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探究:提升初中学生化学素养的新路径

2022-03-16 09:29仲伟庆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22年2期
关键词:铜丝课外化学

仲伟庆

(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头初级中学 222111)

当前初中化学教学中课外拓展的路径比较狭隘,基本以教师布置的书面作业为主.其实课外探究的方式是多元的,教师要依据学生的兴趣、认知和内心需要设置更适合他们发展的拓展方式.本文主要对探究教学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重要性进行阐述,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以此促使化学实验的教学效果得到有效提高.

1 引导学生质疑,引发学生思维

当前的初中化学教学对于课外拓展最常见的方式就是让学生做题,教师课上讲解.其实做题更多的是对学生课上学习内容的一个反馈,在学生巩固的基础上会有所拓展.但学生在课后质疑却是极为有效的拓展方式,课后质疑本质上是对课堂学习的一次再认识,是对课堂教学的一次再深化.学生可以质疑的地方很多,有对新课预习的内容提出自己的观点;有对教师上一节的讲解有不同的理解;也有对自己还不会的问题再次的提问.明显地,课外质疑就是学生对自己思维的一次再扩散.课外质疑就是学生对课内听课的一次深入思考,一次批判习性思维,同时也是对新课内容的一次自我对话,以将自己的思想与认知融入到课本中去.

因此在课后教师要引发学生质疑,要让学生的思维继续地迸发,而不仅仅是完成一些习题.换言之,要让学生的思维集中中发现问题上.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要体现在学生的质疑能力上,即问问题多的学生得到教师的肯定就多;问问题少的学生得到教师的鼓励与督促就多.以初中化学人教版“水的组成”这一章节为例,学生在看完前面一部分的叙述之后,就提出这样的问题:水是由哪些元素组成的?水分子是由哪些原子构成的?怎样研究水的组成和构成呢?随着阅读与思考的深入,学生发现的问题也变多了,变深了.教师做了一个微课,让学生观看氢气吹肥皂泡、燃烧、爆炸等实验视频,进而学生又提出这样的问题: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能安静地燃烧,那么不纯净的氢气点燃会出现怎样的现象?它验纯的方式又是怎样的?当教师将视角对准在学生的探究上,学生自然就会将思维的重点投射到问题的发现上.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质疑习惯,能让课后的探究成为可能,也能让课后的探究落到实处.因此教师可以给让每个学生准备质疑本,就是让他们将课后遇到的问题摘抄下来.这些问题可以是自己在预习、复习的过程自己遇到的;也可以是交流中从别人那儿听到的问题,但自己不能解决的.学生上课时就带着这些摘抄下拉的问题听课,以关注一节课下来还有多少没能解决.学生接着在这些没有解决的问题后面做一个记号,自己再思考,在请别人帮忙,直到问题慢慢化解.可见引导学生质疑可以改变他们的学习方式,促进他们思维的持续发展.

2 加强练习训练,巩固学生思维

课堂上学生的思维犹如灯光一样的一闪而过,教师要善于捕捉他们的思维,进而让他们形成一束思维的光,大放异彩.可见对于课堂的这些思维,教师要做的就是让它们扎根于学生,成为他们的素养.在课后进行适当的练习,就能让他们的思维再次地展示出来,甚至还在展示的基础上不断地深化.但是在设置习题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的就是不能盲目地让学生做题,要有针对性对学生进行查漏与提升.做题的目的是为了学生能有所发展,能让学生不断地深度思考.

以初中化学人教版“制取氧气”这一内容为例,教师让学生回忆一下课堂中制取氧气的过程,让他们以简笔画的形式,将这个过程在纸上呈现出来.大多学生都能将教师的演示实验以图画的形式,直观地展示在作业本上.接着教师让学生想一想这个实验要注意什么,其实教师在课堂上只是给学生做了一些粗浅的展示,至于要注意什么,教师是要让学生自己观察的,也没有多讲.作业中要求学生发挥想象,要求他们对接实验,其实就是将作业与探究对接起来,不是简单的抄抄、背背再做做.对着图学生想到:试管口略向下倾斜,不然水就会倒流;他们还想到要依据酒精灯外焰的高度来调节试管的高度,就是让试管受热的地方是火焰温度最高的位置.他们画画的时候也在试管口处放一团棉花,但是他们却不知道原因是什么.明显地,借助作业学生的思维更加深入,他们会思考更多与课本相关的知识.因此加强练习训练就课后的探究而言其实就是要让学生在课后有事做,能将课上学到的以另外的方式展示出来,再进一步深化.让学生有事做这是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的,因为课后要对课堂的获得进行适当的巩固.

3 开展多元活动,催生学生思维

对于初中的学生来说,要让他们知道学习化学的渠道是多元的,不仅仅可以在课本上获得认知,还可以在生活中获得与化学相关的原理.

