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 博 任 琴 于秀荣 樊 瑞 白 雪 玄秋利
(1.集宁师范学院,内蒙古 乌兰察布 012000;2.白山市第二中学,吉林 白山 134300;3.乌兰察布实验中学,内蒙古 乌兰察布 012000;4.卓资中学,内蒙古 乌兰察布012300)
教学语言是授课教师向学生讲授知识, 传达信息、交流学业情况的主要途径,是教师的重要职业技能之一[1-2]。 教学语言的根本任务是运用自然语言向学生传道、授业、解惑,并且透过学生的言语活动领会学生的学习状况, 进而实现教学中的双向互动交流,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3]。 教学语言也是生物科学师范生对中学生进行传授生命科学知识及生命活动规律、培养中学生开展生物实验的动手能力及实际操作能力、提高中学生探索生命科学研究意识的教育教学活动的必要手段[4]。 教学语言技能是指教师利用准确、恰当、形象的语言展开讲解的技能[5]。在使用教学语言技能时, 教师要理解教学语言技能的特性:教育性、学科性、科学性、针对性和影响性、简明性和情感性、技巧性与逻辑性[6]。教师在对教学语言的特性有了充分理解以后,其教学语言技能就会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工具[7],生物科学专业师范生教学语言技能水平对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效果影响显著,也是评判教学质量高低的重要依据。 中学生物学课堂教学语言技能是生物科学专业师范生的重要教学技能之一[8-9]。因此生物科学师范生应该努力提高教学语言技能水平。 生物科学师范生在掌握必要的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基础上, 通过从事教育实习等实际工作,传授专业知识,掌握基本技能,具备初步的工作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 师范生教育实习是师范生由 “学生”向“准教师”和“教师”转变的重要环节,对师范生教师职业化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但在生物科学专业师范生教育实习过程中往往存在语言能力不足的问题。
教学能力是指教师运用特定教材从事教学活动、完成教学任务的能力。 心理学家认为,教学能力是教师实现教学目标和取得教学效果的潜在可能性,它反映了教师个体成功完成教学任务的直接而有效的心理特征。 能力的高低可以通过观察教师的教学行为来评价[10]。 “三阶段”教学活动得到了教育界的普遍认可[11]。 教学活动分为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三个部分,这三个部分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渗透,构成了一个完美的综合体。 教学能力体现在教学设计能力、 教学实施能力和教学评价能力三个方面[12]。在教育实习师范生模拟讲课或授课过程中,学生普遍存在教学语言技能不足,表现在专业知识的欠缺,生物学专业术语表述错误,影响生物教学活动的质量。 试讲学生已经是大学四年级学生,生物学相关专业课程中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及相关实验课程已学完,但依然出现一些科学知识把握不准确,甚至错误的问题,这要引起教育实习指导教师的高度重视。 部分学生对中学教材的内容看不懂,读不透,在讲解时存在概念模糊、照本宣科的问题。 生物科学专业师范生在教育实习过程中,教学语言技能问题还表现在:不能很好地理清整节课的内容在逻辑结构顺序和知识层面上的联系,有时难以把握中学生物教学中各个知识点间的相互关系,对讲授内容的认知程度不深入, 对知识概念的讲解不全面、不深入和课堂应变语言混乱等现象,集中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语言是思维的载体,语言对思维起着强化和明晰的作用。 教学语言表达能力是指在口头语言运用词、句、段的能力。 教学语言是教师最基本的技能之一,是对一个合格教师最基本的要求。 教师要根据学科性质、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灵活运用,力求科学、简洁、严谨、生动,同时富有启发性、吸引力和幽默感[12-13]。