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思政对新时代大学生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作用机制研究

2022-03-16 15:51周学梅
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信仰马克思主义思政

周学梅

(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铜陵 244000)

习总书记曾指出,“牢牢掌握学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用马克思主义占领学校意识形态阵地,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引领力。”[1]这“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后继有人”。而新时代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却不容乐观。本文通过实证研究,调查了新时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状况、详细了解了大学生产生信仰危机的原因以及通过互联网平台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思政)可以有效地帮助大学生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

一、新时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现状

信仰是指对某人或某种主张、主义、宗教高度信任并将其作为自己行动准则。信仰对一个人的言行起着重要的价值引领作用。

我国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建立的社会主义国家,新时代的大学生理应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把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用来作为自己行为处事的行动指南。但事实却不容乐观。

对于新时代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问题,笔者专门设计问卷进行无记名抽样调查和进行开放式访谈 (对象主要是一所本科学生和两所专科学生):42名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学生,投放问卷42份,收取有效问卷40份,对于马克思主义“信仰”、“半信半疑”、“不信仰”三个选项,40份全部选“信仰”。对非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学生投放问卷258份,收取有效问卷243份,对于马克思主义 “信仰”、“半信半疑”、“不信仰”三个选项,有78名学生选择“信仰”,占比32.1%;有82名学生选择 “半信半疑”,占比33.7%;有 83名学生是“不信仰”,占比34.2.%。统计分析结果如下:第一,对于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的学生来说,他们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对中西方政治体制的优缺点有深刻的了解,对中国国情有自己理智的分析,对社会主义道路充满了必胜的信念。但他们往往在西方政客黑白颠倒地攻击中国的声浪中茫然失措。第二,对于非政治专业的学生(包括本科生和专科生)又呈现出两种情况:一种是关心国家大事、喜欢“政治”的学生。这类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没有系统的把握,但他们对于问卷选项:没有马克思主义就没有中国共产党;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今天的幸福生活,243份问卷认同率高达95.8%。但他们在实践中不会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问题。他们也不清楚自己是否信仰马克思主义以及为什么要信仰马克思主义。另一种情况是:很大一部分新时代的大学生对于自己的信仰呈现出模糊化状态,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一知半解,不了解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真正实质。在理论上,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缺乏系统的认知;在实践上,他们不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一整套世界观和方法论去解决实际生活学习中的问题,更谈不上“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他们当中也有积极要求加入中国共产党的,但更多的是出于功利的考虑,甚至出现了“货币(金钱)拜物教”现象。从理论到实践,真正信仰马克思主义的大学生为数不多,马克思主义信仰在新时代大学生中正面临危机。

新时代的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2]邓小平说:“我们这些人的脑子里是有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的。要特别教育我们的下一代、下两代,一定要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一定不能让我们的青少年做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的俘虏,那绝对不行。”[3]新时代大学生必须要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这不仅关系到他们自身的全面发展,还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否会 “后继有人”以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

帮助新时代大学生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已势在必行!要重新建构新时代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就要详细分析造成新时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的成因。

二、新时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的原因分析

马克思说:“信念作为人的意识的一部分,作为人类所特有的一种精神状态,作为人的世界观的一个体现和反映,它不是先天的、超社会的产物,而是后天的、社会的产物……”[4]很大部分新时代大学生之所以出现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既有社会转型时期的外部原因,也有新时代大学生自身的主观原因。

(一)市场经济体制有待进一步完善过程的货币拜物教的影响

“拜物教”原是指把某些物体当做神灵膜拜的一种原始宗教。马克思借用“拜物教”是来揭示资本主义社会商品经济的秘密。商品是通过人的劳动生产出来,但在商品交换过程中,商品以物的形式掩盖了蕴含在商品中的人的劳动。人与人的社会劳动关系被物与物的交换关系所掩盖,形成人们对商品的盲目崇拜。马克思把商品世界的这种虚幻的物象化比喻为拜物教,称之为商品拜物教。货币产生后,充当一般等价物的货币能够与一切商品交换,这样货币就进一步以物的形式掩盖了蕴含在商品中的人类劳动,造成人们对货币的崇拜,形成货币拜物教。[5]

市场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市场主体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市场规则越出经济活动领域,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人们的生活目标及行为准则——似乎货币拜物教无处不在。新时代大学生就出生、成长在市场经济逐利性的大环境下,耳濡目染,他们逐渐对自己所接受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半信半疑,甚至也加入到货币拜物教的洪流之中。

