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亚洲
沙雅县乡村振兴服务中心,新疆阿克苏 842200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要优先促进农业农村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真正把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好,实现乡村全面振兴,首要任务是促进农业产业发展。乡村振兴的主战场在农村,农村要实现振兴,首先必须保证农民的收入来源稳定,在农民的各类收入中,产业收入最为重要,占比也较大[1]。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建设进程不断推进,尤其在全面脱贫攻坚奔小康后,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给当前的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指引了方向,农业产业体系的发展模式也更加规范,更有利农民增产增收。为了使广大农民群众能够最大限度地共享社会经济发展成果,早日实现共同富裕,针对当前农业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国家制定的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导作用,需要制定可行的产业发展规划策略,发挥本地农业产业特色优势,使农业产业能够强化核心竞争力,构建农业全产业链,发挥整体效能[2]。
沙雅县地处天山南麓,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总面积3200000hm2,耕地160000hm2。辖7镇4乡1管委会,总人口2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0万人,占比74%。2021年,全县小麦种植面积17040hm2,棉花种植面积128433.3hm2,经济林果种植面积17233.3hm2,牲畜存栏86.41万头(只),家禽出栏466.29万羽(只),蔬菜种植面积2000hm2以上,年产蔬菜6万吨左右。黑木耳、色素辣椒、小茴香、大芸等特色经济作物种植达4666.7hm2。全县规模化农产品加工企业14家,农民专业合作社554家。地区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18家、农业产业化联合体6家。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30000hm2。在建的集农产品精深加工、冷链保险、仓储物流为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园1个。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贯彻和实施中,沙雅县的社会经济发展受到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影响,对于现代农业产业的发展进行了优化和提升,丰富了农业产业的形态,也取得了良好的发展成绩[2]。“农业+旅游”“农业+电子商务”等多类型的产业模式被开发和发展起来;“沙雁洲”等独具特色的农业产业品牌渐渐地涌现出来,对于推动沙雅县的现代化农业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辅助作用。但是实践中,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农业产业发展仍然存在一些不足问题有待完善,这也制约了沙雅县农业农村经济现代化建设发展。
近年来全县农业生产企业不断增加,其中规模化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14家,但以农产品初加工居多,产品大多数都是初级农产品。如:小麦加工为面粉;红枣、核桃、苹果、香梨、葡萄等林果产品筛选分级销售;牛(羊)屠宰分割真空包装占比小;棉籽加工为棉籽油;罗布麻产品为罗布麻茶和罗布麻蜜等,总体来看还未实现向深加工的跨越,多数产业链条短,农产品附加值仍处在较低水平。目前像小麦、棉籽、红枣、核桃、苹果、香梨、葡萄、牛(羊)、罗布麻等具有规模或特色的优势产品,加工转化能力特别是精深加工能力较弱,这种状况严重制约了优势农产品产业链条的延伸,影响全县产业效益的提升和产品市场竞争力的增强。
沙雅县重视农产品品牌建设,培育了县域公用品牌“沙雁洲”,大力支持企业进行农产品品牌建设,打造了“盛疆”、“召全”、“益康”、“巴哈尔”、“胡杨韵”、“果有缘”等一大批农产品品牌,也实现了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全流程监管,但是依然存在品牌效应不广的问题。“沙雁洲”及其他品牌仅在阿克苏地区、浙江市场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全国市场占有率也较低,并且由于营销等方面的原因,品牌效应不广,缺乏响彻全国的知名品牌。
沙雅县农业产业融合发展初见成效,增长较快,但是规模不大,农业产业融合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农民创收不够明显。虽然通过举办赏花、采摘、旅游节等吸引游客前来,但休闲、旅游、农家乐餐饮、民宿等配套设施不全,没能将游客“留下来”消费,而且带动的农产品销售仍然以初级农产品为主。电子商务发展也处于初级阶段,尤其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基础薄弱,难以使农民真正受益,实现增收致富。
政府不断加大对涉农产业的扶持力度,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学者举办棉花产业发展论坛等活动,鼓励和支持企业加大与科研院所的协作。西部地区首个棉花产业“院士工作站”落户沙雅县,进一步激活了沙雅县的研发资源,打通了科研成果和专利技术转化之间的快车道,助推沙雅县棉花产业发展。但总体来看,沙雅县农业产业创新能力低,技术研发能力不强,产学研联系不够紧密,创新推广与服务水平较低。农业产业缺乏创新发展的内在动力,创新技术普及程度不高,专业技术人员与农民接触机会较少,技术交流频次有待大幅提高,导致新技术、新产品难以通过大面积推广应用,进而提高农产品的市场价值。
