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黎明
(甘肃省陇南市宕昌县旧城中学,甘肃陇南 748500)
提高初中生的审美能力,对学生人格的塑造、价值观念的培养有重要的影响。在过去的教学中,美术教师在课堂上通常是为学生讲解艺术鉴赏以及专业指导方面的内容,忽视了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学生课堂参与性较差,教学效率无法提升。为了提高教学水平,教师要进一步开拓思维,更新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模式,高效的美术教育不但要注重知识技能的教授,而且要注重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发现美,感受美,陶冶其情操,形成自己正确的审美观念。
在当前的初中美术教学中,师生的一些错误教学和学习理念,阻碍了初中美术教学的发展。例如,很多老师私自占用美术课堂教学其他科目,美术课时本来就较为紧缺,这样更阻碍了美术教学的开展。并且学生的学习观念错误,他们认为美术是放松的课程,有的学生占用美术课堂做其他的事情,例如,看小说、睡觉等,还有的学生认为美术课程没有文化课程重要,经常占用美术课写其他学科的作业。在美术教师在教授专业美术知识时,学生注意力不集中,不是昏昏欲睡就是做着和课堂无关的事情。美术学习能够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艺术修养,对学生健康成长和发展都有促进作用,所以师生都需要转变观念,加强美术课程的重视程度。特别是美术教师要根据美术学科的特点,紧跟时代潮流,与时俱进,掌握先进的教学理念,探索和创造出有趣味性的初中美术教学方法,提高初中美术教学水平。
审美能力主要是指学生在面对某一事物所具备的审美思维和感受。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教师要有针对性、目的性地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帮助学生提升审美能力,促使学生在后续的发展中逐渐提高思维审美和感受,进而提高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初中生处于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培养正确价值观念的阶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能力有重要的作用。它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效率,更好应用美术鉴赏能力和创造能力。也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人才审美能力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审美能力的高低对个人素质的高低具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必须加强学生美术审美能力的培养。
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在美术欣赏中的态度,他们是否有美术欣赏的经验,在欣赏过程中的学习体验良好还是消极,教师要对这些情况了如指掌。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教师要想方设法提高美术教学质量,除了要精心备课掌握学生学情外,还要考虑到课堂中容易出现的意外状况。教师要根据实际的课堂状况随机应变,让课堂变得生机勃勃。最重要的是从学生兴趣爱好入手,根据学生对美术欣赏作品的反应,教师灵活做出应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当然,学生之间因为学习基础、能力、理解的不同,导致学生之间存在差异性,教师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在美术欣赏课中,根据学生兴趣设计不同的欣赏,激发学生兴趣,让美术课堂变得丰富多彩,学生产生兴趣后会对美术作品产生更多的想法和启迪,教师根据学生的问题设计不同的教学内容,并对教学内容进行补充和拓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美术素养。
例如,在学习初中美术《摆件巧安排》这一课时,教师先要了解学生是否对摆件的艺术品有兴趣,并为其准备相关道具,通过欣赏和分析居室中有创意的摆件,让学生审美经验变得丰富。最后引导学生用环保的材料进行小摆件的创作,提高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环保意识和精神,最终实现起到美化居室环境的作用。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教师需要转变教学理念,坚持以美育人,提高学生人文素养以及审美能力,尊重学生主体,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有目标和目的性地开展教育。营造活跃的教学课堂氛围,在课堂中设计有深度的美术问题,引发学生思考,使他们获得深度感悟,具体教学方法如下:
教师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让学生感受到美术学习是放松、快乐的事情,从内心转变学生对美术学科的看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为学生提供开放性的学习环境,教学课堂时间有限,不能只局限在课堂教学中。例如,可以开展课外美术鉴赏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关于美术的竞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在使学生良性的竞争中不断提升自己。美术学习活动要具备开放性的特征,想要培养学生审美能力,需要让学生多参观艺术类赏析活动。例如,邀请美术方面有造诣的专家到本校进行演讲,在演讲后要求学生写观后感等。教师要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不管是课堂教授还是活动课程欣赏,都要和学生保持良好的关系,用公平、公正、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和态度进行教学和指导,适当给予学生一定的鼓励和表扬,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另外,要增强师生互动教学。