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语·
至今为止,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经历了从农业革命、工业革命再到信息革命(托夫勒《第三次浪潮》)的三大阶段,目前更呈现出加速度发展的态势。在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全球化竞争趋于白热化的阶段,教育的观念也必然地相应发生重大调整。然而,一个令人焦虑的现实则是技术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而人文教育似乎越来越遭到忽视。
其实,德国古典哲学大师康德在其名作《论教育》中早就深刻地指出:“人只有通过教育而成其为人。”教育是人类社会传递经验、组织社会的重要社会活动,好的教育既培养人类基本的社会技能,更培养人类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技术也是人所发明的,技术是为人服务的,如果脱离了人这个根本目标和主体,技术何为?技术何谓?一个婴儿出生后除了本能性的吃喝拉撒睡之外,最早学习的就是语言的理解、交流,这个简单明了的现象与事实充分证明了语言学习的重要性,而语言的内容其实具有鲜明的综合性,学习语言的词汇与概念其实就是在建构对外在世界的认知体系。可见,一个人要成长为合格的社会化个体,必须掌握社会交流的特定语言与观念;一个人要成为对国家、民族和社会有用的优秀人才,也必然要学习并热爱本民族的语言和文化,而且,古今中外重大的科学发现、技术发明提示我们,一个有创造力的人才必须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激情——语言文学至关人的想象力与激情的培养。被公认为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科学家之一的牛顿,正是从成熟的苹果从树上自然掉落中发现万有引力,这种对生活现象的敏锐观察难道不蕴藏着形而上之思和诗性智慧吗?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 年9 月纪念孔子诞辰2565 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强调指出,“当今世界,人类文明无论在物质还是精神方面都取得了巨大进步,特别是物质条件的极大丰富是古代世界完全不能想象的。同时,当代人类也面临着许多突出的难题……要解决这些难题,不仅需要运用人类今天发现和发展的智慧和力量,而且需要运用人类历史上积累和储存的智慧和力量。”“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对传统文化中适合于调理社会关系和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内容,我们要结合时代条件加以继承和发扬,赋予其新的涵义”。今天,身处于人类发展的新坐标系,身处于中国新时代的坐标系,我们必须努力建构新的教育观念,建构新的语文教育思想。
“语文”概念,从其最基本的内涵而言,包括语言和文学两个层面,然而,进入具体的教育实践,我们不能不承认语文教育是难的。20 世纪50 年代以来,围绕语文的内涵、语文教育的方法,在学术立场乃至政策导向方面都产生了多次重大的论争,实事求是地说,不同观点的差异甚至冲突并非出于学者们的“偏见”,其实反映了语文教育内涵本身的丰富性、多样性——这些貌似对立的观点其实足以互补,更反映了不同时代环境下教育目的的差异。立足于当代文化语境,语文教育如何开展?这些年语文学界已经展开了研讨,并进行了丰富的实践探索。我们在此倡导实实在在的两个“回归”:回归学校语文教育目的的人文性和学科内容的综合性。我们尤其要强调的是,这种语文教育思想的更新,直面的不仅是目前中小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更是当下高等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所谓人文性,就是回到“全人”教育和生活实景,不仅重视语言文字的技术性、应用性、实用性,而且重视对人的价值观的引领、精神与心理的塑造,重视家国情怀、独立人格、审美自由教育——一个人格不健全的人,何以可能成为合格的人才和幸福生活的人?所谓学科内容的综合性,就是既要关注语言文字及其规律,也要关注语言文字所承载的制度环境与物质条件、人物与事件、思想与情感,不能把语文理解为肤浅的识字教育或写作能力——没有深刻的思想和生命的激情,哪能体会文字的美感并形成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二者体现为语文教学内容独特的“深度”、教的主导性与学的主体性的有机融合。
笔者长期在高校从事中文专业教学研究工作,同时,也关注并积极参与公共语文教育工作,一直负责组织本校大学语文课程、中文写作课程,主编的《大学语文》教材被列入国家“十三五”国家级统编教材并已在高校使用多年,并且还适度参与了中学语文教育工作,多年主持高考语文的阅卷组织工作,在此过程中对语文教育产生了一些个人的思考。笔者曾经提出语文学习必须贯通幼儿园、中小学直至大学,甚至应该属于身心健康的社会公民终身学习的主要内容之一。此次本人受《教育文汇》编辑部邀约,组织安徽省三所学校教学实践能力、理论思考兼擅并美的教师,根据新时代语文教学新理念,结合各自大量而成功的教学实践,从不同角度针对新时代中学语文教育问题进行专题研讨,也表达本人对新时代语文教育的观察与思考。三篇文章立足于语文教育新观念,围绕语文“深度学习”,或研讨实际情境设置的角度,或讨论具体教材单元教学内容的延展与设计,或研究深度学习与“点拨”教学方法的兼容,涉及深度学习的内容、教学设计与教学方法,各有胜解,代表安徽中学语文界一线教师对时代课题的敏锐观察和深度回应,启人深思,值得学界关注、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