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晖
(漳州城市职业学院 学前教育系,福建 漳州 363000)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 年5 月17 日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我们说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1]2017 年10 月18 日,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中他也提到:“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 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2]那么,什么是文化自信? 我们该如何做到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 一个国家以及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 并对其文化的生命力保持坚定的信心和发展的希望[3]。作为文化自信载体之一的民间传统技艺,是真切地存在于人民大众的生活中, 而文化的蓬勃发展,很大程度上需要传统的生生不息。
中国是一个有着5000 多年的文明古国,有着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成为国家发展、社会发展、人民发展的根基,指引着我们在成长、 发展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因此,我们对于文化自信的坚定, 不仅来源于国家长久的文化积淀、 传承、发展, 更是源于改革开放40 多年来的国家日益强大和文化蓬勃发展。 唤醒中国传统文化,将其传承、发展,这是近年来中国文化发展的重头戏。 民间传统技艺作为众多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之一,是人类彼此情感沟通的纽带,是传承民族精神和文化创造、体现民族真善美的文化传统。
民间传统技艺是人类借助各种工具、 材料,通过双手进行的物质与精神合一的活动。 泥塑、剪纸、年画、刺绣、皮影、木刻、木雕、变脸、吹糖人、捏面人等种类繁多的民间传统技艺随着时间的沉淀,有的流传了下来,有幸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也有一些正逐渐消失。
2006 年,漳州木偶头雕刻作为众多民间传统技艺门类中的一项,与漳州布袋木偶戏一同出现在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之中。 而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初,漳州木偶头雕刻就获得全国工艺美术大奖的殊荣。 漳州木偶头雕刻自汉朝以来有史记载的2000 多年里, 普遍以造型夸张多变、表情鲜明丰富、雕刻手段类型化的模式存在。 现在的漳州木偶头雕刻以北派风格为主,模仿京剧的造型特点,保留京剧中脸谱、服饰、表演动作等一系列特征。 制作一件完整的漳州木偶头作品, 需要经过一系列严谨复杂的过程:选择天然小叶樟木为主料,通过筛选轻软木料开坯、定型、细雕、裱纸、打底、磨平、彩绘、盖光、藏须、梳发以及安装活动的嘴和眼珠等十数个基本工序[4]进行制作,最后为每个木偶头穿上符合角色身份的漳绣服饰。
漳州布袋木偶艺术包含了木偶头雕刻和木偶戏表演两部分,木偶头雕刻依附于木偶戏表演,木偶戏表演也离不开木偶头雕刻而存在, 二者唇齿相依。 但随着漳州布袋木偶戏演出的衰落,木偶头雕刻也面临成为毫无生命力的欣赏品, 甚至有消失在人们视野中的危机, 它的保护和传承极其迫切,需要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
所幸, 经过多年来政府文化部门和学者的努力,国家级“非遗”漳州木偶头雕刻这项民间传统技艺的保护工作已取得一定的成效, 各方各司其职,无论是传统还是创新的手段,都在积极维护、寻求、创造条件,在保护、传承的道路上向前推进。
