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季秋
辽宁金融职业学院,辽宁 沈阳 110122
随着素质教育工作的持续推进以及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改革的全面融合,培养学生过硬的专业能力、提升学生的多维素质、促进学生全方位立体化的发展成为了职业人才重要输出地——高职院校实施高职教育的关键任务之一。在这种教育背景下,核心素养的概念被提出了。在高职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敢于打破陈旧、过时、僵硬的教学理念的枷锁,与时俱进地采用符合学生个性特点和认知水平的全新的课堂教学方式去施教,并始终以“核心素养”的理念为导向引导学生更多地去关注、感受、体验英语语言之美[1],采用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项目助力学生在运用英语的过程中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英语思维,清晰自然地用英语表达自己的内心想法,在核心素养理念的引领下有效提升意志力、探索能力、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2]。
以个人发展和终身学习为主体的核心素养体系和模型的提出,标志着中国的教育改革向前迈出了跨越式的一步,成为了新一轮课程改革深化的方向。在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核心素养”被置于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基础地位。不同于一般意义的“素养”概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核心素养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要求的综合表现;是每一名学生获得成功生活、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都需要的、不可或缺的共同素养,其发展是一个不断完善并持续终身的过程。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十八个基本要点[3]。
在经济全球化和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深入实施的大背景下,我们急需一大批具有核心素养、专业能力过硬又精通英语的高素质人才从事对外工作,服务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为了顺应世界教育改革发展的潮流与趋势,拓展学生的国际化视野,从事高职教育的教师要实现观念转型,先教育后教学,始终以“核心素养”去指导、引领、辐射学科的课程教学,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能力的提升和素质的提高,助力学生未来终身可持续发展。
英语学习是一个持之以恒的过程,这就要求学生要在平时制订科学详细的学习计划并付诸实际行动去贯彻落实,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由“他律”自然过渡到“自律”,不断地突破自我,实现语言学习质的飞跃。但是,纵观目前的英语教学状况,不难发现,部分高职院校在开展英语教学过程中仍存在较多问题,比如针对高职学生薄弱的英语基础,任课教师并没有完全对既定的教学方案和项目重新进行精心设计以助力提高和完善学生存在的不足;教师自身也缺乏对核心素养理念的全面认识,在教学中没有刻意去培养学生在未来工作中所要求的关键能力和职业素养,在课堂上依旧采用老套过时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没有与时俱进地将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应用到日常教学中以丰富学生在知识习得过程中的体验,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和影响着英语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
2.2.1 高职学生英语基础知识薄弱
虽然高职英语课程是初高中英语课程的延续,但其对学生的听说能力、语篇的结构分析、文章主旨内容的概括和总结能力、语法体系等方面提出了更严苛的要求。很多高职学生在中学阶段没有打牢英语基础,词汇量严重不足,这些都在客观上制约了后续的深入学习,导致他们在大学英语课堂上不能完全与教师同步同频,缺乏有效的互动和交流。而承担主体教学任务的教师也没有认真贯彻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分层、分类施教,依旧采用统一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开展教学工作,导致学生在知识习得环节很吃力,在口语、写作等实践操练环节更是苦不堪言。长此以往,将动摇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和动力,也不利于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意识。
2.2.2 陈旧过时的教学方式
公共基础部的英语教师承担着学校不同系部不同专业学生的英语教学工作。因此,英语教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应在统一的教学大纲指导下充分考虑学生所学专业及其自身的特点,灵活地选择运用多样的教学方式,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及教学资源,结合各系部制订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大纲在授课过程中呈现“专业”元素和“思政”元素。教师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其教学方式的选择会对学生积极性的培养、兴趣的提高乃至课堂整体授课效果起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多媒体教学手段的普遍应用将教师从黑板、粉笔和讲台上解脱出来,学生可以从电子版的word和PPT中快速地习得教师讲解的知识,可以说,多媒体这种教学方式便利了师与生,提高了课堂教与学的效率,增添了教学环节的趣味性。但是,如若教师始终采用一种教学方式去实施教学,原有的新鲜感和优势定会被逐渐弱化,最终导致学生对英语学习丧失兴趣和动力。目前,绝大多数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师早已习惯借助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没有融合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没有充分地备学生、备课程资源,没有选择恰当的模式实现教学目标;没有充分评估自己所选择的教学方式能否与学生的接受度、配合度及所呈现出的实际效果相匹配;也没有借鉴新颖的微课、慕课和翻转课堂等新媒体技术给学生带来全新的视听体验,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英语课堂的实际效果的提高,也不符合核心素养教育的基本要求。
