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 磊
(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 湖北·武汉 430072)
双一流建设的根本目标就是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将有限额教育资源有侧重地倾斜到双一流建设高校上,在合理范围内集中资源禀赋,培育出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优秀人才,凝结世界一流的科研和学术成果,带动我国高等教育不断向世界一流迈进。国家对双一流建设有着中长期规划,目前已经推动了部分高校和部分学科迈入世界一流阵营。到2030年,预期实现更多的高校和学科达到这一水平,并且从全局层面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办学水平。在推动双一流建设的过程中,学科建设实际上是最重要的基础所在,而学科建设的基础不仅仅需要雄厚的师资力量和学术水平,还需要具备较强综合素质的学生,对于研究生教育来说,就是需要适应当前研究生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机制的一大批优秀研究生。因此,我们要不断提升研究生生源质量。
当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已经进入关键时期,国家和社会对研究生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从二十世纪末以来,在国家求才若渴的情况下,高校研究生教育事业开始蓬勃发展,研究生教育从985、211高校垄断开始向各地区的地方高校扩展,各个省份都开始培养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研究生。但是由于各个地区高等教育水平参差不齐,部分高校研究生项目存在很大的被动。在这种情况下,研究生在毕业数量上不断增加,但是在研究生质量方面没有得到应用的提高。从研究生教育的实情出发,不同专业的人才培养和学科发展的衡量标准的不同的,但是最基础的研究生教育培养要素的不能缺少的。在这一方面,很多地区的高校在研究生学科的结构设置、学术水平、师资队伍等方面的发展还远远不够完善。
在国家不断支持研究生教育发展的背景下,很多高校的研究生生源质量仍然不容乐观。分层次来看,重点高校的研究生生源往往要优于普通高校和地方性质的高校,其来源大多以其他重点高校和本校学生为主,很少录取层次较低的学校学生。而对于普通高校和地方性质的高校来说,很多学校连完成招生计划都需要依赖调剂工作,甚至在一些学校中依靠调剂获得研究生的充足生源已经成为常态。在这个过程中,部分学校为了获得充足生源,在研究生的选拔方面一再放低标准,选拔工作没有系统科学的参考标准,这也就导致了研究生生源质量的不尽人意。在国内的很多调研和研究中,研究生导师大多认为在目前研究生不断扩招的背景下,研究生生源质量没有得到改善,甚至有了逐渐下滑的趋势。以普通高校群体为例,其录取的研究生生源大多来自本科二批的院校,本科一批和重点院校的学生少之又少,甚至可以忽略不计,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的占比更是不容乐观。研究生生源质量的不均衡,已经成为高校研究生招生选拔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目前,我国研究生的录取方式一般是以全国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或推免为基础,通过笔试阶段的学生可以进入所报考院校的面试环节。首先来说,研究生入学考试是单纯以学习成绩“论英雄”的一种选拔程序,实际上对于择优选拔研究生来说还是比较公平公正的。倘若没有选拔过程的公平正义,也就不利于提升研究生的招生质量。而进入到各个高校招录研究生的面试环节,实际上研究生导师和所在院校的领导同志有很大的主观决定权,这一环节事实上存在着一定的人为干扰因素或是潜在的不公平因素。这就要求我们不断规范研究生选拔的程序正义,保证优质研究生生源能够脱颖而出,顺利进入高等教育的殿堂。
在当前的研究生招生工作上,我们要大胆改进工作方法,研究生招录负责同志要主动“放下身段”,深入到优质生源较多的本科院校当中,由各个学院和专业的负责同志牵头,带领研究生导师积极宣传本专业的特色和优势,积极举办选拔人才所需的夏令营、学术活动、竞赛活动等,利用好这些选拔媒介,展现学校雄厚的办学实力、内在文化和学科优势等,吸引优秀的本科毕业生报考。还可以在宣传环节中设置有效的招录工作“妙计”,例如可以对有意向的优秀学生进行预先考核,提前了解优秀学生。在兼顾公平的前提下,可以对表现极为突出的学生进行优待,例如优先选择导师等。其中,研究生招生单位可以探索在优秀本科院校设立生源基地,实现双方院校互惠互利的目的,将最优秀的学生选拔上来。例如,双方学校可以加强日常沟通,提前签订合作文件,组建双方合作的宣传招生队伍,积极了解生源地院校学生的深造诉求,建立优质学生电子档案,不断追踪学生在本科阶段的发展动态,尽全力服务学生的升学需求。此外,各个学科和专业还应当积极与国内外处于专业前沿的院校加强合作,为本校学生提供更多的深造机会,以此吸引优秀本科学生。此外,学校还应当不断完善招生考试环节的相关工作,保证研究生招录面试的公平性。
学科实力是吸引优质生源报考的最重要之处,高校领导同志要不断弱化学校的行政化思维,沉下心来加强研究生学科建设,不断增加经费支持,持续引入高水平教师人才。研究生各个学科的具体负责同志要虚心向综合实力强的学校取经,不断优化学科建设路径,缩小与顶尖高校之间的差距。同时,研究生导师的具体水平也是吸引优秀学生的关键所在。高校要建立健全研究生导师选任机制,充分考察教师的科研、学术、道德以及指导实践的能力,不断优化导师考评指标,建立动态调整、能者上劣者下的研究生导师管理制度,在学校中选拔出最优秀的教师担任研究生导师。在这一方面,要区分专硕和学硕研究生导师的选任标准,专硕导师要更加重视科研能力和实践成果的双重水平,学硕导师要更加注重研究能力和知识储备的双重水平,还要考察研究生导师在学科领域的影响能力。此外,高等学校还要不断加强对研究生导师的培训。研究生导师不仅需要自身素质过硬,还需要有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学校要积极为研究生导师组织育人培训,不断提升研究生导师的责任意识,积极开拓研究生导师的学科前沿视野,组织研究生导师到顶尖院校和国外相关院校进修学习,提高其综合素质。学校还要重视研究生导师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实际成效,建立有效的绩效考评机制,对于人才培养成效较差的研究生导师,要及时进行调整,杜绝带病在岗。
奖助学金制度是保证研究生顺利完成学业,提升科研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方式。目前,各个高校的奖助学金政策大体一致,首先是国家方面的疾奖助学金制度,根据高校所在地和实际情况,奖助金额有所不同,在实际工作中,常见的有国家奖学金、研究生学业奖学金以及优等贫困生助学金等。另外就是各个高校在符合政策的前提下,自身积极制定的奖助学金制度。学校可以积极针对学习成绩优异、综合素质较高的推免生群体,可以单独设置推免生奖学金,并且坚持将奖学金向第一志愿报考本校的学生倾斜,鼓励学生到本校进行深造,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物质保障,吸引优秀学生报考。这里需要我们额外注意的是,我们要提供的不仅仅是高额奖金,还应当为研究生提供高水平的科研环境、舒适的生活环境以及宽敞明亮的学习环境。
当前,很多高校为了加快双一流建设进程,越来越重视研究生生源质量的提升,采取了大量方法改善生源质量。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各类高校研究生生源质量不平衡的现状仍然存在,我们需要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加快提升研究生生源质量,为学校双一流建设提供助力。在工作中,我们应当重视宣传招生工作,加强自身学科建设,选任实力强劲的研究生导师,并且不断创新各类激励手段,创新工作方法,切实提升研究生生源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