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东红松圃地育苗技术

2022-03-16 09:19:39罗志辉
中国林副特产 2022年5期
关键词:红松苗圃除草

罗志辉

(本溪市林业发展服务中心, 辽宁 本溪 117000)

红松是我国东北地区地带性典型的生物,是优质的用材、经济和防护林种。近年来大量的研究文献对辽宁东部地区从红松的球果结实、圃地改良、采种育苗和苗木繁育开展了专项研究,介绍辽东红松圃地育苗技术,指导生产实践的全面应用[1-5]。

1 圃地选择

红松育苗地最好选择地势平坦,土质肥沃、湿润、结构良好的沙质壤土。凡地势低洼,士壤过于粘重或盐碱性大的土壤都不适合作为红松育苗地。造林地偏远,交通不便,供应苗有困难时,可就地就近建立临时苗圃。临时苗圃适于设在新采伐区。采伐迹地开辟苗圃,土壤肥力高,可不施肥或少施肥,同时因为空气湿度大,可减少灌溉次数。这样培育出来的苗木,就地栽植,工序简单,成本低,造林成活率也高。

2 整地施肥

整地的目的是为种子发芽、苗木生长和根系发育创造良好条件。红松苗圃整地应实行秋深翻春浅翻。秋深翻利蓄水保墒,改良土壤,消灭病虫害和杂草种子,深度应达20~25 cm。第二年春季解冻后再浅翻10~15 cm,并在翻后及时粑碎、粑平,做到深浅一致,给做床、播种打下良好基础。在林区采伐迹地上开辟苗圃时,首先要挖出伐根,清除杂草、灌木、石块,整平地面,然后再进行翻地。

红松幼苗在生长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养分,施肥是提高土壤肥力,培育壮苗的重要措施。施肥应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基肥种类以人粪尿为好,再配以厩肥、堆肥和绿肥。肥料要经过充分腐熟倒细,施基肥多采用分层施用的方法。在秋翻地时,将用肥总量的一半以厩肥、堆肥和绿肥为主作底肥,平铺地上,然后翻入地下。次年春浅翻时,再将用肥总量的另一半以人粪尿为主,并另加过磷酸钙375 kg/hm2同时施在圃地上,并通过耙地使肥料与上层土壤混拌均匀。圃地有了充足的基肥,以后在苗木生长期中定期追施化肥,就可以满足幼苗对养分的需求,促进和加速苗木的生长。

3 种子催芽

红松种子外壳坚硬,不易透水和通气,且含有发芽抑制物质,种子发芽比较困难,播种前必须进行催芽。

3.1 隔年埋藏法

首先选择地势高,排水良好,地下水位在2.5 m以下的沙壤土地方挖成种窖,窖深1.2~1.5 m,宽1.0~1.2 m,长度可依种子多少而定。窖底挖深、宽各为20cm的排水暗沟,通向窖外,以防窖底积水。窖底平铺20 cm厚卵石,再铺10 cm厚的河沙,其上铺上木板或草帘。在坑中心设一木制通气孔,口径5 cm×5 cm。种子在下窖之前,先将种子用冷水浸泡一昼夜,捞出后用2%硫酸铜或2%~3%生石灰乳汁消毒。然后以1份种子与3份湿沙混合。湿沙含水60%左右,以用手能握成沙团为度。种沙混拌均匀后放到窖坑内,厚度最好不超过40 cm,上面再覆盖厚10 cm左右的河沙,最后盖上一层草袋,再覆土使窖顶堆成1 m高土丘。在窖的四周挖排水沟,防止雨水侵入。

种子于秋季下窖以后,很快进入冬季,可不必管理。第2年6~7月间,要进行1次检查,如发现窖内有积水或种子发霉变质时,应全部取出进行通风晾晒后再埋入窖内,或洗种换窖重新埋藏。第3年春播前取出,筛出种子,并晾晒3~5天,待大部分种子裂口,种胚呈现黄色或淡黄色,胚根伸展至发芽口处,最适于播种。埋藏时间共为20个月左右。

这种方法不仅有催芽作用,而且兼有种子贮藏的效果,比较省工,催芽效果最为显著,出土快,出苗齐,苗木生长粗壮。但是隔年埋藏时间长,检查不方便,如果选地不当或种子质量差时,有时能引起种子发霉变质。