2.2.3 高职英语教师缺乏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意识
高职院校把培养“技术型”“应用型”和“创新型”人才作为自己一直坚守的使命。从事一线教学的教师要始终注重以项目为引领实现对学生各方面实践能力的培养,助力学生利用现代化的教育技术便利自身的专业学习,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并形成正确的“三观”,时刻为未来就业做好准备[4]。然而,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对上述这些与学生未来发展息息相关的核心职业素养和能力的培养意识比较淡薄,课上主要以词汇拓展讲解、语篇结构分析和语法习题操练为主,培养出来的学生更擅长理论应试,与社会、企业对于应用型人才的要求不吻合、不协调,也与核心素养所倡导的理念背道而驰。英语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工具学科,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也是在不断沟通和交流中得以实现的。因此,教师需要在主题导入、文章主旨大意概括和小组项目呈现等口语操练环节为学生创造更多的机会,鼓励他们精心组织语言,在不断的练习过程中熟练掌握英语,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并最终助力自己未来长久可持续发展。
所谓教学,即教与学。“教”不是单纯的教,“学”也不是孤立的学。两者要借助“互动”这一桥梁,实现真正的教学相长。在互动的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表现,进而了解学生的基础水平与文化底蕴并据此灵活调整预先设计的教学方案,选择学生能接受又能符合他们认知水平的教学项目加以实施,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互动,充分暴露自身的优缺点并“利用”教师为其服务。同时,教师也要启发学生思考,哪怕只是一些零散的碎片化的东西也要张口表达出来,让积极思考成为一种好习惯,伴随其成长。
学生的成长成才离不开教师的教育、指导与关怀。但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起到的是引领、组织和督促的作用。即当学生经过了多年的大众化教育之后,已然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习得了学科领域或体系内的专业知识,掌握了一定的技术和技能。那么,接下来就要求学生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要根据自身的需求,借助多种渠道、手段和方式探索、收集、筛选材料以拓宽和深化个人的知识体系。首先,教师在主观上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多年来,学生已习惯教师提供现成的答案或范式,缺少主动探索和思考的动力。因此,教师要以“兴趣”为工具,敲开学生的心扉,使他们有持续学习的激情和欲望。智能手机的普及和广泛应用革新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可鼓励学生针对自己的薄弱环节下载安装一些学习类的APP进行练习、打卡和PK。教师也可借助一些优质的互联网资源如慕课、微课和翻转课堂等新媒体教学手段来弥补课堂授课的不足,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时刻以“金课”的标准来打造英语课堂[5];教师亦可为学生提供一些网站链接并布置小组任务让其课下完成。其次,教师要通过示范为学生传授相应的自主学习策略、方法和技巧,引导并组织他们在自主学习中加以应用,鼓励学生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抓住每次与教师、同学交流互动的机会,不断提升自身的能力和水平,进而在竞争激烈的社会大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
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并非一蹴而就的事。这是一项有意义的工程,需要认真地去规划去实施,需要方方面面的努力[6]。首先,学校的相关行政部门应着力挖掘一些与核心素养主题相关的线上或线下培训项目,选派一些骨干教师和专业带头人等去参加培训,使其对核心素养有初步的认知。回校后,再以部门为单位进行经验交流与分享,进而使全体教师了解核心素养的内涵和具体要求;亦可邀请或聘请业内对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实施较好的专家或大师来指导教育教学工作,使教师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真正落到实处而非流于形式。其次,学校教学督导部门也应制定相关的细则去考核检验教师对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贯彻落实情况。再次,教师方面。从事一线教学工作承担具体教学任务的教师不仅要认同“核心素养”的理念,对它有清晰的认识,而且还要在日常教学各环节有意识地去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所要求具备的关键品格和能力,助力学生全面发展,使学生在课堂有效的学习时间内通过针对性训练提升自身的语言输出能力。高职院校学生生源层次多样。有参加全国统招考试被录取的,也有参加各个学校组织的单独招生考试录取来的,还有来自职高和技校的学生。这些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大部分学生的英语语法基础和听说能力都比较薄弱。相比那些参加高考来校的学生,后面两个梯队的学生更渴望得到教师的关注、帮助与指导。因此,英语教师在组织教学时要充分考虑这部分学生的需求与认知水平,不能千篇一律一刀切,要让这些学生在自己能力接受的范围内与教师形成良性互动和自由交流,不断提振英语学习的信心与自我效能感。例如,教师可设置一些开放性的导入问题引导学生关注授课主题,这些问题的答案没有对错之分,只要合理即可;也可设置一些多项选择题引导学生关注选项中的关键词,进而捕捉文章的主题。利用课前几分钟进行的热身小练习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对即将进行的授课主题形成一个初步的印象,减缓学生因不熟悉教学内容所致的负压状态。
对高职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任重而道远。因此,在高职英语日常的教学实践中,教师要矢志不渝地坚持以“核心素养”的培养为导向,摆脱陈旧过时的教学模式,提高对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意识,深度挖掘符合高职学生特点又能展现教师特点的个性化教学风格,多措并举,借助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学生可理解可操作、又有助于师生互动的任务型项目开展英语学科的课程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思辨能力;在考核评价的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动态表现,关注其阶段性学习过程中综合能力的提升和职业素质的提高,助力学生未来终身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