从教育实习师范生试讲的情况来看, 师范生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欠缺,表现在口头禅较多,例如:“嗯”“好的”“然后”“那么”等口头语频繁出现,教学语言啰嗦,没有条理。 因师范生没有组织好教学语言,下意识地重复某词某句,打断学生的学习思维,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和理解。 过渡语言使用不当,例如:在“血糖平衡调节”课程内容结尾讲解过程中,通过介绍糖尿病以及缓解措施后,马上就接“要关爱糖尿病患者,热爱生命”,略显牵强,过渡仓促,不够自然, 导致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过于简单。 师范生在试讲过程中对教学语言的科学性、准确性把握不准,例如:在“细胞膜流动镶嵌模型”课程讲解的过程中,漏讲了细胞膜中磷脂也具有流动性这一概念,而这部分的内容对于学生理解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是很重要的。 另外,部分同学普通话发音不标准、语速过快、声音过小,也影响了教学效果。
教学语言讲授技能是教学活动中使用最频繁、应用最广泛的技能[14]。 讲授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对讲授的内容进行阐述、解释、推理和论证的一系列行为。 讲授的目的是帮助学生理解概念的含义,熟悉知识背景,建立知识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让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新知识。 从师范生教育实习过程中的试讲及教学情况来看,叙述混乱,层次不清,缺乏严谨的逻辑思维,教学缺乏科学性。 有些讲授不注重方法,缺乏兴趣,导致在实际授课过程中,课堂效果差,教学效果不好。例如:在“线粒体”课程讲解中,师范生选取的线粒体图片过于简单、偏少,讲解的内容过于平淡,在整个讲解过程中没有任何与学生互动的教学环节,没有丰富的拓展、延伸性知识来辅助教学,时间分配不合理。 同时师范生的声调过于高亢,在听觉上容易造成疲劳,也会导致课堂教学效果较差。
成功的提问语言既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 又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4]。师范生试讲中提问的问题过多, 为了提问而提问,问题设计不仔细。例如,在“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课程讲解中,向学生提问:“2/K 和K 值分别对应种群增长速率与时间关系曲线的哪个位置呢? 和‘S’型曲线中2/K 和K 值分别对应出生率死亡率这个图的哪个点? ”师范生设计的这两个问题表述针对性不强,没有达到启发学生思维的效果。 部分师范生自问自答,没有留给学生思考时间,没有达到启发学生思考的教学目的。 例如,在“植物体的结构层次”课程结尾讲解中,师范生提问:“请同学总结一下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有哪些? ”在提问后没有给学生思考和回答的时间,师范生立即回答了该问题,没有起到强化记忆该知识点的目的。
师范生试讲和授课过程中,照搬课堂教学的教案设计,教学语言应变能力不足。 例如,在“动物体的结构层次”课程讲解过程中,多媒体教学系统不能正常使用时, 师范生不停地在调试设备,耽误上课时间,还表现得无所适从,不能够运用有效的教学语言继续组织教学。 在课堂提问环节, 对发散性思维和思维活跃学生所提出的问题, 不能快速应对或正面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缺乏临场语言应变的能力。
生物科学专业师范生在教学中选择和运用恰当语言,准确讲解课程内容、组织实施教学方案、完成教学。 词不达意影响教学质量,甚至导致学生听不懂或对教学内容的误解。 如何提高生物科学专业师范生教学语言的达意性,笔者认为就是要使师范生的教学语言做到内容准确、逻辑明晰、语言周密和节奏流畅。 师范生在学习和理解生物科学专业课程时,学懂弄通各门专业课程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经典的假说、经典理论以及这些科学知识在理论创新和生产实践中的应用。例如,在“线粒体”课程内容中包括:线粒体的概念、结构和功能三方面内容。 线粒体是有氧呼吸产生能量的主要场所。 