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环境立体监测与评价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

2022-03-16 21:26查国震赵屹立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2年3期
关键词:立体海洋育人

卢 霞 查国震 赵屹立 李 玉 王 晓

(江苏海洋大学海洋技术与测绘学院 江苏·连云港 222005)

0 引言

党的十八大作出了建设海洋强国的重大战略部署。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指出: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为实现更高要求的海洋技术人才培养目标,高校不仅要重视海洋技术专业教育,还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促使专业和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形成教学合力,达到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的同步提升。本文以海洋技术专业核心课程“海洋环境立体监测与评价”为研究对象,充分发挥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从课程目标设计、教学方法选择、教学实践组织、教学效果考核和评价五个方面进行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探索与实践,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1 建设“海洋环境立体监测与评价”课程思政的重要性

2016年12月,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高校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到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1]。2017年12月教育部印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的文件提出:课程育人质量提升体系,要求高校大力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梳理各门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融入课堂教学各环节,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2]。2019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文件对“课程思政”提出更多要求,主要是要整体推进高校课程思政,深度挖掘高校各学科门类专业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解决好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相互配合的问题,发挥所有课程育人功能,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3]。综上可见,我国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课程思政的重要性也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因此,探索与实践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有效路径则显得十分必要。

1.1 优化“海洋环境立体监测与评价”课程的教学目标

长期以来,高校普遍存在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两张皮”问题。传统海洋环境立体监测与评价课程的教学目标在于“育才”,传统思政课程的教育目标在于“育人”;立德树人成效是检验高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海洋环境立体监测与评价”课程思政坚持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深入挖掘专业课程教育教学过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课程教学全过程。在传统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海洋环境立体监测与评价”课程贯彻“价值塑造、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三位一体的教育理念,有机融合“育人”和“育才”两大目标,进一步优化课程教学目标。

1.2 提高学生强海兴海的使命感

海洋强国目标的提出对当前和未来高层次的海洋专门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海洋环境立体监测与评价”课程融合思想政治教育和海洋环境监测与评价的专业教育,能有效实现在传授海洋环境监测、海洋环境评价的基础理论知识、海洋环境立体监测技术应用能力的同时,提高政治素养,塑造正确的三观,提高强海兴海的使命感,为建设海洋强国培养德才兼备的海洋技术人才。

2 “海洋环境立体监测与评价”课程思政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2.1 课程教学目标设计

贯穿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塑造的育人理念,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能力培养规律,以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掌握基本知识和培养专业应用能力为教学重点,按照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专业认证要求和行业标准重构了课程教学大纲,科学设计了包含“育人”和“育才”两方面的课程教学目标,明确了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指标点的支撑,充分挖掘了教学内容蕴含的课程思政元素等。需将自然规律融入课程专业知识传授、将国家海洋问题融入海洋环境立体监测技术传授、将法治意识融入浮标布放海域全过程、将职业道德教育融入海洋环境常规监测技术教学。

2.2 课程思政教学方法创新

在推进“海洋环境立体监测与评价”课程思政建设的过程中,融合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在课程教学目标设计中融合“育人”和“育才”,还要探索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多样化教学方法,实现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相统一。

首先,采用团队教学方式开展课程教学。其次,创新课程教学模式。实施基于课程、课堂、课外、实践和考评五个维度的课程教学模式:选用省级及以上重点教材,基于雨课堂采用问题式的教学方法于课堂,选择优质的教学资源“国家虚拟仿真实验平台”和中国大学MOOC平台服务课外学习,采用系统工程思维将海洋环境应用案例融入实验教学,采用线上线下相混合的考核方式等五个维度应用在海洋环境立体监测与评价课程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海洋环境立体监测与评价”课程思政采用问题式的教学方法,通过启发性提问、分组分析和讨论等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有助于实现“被动接受”到“主动思考”的转变。问题式教学方法能够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政治修养。

2.3 课程思政教学组织

“海洋环境立体监测与评价”课程思政教学组织基于课前、课中、课后三环节开展。课前,学生利用课程思政案例库学习平台进行课程思政内容预习;课中,教师主要利用案例教学法等进行讲授;课后,师生在课程思政教学平台上进行讨论和考核。

2.4 课程思政教学考核

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发展破除了传统教学中存在的多方困境,教师可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课程考核方式。首先构建“海洋环境立体监测与评价”课程思政案例教学平台,实时分享课程思政学习资料,发布课程思政案例,多途径实现课程思政的教学目的。其次,加强过程考核,利用雨课堂进行课程专业知识和思政元素的课堂网络测试,同时将思政育人元素融入线上线下的期中和期末试卷试题中,且可允许学生线上展示图片、音频、视频等思政成效,切实提高课程思政育人效果。

2.5 课程思政教学评价

“海洋环境立体监测与评价”课程思政建设成效多元化评价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分别是课程思政教学成效自我评估(自我评价)、课程思政教学满意度调查(学生评价)、基于校院两级教学督导专家评价(教师评价)。

3 结论

以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的育人理念明晰了课程教学目标,挖掘了教学内容所蕴含的思政育人元素,并将思政元素贯穿到课堂讲授、实验教学、课堂测验、期中/期末考试等教学环节。从设计课程思政教学目标、基于五维课程教学模式采用问题式的课程思政教学方法、基于课程思政案例库进行教学实践组织、采用过程化的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考核、多元化的课程思政教学成效评价五个方面探索与实践了“海洋环境立体监测与评价”课程思政建设,实现了知识、能力、价值的有机统一,落实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支撑了海洋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促进了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助力培养基础好、素质高、能力强,具有海洋意识、创新精神、家国情怀的复合应用型人才。

猜你喜欢
立体海洋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念个立体咒
立体登陆
炫酷立体卡
“珠”育人
他们用“五招”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