种精神的传承,也是对前路的指引。先贤们用行动为我们做出了示范:为了人类的福祉而奋斗终生。而我们也要树立自己的榜样,以此获得坚定前进信念的力量。 ——厦门大学附属实验中学 陈剑颖
角度二:只为救助更多患者。
1951年,辛育龄被我国政府首批派往前苏联学习胸外科技术,师从苏联著名的胸外科专家、科学院院士包古士。五年后,取得副博士学位的辛育龄回到祖国,他主动放弃上校军衔,要求分配到位于北京郊区的中央结核病研究所,成为一名普通的胸外科医生。他的目的只有一个:组建胸外科,救治更多的患者。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结核病还没有快速有效的治疗方法,很多重症晚期肺结核病人经常发生窒息性死亡。辛育龄经过研究,探索出双腔插管麻醉下肺切除手术,治疗了200多例重症肺结核合并大咯血病人。当时,我国绝大部分省市尚未建立胸外科,为在全国普及推广胸外科技术,他牵头在中央结核病研究所举办胸外科医师培训班。20年的时间里,他为国家培养出300余名胸外科技术骨干,有40余家医院的胸外科是在他的指导下建成的。
运用示例
辛育龄先患者之忧而忧,满腔执着是他最终成功的利剑。他为救助更多患者,不断探索,找到了双腔插管麻醉下肺切除手术这一方法,并在全国范围内普及胸外科技术,为国家培养人才。正如莎士比亚所言:“斧头虽小,但经过多次砍劈,终能将一棵最坚硬的橡树砍倒。”辛育龄对胸外科的执着,就像爱迪生发明灯泡一样,在坚持不懈中结出了成功的果实。——厦门大学附属实验中学 杨珏灵
角度三:一生坚守。
辛育龄的从医风格深受白求恩的影响。日常交往中,他随性亲和,生活简朴。但在专业领域,他极为认真。医院胸外科至今还有一个传统:手术中要尽可能温柔地触碰患者的肺脏,虽然患者没有痛觉,合上胸腔后,也没有人能看到内部的情况,但温柔的手法确实能减轻内脏的伤害。这种看不见的用心,是辛育龄留下的习惯。
年过八旬之后,辛育龄仍坚持每周出门诊,即使在“非典”时期也不例外。由于年事已高,辛育龄的手已经有些发抖了,但是只要上了手术台,剥离血管、结扎血管的时候,手一点儿也不抖。
2012年,医生马千里刚留学回来,在住院部看到辛育龄,进屋探望,辛育龄很亲热地拉着他的手。马千里拿了自己的刷手服,想让辛育龄留几个字,辛育龄颤颤巍巍地执笔写下一句话:“马千里,做白求恩式好大夫。”他这样寄语后辈,也这样从医一生。
运用示例
《人民日报》上有一句话:“英雄就是普通人有一颗伟大的心。”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出伟大事业,但每个坚守岗位,默默付出的人,都是英雄。“七一勋章”获得者辛育龄,年过八旬也坚持每周出门诊,做手术时更是对患者用心负责,用温柔的手法尽可能减轻对患者内脏的伤害。而在《鼠疫》一书中,面对鼠疫的爆发和群众的恐慌,身为医生的尼厄始终保持理智,坚守岗位,最终消灭了疫病。他说过这样的话:“安于绝望比绝望本身还要糟糕。”回到现实,有多少人在自己的职位上奉献自己?所以,哪怕无法站在光中,也可以做平凡的英雄。——厦门大学附属实验中学 朱怡佳
(编辑:关晓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