沙雅县农产品主要的销售方式是个体老板到田间地头向种植户购买再销售,订单模式占比较小,也缺乏正规的现代农业经纪人队伍。涉农企业的产品销售范围也主要以本县为主,辐射周边其他县(市),而销售到阿克苏地区以外的较少,销售模式也以线下销售为主,线上销售占比较小。
随着消费者对食品安全、营养、风味和便捷性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做好农产品深加工延伸产业链已成为趋势[3]。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促进农产品升级换代,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不仅可以解决收获季节大量上市销售造成的低价、滞销问题,而且可以使许多具有特色的农产品得到继承和发展。一是积极开展农副产品精深加工招商引资,吸引疆内外有实力的企业或个人到沙雅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重点开展食品或休闲食品加工、棉籽(秸秆)加工、饮料(果汁)<醋>加工、牛羊肉排酸分割真空包装、蔬菜冻干及分级包装等。二是大力支持现有涉农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升级,研发新产品,丰富产品种类;开拓市场,增加企业效益,进而带动农户增收致富。
品牌就是效益,品牌也是产业发展中一个软实力要素,农业产业要发展,品牌化建设是一条必经之路。品牌化的前提是保证产品质量,主要包括质量和品质[1]。一是农业部门制定各类农产品种植管理规程,加强技术指导服务和培训,提高农户科学种植管理水平,对销售农产品发放产品合格证等,保障产品质量和品质。二是积极申报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地标产品等。如:沙雅罗布麻茶和罗布麻蜂蜜已经进行了地理标志登记保护,白水·牧原(羊肉)进行了有机认证,其他部分农产品也获得了绿色认证等。今后要继续加强申报注册力度,深挖文化品牌内涵,避免同质化竞争,使所有发展的产业都实现品牌化经营。三是在积极组织涉农企业(合作社)参加各类展(销)会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直播、短视频等新媒体营销方式进行优势产品品牌营销[4]。同时也要加大官方媒体宣传力度,推广本地农产品,提升品牌影响力。
实现乡村振兴,产业振兴是重点。农村经济发展不能靠单一产业,需要多元化发展,走融合发展的道路[5]。目前沙雅县的产业融合还处于起步阶段,要突破农民致富增收的瓶颈,精准布局走农业产业融合发展之路。一是以现有的田园综合体、沙雁洲景区、雁鸣湖景区、139秘境、各乡(镇)设施农业基地等为依托,结合当地特色自然风光(沙漠、胡杨、塔河)、特色饮食(抓饭、烤肉)、民族风俗等人文、历史的资源优势,配合使用一定的营销手段,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使更多群众参与到新业态中。二是加大电子商务发展,支持乡村两级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网络和道路交通覆盖范围与质量。加大政策性扶持特色农产品项目力度,协调金融、财税和土地等部门对电子商务发展给予更多的优惠扶持政策,为电商企业进军农村市场、兴建电子商务服务站以及物流配送站等提供支持,解决农村电商经营融资难、贷款难等问题。三是积极推广打造本土“网红”,如:加大对“热娜局长说沙雅”抖音的推介力度,通过抖音、微博及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加大对沙雅县资源的宣传力度,吸引更多的游客到沙雅县体验旅游,促进乡村旅游品牌。四是加快特色小城镇建设,把小城镇建设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之一,坚持规划先行,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完善基础设施,优化功能区划,提升生态品味,吸引更多人力、物力和财力向乡村转移,助力乡村振兴。
以科技创新、产业创新、人才创新改善乡村风貌[6]。一是利用现有的利华棉业、天玉种业、守信种业、钵施然农机、鸿力棉业、益康油脂等大型涉农企业,打造集棉花制种、种植、采收、扎花、纺纱、织布、榨油等全产业链,发展“技术+市场+农户+公司”的经营运作模式,实现生产、经营和销售一体化,提升县域主导产业科技创新水平。二是结合各乡(镇)自身优势和产业基础,按照“一乡(镇)一业”“一村一品”等模式,发展集约化、规模化特色产业,如:畜牧养殖、设施农业、林果业等,带动辖区群众增收致富。三是加大村级人才队伍建设。加快培养农村二三产业人才,培育新一代乡村致富能手,尤其是农村电商人才、乡村手工业者、传统艺人等农村实用型人才。聘请专业技术人员、“田秀才”、“土专家”等对农村人才定期培训,不断提升农村人才专业技术能力和综合素质水平。同时完善鼓励保障机制,搭建创业平台,鼓励更多的年轻人返乡创业,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从而改善农村人才结构。
农产品销售环节作为整个产业链条的终端,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产业的发展。一是通过组织企业(合作社)参加各类展(销)会,主动走出去宣传推广产品,了解市场需求和发展,然后对自己的技术和产品进行升级更新以适应消费者的需求。二是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农户与企业(合作社)签订订单,农户负责种植管理,企业(合作社)负责收购销售。既保障企业(合作社)的产品供应,也能降低农户的经营风险,从而达到增收的目的。三是拓展线上销售,以电子商务发展为契机,通过鼓励和支持企业入驻阿里巴巴、京东等电商平台,促进沙雅县农副产品直接销往全国各大超市、商场和消费者,减少流通环节,扩宽销售渠道[1]。四是发挥援疆资源优势,利用“十城百店”工程,推动沙雅县农产品进入浙江省农贸市场、超市、水果店、加油站、高速公路服务区以及机关、学校、银行、国企、宾馆酒楼等10大领域。同时借助嘉兴、金华等生鲜水果批发市场集散分拨功能,面向全国建立分销体系,积极为企业提供市场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