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婷婷牛坡¤ 谢英杰夏飞王明明
1.重庆三峡学院,重庆万州
2.重庆市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总站,重庆渝北
3.重庆市开州区农业发展服务中心,重庆开州
建国以来,我国的农业机械化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突破,农业机械化水平也显著提升,为我国小康社会的建成做出了历史性贡献。丘陵山区是很多农产品的生产基地,在农业生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同样不能掉队。找到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必经之路。
进入21世纪以来,全国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共同富裕的呼声越来越高,我国作为农民占比如此之大的发展中国家,只有通过农业机械化才能快速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增加农民收入。
农业机械化是一种高投入、高产出的资源密集型产业化进程。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区域产业经济协调发展,加速国家的农村城镇化、整体工业化进程[1]。农业机械化可以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产增效、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同时,在环境保护、资源利用、成本控制、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十三五”以来,我国的农业机械化发展取得了不错的进展,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1.25%。但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地貌特征复杂,土壤特性、种植方式多样,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存在差异。就北方平原地区而言,农业机械化的程度较高,而西南丘陵山区,因受到经济条件及特殊地形地貌等因素的影响,农业机械化程度相对较低,其农业机械化率并没有达到这一比例。以重庆为例,其农业自然条件为“三山夹两槽”“六山三丘一分地”,耕种机械化水平的提高,主要由微耕机贡献,而播种、收获环节机械化率很低,有的经济作物,如青菜头的收获甚至“无机可用”,这导致农业生产成本高、生产效率低,远没有达到农业机械化、现代化的发展目标[2]。
2021年2月,中央发布了21世纪以来第十八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了“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任务,提出要“提高农机装备自主研制能力,支持高端智能、丘陵山区农机装备研发制造”[3]。《农业农村部关于落实好党中央、国务院2021年农业农村重点工作部署的实施意见》进一步要求“加大丘陵山区和绿色智能农机等机具补贴力度”,“发布主要农作物、丘陵山区等技术装备薄弱环节需求目录”,“加快丘陵山区农田宜机化改造”。上述官方文件对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明确了要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重点推进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工作。因此,深入探究当前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地提出转型升级的发展策略,补齐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短板,提高丘陵山区农业生产力水平,对于充分发挥农业机械化在实现共同富裕中的积极作用,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促进中国农业可持续和现代化发展意义重大[4]。
丘陵山区“巴掌田”“鸡窝地”数量众多,道路狭窄曲折,地块不仅“小、细、碎”而且高差较大。俗语“地无三尺平”就是贵州的真实写照。由于受地形地貌的制约,特别缺乏大型农业机械作业的条件。就算是微耕机在田间转移,通常也需要采取搭跳板、挖临时通道,更多会依靠人力推、拉、抬,机械转移费工费时。丘区微耕机作业不仅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也不高。而大中型农业机械在丘陵山区实现田间转移就更是难上加难,就算是平整的地块,也会因为农机化生产道路等配套设施不完善,也不能顺利实现就地调头等基本操作。同时,丘陵山区土壤多为黏土,湿度大、容易附着在农业机械表面,导致机器作业功耗增加而效率降低。受先天自然基础条件限制,使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的发展道路比平原地区更加坎坷、限制更多。
目前,市面上的农业机械大多为适宜平原地区作业的大中型机械,大都无法在丘陵山区下地作业,而适宜丘陵山区的农业机械研发起步较晚。同时,受丘陵山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影响,当地农民购买农机的能力不足,也在一定程度制约了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
购机补贴主要集中在大中型农业机械上,对于适宜丘陵山区使用的微耕机、手扶拖拉机等中小型农机,虽也有一定程度的补贴,但补贴程序相对复杂。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农户购买农机的积极性,使农机具在丘陵山区的推广受到一定的阻碍。
丘陵山区虽然地域广阔,但由于坡度大等因素影响,可用于种植作物的土地少。以重庆为例,其土地总面积为823.39万hm2,耕地面积为235.64万hm2,仅占土地总面积的31.05%。重庆地少人多,因此,农户多选择间种、套种,以提高土地产出率。但由于每种作物的耕种收时间不一样,从而导致一种机械无法满足对不同作物的生产需求。种植作物的多样性、种植模式的多样化,更加制约了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西南丘陵山区经济相对落后,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离开农村到城镇从事第二、三产业。使得农村从业人员年龄普遍偏高,50岁左右的都算是村里的“年轻人”。重庆市开州区某柑橘园,从事日常劳作最年轻的农民都已64岁。这一辈的农民文化水平普遍在初中学历或以下,导致其对于新事物的理解和接受能力较弱,从而使农机具的推广受到阻碍。
借鉴日本、韩国以及台湾地区的先进经验,将提高农业机械作业和通行适应性作为目标,对丘陵山区农田开展土地宜机化整治。学习台湾地区农地重划的先进经验,对零散细碎的农田进行重新规划整理,将分散的耕地集中起来,方便开展机械化作业。学习日本土地改良的先进经验,对土地进行标准化改良并配套农机化生产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使土地平整便于农机作业。此外,还要注重农村土地流转和农作物集中种植,在一定条件下推进适度规模化经营与标准化种植,着力创造条件改善丘陵山区农业机械作业环境,从而提高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水平。
首先,以“质量轻、体积小、性能高、质量好”等为目标,加大力度研发适于丘陵山区应用的农业机械。其次,加快成立农机合作社、农机经营大户,在提高农机具使用效率的同时,最大程度发挥其农机社会化服务作用。最后,政府促进农机化发展相关政策及资金,建议向丘陵山区倾斜,提高适宜丘陵山区使用的农机具的购机补贴额度,尽可能让丘陵山区农机用户以最优惠价格买到心仪农机;同时,政府还应大力扶持农机合作社发展壮大,建立相应的农机维护维修点。
促进农机农艺融合是推动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必经之路。建议有关行业和管理部门,要根据丘陵山区的环境特征和种植特点等因素,进行作物的品种选育、种植模式研究,以便于开展农业机械作业。尽快完善农机农艺融合机制,为农机农艺融合营造良好氛围。同时,要让农机从业人员意识到农艺的重要性,也要让农艺从业人员意识到农机对于提升效率的重要性;根据当地农业特点推广适宜的农业机械化新技术、新机具,满足农艺的新需求;开展适宜机械化耕种收的新品种选育和示范栽培。使农机农艺相互融合,共同推动农业机械化发展。
在推动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过程中,通过现场会、示范会等方式加强对丘陵山区农机从业人员与及农民相关农机具操作技术的培训;加强对丘陵山区农机化长效机制的创建,持续开展农机具操作、保养、故障维修等相应技能的培训,使丘陵山区农机从业人员及农民能够独立使用农机具并解决一些简单故障。
丘陵山区的全面发展离不开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因此,在实践中应坚持因地制宜,改地宜机、完善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农机农艺融合、加大培训力度,加快提升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从而提高丘陵山区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为实现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