(二)社会转型时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活力不够

1.社会快速发展使得社会意识形态领域的发展跟不上节奏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出现的重重矛盾的解决呼唤与时俱进的哲学社会科学的跟进。可整个社会在经济一路高歌猛进中忽略了价值理性,更多地关注工具理性。早在2004年,胡锦涛就曾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在他的努力下,虽然哲学社会科学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没有形成能真正解决整个社会浮躁功利的大发展大繁荣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后来相继构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整个社会风气有所好转。但市场经济更多的主体深陷于“逐利”而难以自拔,而不懂得市场经济与为人民服务、集体主义是相得益彰的。单个的学校教师面对社会这架庞大的浮躁功利的机器,尽管他们 “毕其功于一役”(在课堂上用尽全生所学),在课堂上竭尽所能地宣讲马克思主义,但新时代大学生们更多的是嗤之以鼻——他们自有自己的一套“主义”。信仰教育显得虚弱无力。

2.学校思政课教师自身马克思主义信仰及其传播方式存在问题

邓小平曾经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6]

学校思政课教师除了要具备“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外,还必须具备“政治要强”即必须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事实是有些学校的思政课教师自身马克思主义信仰不坚定甚至是信奉“拜金主义”、“实用主义”;或者部分教师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不够扎实;或者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不足;或者是课堂上理论满堂灌而缺少实践教学等等。思政课教师的这种素养必然导致其受教育者——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弱化甚至是虚无。

(三)互联网时代大学生自身认知和阅历的局限性淡化了马克思主义信仰

新时代的大学生成长于激烈竞争的市场经济体制下,初高中的学生心智尚未成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课程的学习以应试为目的,极少上升到信仰的高度。到了大学阶段,学生为了迎合整个社会对大学生自身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的高要求,他们更多的将精力用于专业技术等“实用”内容的学习,而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则采用敷衍的态度。其次,新时代的大学生大多数生活环境优越,对中国共产党诞生前的旧中国和改革开放前的艰苦条件难以感同身受,他们考虑更多的是自己的升学及将来的就业环境,在243份非马克思主义专业学生调查问卷中,对“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可有可无”的这一选项,赞同率高达88.3%。再次,新时代的大学生大多数是互联网的原住民,他们每天在互联网接受到各种信息和思潮,包括各种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的社会乱象,如果缺少及时、正面的引导,久而久之,他们对自己的优越生活环境认为是理所当然,缺少感恩,缺少对国家、民族乃至整个社会的终极关怀。最后,低年级的大学生正处于心理逐渐走向成熟的阶段,也是容易发生叛逆的时期,对于很多社会问题有自己独到的看法,但又往往流于偏激,一旦自身在成长过程中遇到了挫折,而又缺少长辈及时正确的疏导时,就会对课堂接受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产生怀疑,甚至疏离马克思主义。

三、网络思政对新时代大学生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作用机制

(一)借助互联网平台推动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教育,营造大学生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社会氛围

货币拜物教的盛行,导致整个社会主流信仰的弱化或缺失。尽管他们并不认可当下的货币拜物教,但对于他们在学校所接受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还是心存怀疑和抵触。他们在遇到“义”、“利”选择时往往用世俗的价值标准代替了主流的价值体系中的真、善、美。而大学生的信仰关乎民族的未来。因此,推动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教育已势在必行。

所谓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其实质就是要提升人民大众的马克思主义水平,把党的创新理论转化为人民大众的共识,把党的理想转化为人民大众的自觉追求,把党的智慧转化为人民大众的实践能力……实现马克思主义影响的最大化,马克思主义作用的最大化和马克思主义信仰者的最大化。[7]一旦“党的理想转化为人民大众的自觉追求”,“货币拜物教”也就会被人人具有的初心与使命取而代之!利用互联网平台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无疑是个极好的途径。

现代社会可以说是个“无人不网”的时代,据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为9.89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0.4%,学生网民最多,占比为21.0%。[8]2018年,中国高校传媒联盟向全国100多所高校的1021名大学生发起问卷调查,数据显示,近八成受访大学生每天使用手机的时间超过3个小时,受访大学生中的10.87%每天使用手机的时间超过10个小时。[9]作为文艺工作者、新媒体运营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等人群面对新情况新挑战,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

一方面,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的国情相结合,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出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艺术)产品占领互联网(尤其是移动)这个主阵地,让人民大众在“润物细无声”中接受马克思主义信仰!推动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另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利用思政课堂、爱国主义实践基地教育等传统范式的基础上,利用微信公众号、微博等互联网平台实时与学生互动,引导大学生的思想与言行,帮助大学生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实证资料显示,利用互联网平台实时地、平等地与大学生交流,引导他们的言行,在潜移默化中大学生接受了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思政),避免了大学生厌倦的“说教”,收到了思政课堂难以达到的良好效果。

