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溪曦
(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河南郑州 450064)
在当前的教育体系中,高校的职业教育越来越得到了社会人员的认可,能够掌握相关的技术也成为部分青年人的追求目标。在投身工作的过程中,不仅仅需要理论知识的积累,更需要个人能够具备专业化的技术。因此开展职业教育,培养专业化的技术人才对于我国发展而言非常重要。
当前我国出台的各项政策措施都非常鼓励高校职业教育的发展。无论是对于中专或者是大专的职业教育培养,都充分展现了当前我国对于职业教育的尊重和保护。做好人才分流,让合适的人能够在合适的位置去学习相关的技术和技能,可以更好地推动个人的个性化发展。近年来我国的改革措施也逐步影响到了职业教育的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人能够更为正确地看待职业教育。但是当前我国高校职业教育的发展仍然存在许多问题,这些问题包括管理制度不够规范合理,教育资源不足或者是个人理念不端正等诸多问题。在推进高校职业教育改革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些许的障碍,但是这并不会成为阻挡教育改革的绊脚石。
当前国际局势并不稳定,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在经济以及科技不断发展的背后是众多人才的大力支持,因此为了更快适应社会的发展,高校职业教育要能够紧跟时代的潮流。在新形势下推进职业教育的改革,为社会以及国家的发展培育更多符合社会需求的技术型人才。人才是第一生产力,注重职业教育,充分展示了我国目前对于技术型人才的尊重和需求。实施人才分流策略是为了让人们能够找准自己的位置,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进行文化理论的深造学习,反而将其培养成技术型人才,更符合个人的追求。发展高校职业教育更有助于推进社会稳定,让更多的人能够进行技术学习,既能够提升劳动者的素质,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失业问题。我国本身就是一个人口大国,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完全可以借助人口红利在以往经济的发展中,更多的是凭借廉价劳动力的优势推动经济的进步,当廉价劳动力这一优势衰退之时,则可以通过职业教育的方式,更加注重提升劳动者的素质。职业教育也是推进教育发展的一部分,并且在实现社会稳定国家发展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积极推进高校职业教育的发展是当前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尤其是在新形势下推进高校职业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职业教育作为教育事业的一部分,本身与本科教育并没有太大的差别,只是在开展课程教学中会有所不同,一个更注重技术实践,而另一个更注重理论的学习。但是对于社会成员来说,则对这两种教育有着不同的态度。对于学生家长而言,教育理念相对落后,对于职业教育有着较大的偏见。因此并不乐意将自己的孩子送往职业教育学校进行培养,这也是导致目前职业教育发展受阻的主要问题。而对于学生个人而言,也未能正确认识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其实在职业教育发展的过程中,已经得到了国家政策方面的扶持,但是由于社会企业对于职业教育学历人员的学历歧视问题,导致社会成员对于职业教育仍然存在一定的抵触。
高校在开展职业教育的过程中,更为重要的是能够让学生真正地进行技术实操,能够将学生培养成技术型人才。但是就目前的高校开展的职业教育而言,部分高校的教育理念相对落后,教学体系不够完善,让学生很少有机会真正地进行技术操练,由此导致教育结果不尽如人意。另外本身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在文化理论课程方面就存在一定的问题,在高校接受职业教育培养的过程中,也放松了对学生文化课程的要求,使得学生空有技术而缺少了相关的理论支撑,这样所培养出来的人才也并不能够真正地实现自身的价值。
在新形势下,其实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对于技术型人才的需求非常大,但是企业在招工的过程中往往出现人才难求的情况,这是因为高校职业教育所培养出来的人才,未能达到企业招工的要求。高校在推进职业教育的过程中,应当了解社会需求,了解社会对于诸多专业人才的要求以及就业标准,如此在进行教育培养的过程中可以更有针对性。在推进职业教育的过程中,高校应当与企业有更多的合作,让学生对于企业发展有更多地了解和认知,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调整自己的定位。企业要给予学生更多的实习机会,让学生能够进入企业学习相关的技术,并能够结合自己的所学内容进行深入研究和相关的技术性人才探讨技术要领,为学生之后参与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例如,企业可以举办交流会,邀请企业的相关人员来到学校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可以让企业诉说自身对于人才的要求以及当前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下,对于职业教育人才的期待。通过企业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让学生能够对自己接受职业教育的未来发展有一定的规划。并且引导学生能够积极地和企业进行沟通,为自己的日后工作寻找一定的机会。高校要积极地推动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在推进职业发展中寻求企业的支持,允许学生能够前往企业实习。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这有助于缓解高校学生的就业压力,同时也能够给予学生更多学习的机会。尤其是技术型产业,对于人才的要求更为严格,仅仅依靠学生在课上所学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如果学生能够进入到企业进行学习,这更有助于学生未来的发展。学生也应当充分地认识到自身所存在的不足,能够在实习的过程中对自身进行调整,不断对技术进行研究和探索。
虽然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在文化课学习方面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但是高校在推进职业教育的过程中,也不能仅仅注重培养学生的技术能力,也要强化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学习,要扎实学生的文化基础。学习是一个长期的体系化的过程,学生在接受技术训练的过程中要能够对其所学技术有清晰的认知和把握。无论是在接受高校职业教育阶段,还是在之后投入工作中,都不能放弃对于技术理论的学习。任何创新性的技术研究都是在原有理论技术的基础之上进行的,因此学生更应当扎实自身的理论基础,坚持文化课的学习在此基础上更好地进行技术训练,努力实现技术上的突破。学校也要对学生的培养体系进行完善和合理的规划,能够为学生提供更高质量的培养策略。
