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中职语文教学五大题材研究
——以高教社中职语文教材为例

2022-03-16 01:34:12卜云飞
科学咨询 2022年20期
关键词:高教篇目题材

卜云飞

(辽宁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辽宁大连 116029)

一、高教社中职语文教材使用现状分析——以大连地区为例

高等教育出版社中职语文教材是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教材,是根据教育部2009年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要求编写的[1]。2016年秋,大连地区职业学校推广并使用高等教育出版社中职语文教材(以下简称教材)。教材共分为三个模块,即基础模块、职业模块和拓展模块,其中基础模块还分为上、下两册。

(一)教材版本变化历史沿革

截止到2021年秋,教材共有四个版本,分别为第一版、修订版、第三版、第四版。

1.第一版教材

2009年3月,第一版教材编写完成。这套教材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教学篇目选取上,注重把握语文学科教学规律,传承经典篇目的同时,彰显职业教育教学特色。

教材分为三个模块,三者既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又各具特色。教材注重培育学生语文学科文化素养,在淡化“学科本位”的同时,强调文化课要为专业课服务的教学理念,旨在让学生终身受益。

2.修订版教材

2013年5月,对教材进行修订。这套教材延续第一版优点,结合一线教师反馈与建议,每个单元增加了文学常识内容,同时适当微调、更换个别篇目,整体变化不大。

教材编者恰当地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民族经典进一步融入教材,提高中职学生语文学科综合素养,让其热爱华夏文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拓宽视野,提高综合素质。

3.第三版教材

2017年12月,第三版教材改版完成。这套教材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思想引领,充分发挥语文教学育人功能,构建中国价值。

此次改版,编者有意识地选取了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的课文,更加突出了语文课程的价值导向,意在以德塑魂,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导向教育,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另外,教材中还增加了语文学科相关常识性资料,方便学生查阅,节约学习时间。同时,编者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提升学生学习效率与能力,为学生终身发展打下良好基础。最后,在教材模块设置上,教材更突显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设置“单元导语”和“课文导读”,让学生主动走进本文,领会作者思想情感,并在教师指导下,强化言语实践教育,突显职业教育理念与特色。

4.第四版教材

2019年5月,第四版教材修订完成。此次教材修订,是为了进一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着力提升教材的思想性、科学性、时代性和系统性。[2]

该版教材,更加突出文化建设理念,通过鲜活的人物及事例,以文本为依托,注重对学生价值观的引领,以文化人、以人育人,提升语文学科的整体育人功能。另一方面,在文本选取上,根据新时期社会发展变化,选取更贴近学生生活的内容,让学生更有亲近感,更好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文化自信。再者,修订版本对教学内容做了优化与调整,使语文教学更加科学化,让学生更容易接受与掌握,促进学生良性发展。

(二)教材存在问题

1.以文体类型编排单元,忽略前后文情感联结

高教社中职语文教材以文体类型编排单元,每个单元安排3-5个教学篇目,其中最后一篇多为自读篇目。因编者更看重文本的文体,以文学体裁为轴线,遵循传统教材编写模式,编排过程中往往会忽略课文间思想情感脉络的联结。以基础模块(下册)第六单元为例,共计6个教学篇目,分别抒发作者怀才不遇、愤懑不满、离别愁绪、壮志难酬、尊师重道、批判封建腐朽没落的思想情感。教学单元中,看似饱满的选文,但从情感表达角度去衡量,教学篇目间情感脉络割裂杂乱,课文前后缺少情感承袭。

2.教学重难点设定方面,与高中教材略有差异

高教社中职语文教材篇目编选上,与部编版高中教材有一定重复概率。例如:《哦,香雪》《荷塘月色》《陈情表》等篇目。然而在教学重难点设定上,存在一定差异。以《陈情表》为例,《陈情表》是中国古代最具有代表性和艺术性的表文,其核心思想也比较深邃,学习这篇文章一方面要让学生了解李密的“情”;另一方面要掌握李密的陈情艺术。在高中教材中,《陈情表》是重点讲读篇目,但在中专教材中,却成了自读篇目。即使编者考虑到中职学生理解能力有限,《陈情表》难于理解,也不应该将其归为自读篇目。学校教师完全可以降低难度去解读文本,在学生能力接受范围内,让其领略《陈情表》中的文学艺术魅力。

