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华
(广东海洋大学,广东 湛江)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1]。大学是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其所开展的一切活动,包括科学研究、教学活动和社会服务,归根结底都是为了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新时代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要在“坚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在增长知识见识上下功夫、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在加强品德修养上下功夫、在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在培养奋斗精神上下功夫”[2]。可以说,每一项任务的落实,都需要发挥劳动教育的助推作用。在坚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就是要加强劳动价值观教育,让学生深刻领悟劳动之光荣、劳动之崇高、劳动之伟大、劳动之美丽的道理,体会“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深刻内涵。在增长见识上下功夫,就是要坚持知行合一,手脑联动,不断提升劳动技能;在厚植爱国情怀上下功夫,就是要做好劳动情感教育,引导学生热爱劳动、热爱创造,立志扎根祖国大地,服务人民;在加强品德修养上下功夫,就是要加强劳动品德教育,教育学生尊重劳动和劳动者,进而能够诚实劳动、辛勤劳动、创造性劳动的在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就是要充分发挥劳动教育树德、增智、健体、育美的综合价值,不断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在培养奋斗精神上下功夫,就是要扎实推进劳动实践,依托专业实习、社会实践和公益志愿服务,扎实推进创新创业,让学生在出力流汗中长本领、增才干,历练敢于担当、不懈奋斗的精神,成长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新时代劳动的“奋斗”底色、“精益”底色、“创新”底色契合时代要求,其蕴含的育人价值有利于整合高校德育资源,构建高校德育共同体,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劳动教育与智育、德育、体育、美育的内在耦合与外在联动可以为课程德育与实践德育整合,构建德育共同体提供新的研究实践视角。
课程是高校开展教育工作的主要载体,是高校办学特点和办学定位的集中体现。课程德育是指学校根据社会需要和学生思想实际设置专门的学科课程,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以及法制教育[3]。简单地说,课程德育是学校依托所设立的各门课程,在专业教育的同时融入是与课程本身相关联的思想、政治、道德和法制教育,从而对学生进行的全面的思想教育。高校的所有课程均以育人成才为导向,以满足学生的成长需求为价值诉求。高校作为重要的育人环境,所有的课程都具有丰富的德育资源。
课程德育以学生价值转变和行为改变为教学目标,以贴近学生、贴近专业、贴近时代为教学原则,以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为基本方法,将德育内容以分散的形式融入专业知识之中,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能够感受到科学精神的熏陶和社会进步的担当,是智育和德育的融合体,可以让学生在无形之中做出行为的改变和价值的选择。与德育课程相比,课程德育是隐形的德育课程,其隐蔽性主要体现在其教育过程中的渗透性和教育内容的隐蔽性。这种隐形的课程德育与有形的德育课程同频共振,共同助力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与实践德育相比,课程德育更着重于依托课程这一载体开展理论知识传授,对于理论内化的过程关注不足。
实践德育是指德育工作者通过组织、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各种实践活动,提高其思想认识水平、政治参与能力、道德行为选择能力的德育过程;这一活动过程主张把社会实践作为德育的重要途径和过程特征[4]。实践德育主要包括生活性实践德育、生产性实践德育、公益性实践德育和活动性实践德育等形式,更多强调实践的社会性和利他性。实践德育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点在实践教学中的运用,是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探索并改造现实世界的社会性活动。可以说,实践德育是高校实践育人资源的集合,是以学生个体动手动脑为基本形式,以学生服务自我、奉献社会、感悟成长为主要价值诉求,以学生收获技能和体验为主要目标成果的育人载体。可以说,实践德育着重于学生在出力流汗中获得行为和价值的转变,实现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与课程德育和德育课程相比,实践德育更强调实践性,着重于行为的投入和个体的参与,忽视德育理论的系统讲授。