3.2 越冬埋藏法

红松种子经过选种、消毒,浸种7~10天后,再与3倍湿沙混拌均匀下窖。窖藏方法与隔年埋藏方法相同。第2年春播前2~3周将种子由窖内取出,筛选后放在通风良好有阳光处晾晒,每天翻倒,并少量喷水保持湿润,待大部分种子裂口,种胚变成黄或淡黄色时,即可播种。这种催芽方法,秋季下窖,春季起出,时间较短,共约5个月左右。幼苗出土快、齐,生长也较好。出窖后种子处理,稍比隔年埋藏法费工。

3.3 温床催芽法

在播前40天左右,将种子消毒,再用45 ℃温水浸种,经过充分搅拌降温到10~20 ℃时为止。每隔1~2天换温水一次,每次换水时同样要充分搅动,使种子吸水均匀,一直浸泡7~10天左右。将种子捞出与3倍湿沙混拌均匀,放入温床催芽。

温床应选择背风向阳的地方,用木板做成南低北高的长方形或正方形的木箱,也可以挖一坑,坑深25 cm、宽1.5 m,长度以种子数量而定,然后四周利用板皮或秸秆等做成四框后培起土埂,并使北侧高出地表60~70 cm,南侧高出地表10 cm,坑底铺上席子。将混拌均匀的种沙混合物放入温床内,盖上塑料薄膜或玻璃窗,并在每天傍晚盖上草帘,以利保温,日出后揭去草帘。每天要上下翻动1~2次,翻动时不留死角,并需经常均匀地浇温水,始终保将一定的温度和适宜的湿度,使种子萌动均匀一致,当种子大部分裂嘴,种胚变成黄色或淡黄色时,即可播种。这是一种快速催芽法,对一些缺种地区,在春季才购进种子而又急待播种的情况下,采取这种方法是比较有效的。

4 作床播种

红松育苗,一般都是采用床作,也可以采用垄作。床作又多采用高床。其优点是,能够提高地温,增加肥土层厚度,土壤通气性能良好,便于排水和侧方灌溉,苗床规格,一般是床长10~20 m,床宽1 m,床高15 cm,两床之间距离宽0.5 m,两排床之间距离1 m左右。苗床的方向一般为东西向。作床的时间,多在早春进行。先按上述要求区划好,然后将步道土翻到床上,将细费均匀平铺在床面上,再用锹或犁铧浅翻,充分混拌,使肥斜与土壤混匀,清除碎石杂物,最后用刮板或五齿耙搂平床面,充分压实。床面一定要平坦,床头、床边也要压实打紧,以防坍塌。

红松播种一在谷雨后进行。气混上升到15 ℃以上,地下5 cm处温度达8 ℃以上时是红松最适宜的播种时间。播种方法有条播和撒播两种。条插的优点是,种子发芽出土集中,通风透光,松土除草方便。缺点是幼苗集中,往往高矮不齐。条播播种沟的宽度和播种行的距离一般各为10 cm。撒播的优点是苗木营养面积大,分布均匀,生长整齐,但不便于松土除草。在土壤疏松,杂草又不太多的圃地可进行撒播。为了培育壮苗,节约用种,播种时要根据种子质量和催芽处理清况,结合具体情况确定适宜的播种量。种子发芽率在80%以上,一段播种0.5 kg/m2(约950~1000粒种子),需种量为3000 kg/hm2,产苗375万株左右。在条件好的地,播种量可增加到0.6 kg/m2,需种量为3600 kg/hm2,产苗可达450万株左右。播种后要立即用磙镇压,把种子压入床土内,然后覆沙土。覆沙土厚度要根据土质而定,沙士一般为2~3 cm,粘性大的土壤1.5~2 cm。覆土后要再用磙压实,使种子与土壤密切接触。大面积播种,可来使用联合播种机,播种、覆土、镇压一次完成。

5 灌溉追肥

为了满足种子发芽出土和苗木生长期对水的需要,要根据气候、土壤和苗木生长状况,适时适量地进行浇水灌溉。幼苗出土初期,未脱种壳前,主要依靠种子本身营养生长,根发育很快,但地上部分水分消耗不大,因此这个阶段,每天只要进行1~2次的少量灌溉。使3~5 cm深的表土层保持湿润就可以了。幼苗脱壳后,叶放开,根已深扎入土壤内,灌水量逐渐加大。5月中旬~6月下旬,是苗木生长的旺盛时期,这个阶段灌水量要多,次数要少,每隔2~3天灌一次,每次要浇透灌足,使土层10 cm以内经常保持湿润。灌溉时间最好在早晚,切忌在高温的中午进行。灌溉用水,最好是用已晒过的水,冷凉的井水和泉水都对苗不利。7月以后雨季到来,降水较多,可减少或停止灌溉,同时,注意排水圃地积水。在苗木生长后期为促使苗木木质化,避免引起再生长,一般也不再进行灌溉。

