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工程专业平台课程“针织学”的课程思政教学策略

2022-03-16 21:26冒海文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2年3期
关键词:针织专业课程纺织

冒海文

(苏州大学 江苏·苏州 215000)

在高校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该注重其中的理论性、政治性以及体系性等重要特点,而专业课程则注重对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进行教育和培养,将二者进行结合,更有利于对全方位立体的育人模式进行构建。针对纺织工程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应该以当代纺织专业的发展为基础,在教学改革的同时,构建起全新的、针织人才专门的思想政治教育格局,也可以促使高校切实落实“立德树人”的工作任务,所以对纺织工程专业平台课程“针织学”的课程思政教学策略进行分析十分重要。

1 在纺织工程专业中进行课程思政教学的重要意义

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之下,针织工业具有了更加充足的发展活力,并已经发展为我国的优势产业之一,专业人才的培养效果和输出水平,能够直接影响针织行业的发展情况。在高校的纺织工程专业之中,对学生进行培养,不仅需要学生符合行业发展需求,也需要保障学生具有优良的创新精神、完善的人格、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高尚的职业修养,以能够自由的、全面的终身发展。

所以在纺织工程专业中,可以将课程分为四个不同的模块,分别为专业平台课程、综合素质课程、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方向课程。若应用传统的课程设置模式,专业课程内容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各自独立,并且因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在部分学生眼中是枯燥无味的,且学校方面和诸多教师均倾向于将精力置于专业知识的教学之中,所以对于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未进行全面挖掘,也就未能够有效提升纺织工程专业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质量和效率[1]。

为了对全面发展的专业人才进行培养,必须在高校中将思政教育全面融入专业课程,并在专业课程的教学中对思政教育的功能及作用进行充分发挥。在下文,即借助纺织工程专业中的“针织学”,阐述在纺织工程专业中课程思政教学相关的元素和策略。

2 “针织学”课程中的思政教育元素

在纺织工程专业之中,针织学属于以现代针织工艺为核心的理论、实践知识教学课程,但是从实际上来看,在我国,针织工艺具有十分悠久的历史,也具有十分丰富的思政教育素材。

2.1 追溯历史

针织这门工艺技术原理是将织针联合其他成圈机件,通过把纱线弯曲成线圈,从而使其相互串套,继而完成织物。数千年来,针织业一直由政府部门进行统一管理,说明针织行业一直属于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且在针织行业发展的过程中,相应的设备持续更新,科技成果越来越多,同时,我国在针织方面的科技水平持续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以上各项内容均可作为针织学专业教学过程中的思政元素。

2.2 以史为鉴

在针织行业的发展历史上,虽然科技成果众多,但是受到封建社会闭关锁国的影响,我国的发展逐渐与世界脱节,并在西方进行工业革命、大力发展针织业时,因为战乱而无法继续发展针织工业,由此,我国的针织业处于严重落后的局势中。新中国成立以后,在我党的领导之下,人民群众积极发挥艰苦奋斗的精神,不断缩小与西方国家之间的差距,终于复兴了针织业。对上述历史进行梳理可以发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显著的优越性,将上述内容融合于针织学的专业课程教学之中,既能够强化学生的道路自信和民族自信,也能够帮助学生意识到“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更有利于学生产生危机意识以及强化使命感[2]。

2.3 开拓创新

虽然在近代史中,我国的针织行业处于低谷阶段,但是在事实上,针织人的奋斗从未停止。新中国成立以后,一代又一代的针织人在党的领导之下,不断探索和追赶,使落后的针织行业复兴,当代我国经济和科技均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诸多针织企业已经实现了智能化,针织工作可完全由智能化系统进行控制,不仅使我国针织行业持续处于世界一流的地位,更是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基于此,可以将相应的案例及融入到针织学的教学之中,使学生切实感受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以提升学生的道路自信和民族自豪感,同时也能够强化学生参与针织行业并推动其发展的信心和责任感。