2018年5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指出:“学到的东西,不能停留在书本上,不能只装在脑袋里,而应该落实到行动上,做到知行合一、以知促行、以行求知,正所谓‘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5]。知行合一的行事原则也就是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用正确的理论指导实践,用实践检验理论,构建知识学习的完整闭环,即个人在完整进行理论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参加实践检验理论的正确性,进而将理论内化为个人行为准则。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首次把劳动教育纳入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总体要求之中,明确提出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这一提法将劳动教育提升为国民教育体系中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并举的重要地位。这也就意味着劳动教育将在未来的育人体系中扮演重要的角色。2019年11月,中共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审议通过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指出,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要将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6]。劳动教育具有树德、增智、健体、育美的功能与价值,能够陶冶学生情操、提升学生劳动技能、培养协作精神的良好实践价值。开好劳动教育课,是高校扎根社会主义大地办教育,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客观要求。“劳动教育直接决定了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7]。这是国家首次通过文件全面阐述劳动教育的综合育人价值,是对劳动教育自上而下的谋划与推崇。
全面加强劳动教育,构建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时代新人的重要举措。劳动教育作为一门课程,需要完整向学生阐述劳动的价值观、劳动形式、劳动意义、劳动法律、劳动关系等劳动科学的知识,是学生完善劳动科学知识的重要窗口。劳动教育的实践育人环节,通过学生出力流汗的形式,让学生热爱劳动,在进入社会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和创造性劳动。可以说,劳动教育的理论教学具备课程所必需的科学性。劳动教育课教师需向学生深刻阐释劳动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传播劳动最崇高、劳动最光荣、劳动最美丽、劳动最伟大的价值。围绕劳动教育理论体系开展课程德育,引导学生自觉改造劳动价值观。另一方面劳动教育的实践环节具有很强的操作性。教师可通过设置劳动实践主题,吸引学生参与劳动实践环节,通过出力流汗,手脑联动,实现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健体、以劳育美的功能。劳动教育的德育功能和实践意义,整合了课程德育和实践德育的优势,串联不同板块的德育资源,构筑高校德育高地。加强劳动教育,是筑牢理论根基、强化科学素养的重要举措,也是淬炼高尚劳动品德,涵养深厚劳动情怀,自觉把个人梦融入中国梦建构个人与民族、国家与人类的发展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
基于劳动教育课的课程德育与实践德育有效整合,必须要坚持目的性和规律性的统一,既要符合国家高等教育的基本方针和目的,也要契合当代大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新时代劳动教育发展规律,基于此,在推进劳动教育课程教学改革过程中,实现课程德育与实践德育有效整合的,必须要坚持时代性、协同性、创新性、系统性的基本原则,不断提升高校德育工作水平。
从劳动教育的视角推进课程德育与实践德育的整合,必须要把握劳动的时代性特征,既要深刻理解和把握劳动的“变”与“不变”,在对劳动“变”与“不变”的阐述中推课程德育与实践德育的整合。
第一,要明确劳动教育中的“不变”,这个“不变”指的是劳动的本质属性,即劳动是人类改造自然、实现人与人、人与物的连接,从某种程度上说,劳动创造历史,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劳动光荣、创造伟大是对人类文明进步规律的重要诠释”[8],这也是劳动教育中必须一以贯之的核心内容。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工智能的全面进步,机器代替人类,越来越多的人从劳动中解放出来,但“人民创造历史、劳动开创未来,劳动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9]没有改变,“人世间的美好梦想,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实现;发展中的各种难题,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破解;生命里的一切辉煌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铸就[10]”。这些论述生动阐释了马克思主义劳动属性在新时代的深刻内涵,高校要把握劳动教育的这一本质特征,以更生动、更接地气的方式,将劳动的本质属性讲深、讲透、讲活,让学生入耳、入脑、入心,实现学生劳动观的改造,培养具有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新时代高素质人才。