1.客观详实的理性学术研究
对于“非遗”的研究、保护、传承,需要详实的科学研究,客观和主观相结合的论述,能让不从事文字工作的“非遗”保护人、传承人及其他实践人有明确的理论指导。 笔者对近几年发表的关于漳州木偶头雕刻的理论研究进行了检索和梳理,材料显示,集中研究的对象在于闽南木偶艺术的探究、木偶艺术人才培养保护与传承、木偶文创产品开发与设计等,主要围绕历史背景、艺术表现特征、保护发展现状及应对策略等观点展开。
2.法律政策不断出台,有了较为全面的保护和建设
自从2011 年6 月颁布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全面实施以来,全国各地非遗保护的理念认识不断深化。 文化和旅游部与福建省在近期推进、强化了国家级、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管理制度,内容中对认定传承人的条件、 传承人享有的权利义务进行了详细规定,这在一定程度上规范、 保护了非遗项目及传承人。文化部也强调了传承才是保护非遗的关键点,要让非遗走进生活,进行人、物、生活全方位的生态保护,因此,社会文化迎来了新的机遇。 每年6 月份第二个星期六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相关政府部门、自发成立的民间文化机构都要集中开展非遗宣传展示活动,这使漳州木偶头雕刻等许多民间传统文化频繁出现,为传承和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和平台。 随着电子商务平台不断兴起,2020 年,阿里巴巴、京东、美团等多家网络平台凭借“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在线上联合举办了首届“非遗购物节”,这让更多人关注、消费非遗,非遗也更好地融入了现代生活。 同时,全国设立的2000 所非遗扶就业工作坊, 不仅带动了依托当地传统工艺为主的非遗项目,也让民间传统文化瞬间“飞”进千家万户。
3.非遗进校园,有了更多年轻生命力的注入
传统的技能和民间的技术是我国劳动人民勤劳和质朴的象征,是老一辈人经过几年甚至几十年时间饱含智慧的结晶。 因此,掌握一项庞杂的技艺需要的时间很长,其艰辛的过程也不言而喻,漳州木偶头雕刻就是这么一项“粗活”。 它需要力气,需要和木头、刻刀、土、颜料打交道,创作的过程很辛苦,并且收入不高。 而且,在很长的一段时间,漳州木偶头雕刻以师徒相传、家族祖传的方式为主,直到新中国成立后建立了专门的艺校木偶班,学习这项民间传统技艺的人才多了起来。 直到现在,不再有严格的传习制度,不再对外人隐藏技艺,非遗进学校、深入大众生活,各行各业都能接触到它, 大家怀着一份特殊的热爱情感,承接技艺的学习和文创产品的衍生,努力营造传承非遗的新面貌。由此可见,传统文化、非遗文化的保护、传承热潮,都在不同领域以不同的方式延展着它的生命力。 同样,漳州木偶头雕刻在近几年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 这些都离不开政府文化部门、传承人、热爱民间传统文化人的不断努力和贡献。
很明显,文化的传承离不开人。 目前,进行保护、传承行动的主群体以成年人为主,多数人认为这是成年人的责任和义务,但却忽视了一个庞大的群体——幼儿。 保护、传承民间传统技艺人人有责, 从研究者从事工作的专业角度出发,学前阶段的幼儿在传承道路上同样也有着责任和义务, 学前阶段的教育为人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我们不能忽视孩子们的力量。 因此,我们可以实践先行,探索、践行在学前阶段中活化传承民间传统技艺的新思路。