3.部分非文体教学篇目,与教学篇目结合不好

高教社中职语文教材每个单元设置7个教学模块,分别是阅读与欣赏、语文学习方法、语文基础知识与应用、表达与交流、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文学常识、课外古代诗词诵读。[3]以基础模块(上册)第一单元为例,本单元选取了三首现代诗和两首歌词,可这一单元安排的语文学习方法却是精读与略读,这显然不是古诗词的学习方法,二者并不匹配。文学常识介绍《诗经》,这属于古典诗词范围,与本单元中的现代诗、歌词教学篇目也不匹配。

二、高教社中职语文教材教学篇目梳理与五大题材凝练

2016年6月开始,全国各地区分批次推广并使用部编版高中语文教材,新版高中教材以题材为核心,编排单元教学篇目。在现行第四版高教社中职语文教材基础上,对教学篇目进行梳理并凝练题材,在中职语文中开展题材教学是新时代的必然趋势。

(一)教学篇目梳理

高教社中职语文教材共计四册,24个单元,104个教学篇目。其中,基础模块(上册)28篇,基础模块(下册)27篇,拓展模块31篇,职业模块(财经、商贸及服务类)18篇。

教材中,按照文学体裁划分,诗歌教学篇目共计14个,散文教学篇目共计70个,小说教学篇目共计18个,戏剧教学篇目共计2个。按照学习形式划分,讲读篇目72个,自读篇目32个。按照作者与年代划分,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篇目共计24个,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篇目共计67个,外国文学教学篇目共计13个。

综合以上数据,不难发现,教材里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篇目占比达到64.4%,散文体裁占比高达67.3%,编者有意识地选取学生喜闻乐见的散文体裁,并且缩短作品与学生的年代差距,极大程度地满足了学生的认知需求。学生在使用教材过程中,兴趣浓,易接受。

(二)五大题材凝练

根据课文内容与主题思想,结合课文导读,笔者将教材中教学篇目划分为五大题材,包括:家国情怀题材31篇,讽刺批判题材13篇,人性教育题材38篇,亲情爱情题材14篇,科学理想题材8篇。家国情怀题材占比29.8%,讽刺批判题材占比12.5%,人性教育题材占比36.5%,亲情爱情题材占比13.5%,科学理想题材占比7.7%。

1.家国情怀题材

充分挖掘文本中的家国情怀,例如,指点江山的《沁园春·长沙》,壮志难酬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怀念家乡的《故都的秋》,思念故土的《采薇》。还有《鸿门宴》《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与实》《中国画与西洋画》《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等篇目,教师在题材教学过程中,要将爱国与爱家紧密联系起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审视这一类题材的教学篇目,让学生在浓浓的家国情怀题材教学中树立正确的三观。[4]

2.讽刺批判题材

教师在这一类题材教学中,要让学生抓住课文中的主人公,透过现象看本质,直击人物灵魂深处,要看透《祝福》里封建礼教吃人的下场与本质,明晰《项链》里虚荣心的可怕与悲哀,洞彻《林黛玉进贾府》里封建制度的没落与腐朽。还有《促织》《窦娥冤》《一个人的遭遇(节选)》等篇目,要让学生深入挖掘人物的内心世界,以讽刺与批判的笔法,通过小人物,窥探当时的年代与社会,揭露社会黑暗,人类伪善。学习此类题材,增强学生的思辨能力,让讽刺批判之花在学生内心世界尽情绽放。