第二,要全面认识劳动教育中的“变”,全面把握新时代劳动的多样态。在面向大学生开展劳动教育时,要系统全面地向学生讲清楚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有偿劳动和公益劳动、个体劳动与群体劳动、创造性劳动和重复性劳动、生产劳动和费城产劳动等劳动的多种形式。既不能把劳动简单化为某种单一形式,也不能比较不同劳动的高低优劣。要通过系统全面的讲述,让学生真正明白并认同“不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不论是简单劳动还是复杂劳动,一切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贡献的劳动,都是光荣的,都应该得到承认和尊重。[11]”
劳动关系的本质是生产关系,是人类在劳动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关系,受社会生产力的制约和影响。高校在劳动教育理论授课中,要面向学生讲清楚新时代劳动关系的复杂性,充分引导学生透过劳动现象看清劳动关系,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体力劳动的价值,尊重创造性劳动成果,认识到新时代劳动所需要的素质能力要求,结合专业和个人价值观、兴趣做好职业规划,积极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真正将劳动视为实现个人价值的内在需要。
劳动教育是系统工程,需要多方协同联动,高校要正确处理家校关系、师生关系、校企关系,再用好校园课堂这个主阵地的同时,充分发挥好家庭、企业、社会在培养学生劳动能力、提升学生劳动素养中的协同作用。
第一,劳动教育的第一场所是家庭,基于劳动教育的德育整合必须要抓好“家庭”这一劳动教育的第一“场域”。家庭是孩子社会化的第一场所,是劳动习惯、劳动态度、劳动技能、劳动关系的启蒙场域。要家校联动共同培养大学生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就是学生关于的就业的基本观点和基本看法。就业观是劳动观在就业求职过程中的呈现,是学生劳动品质素养的综合呈现,是学生担当精神和奉献精神的集中展现。通过家校联动,强化学生就业思维,引导学生积极就业,有效解决“慢就业”“不就业”现象,减少“啃老”等不良现象的滋生。第二,发挥好企业和社会在培养良好劳动品质、淬炼高超劳动技能中的支持作用。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依托实践项目,让学生走出校园、走出网络、走进企业、走进社会,在出力流汗中感受劳动的艰辛,在劳动关系的建立和维护中了解国情社情、了解行业产业,在对社会的观察中学到真本领。第三,加强校企联动,建立产学研互惠合作关系。要组织学生走进产业一线,发挥青年大学生的聪明才智,助力产业升级和技术升级。
在劳动教育课中系统推进课程德育与实践德育的整合,需要正确处理好劳动教育的继承传统与发展创新的关系,根据新时代大学生群体的特点,创新教学方式,提升教学效果。
第一,坚持与时俱进,调整教学内容,使教学更具时代性、新颖性伴随着科学技术的深入发展,劳动形态发生了重大变化,各种各样的新式劳动涌现出来。在教学内容中既要守正,把握好劳动的本质,做好劳动精神教育,“广大劳动者无论从事什么职业,都要勤于学习,善于实践,踏实劳动,勤勉劳动,在工作上兢兢业业,精益求精。[12]”又要及时吸纳新时代的新内容,使得教学内容与时俱进,贴近时代。第二,围绕学生开展课程教学创新,丰富教学手段,创新教学形式。学生是课程的实施对象,也是课程建设与创新的核心要素,对于课程创新有着基础约束力。新时代大学生是多数在核心家庭长大,子女数量的减少和社会经济的进步使得他们越来越少地参与到劳动实践中,他们网络时代的“原住民”,精通网络语言,熟悉网络法则,对于新鲜事物好奇心强,也更愿意尝试创新,因而对于劳动的认知更为浅显,不少学生出现“不珍惜劳动成果、不尊重劳动者、不会劳动、不想劳动”等现象,因此,在劳动教育中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劳动情感教育和劳动价值观培育,积极应用网络新技术和新手段,创新劳动教育形式,增强劳动教育课的互动性、趣味性和即时性。同时,积极利用新媒体,抢占网络阵地,根据网络“原住民”的使用习惯开展平等对话交流,切实增强劳动教育的吸引力、亲和力和感染力,让劳动教育变成“酷课程”。
系统性原则指的是德育整合必须有全局性眼光和整体化思维。实现课程德育与实践德育在劳动教育课中的有效整合,必须要坚持德育一盘棋的思想,系统梳理德育资源,实现劳动教育与高校德育资源的融合共生,构建系统化体系化高校德育资源库。