比如说,教师在班级组织一次化学与生活的竞赛,旨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也激发他们的化学思维.首先教师让学生说一说他们见到的生活中的与化学相关的事或物,每说一个这个小组就加一分,看哪个小组获得的分数最多.这次教师将课后探究与生活中的化学连接起来.也就是说,教师要让学生探究的不仅仅是课本的认识,而是生活的认知,在探究中他们基于生活的运用化学认知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发展.学生想到的有,他们学校的图书馆前面备用的是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因为在火灾演练的时候,他们体验过.他还对其中的原理进行了分析,在通常的气压下,液态的二氧化碳会立即汽化,一般地,1kg的液态二氧化碳可产生约0.5m3的气体.灭火时这些气体可包围在燃烧物体的表面,降低可燃物周围的氧浓度,进而因为产生窒息作用而灭火.学生也想到,有一次他爷爷患咽喉炎,医生急用“冷冻法”进行治疗,后来他查阅资料发现冷冻剂就是液氮,其原理是利用液氮产生的低温,使病变组织坏死,进而达到治疗的目的.这样看似简单的一个活动将学生学习的热情激发起来,更激发了他们课后的探究.当即就有学生表示能不能将比赛延续到第二天,他们要不但找寻更多的生活化学.第二天,教师又转换了话题,教师说现象让他们解释原理,他们可以讨论,可以查资料,要的就是让他们不断地学习与深入.教师表述的问题有:雷雨过后,为什么空气会非常清新?虎门消烟与堆放在空气里的块状生石灰会逐渐变成粉末之间有关联吗?为什么冬天不能在门窗紧闭的房间里用煤炉取暖?明显地教师涉及的问题就包含多方面的内容,既涉及历史又涉及气象,同时还专注安全,这就让活动的触角对接学生的多个方面,进而能让他们不断地获得全方面的生长,在让课后变得有趣的同时,也让探究得到落实.

4 创设课外实验,拓展学生思维

课外实验是课内实验的一次补充,教师不可能将所有的实验都在课上做完,有一些是需要放在课外来完成的.同时课外实验给学生的自主探究的机会更多,学生可以将自己做过的实验在课外再做一次,以让自己再次的感知,毕竟有的学生接受能力要慢一些.学生还可以做一些课本没有的,但是实验室可以做的,又是他们特别想完成的实验.这些实验能让学生一方面继续保持了借助实验来探究的良好学习习惯,另外一方面也能让学生深入思考,深入探究,以让自己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还以初中化学人教版“制取氧气”这一内容为例,学生在操作制取氧气这个实验的过程中,他们对催化剂产生了兴趣,主动问教师能不能做一个跟催化剂有关的实验.因此教师让学生自己学做一些实验,这些实验由他们自己操作.不会的,学生之间相互问.第一个实验只加热氯酸钾;第二个实验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接着学生再做第三个实验只加热二氧化锰.在这三个实验中他们将带火星的木条作为辨别实验异同的一个重要工具.他们发现在第一个实验中带火星木条难复燃;而在第三个实验中带火星木条不会复燃.通过这些实验,课外生活变得充实,学生的能力也得到多方面的发展.当然对于课外实验教师要采取灵活的方式,可让学生与家长一起做亲子实验,一方面家长可以关注实验过程中的安全问题,也可以看出孩子在化学实验上的能力状况.比如说,教师就布置这样的一个探究小实验,名称为铜丝的“红与黑”.教师先让学生准备好一小缕铜丝,一根蜡烛,一瓶白醋.教师先是让他们猜一猜这些“药品”与器材之间能发生什么化学反应,会有什么样的实验现象.学生想到了可能要把铜丝放在火上烤,再将其放入白醋中.回到家中,学生先是将准备的材料拿出来,家长站在旁边观看,并作助手.学生按照教师给定的步骤开始实验,同时他们将观察到的东西写下来.他们先是将把铜丝放在蜡烛火焰上灼烧一段时间,这时候他们发现铜丝烫手,有家长就建议孩子将铜丝绑在筷子的一头,这样就不烫手了.家长的生活体验也促进学生思考,促进他们想出更好的方法来.铜丝在火上烤的时候,他们发现铜丝的颜色由亮红色变成黑色.但是当他们将铜丝浸泡在白醋里一段时间后,他们又发现铜丝又由黑色变成了红色.学生翻书找寻相关的理论依据,即找寻这些化学现象背后的本质问题.学生发现那个变黑的物质其实就是氧化铜,它是由铜与氧气在加热的状态下生成的.但是他们不明白浸泡在白醋里的氧化铜为什么会变成红色,这是怎样的反应.显然地,实验之于课外探究不是让学生单纯地获取认知,而是让他们的思维由浅层走向深入,进而对准他们的最近发展区,能让他们更好地提升自己.

明显地,探究分为课内探究与课外探究.无论哪一种探究,教师都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尽可能地参与到创设的各种活动中.探究的目的就是为了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进而促进他们的核心素养.因此在课外探究中,教师要凸显学生的学习主体性,进一步深化他们对于所学知识的理解.教师要将探究分成不同的类别,能让他们对探究充满期待,将探究当成习惯,当成一种需要.当学生在课外探究中获得了生活中没有获得的认知,提升了课堂中没有提升的能力,进一步加深了课堂上业已形成的交流与交往能力,他们会更加向往课堂探究.

猜你喜欢
铜丝课外化学
小满课外班
见证电流
发饰教程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辽墓出土铜丝网衣修复与复原报告
课外实践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