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师生互动能够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一般来讲,教师在教授时要面对几十个学生,假如缺乏互动,课堂就显得生硬、死板,学生肯定也不喜欢死气沉沉的课堂,这样的教学也没有任何意义。美术是一门艺术课程,学习美术能够让学生放松身心。师生间一个不起眼的互动能够带给学生很大的感触,构建互动性课堂教学,能够吸引学生课堂注意力。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初中美术“亲切的使者”时,本节课是体育运动主题下围绕吉祥物设计的鉴赏、体验课。假如课堂上缺乏互动,只是靠教师将专业知识进行教授,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甚至这种无聊的教学会让学生觉得厌倦。但是通过加强互动,在欣赏完作品后,让学生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悟,例如,对吉祥物基本特征的了解,自己在制作作品中的理念等,学生在回应的过程中会进行思考,和教师产生共鸣,能大幅提升教学效率,也有利于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
不管什么学科,学生有浓厚的学习兴趣,才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想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就要注重学生美术学习兴趣的养成。初中生具有活泼、爱动、兴趣广泛的特征,教师应选择适合学生年龄欣赏且能够激发学生兴趣的内容,让学生进行欣赏,表达自己的见解,培养其情趣。现代化美术教学的手段多种多样,例如,有多媒体教学、录像教学、微课教学、参观教学等,让美术教学课堂变得更加直观,逐渐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美术作品能够直接感染人们的情绪,例如,达·芬奇的经典之作《蒙娜丽莎》就感染了很多人,人们从中体会到了爱美情感。在初中美术课程中,教师要挖掘适合初中生学习的优秀美术作品,感染学生,形成健康和正确的价值观念,提高学生的审美情感。通过情感教育,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可以让学生从模仿开始,培养学生爱美的情操。教师要用活跃的思维进行引发,不应该拘束学生,按照照本宣科的方式教学,无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例如,在学习初中人教版“色彩的感染力”这一课时,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古今中外不同风格绘画的作品,让学生进行欣赏、评述,并且以小组为单位对作品色彩特点进行研究和讨论。让学生对不同风格的绘画作品中色彩的表现形式有一定的认知,提高学生的色彩艺术感染能力。教师还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制作成微课,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实现自主学习,满足教学目标。通过不同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让学生体验不同风格绘画作品中色彩所想要传达的情感。
美术学科实际和生活息息相关,很多伟人的作品创作的灵感也是来源于生活,美术是生活的影子,也是生活的一种表现形式。想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必须将生活和美术进行有机融合,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只能培养出学生一成不变的审美观,学生没有对作品和事物独特的感受,这起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生活中到处存在美的现象,但是学生普遍缺少发现。初中美术教师要引导学生将课堂上学习到知识和生活进行结合,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引导学生善于观察,在生活中发现美。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注重师生角色的转变,在学生创作和欣赏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主导地位,在学生完成作品的制作后,对学生作品进行评价。并让学生讲出作品在生活中的创作来源。让原本抽象的知识点转变为具体,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例如,在学习“春天的畅想”这一课时,通过对美术作品的自主欣赏学习,引发学生对春天的感受,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观察和感悟春天,进行大胆的想象,构思自己对春天的感受,激发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
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提问精神的培养,只有拥有提问意识才能对知识进行思考和探索,通过提问让心中的困惑解除,有利于学生审美能力的优化和升级。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教师将有讨论意义的美术作品带入教学课堂中,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增强个人对美术作品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审美情趣。
首先,要成立学习小组。将学生合理分配小组,要注意的是小组内的学生学习能力和水平要参差不齐,保证每个小组内都有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和学习能力弱的学生,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的共同进步。让学生在小组中讨论美术作品,学生要明确分工,发挥自己的优势,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闪光点,要发挥自己的特长,提高学生成就感,从网络上或者书籍上搜集各种资料,拓宽学生视野,加强学生讨论,促使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学习到更多的知识。