3.人性教育题材

在物欲横流的当今社会,学生获取资讯的途径多,思维开阔,思想开放。如何分辨是非,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时代新人,离不开人性教育。通过整合此类题材教学篇目,让学生在课文中获得人生启迪。学习《劝学》,明确学习方法与意义;阅读《师说》,懂得尊师重道的重要;品味《列车上的偶然相遇》,感悟人性的力量与伟大。还有《离太阳最近的树》《金大力》《善良》《人生的境界》《世界是平的,世界是通的》《改造我们的学习》等教学篇目,教师通过课堂的引导,让学生身临其境地走进课文,以最温暖的力量沁润心灵,塑造学生人格。

4.亲情爱情题材

信息化发达的当今时代,人与人的沟通与交流反而少了,亲情远了,爱情淡了。教师在这类题材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把握好尺度,根据教学班级学情,通过《合欢树》,唤醒学生对母亲的思念与爱;《我的母亲》,引起学生对母亲辛劳与不易的深思;《静女》,坚定学生对美好爱情最初的向往。还有《与妻书》《父亲的手提箱(节选)》《等待散场》等教学篇目,从不同角度,以情为核心,丰富学生的情感与内心世界。

5.科学理想题材

教材中,这一题材类型的教学篇目并不多,例如,《飞向太空的航程》《跨越百年的美丽》《科学是美丽的》等篇目。在处理这类题材时,教师要充分融入“中国梦”的理念,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了解国家科学技术发展成就,树立高远理想与信念。在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的同时,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创业,实现自身的人生理想。

三、高教社中职语文教材中相同题材教学篇目同一性与差异性教学研究

高教社中职语文教材中,共有104个教学篇目,包括家国情怀题材31篇,讽刺批判题材13篇,人性教育题材38篇,亲情爱情题材14篇,科学理想题材8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把握题材教学特点,掌握相同题材教学篇目的同一性与差异性,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一)同一性教学研究

相同题材教学篇目具有共同的母题,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方面高度一致,具有同一性。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深刻把握某一类题材教学母题,将主题思想贯穿于这类文本之中,让学生反复体悟同一思想情感。同时,教师可以借助点拨法、引导法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用相同的思维模式,主动领悟其余文章的核心主旨,达到举一反三的教学目的。

(二)差异性教学研究

1.文学体裁不同

相同题材教学篇目在文学体裁上有很大区别,以家国情怀题材为例,当中包含了散文、诗歌、小说三类体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不同体裁的文学特点,在课堂当中通过人物形象、意象等文体特质,引导学生感悟作者的思想情感。例如,《荷花淀》,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小说人物刻画的方法,分析水生嫂的人物形象,进而透过人物领悟小说的爱国主题。又如,《沁园春·长沙》,教师要紧抓诗歌中的意象,体会作者大气磅礴笔触间流落出的浓浓爱国之情。

2.题材侧重点不同

同样是爱情题材的教学篇目,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方面有很多不同之处,例如,《我愿意是急流》表达了作者对爱人浓浓的爱,《雨霖铃》表达了作者与情人离别的不舍之情,《致橡树》则表达了作者新时期女性的爱情观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千篇一律地进行情感解读,统而言之地理解男女之间的爱情。而要根据文本不同的写作背景,对题材进行深入挖掘,在爱情主题范围内,有侧重点地解析文本,引导学生精准地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猜你喜欢
高教篇目题材
高教明星“猎鹰”
欢迎订阅2020年《高教发展与评估》
本刊近五年被四大文摘转载篇目汇总
本刊近五年被四大文摘转载篇目汇总
本刊2013-2017年被四大文摘转载篇目汇总
本刊2013-2017年被四大文摘转载篇目汇总
2016年9月,全国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公示的剧目共117部、4552集
电视指南(2016年11期)2016-12-20 22:10:38
河北省第二十五届人大新闻奖获奖篇目
广电总局关于2015年3月全国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公示的通知
电视指南(2015年5期)2015-05-30 10:48:04
广电总局关于2015年6月全国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公示的通知
电视指南(2015年7期)2015-05-30 10:4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