马克思主义信仰者的最大化可以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确立营造出良好的社会氛围,坚定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确立能更好地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两者相得益彰。

(二)利用网络优势,建构三维立体的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体系

1.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和教材体系,夯实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根基

习总书记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10]教材是课堂教学的依据,思政课教材是全国通用教材,考虑到通用性就无法兼顾不同院校不同学生的特殊性;另外教材因篇幅有限,不可能将所有的教学资源融入其中。再者,信仰问题本质上是意识形态问题,信仰教育要发挥作用,必须有与之相匹配的文化环境。思政课教材充分吸收了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成果。因此,要增强思政课教育的吸引力和实效性,首先,要大力繁荣哲学社会科学,哲学社会科学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必要的学科支撑和学术资源,是思想政治课程的有益补充。一个良好的哲学社会科学生态环境,互联网的原住民——当代大学生可以从中获取一些主流的价值指引,有助于他们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其次,要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的建设,要按照循序渐进、螺旋式上升的原则对不同学段的教学目标进行统编教材,小学教材在形式上要注重知识性与趣味性,内容上注意挖掘历史特别是中国近现代史的故事;初高中教材形式上要严肃与活泼相结合,内容上继续深挖中国近现代历史,强化育心,因为初高中是青少年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内容要避免与小学教材重复。大学教材不是对初高中教材的杂糅,它应该注重理论的深度与广度。这就要求编写大学思政课教材的编者不仅政治强、专业精、品德优、学风正,而且精通初高中教材。一本优秀的教材可以充分发挥它的育人功能!再次,为了接近现代大学生的话语体系和接受习惯,教师利用互联网平台发布一些宣传短片和慕课,增强吸引力,内含信仰教育知识点,寓教于乐。

2.着力打造高素质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保证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质量

习近平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教师队伍的素质决定了大学生接受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效果。要帮助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必须笃信马克思主义,除此之外还应具备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高尚的道德情操、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高超的媒介技能等素养。[1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自身就是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并具有正确的“三观”,才能做好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引路人,“舟循川则游速,人顺路则不迷”。教育者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12]进而成为青年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和示范者。具备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教育者才能在复杂的社会现象和多元的思潮面前抽丝剥茧,帮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高超的媒介素养可以帮助学生在海量的网络信息中鉴别真伪,有选择地获取信息、加工管理信息并正确地传播信息。而学生的传播能力又是极强的,这样会形成一个正向的辐射面!

“教师传道,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13]要发挥思政课堂这个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主渠道作用,高校在全面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各方面素质的同时,重点抓好思政课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已迫在眉睫。

3.努力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增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活力

习总书记曾说:“切实加强教育领域意识形态阵地建设。教育领域是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社会上不同的思想、观点,在这里交锋、交融,前沿阵地守不住,就有可能一溃千里。”[14]面对互联网时代和网络的原住民,如果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师在课堂上“灌输”学生被动接受,则很难达到我们预计的效果。因此,要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和实效性,必须创新教育新模式。

首先,认真研究大学生的接受特点,创新课堂教学方法。00后的大学生成长在优渥的经济环境下,他们不喜欢板着面孔说教,而是喜欢接受轻松活泼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师要更新教学理念、深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基于学生特点和接受习惯而展开教学并不是不讲原则、不讲政治站位,而恰恰是“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

其次,切实利用好网络空间,拓展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场域。利用好思政课堂固然重要,但现代大学生对社会的舆论热点、社会难点关注度甚至超过课堂的注意力。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善于借助网络平台,及时关注学生的动态和心路轨迹,并能及时地回应学生的关切——运用马克思主义对社会上一些似是而非的热点话题、错误观点做出令人信服的理论辨析,彰显马克思主义强大的生命力和深刻性。马克思说:“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与此同时,教育者要善用网络平台,开辟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栏目,寓理于事、寓教于乐。提高学生善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伴学生成长成才,逐渐建构起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体系。

再次,高校要切实建构一种“全程育人、全员育人和全方位育人”的“三全育人”体系,优化育人环境。学生走到哪都能接受育心、育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这样有助于大学生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

结语:本文详细梳理了新时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缺失的几重原因:马克思主义信仰大众化的环境缺失、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慢速、教师自身素养及育人方式的问题及大学生自身的认知局限。通过实证研究进而有针对性地得出:借助互联网平台推动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大众化教育;建构三维立体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体系 (教材体系、教育队伍、教育模式)可以有效地帮助大学生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

猜你喜欢
信仰马克思主义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与信仰同行
信仰之光
思政课“需求侧”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论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