在红松苗基本出齐以后进行追肥,第1次施硝酸铵10g/m2,磷肥10 g/m2,第2次相隔7~10天进行,施硝酸铵20 g/m2,磷肥25 g/m2。后期可再追施一些钾肥。追肥的方法是,将化肥用清水溶化后喷在床面上,随后再用清水喷浇,避免烧伤幼苗。

6 松土除草

保持土壤疏松和消灭杂草是保证幼苗正常生长发育的有利条件。除草应以“除早、除小、除了”为原则。幼苗出土后,扎根较浅除草松土宜浅,以免伤根,以后随苗木的长大逐渐加深。除草次数要根据杂草滋生情况而定,一般每年进行6~10次,使床面经常保持疏松无草。用化学除药剂除草,不仅经济省工,还可以减少地下害虫活动。近年来在林业育苗上己经普遍应用。常用的化学除草剂是40%除草醚乳粉和25%可湿性粉剂除草醚。除草醚药效期长40~60天,灭草效果好,并且毒性低对人畜危害不大。使用方法是,全年施用两次,第一次在杂草出土前施用;第二次在第一次药力失效前10天,约在6月中下旬施用,用药量1~3 g/hm2。

7 苗木越冬与留床

红松苗木越冬需要采取防寒措施。防寒的主要目的是防止苗木枯黄或死亡。防寒的方法是,在土壤结冻前将步道上的土盖的床面上,先床边,后中间,将苗木盖严,厚度要超过苗高5~8 cm。埋前要灌透底水,以保持湿润环境,避免越冬期间苗木发生生理干旱。在冬季积雪大,土壤又不易粉碎的粘土地苗圃,也可采取草防寒的措施。防寒前也是先灌足水,后用用稻草或谷草覆盖苗床,厚度要超过苗高6~8 cm,平均覆盖草2 kg/m2左右,上用草绳栓紧拉牢。撤除防寒物,应在第2年春谷雨前后进行。要根据当地气候情况,分批逐步撤除,以免床面温度变化过大,影响苗木生长。

红松造林多采用2~3年生苗木上山,因此,一般要留床1~2年,在苗木留床期间,要定期除草和追肥,以促进苗木生长。由于红松幼苗生长比较缓慢且喜适度密生,2~3年生可不必间苗或移植。但为了提高苗木质量,可在育苗的第2年春季用切根机、起苗梨或铁锹、钢叉等将苗床上的土活动一下,切断部分根系,促进新根生根。

8 苗木出圃

苗木出圃一般在秋季或春季进行。秋季起可以减少春季农活的繁忙,苗圃地能及时进行秋耕,也便于分配调运苗木。春季起苗随起随造林,成活率高,也比较省工,但要在苗木开始萌动以前进行,一般在4月中下旬为宜。如果芽苞萌动很久后起苗,会影响造林成活率。在起苗前,如果土壤干燥,可在2~3天前灌一次水,这样起苗省工不伤苗根,有利于造林成活。用锹或钢叉起苗时,应顺着床进行,插入15~20 cm,活动床面土层,然后将苗轻轻掘出,对漏掉的苗不要用手硬拨,也应先活动床土,然后再起。起苗时要起净、拣净,注意保护苗木的顶芽和根系。为了保证上山的苗木合乎规格,起苗后要进行选苗。选应在避风、背阴的地方进行,做到随选随捆。2年生红松木高达10 cm以上,根部直径0.35 cm以上。3年生苗木高达13 cm以上,根部直径0.4 cm以上,顶芽完整,根系发达的都为合格苗木。每30株捆成一把,就地假植,并用草帘将苗盖好。如需上山造林,应捆包运出,每80~100把捆为一包。捆包时要用细碎的湿草裹住苗木根部,浇好水。如运距较远,途中还要浇水,以防风干。秋季起苗后不进行秋裁,苗木要下窖贮藏。

猜你喜欢
红松苗圃除草
玉米除草、追肥 记住这些“黄金时段”
今日农业(2022年15期)2022-09-20 06:55:44
绕口令
除草记
没有红松的红松林
小麦播种后 除草最佳时间别错过
今日农业(2021年21期)2021-11-26 05:07:00
种植苗圃抢先机 解决好这些问题
今日农业(2020年14期)2020-12-14 19:47:34
艺术小苗圃
艺术小苗圃
艺术小苗圃
选择红松宝就是选择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