3 “针织学”课程思政建设教学策略

3.1 构建起课程思政内容体系

首先应该针对“针织学”深入挖掘思政元素,并进行细致梳理,根据该专业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实际的教学地位,对课程思政的重点、内容合理设计,使“针织学”教学中能够充分渗入思政教育内容,切实实现专业和思政两方面教育工作的结合,并使二者能够起到相互促进的作用。另外,还需要在课堂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强化理想信念的教育、通过实践教学体系开展团队合作教育、借助学科竞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等,向学生传输科学精神、优秀文化、爱国情怀,并进行人格培养,使课程思政的思想价值引领作用可以得到充分发挥。

16世纪后期开始,西方国家的纺织工艺使用“Knit”一词进行表示,随着洋务运动的开展,Knit进入中国。但是在实际上,我国的针织技术具有悠久的历史,根据《易·系词》中的内容,伏羲氏使用绳结制作渔网捕鱼。进入新石器时代,人类手工制作绳网以作为捕鱼或是狩猎的工具,此即为当代针织产品的最初雏形。并且,我国已经出土的针织实物能够体现出种类丰富的特点,根据功能,可以分为“首服”和“绦饰”两个类型,绦还可被分为 、繶、扁绪等类型,虽然当前尚不具有充分的证据表示全部 、繶、扁绪等均为针织制品,但是能够确定,在战国时期,楚国已经设置了专门管理和制作不同种类绦带的“襄官”。可见,针织工艺在我国具有丰厚的历史积淀,且在考古事业持续发展的背景下,必然会有更多实物和文献支持相关史料的完善[3]。

根据以上可以了解到,我国的针织事业处于持续变化发展的过程中,并且具有悠久的历史,将这一部分内容应用于针织学的思政教育之中,能够有效强化学生的民族情怀和爱国热情。

3.2 提升教师的课程思政素养

教师自身的教学水平能够对教学质量产生重要影响。开展课程思政的主要目的在于,在全部课程中贯彻落实全程育人理念,但是从事实上来看,高校的专业教师尚未掌握创新型的教学模式,对其进行了解、熟悉和应用均需一定的时间,所以需要强化对于高校专业教师的培养工作,促使其课程思政意识以及相应的素养均能够得到提升,保障专业教师能够清晰的意识到,在专业课教学过程中向学生渗透思政教育的重要意义,并持续进行自主的学习和探索,以能够更加充分的促进专业知识和思政内容进行结合,并实现针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引领[4]。

3.3 充分应用网络平台

将传统教学渠道与网络进行结合,使课程思政中蕴含的思想价值能够在网络平台上进行展现和传播,借助互联网平台加速专业课程内容与思政内容的融合,并于线下选择与学生特点、需求等最相符的教学形式、方法,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之下,形成具有教师个人特色的教学体系和方法,以提升教师个人魅力以及课堂教学对于学生的吸引力。在进行线上培训的过程中,需要注意构建起属于学生的话语体系,并将其与主要教学渠道进行融合,强化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适当进行具有针对性的引导,帮助学生逐渐发展成为对主流意识形态进行宣传的参与者,使正能量得到更好的传播[5]。

4 结束语

在高等教育中全程渗透思想政治教育,为当前我国教育事业的新举措之一,在纺织工程专业应用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应注意充分尊重学科自身的特点,首先挖掘学科中包含的思政教育元素,同时注意不断强化针对专业教师的教育培训工作,以强化专业与思政之间的融合,并保障高校学生能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树立起正确的三观,从而可以在全面实现纺织工程专业“针织学”课程改革的同时,提升高校学生的素养和强化其担当精神。

猜你喜欢
针织专业课程纺织
澳洋纺织
优雅针织柔情秋意
纺织届的“两优一先”
会隐身的针织迷彩
针织与纱线
电大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探讨——以福建电大为例
中美综合大学在音乐专业课程上的比较与启示
纱线与针织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
专业课程群建设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