学前阶段教育的主体对象是3 到6 岁的幼儿,幼儿期是一个人最原始的“白纸”阶段,单纯、懵懂, 生理和心理处在一个稳定的发展状态,无意注意的认知方式会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对某些事物产生深刻的记忆;其次,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开始变得活泼好动,对周围事物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探究欲望增强,接受能力也不断地提高。 无意注意转为有意识的学习,他们创造性强,专注甚至执着于对自我感兴趣的事物的探究,并能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不容小觑的学习规模和成果;随后,逐渐有了自己的判断力,通过成人的引导,他们能正确认识事物,从而形成自己的观点,慢慢出现了主动的学习情绪和动力。 一般来说,学前阶段的幼儿在成长的过程中会出现诸多不确定的因素,但通过成人正面的诱导,使他们拥有积极健康的思想,在未来的培育、塑造上将会有更多的可能。
活化理念最先起源于台湾工业文化遗产开发中提出的“古迹活化”的概念,指的是古迹经由重生和再生,以作为空间属性再利用的过程。[5]随后,活化的理念在物质文化遗产的各项目中被广泛应用,进行在保护和发展实体文化的过程中实现了新的生存路径,如北京音乐人陈哲先生组织探索的 “土风计划——云南村寨文化传承项目”就是利用这一理念,在传承村寨文化的进程中更细化地概况出“锁定村寨中的年轻人、在劳动中求生存求发展、社会化吸引传承”传承计划中的三个特点。
民间传统技艺的传承必须依附一定的载体,载体的存在和延续使活化理念中主体重生和再生的观点变得更加有意义。 正如陈哲先生在项目进程中概括的三个特点,我们可以借助全新的载体,合理创造更多的形式,在现代化发展迅速的趋势下, 完成自我修复或再生文化传承的空间,使传统焕发出崭新的生命力。
因此,本研究中的“活化传承”强调通过为漳州木偶头雕刻注入新鲜活力,从幼儿这个充满朝气的群体出发,通过他们极具个性、不可复制的表现力,动态转化成活态,寻求创新性的活动形式将传统中蕴含的文化内涵、 文化精神发散出来,使其继承和传播更具有灵动性,成为可持续性发展的推动力。
首先,文化认同感需要从小树立和培养。 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生生不息的血脉,它的传承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长远的规划和深厚的积淀。 漳州木偶头雕刻是福建漳州文化的一张珍贵名片,想让这项非遗项目走得更长远,首先必须从文化认同感的树立和培养开始。 德国教育家福禄贝尔说过,“幼儿期是真正的人的教育的开始”,孩子是国家发展的希望,也是传统文化传承载体的基础,因此,学前阶段的幼儿无疑是对这个坚实基础捍卫者最重要的选择,也是传承文化的首要条件。
其次, 文化传承需要充实的后备保障力量。对于被繁琐忙碌的学习、生活、工作占据时间的人来说,他们对漳州木偶头雕刻的了解也许只停留在表象,对它的接触也许是展览馆里短暂的停留或者传习课堂里漫不经心地舞动工具,然后找个角度进行各种摆拍打卡。 可见,大多数人是处于对时下传统文化热潮的跟风和盲从状态。 想要真正做到传承文化,首先要了解它、喜欢它。 有了文化认同感作为基础的幼儿, 从小耳濡目染,加之时间的累积,循序渐进的熏陶,对漳州木偶头雕刻这项本土非遗项目的好奇、探索,会在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中变得更加强烈。 他们创造力丰富,会把对木偶世界的种种想象、真实感受地表达出来,根植在内心对文化精神的理解会慢慢变得深刻,生根发芽并延续下去影响自己和周围的人,最大可能为提供充实的后备力量、保障文化不间断传承做好准备。
最后, 文化的活化传承需要无畏的探索勇气。活化传承在于“活”,不断地重生和再生,使传统文化得以更好地继承下去。 在漳州木偶头雕刻这项民间技艺的传承中我们不乏传统有效的传承手段,但经济发展的今天更需要的是“再生”的成果。 学前阶段的幼儿处于多元文化的氛围之中,随着生理、心理不断地成长,他们学习积极主动,乐于接受新事物,敢于、舍得推翻已有的成果,探究更加未知的领域。 对幼儿成长过程正确引导,鼓励他们保留对未知“无畏”探索的勇气,将有利于他们今后更加创新性的推进文化的活化传承。 所以,学前阶段的幼儿是传承民间传统技艺的预备军,要确保这一过程中年龄层次的有序衔接,就要重视学前阶段的教育,要从幼儿活动中探索活化传承的有效路径,预见活动实施后的效果。
