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家庭劳动教育探析

2022-03-16 01:34:12吕新蕾
科学咨询 2022年20期
关键词:劳动家庭家长

吕新蕾

(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福建福州 350000)

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文件指出:“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劳动教育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家庭要发挥在劳动教育中的基础作用,家长要通过日常生活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让孩子养成从小爱劳动的好习惯。”[1]幼儿是祖国未来的希望,家庭是幼儿生活的第一个场所,家长在日常家庭生活中对幼儿进行劳动教育,让幼儿参与力所能及的家庭劳动,不仅能促进幼儿全面发展,而且能为幼儿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幼儿家庭劳动教育的内涵

《教育大辞典》将劳动教育界定为:劳动教育即劳动、生产、技术和劳动素养方面的教育,旨在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点、劳动态度、劳动习惯,使学生获得工农业生产基本知识和技能。[2]幼儿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中由家长(主要是父母)自觉地、有意识地根据社会对培养人的要求,通过言传身教和家庭生活的实践,对幼儿施以一定的教育的社会活动。[3]笔者认为幼儿家庭劳动教育是指在家长或其他家庭成员的指导下,主要通过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的方式,以自我服务劳动、亲人服务劳动和家庭服务劳动为主要内容,旨在培养幼儿形成正确的劳动态度、掌握基本的生活劳动知识与技能、培养优良的劳动品德以及良好的劳动习惯。

二、幼儿家庭劳动教育的内容

关于幼儿家庭劳动教育的内容,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划分维度。本文依据服务对象的不同,将幼儿家庭的劳动分为自我服务劳动、家人服务劳动和家庭服务劳动三种。自我服务劳动是指幼儿服务自己的劳动,家长应教孩子学会自我服务,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例如,自己穿衣服、自己穿鞋袜、自己大小便等。家人服务劳动是指幼儿为家庭成员服务的劳动,例如,妈妈生病时给妈妈送药、递水、爸爸下班回家时给爸爸递拖鞋、照顾弟弟妹妹等。家庭服务劳动主要是指幼儿参与家务劳动,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例如,饭前摆好座椅和碗筷、与妈妈一起择菜和洗菜、打扫家庭卫生、扔垃圾等。

三、幼儿家庭劳动教育的特点

(一)启蒙性

家庭是幼儿生活的最初场所,父母是幼儿的第一任老师。在家庭生活中,父母对幼儿进行劳动教育,不仅有利于幼儿的身体发育,而且对幼儿劳动意识的形成、劳动知识与技能的获得、劳动习惯的养成、劳动精神的培养都具有至关重要的启蒙意义。在幼儿阶段,主要由父母承担劳动教育责任,父母教给幼儿基本的生活劳动知识与技能,培养幼儿正确的劳动态度和良好的劳动习惯等。因此,可以说,家庭劳动教育是幼儿劳动的启蒙教育。

(二)感染性

父母与幼儿有天然的血缘关系、亲密的情感联系,父母的言行举止、情绪情感等对幼儿都有很强的感染力。幼儿家庭劳动教育主要是在父母与幼儿之间进行的,父母的劳动情感、劳动行为等会潜移默化地感化幼儿。由于亲子之情的感染力,幼儿家庭劳动教育容易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但在幼儿家庭劳动教育中,父母对幼儿的感染力是一把双刃剑,它既能发挥积极影响,也会对幼儿产生不利影响。因此,父母要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通过日常家庭生活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培养幼儿从小爱劳动的习惯。

(三)针对性

幼儿家庭劳动教育一般是父母对幼儿开展的个别劳动教育。在幼儿阶段,父母与幼儿交流互动的时间最长,幼儿的劳动容易被父母察觉,因此,父母对幼儿的劳动了解最为全面而深入,相比幼儿园劳动教育和社会劳动教育具有极强的针对性。父母每天有较多的时间与幼儿生活在一起,有许多机会观察幼儿的劳动,能够及时捕捉幼儿劳动的动态,有针对性对幼儿进行劳动教育。

(四)连续性

在学前阶段,幼儿从小班进入中班、大班,这个期间他们接受的劳动教育发生了许多变化,例如,劳动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途径等发生了变化。而幼儿家庭劳动教育则不然,在幼儿阶段,幼儿的家庭劳动条件基本没有太大的变化,劳动教育过程从来没有中断过,有特殊的连续性。幼儿在这个熟悉的家庭劳动环境中,不需要花较多的时间适应,这有助于幼儿劳动意识的培养、劳动知识与技能的获得、劳动习惯的养成和劳动精神的形成。