植物细胞的能量转换器是叶绿体和线粒体,线粒体能将细胞中的一些有机物当燃料,与氧结合,经过复杂的过程,转变为二氧化碳和水, 同时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 由于线粒体的作用,生物组织内有机物能在氧的参与下转变成无机物,如二氧化碳和水,并为生物组织和细胞提供进行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或ATP。 线粒体主要由蛋白质和脂类组成,其中蛋白质占线粒体干重的一半以上。 此外还有少量的DNA、RNA、辅酶等。线粒体含有许多种酶类,其中有的酶是线粒体某一结构特有的(标记酶),比如线粒体外膜的标记酶是单胺氧化酶,内膜是细胞色素氧化酶,膜间隙是腺苷酸激酶,线粒体基质为苹果酸脱氢酶。 在大多数情况下,线粒体呈圆形、近似圆形、棒状或线状。 这些知识点中包括“有氧呼吸、植物细胞、生物组织、叶绿体、化学能、ATP、辅酶、标记酶、DNA、RNA、单胺氧化酶、细胞色素氧化酶、腺苷酸激酶、苹果酸脱氢酶、线粒体外膜”等专有名词,师范生在讲解本节课程之前要对课程内容中每一个专有名词做到学懂弄通,做到词要达意,这样在讲授本节课程的过程之中才能做到融会贯通。
针对生物学教学来说,生物学教学语言有特定的语言环境,同时要求语言表达者所使用的语言与这一特定教学语言环境相适应。 由于师范生的年龄、性别、受教育背景、知识水平、教授的年级、教学环境等的不同,师范生对教学语言的接受、理解和把握能力也不同。 因此,要求师范生在教学过程中从中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使用不同的言语手段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例如,师范生积极参加“华文杯”全国师范院校师范生技能大赛等比赛,通过以赛代练的方式提升自身的教学语言能力。
教学语言只有在课堂语言环境中实际运用才能真正发挥其作用。 课堂教学的语言环境在表述基本的概念、定理、理论等知识内容时是相对稳定的,但是对这些基本概念、定理、理论的解释过程又有动态因素的存在。 所以教学语言不能靠即兴发挥,也不能信口开河,而应基于对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内容的认识、教学对象的了解和教学方式的选择在课前精心设定[3]。应以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理论为基础, 总结中学生物教学的实践经验,吸收现代科学教学方法的有益成果,研究中学生物教学的目的与任务、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的科学规律[15]。例如,在“骨、关节和肌肉的协调配合”内容讲解中,师范生首先做出跳高运动员和游泳运动员的动作,请学生观察,并提出问题:如何描述运动与骨的关系。 这个问题指向鲜明,学生领会教师提问的用意。 然后引导学生得出骨骼肌的运动产生动力, 请同学们做曲膝的动作,引出骨骼肌是如何牵拉骨骼运动的。 然后运用动态图进一步使学生理解。 接着利用板书,边回顾边总结运动的产生过程。
师范生可以利用微格教学加强教学语言技能训练[16-17]。 微格教学是运用现代教学技术培养师范生的一种方法。 微格教学将一个复杂的教学过程划分为许多易于掌握的单一技能, 如介绍、提问、讲解等教学技能。 它还制定了各种技能的目标要求,并记录了整个教学过程,师范生可以比较视频提供的教学行为,反复观察、评论和总结,及时准确地进行反馈、调整、提高自身的教学语言技能[12],使优秀的得以固化,不足的得以纠正,这样,经过反复训练,师范生才能进一步掌握教学语言技能[18]。 例如:在“线粒体”课程中包括线粒体的概念、结构和功能三方面内容,其中“有氧呼吸、植物细胞、生物组织、叶绿体、化学能、ATP、辅酶、标记酶、DNA、RNA、单胺氧化酶、细胞色素氧化酶、腺苷酸激酶、苹果酸脱氢酶、线粒体外膜” 等专有名词通过微格教学反复讲解练习,发现自身语言讲解不足之处加以改正,最终达到课堂教学语言能力的提升。
通过对生物科学专业师范生教学语言能力的培养,师范生在实习过程中才能尽量减少和避免前述问题的发生,同时为中学生物学课堂教学能力的提高打下坚实基础。 在教育实习过程中,师范生将理论联系教学实践,进一步消化吸收了大学四年所学的生物学知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同时,师范生要认识到教学语言技能在教学实习过程中的重要性,这对生物科学专业师范生教师职业化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