幼儿群体是一个没有发育、 发展完善的群体, 他们不能离开直接的引导者——幼儿教师。教师需要接受传统文化素养的学习,有高尚的职业道德、专业的理论知识、专业的技能技巧;他们研究儿童,能通过对幼儿行为的观察和分析制定出符合其发展规律的行动方法,从而在学前阶段创新性传承民间传统文化——漳州木偶头雕刻做好基础的物质保障。 因此,对幼儿教师传统文化素质的培养就显得特别重要。
首先,倾听专业性讲座,对民间传统技艺有全面详细的了解。 幼儿教师如果对漳州木偶头雕刻的文化渊源和历史不了解, 知其表不知其里,知道怎么做不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做,就容易从根源上误导受教的幼儿,对传统技艺的文化内涵出现理解不到位甚至错误的情形。 其次,参与专业性的活动, 积累民间传统技艺的实践动手经验。近几年,漳州木偶头雕刻进校园、进生活已是十分常见。 实践出真知,邀请传承人现场教授雕刻技巧、动手演示雕刻难点,在幼儿教师亲自实践、交流探讨的基础上, 更加精确地掌握技能技巧,进一步感受传统技艺和文化的内涵。 最后,关注各种相关展览讯息,对民间传统技艺和传统文化的精神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一个博物院就是一所大学校”[6]。 博物馆里不仅凝聚着前人伟大的成就和智慧,饱含了巨大且丰富的信息资源, 更有科研工作人员精心地分类、收集、整理,分门别类地进行设计和安排,让参观者更加有条理、有系统地获取知识。 如漳州市图书馆举办的一系列关于“漳州非遗展览”,每次展览有一个非遗主题,分别从传承人、历史渊源、非遗项目技艺、非遗作品等全面的呈现,让参观者不仅仅看到实物本身,更通过实物感受到了文化传承人留下的一种精神。
首先,感受、认知、共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幼儿园环境布置开始,给幼儿营造一个静态的传统文化氛围。 同时,幼儿教师、传统技艺人直观、生动的实践活动,给予幼儿动态的感官体验,激发他们的兴趣,在潜移默化中积累对漳州木偶头雕刻的情感。 其次,以游戏为主与五大领域活动有机结合。 第一,寻找传统文化特色与幼儿园活动的契合点。 我们从幼儿熟悉的生活经验出发,围绕艺术、语言、健康、社会、科学五大领域融入传统文化。 漳州木偶头雕刻的制作危险且复杂,幼儿肯定是无法操作的,但我们首先可以引导幼儿观察木偶头的结构、 了解传统雕刻技巧,以指偶、手偶的形式替代传统的木偶头,选择泡沫球、超轻粘土以及生活中可以改变成球体的材料作为原材料,结合各种布料制作成完整的木偶造型;之后可以配合音乐活动,利用制作好的木偶头进行特定情节的表演游戏,使幼儿在与同伴交往的基础上获得对角色的感悟以及相应的社会经验。 第二,静态的作品“迁移”。 在绘画、手工活动中容易留下幼儿对传统文化最真实的想法和做法,我们要善于发现他们新奇的创意,将既有童趣又富含传统的作品变成文创产品。 最后,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开展主题活动。 幼儿园主题活动是一项系统、全面、灵活的设计,从幼儿的兴趣点出发,借助“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经过主题计划、网络图、开展活动、反思等环节强化主题,使他们从多角度更加熟悉、理解、接受漳州木偶头雕刻的传统技艺和文化内涵。
幼儿园的层面,园所可以设立传统民间技艺工作室,幼儿教师和技艺传承人分别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制定出完整的活动方案。 长期的积累和完善形成幼儿园园所亮点,在一定程度上能更加强化幼儿与传统文化之间的联系,树立主人翁意识,提升文化自信,更加有效地促进传统技艺及文化精神的活化传承。
对漳州木偶头雕刻这项民间传统技艺的学习、文化内涵的领悟本就不是一朝一夕能达到的,对于学前年龄段的孩子来说, 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可,保留长久的兴趣和热爱,在成长道路上一步步理解传统技艺里蕴涵的文化精髓才是根本。 在日益深厚的文化自信基础之下的今天, 进一步探索学前阶段如何更有效地传承民间传统技艺就显得更有意义。 把视角投向学前阶段的幼儿,相信将会有更多新的尝试和契机, 为推动中华文化的创造性发展、长久流传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