例如,高校在开展职业教育培养的过程中,考虑到学生的文化课学习相对落后,但是在进行技术培养的同时,也要注重对学生的理论培养。课堂教学中,教师仍然需要采用多样化的方式带领学生进行理论学习,通过对课堂模式的创新或者借助多样化的教学设备,引导学生钻研相关的理论,由此扎实学生的文化基础,让学生即使是在接受职业教育培养,也能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而不仅仅是单纯地学习技术。另外教师需要改变学生的一个观点,那就是部分学生认为在接受职业教育的过程中就会放松文化课的学习,这一观点其实是错误的。无论是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还是在之后投入社会工作都不能放松自身对于学习的要求。
高校职业教育培养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个普遍的问题,就是学生的技术实践经历不足。在以往的高校职业教育课堂中,往往是教师针对某一技术问题进行讲解,学生在听讲的过程中对这一技术的理解并不清晰,而只是一个大致模糊的印象。由于教学设备的原因,很多技术以及设备不能够呈现在学生面前,使得学生只能靠自身的想象对技术进行探索,这就使得职业教育并没有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的技能。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高校应当注重加强学生的技术实践,让学生能够真正地接触相关的设备和技术,能够凭借自身所学进行技术实践,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对于教学设备或者教育经费等诸多问题,可以申请相关部门的支持和帮助。
例如,为了加强学生的技术实践,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技术学习的过程中,首先要扎实学生的理论基础,让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的情况下进行技术实践,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规避一些安全问题。如果学校的相关设备不能够达到学生进行技术实践的要求,那么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实地考察,为了更好地推动职业教育的发展,让学生能够更为真实地接触到技术核心,引导学生将自己所学的内容运用到技术操作的过程中去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高校所培养的职业教育人才,最终都是要进入到社会进行技术研究的,那么在职业教育培养阶段,就是要注重学生的技术实践,让学生能够更快地熟悉技术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所需要的是高精尖的技术型人才。学校在进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除了培养专业化的人才之外,更要注重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这也就是说即使学生在进入高校接受职业教育的培养中选择了某一专业,但学生能够有学习其他专业技能的权利和自由,让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喜好以及追求,在自身能力范围允许的情况下,去探索更多的可能,这也有助于推动学生的综合发展,也能够为国家的发展培养综合性的人才。或者存在另外一种可能是学生在进入高校接受职业教育之前,对于专业的了解程度不够,而导致所选专业并不是很合个人的心意,那么在之后的学习过程中,学校要更为合理地去调整学生的专业问题,让学生能够寻找到更为适合自身的专业技能。
例如,在学生进入高校接受职业教育培养之后,学校应当给予学生机会,允许学生能够在自身学习能力允许的范围之内学习其他的相关专业技能。或许这在实施的过程中会存在着一定的难度,但是在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变化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一定的问题。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向老师了解当前社会发展的需求,选择自己可以接受的其他专业技能进行深入学习,这样可以促进自身的综合发展,也能够帮助学生在未来投入到工作的过程中,能够具备更大的抗压能力。同时要能够引导学生做好对未来发展的规划,对于专业技能的选择,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人追求,致力于推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当然学生在进行专业选择的过程中,学校也应当适当地考虑学生自身的承受能力,并不是学生所有的选择都必须得到学校的支持,学校可以适当地进行干预。
虽然相关部门对于职业教育的发展给予了很大的支持,并且很多企业也越来越接受职业教育所培养的人才,但是仍然有部分人对于职业教育存在着一定的偏见。无论是学生还是家长,对于职业教育的认识并不完全正确。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高校应当做好宣传工作,能够将职业教育更为详细地呈现在社会成员面前,让更多的人能够认识到接受职业教育培养的重要性以及现实意义。无论是借助微信微博或者是抖音等短视频平台进行宣传,高校在推进职业教育的过程中,前提要做好人才培养工作,用成功的案例做好高校的宣传。用真正的成果,让社会成员从内心真正地接受职业教育,从而推动职业教育的发展。
例如,高校可以利用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将一些优秀的毕业生展示给社会成员,让社会成员看到高校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以及所取得的成果。及时在校园官网上更新学校的相关信息,让想要了解职业教育的人能够及时地在学校的官网上进行资料查询。或者是通过一些线下的活动,让越来越多的人看到高校在推进职业教育的过程中所尝试的诸多形式。高校能够做好宣传工作,既有利于吸引学生进入高校学习,为社会发展培养所需的人才,也能够吸引企业到学校进行招工,可以更好地提升自身的就业率,一举两得。如此就可以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为高校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赢得口碑,就能够推动高校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
总而言之,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人才培养是永恒的追求目标和发展策略。在新形势下推进高校职业教育发展更符合当前时代发展的潮流,注重对于技术型人才的培养,能够在全社会形成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激励青年人积极投身职业教育,有助于推动科技创新。在当前实行的政策当中,充分展现了对于人才的个性化培养,让并不适合文化课程学习的个人能够转身投入到科技研究的过程中去,既减少了资源和时间的浪费,也能够最大程度上推动个人的创新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