第一,围绕劳动价值观、劳动情感态度、劳动知识技能、劳动品德这一核心内容,系统开设劳动思想理论课、劳动技能培育、劳动实践锻炼三个板块的内容,并通过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与创新创业相结合、与课程思政相结合、与职业生涯教育相结合、与现代产业学院相结合、与就业指导相结合、与志愿服务相结合,统筹推进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第三课堂有机融入,打造全程劳动教育课。第二,着力做好体制机制改革,筑牢融入制度基础。以“三全育人”格局构建大思政育人体系,坚持全员参与、全过程管理、全方位教育,实现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做到知、情、意、行统一,共同提升高校德育水平。第三,坚持全员参与,构建共建共享德育新格局。劳动教育兼具理论性、知识性、科学性和实践性,既能启发教师,完善知识结构开展教学创新,也能激活学生向上向善向美的潜能。劳动教育中的教学相长着力于构建成长型师生关系的新局面。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在劳动教育课中推进课程德育与实践德育的有效整合,需要从德育主体、德育载体和德育客体三个层面着手,构建教师主动引导、学生积极配合、课程完整融合的德育融合体系。
叶圣陶先生曾经指出,“学生没有一种特别的本领,使自己只从算学老师那里学算学,而不起一毫别的关系,如思想的影响和性情的感染之类。”课程德育与实践德育的有效整合,首先需要教师转变观念。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教师只有将融合式德育思想融入自己的教学日常,着眼于全局性德育工作,才能够守好德育责任田。第一,要加强个人师德师风建设,全面提升师德师风水平。师德师风是教师职业道德和职业水平的综合体现,教师的道德素质、行为习惯往往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师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的职业道德水平,全面提升业务能力,才能在学生面前形成良好的知识权威,进而引导学生向善向美。第二,全面完善知识结构,丰富知识元素,提升德育知识储备。教育是知识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流动,教育水平是教师职业水平的直接反映。高校要着眼于德育一盘棋思维,从加强德育供给侧统筹考量德育元素的融入和设置,坚持守正创新,增强教师主体供给。
德育素材是教师开展德育工作的重要载体,良好的德育素材往往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在劳动教育课中系统推进课程德育与实践德育的整合,需要激活现有德育资源存量、做足德育资源增量,不断增强德育教育势能。德育教育的落脚点是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学会立德,这种目标下的教学不可避免会有抽象的理论和高度凝练的语言,学生容易产生枯燥感和疲惫感。因而在德育课程建设过程中,一方面可以通过创新教学手段的方式,增强教育的趣味性。引入网络课程如慕课、云课堂等优势资源,提升教学的品质。利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如短视频、小软文、漫画、情景剧等开展德育教育。再者,开展德育联动,实现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德育内容的。如在劳动教育课中引入劳动模范、大国工匠、行业精英、优秀校友等,丰富教育供给主体,采用现场讲座、实践走访、事迹报告等形式,提升教育的趣味性和亲和力,让学生真实的视听冲击下感受劳动的伟大、美丽、崇高与光荣。
“需要”是人(包括个人、群体、阶级和社会)为维持自身的延续和发展而产生的对外界事物的各种要求。人的需要和思想道德的产生与发展有着密切关系。一方面,人们在规范、协调个人需要的过程中产生了道德实践,另一方面,道德服务于个人的全面发展,为人全面自由的发展提供服务。大学生是高校德育的工作对象,提升德育工作水平,必须要考虑学生的需要。新时代的大学生生活在社会生产发达、社会关系负责的现代社会,是网络世界的“原住民”,生存压力的不断降低。因此,劳动教育中要考虑学生现实的发展需要,开展多种形态的劳动体验,增强德育工作的精准性。第一,关注学生社会生产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正确理解生存与劳动的关系、体力劳动、脑力劳动与创造性劳动的关系。通过强化实践环节与理论环节的对接,让学生在出力流汗中认识到劳动与价值的关系,从而形成正确的劳动观。第二,关注学生的精神成长需求。物质生活的高度发达和社会分工的精细使得人们生活的便利性不断增强,与之相关的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提升。在推进劳动教育过程中围绕青年人精神需求的多样化,开展精准教育与辅导,让学生在纷繁复杂的多元思想中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文化自信,摒弃不合理的精神需要,从而实现个人自由全面的发展。
互联网技术深入发展既带来了获取信息的便捷,也带来社会文化的激烈碰撞。既提供了丰富的“信息大餐”,也带来了良莠不齐的各种思潮。高校作为社会主义劳动者的培育摇篮,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必须要系统深入开展德育工作。面对新形势,要与时俱进,把握好劳动教育中的“变”和“不变”,创新工作载体,丰富工作形式,在师生充分互动中引导学生坚定文化自信,抵御不良思潮。依托学校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一项系统、伟大而又持久的宏大工程,需要久久为功。高校只有通过深刻变革,盘活育人资源,构建育人共同体,实现存量盘活、增量做优,共话育人同心圆,才能不辱办学使命,真正实现立德树人,不断推动开创我国教育事业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