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素全
(江苏省连云港市朝阳中学 222000)
在化学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可以采取很多种训练策略,包括资源管理策略、元认知策略等等,通过这些学习策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使学生可以更快速、牢固的掌握各项知识.
在化学学习策略的分类训练中,时间的分配和管理十分重要.学生要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充分利用学习时间,提升学习的效率,在相同的时间内掌握更多的知识,理解更多的内容.为此,学生必须要掌握学习的方法、知识的规律.教师需要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通过各种方式启发学生,不仅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还要活跃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学习时间得到充分的利用.
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碎片化时间进行利用.化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十分贴近,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可能会遇到很多化学现象,在遇到感兴趣的现象时,学生可以对这些化学现象进行研究和分析,将休息时间和学习时间融合在一起,在放松的同时运用化学知识解决问题,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在生活中,学生会运用各种金属物品,包括金属汤匙、钥匙扣等等,学生在使用这些物品的时候,可以思考这些物品由什么金属制作而成以及化学式的书写方式.
学习中需要使用的物品资料有很多,包括各种书籍材料、网络资源,也包括学生学习的环境、工具等等.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分析学生是否有丰富的物资资源条件.
例如,在“燃烧”相关知识学习训练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准备一些实验材料,包括蜡烛、玻璃杯、土、水等比较容易获取的物资材料.利用这些材料,教师带领学生进行不同的实验.可以先点燃两根蜡烛,一根蜡烛放在桌面上,另一根蜡烛扣在玻璃杯之中,不一会儿玻璃杯中的蜡烛就会自动熄灭.用过这个简单的实验,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燃烧的条件.学生可以从燃烧环境的变化上进行分析,在桌面上的蜡烛与空气接触,可以一直燃烧,而玻璃杯中的蜡烛燃烧的过程中逐渐消耗杯中的氧气,在氧气消耗干净之后就会熄灭,所以燃烧的必要条件之一就是可燃物要与氧气接触.可见,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利用简单的物质进行探索分析.
所谓人资管理,就是人力资源的管理.化学学习涉及很多实验内容,一些实验比较复杂,一个人难以独自完成.此时,学生可以与同学配合,发挥每个人的特长,共同完成实验任务,并在这个过程中探索知识结论.
例如,在“二氧化碳制取”的实验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研究学习.首先,教师可以先带领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知识内容,包括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和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将这两项内容结合在一起,同时融合二氧化碳的相关知识,然后设计制取实验.其次,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学过的知识选择制取原料,要坚持反应条件节能、容易实验、速率适中、原料廉价易得等原则.然后明确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确定了基础内容之后,选择发生装置.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之间可以相互探讨,将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一一罗列出来,分享自己的知识技能,通过配合的方式完成实验.每个学生特长、能力有所不同,通过合作、探讨的方式,学生之间可以取长补短.
所谓元认知策略训练,就是根据学生的学习目标对具体的学习结果进行预测.为此,要制定合理的学习方案,并做好监督和评价.在计划方面,要对学习内容进行规划分类,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规划的起点、计划策略的学习规划、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规划等等.通常,要先在课前做好准备,然后在教学的过程中进行实践探索,在教学结束后进行复习巩固.
例如,在“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这一课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先进行课前预习,探索生活中的金属资源,总结金属资源主要应用在哪些方面,分析金属资源有哪些性质.学生可以结合教材内容和生活经验进行预习探索,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学生经过预习之后,对本课知识已经有了基本的了解和掌握,然后教师在课堂中带领学生进行实验探究.教师可以先为学生播放一段“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视频,结合一张实验图片,引导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和总结,并且写出实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在实验开始后,先通入纯净的一氧化碳,再采取什么步骤,采取该步骤的目的是什么.学生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思考,并且逐步探索出答案.在课后,教师可以布置课后探索作业,使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巩固学过的知识,包括探索保护金属资源的途径、措施;分析弃金属回收的意义等等.