(五)灵活性

幼儿家庭劳动教育不像幼儿园劳动教育那样有明确而具体的劳动教育目标和要求,严格按照教育方法去实施。相比幼儿园劳动教育的目的性、计划性和规范性,幼儿家庭劳动教育具有广泛的灵活性,不受时间、地点和条件的限制,在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父母都能对幼儿进行劳动教育,对幼儿进行启发诱导。例如,母亲餐后收拾餐具,可让幼儿做小帮手,这样既能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又能培养幼儿良好的劳动习惯。此外,幼儿家庭劳动的灵活性,还表现在父母能根据幼儿的劳动情况,及时调整劳动教育的内容和方法,灵活地对幼儿进行劳动教育。

四、幼儿家庭劳动教育的方法

(一)言语说服法

言语说服法是指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等方式,用语言对家庭成员施加影响,使对方明白事理,提高认识和觉悟的教育方法。由于幼儿的身心发育还未成熟,知识、经验缺乏,对很多事情不明白。因此,在家庭劳动教育中,家长需要运用言语说服法对幼儿启发诱导,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的方式,使幼儿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伟大、劳动最崇高和劳动最美丽的道理,帮助幼儿掌握基本的劳动知识和技能,形成正确的劳动态度和意识等。

(二)实践锻炼法

实践锻炼法是指家庭成员有意识地参加力所能及的实践活动,养成优良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的方法。陈鹤琴先生说:“凡小孩子自己能够做的,我们不要替他代做。做是他的权利,这种权利,我们做父母的,不应该剥夺他的。”[4]在家庭劳动教育中,家长应鼓励幼儿亲身参与劳动实践,在日常家庭生活中多给予幼儿劳动实践的机会,让孩子自己动手,随时随地、坚持不懈地劳动,从而在劳动实践中逐渐养成优良的劳动品德和良好的劳动习惯。

(三)榜样示范法

榜样示范法是父母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言行举止直接为幼儿提供行为示范,使幼儿在模仿学习过程中获得发展。幼儿是好模仿的,父母作为幼儿最直接、最经常的模仿对象,父母的劳动态度与劳动行为会直接影响幼儿的劳动态度和劳动行为。而家庭劳动教育应当是父母与幼儿一起参与劳动、体验劳动、创造劳动的过程,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以身作则,为幼儿树立热爱劳动的良好榜样,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为幼儿做出良好的示范。

(四)环境熏陶法

环境熏陶法是指家长(主要是父母)通过创设良好的环境和氛围,使幼儿置身其中耳濡目染,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环境是指围绕在幼儿周围,并能对幼儿自发地产生影响的外部条件。家庭劳动环境作为重要的劳动教育资源,会对幼儿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应创设良好的家庭劳动环境和氛围,对幼儿进行劳动教育。家庭劳动环境主要包括家庭劳动物质环境和家庭劳动精神环境。家庭劳动物质环境主要涉及劳动工具、材料,家长应提供幼儿充分的劳动机会,给予幼儿充分的劳动时间,提供丰富的劳动工具和材料,为幼儿劳动创造条件。家庭劳动精神环境包括家庭劳动的氛围以及崇尚劳动的良好家风等。家长应创设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与幼儿一起参与家庭劳动,激发幼儿的劳动兴趣。幼儿在劳动过程中,家长尽量不要干预,而要让幼儿自己动手,在劳动中收获成就感。家长不要以“做得好不好,做得快不快”等成人标准评价幼儿的劳动,而应该多鼓励,及时肯定幼儿的劳动成果,保护幼儿的劳动兴趣。

五、幼儿家庭劳动教育的实施策略

(一)家长转变教育观念,深度挖掘家庭劳动教育的价值

由于我国传统文化观念中“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等消极片面观念的影响,以及家长溺爱等因素的影响,很多家长不让幼儿劳动,让幼儿将更多精力倾注在学习上,劳动教育被置于边缘位置。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港湾,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劳动教育具有重要的育人价值。要想发挥家庭劳动教育的育人价值,家长需要真正重视家庭劳动教育,抛弃重智轻劳的错误观念,纠正幼儿一味索取、不去付出的做法,积极引导幼儿参与家庭劳动,鼓励幼儿创造性地完成家庭劳动。让幼儿意识到家庭是由每一个人组成,每个人都需要为家尽一份力,尽一份责。好的家庭劳动教育能够培养幼儿的独立自理能力、合作探究能力以及社会责任感,增强幼儿的自信心,让幼儿形成过硬的生活本领,为幼儿之后更好地走进社会、融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依据幼儿身心发展特点,有针对性地布置家庭劳动任务