其次,设计研究性问题。教师根据每个小组学生学习能力和水平设计不同的研究问题,学生按照教师布置的问题或者任务,有目的性地去搜集资料,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和沟通,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能力。让学生主动去搜集资料,因为每个人的想法是不一样的,不同学生看待问题的眼光和角度不同,看法也不同,因此在组内进行思维的碰撞,实现高效的交流,能够开拓学生思维。学生在小组内可以自由发言,可以对话题内容进行补充和完善,最终讨论出一致的观点,通过小组合作让自己的审美能力得到提升。
最后,在小组完成讨论会后,最终的结论让教师进行点评。在作品讨论过程中,有些小组成员在组内意见不合,想法有差异,开展讨论会的主要目的是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让他们陈述自己的观点。通过这样的交流和讨论会能够让学生审美能力得到锻炼,但是在最后,教师要对学生讨论的结果进行点评,教师首先要了解学生在讨论过程中的表现,对学生个人表现、讨论表现以及最终观点的陈述都要进行点评。然后教师要对学生进行适当的表扬,增强学生学习信心。教师要做学生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带着学生学习,循序渐进提升学生审美能力,提高学生发现事物美的能力。因此,教师要转变教学思想,采用丰富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创造能力得以提升。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初中美术“有创意的字”时,教师搜集关于字的美术作品,带到课堂中让学生欣赏,通过小组交流合作表达自己对作品的意见和想法,通过欣赏和分析,提高学生对变体美术字的认识和创意能力。教师还要鼓励学生进行设计和制作,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在课堂尾声部分,教师对学生的作品和想法进行评价,帮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并进行改正,对学生有创意的地方进行表扬,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每个人的审美观念是与生俱来的,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自己的过往的经历有必然的联系,学生对同一美术作品有不同的看法。教师需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让学生逐步形成属于自己的正确审美意识,培养学生审美能力还有利于学生正确三观意识的培养。在初中美术课程中,教师要采用科学的方法培养学生审美能力,例如突破传统教学理念的束缚,除了在课堂教授知识外,还鼓励和组织学生参加一些课外活动,增强互动,开阔眼界,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意识和观念。再具体一些,教师可以利用周末休息的时间,带领学生到本地的美术馆进行参观,让学生在参观过程中对美术馆中陈列的作品进行细致的观察,并表达自己的意见和看法。例如,这些美术作品都有哪些优点,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学习等。在参观结束后,为学生布置任务,以作文的形式写一篇观后感,将今天所见到的东西以及获得的感想通过作文的形式表达出来,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同时,还能够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另外,还可以带领学生参观写生,走出课堂和校园,亲近大自然,让学生在大自然的怀抱中获得感悟,让学生发现美、感受美,将大自然和美术教学进行有效融合,带给学生不一样的学习体验,长期坚持学生的审美能力一会得到提升。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古城古镇的考察”这一课时,带领学生到古城古镇的建筑特色写生,加强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热爱,通过参加实践活动能够充分让学生体会到中国传统民居建筑的文化内涵,能够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以及审美能力,初步了解到传统文化和我们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生综合的美术素养。
例如,在教学“寄情山水”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和校园,来到大自然,感受大自然山水的魅力,在写生过程中,学生的心情会不一样,绘画的水平会提升,也能沉下心来认真绘画,让学生掌握中国画的画法,掌握山水画的步骤方法,并能赏析中国山水画作品表现的传神和魅力特点,逐渐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美术学习能够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所以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教师要创新教学模式,调整教学心态,加强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按照审美规律,培养学生审美能力,虽然目前初中美术教学中还有一些问题有待解决,例如,教师教学的思想观念没有完全转变,美术教育内容过于抽象等。但是教师要采用对应的措施,让学生对美术学习产生兴趣,从内心深处爱上美术课程,能够主动对美术作品进行研究和赏析,教师要有目的性和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让美术学习和审美观念相辅相成,互相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