所谓监控策略训练,就是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反思自己是否根据规划进行学习.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要采用这种训练策略,以此确保学习的自主性.如果学生没有对自己进行有效的监控,学习的过程中不够专注,思想会逐渐脱离学习内容,进而浪费学习的时间.
例如,在学习化学方程式的过程中,学生一定要做好自我监控,严格根据实际反应情况进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应该坚守实事求是的原则,观看实验视频或亲手实验,将自己观察到的内容记录下来,并根据反应的实际情况书写化学方程式,保障内容的严谨、科学.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也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品质,使学生用科学的方式探索知识,并坚持运用科学知识解释各种现象.
所谓加工组织,就是对知识的规律、特点进行总结和分析,选择更加适合自己的学习或记忆方式,进而促进学习效率的提升.
例如,在实际学习中,学生可以制作思维导图,结合归类法将知识内容归入到思维导图之中,构建完善、直观的知识体系,进而更加清晰地掌握知识之间的关联性.以“物质的构成奥秘”来说,学生可以围绕这个标题进行知识分类,将同类的知识归纳到思维导图的分支之中,包括分子、原子、离子、元素、元素周期表等相关知识.再以这些知识为基础,进行详细的分类.以分子来说,相关的知识内容包括分子可构成物质、特点、性质等等;以原子来说,相关知识内容包括原子特征、原子构成等等.学生在将知识分类之后,在思维导图中写出具体的分类内容.如原子的特征为质量小、体积小有间隔等等.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帮助学生理清复杂的化学知识,使学生充分了解各个知识之间的关联性,进而降低问题分析、思考的难度,使学生可以更灵活的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初中学生对知识的认知还处于较为模糊的阶段,分类意识不强,也无法更加主动地完成知识的学习,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分类训练的思想带动驱动式任务情境的顺利实施,并设置一些启发性的问题,通过罗列和对比激发分类意识,并且主动的阐述自身的分类过程,形成对知识的深层次理解,自然而然地形成与之对应的分类观念,不断地优化当前的教育模式.
例如在班级中为学生讲解“气体的制备”,教师可以创设更加生动的教学活动,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到课堂学习氛围中探索相对应的知识,从而增强课堂教学的效率.教师可以让学生先对已学习到知识进行简单的回顾,之后再通过分类训练的方法,不断的激发学生探索动力,教师可以让学生罗列出氧气和二氧化碳实验的制备方法之后,再分析实验的原理以及仪器选择的要求等等,通过各种分类问题引领学生进行深入性的思考.之后教师要学生提问:“请同学们结合以往所学到的知识分析一下氧气和二氧化碳实验室制备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分别有什么样的运用原理?”在为学生布置完这一问题之后学生的思维被激发了,再配合着教师所创设的分类训练模式,由浅入深地完成知识内容的探索.教师可以让学生先归纳实验的顺序,例如发生装置和除杂装置的特点之后,再分析尾气装置的特点等等,让学生按照不同的知识点来进行深入的分析,逐渐形成完善的学习思维.
教师在分类训练时,要通过思维和模型的相互连接,为学生知识迁移能力的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让学生能够掌握不同类型知识之间的关系和相互的差别,从不同的角度来进行学习,从而增强课堂教学的效果.例如在班级中为学生讲解“酸”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先让学生罗列出有关酸的化学方程式,让学生进行讨论以及分析总结出酸的规律,例如酸和活泼金属的反应、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的特点以及具体的原理,使学生能够深化对知识内容的印象.教师也可以让学生根据课本中内容来进行多样性的扩展,例如和指示剂反应之后颜色变化是什么,让学生能够通过不同类别的知识共同的加深对这部分知识内容的印象,通过这样的总结不仅可以让学生对酸有深刻的认识,还有助于了解各个物质之间的反应关系和反应规律,全面地锻炼学生的分类思维.
综上所述,在初中化学学习策略应用的过程中,要明确分类训练的思路,对学习方法、学习资源、知识内容等进行种类划分,根据具体的分类落实学习方案,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使学生更加全面地掌握化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