幼儿处于不同的年龄段,具有不同的身心发展特点,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也有所差别,所能胜任的家庭劳动也有所不同。若家长布置的家庭劳动任务过难,超过幼儿的接受能力,会打击幼儿劳动的自信心。若布置的家庭劳动任务过于简单,幼儿认为自己都会,就不愿意去劳动。因此,家长在日常家庭生活中开展劳动教育时,要遵循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布置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家庭劳动任务。例如,2~3岁的幼儿,家长可以让幼儿帮忙拿取东西、浇花等,3~4岁的幼儿,家长可以让他们收拾自己的玩具、帮忙择菜等。4~5岁的幼儿,家长可以让幼儿自己铺床、准备餐桌等。5~6岁的幼儿,家长可以让幼儿自己准备第二天去幼儿园要用的书包和穿的鞋等。

(三)激发幼儿劳动兴趣,树立幼儿参与劳动的自信心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幼儿劳动的兴趣越高,感知劳动的有效时间就维持得越长。那么,家长该如何激发幼儿参与劳动的兴趣呢?一方面,由于幼儿天性喜爱游戏,家长可以借助游戏,激发幼儿参与家庭劳动的兴趣,例如,“寻宝游戏”和“投篮游戏”。“寻宝游戏”是家长事先准备几个收纳盒,并在收纳盒上做好编号,告知幼儿需要在家里寻找哪些“宝贝”,并在规定时间里把找到的“宝贝”放在原本的位置,成功可给予小奖励。“投篮游戏”是家长先准备几个小竹篮,让幼儿把自己的脏衣服分类“投进”竹篮里。家长也可与幼儿一起比赛,看谁投得多。另一方面,可运用儿歌激发幼儿参与劳动的兴趣。儿歌浅显易懂,易于吟诵,可增添幼儿劳动的乐趣。例如,家长可以播放刷牙儿歌,引导幼儿刷牙,使其掌握刷牙的正确方法。家长除了激发幼儿的劳动兴趣,还需特别注意,千万不要打击幼儿的劳动积极性。不要认为幼儿年龄小,不能做好。应多夸奖幼儿的劳动,及时肯定幼儿的劳动行为,从而树立幼儿参与劳动的自信心,让其在劳动中收获成就感。

(四)创设良好的家庭劳动环境和氛围,为幼儿树立热爱劳动的良好榜样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环境既是儿童生活、游戏和学习的场所,也是重要的教育资源。”[5]好的环境和氛围,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良好影响。家长在日常家庭生活中对幼儿进行劳动教育时,需要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劳动环境和氛围,让幼儿在家里愿意劳动、乐于劳动和善于劳动。既要注重家庭劳动物质环境的创设,例如,为幼儿提供多样的劳动材料、工具等,又要重视家庭劳动精神环境的营造,如树立崇尚劳动的优良家风、多对幼儿的劳动进行言语激励等。

六、结束语

家庭劳动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育人价值。从小对幼儿进行家庭劳动教育,让幼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庭劳动,在幼儿幼小的心灵播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美丽、劳动最伟大”的种子,培养幼儿从小热爱劳动的习惯,能够促进幼儿更好地成长。家长需要改变以往错误的教育观念,将劳动教育尽快提到幼儿教育日程上来。本文主要介绍幼儿家庭劳动教育的内涵、内容、特点、方法以及实施策略五大方面的内容,并对每一方面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以期为广大幼儿家长开展家庭劳动教育提供理论与实践指导。

猜你喜欢
劳动家庭家长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趣味(语文)(2020年11期)2020-06-09 05:32:30
我心中的好家长
家庭“煮”夫
安邸AD(2019年2期)2019-06-11 05:29:18
热爱劳动
恋练有词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家长请吃药Ⅱ
萤火(2016年7期)2016-07-19 08:18:54
近8成家长不认同只要学习好就行 健康最重重
人生十六七(2015年2期)2015-02-28 13: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