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希文
(四川西南航空职业学院,四川成都 610400)
高职法语课程教学内容和学习目标与其他学段大不相同。在高职教育不断深入改革的背景下,法语教师要深入分析高职学生法语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学生法语学习特点,坚持以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为导向,增强法语知识教学的实用性。高职学校法语教学课程应敢于打破传统的“满堂灌”“全覆盖”的授课方式,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断寻找和应用创新性的法语教学方法,真正提高学生人文素养,让法语成为学生跨文化交流的有利辅助工具。
最先交际能力这一概念是由语言学家基于语言能力提出的。在语言学家看来,人的语言不仅是以句式、句子语法等内容为主的语言能力构成的,还包括能够正确、准确使用语言的能力。随着概念的不断延伸发展,其内容也得到了丰富和发展,在此基础上,补充了交际能力的两个方面:语言能力和语言运用。此后,交际能力的内涵被划分为语言、功能、语境以及交际者之间的关系、社会文化知识五大方面。其中,语言主要是指掌握语法知识;功能是指听、说、读、写四方面的能力;语境是指选择与所处语境相适应的话语;交际者之间的关系是指根据对象的身份、社会地位和所处场合等,说出符合自己身份的话语;社会文化知识是指语言这三个方面综合后形成的语言得体性。由此可见,交际能力的内涵层次分明,内容丰富。以法语教学为例,跨文化交际也是在实现基本交际能力的基础上,学习法语国家的语言习惯和语言内涵,提高对法语的理解和掌握能力。
跨文化交际能力是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产物,也是法语语法学习的内在要求。交际能力是文化交流和传播的重要表现形式,文化背后暗含的深层次内容,则是语言通过一定的形式传达出的内容。由此可见,语言和文化是不可分割的。因此,要提高学生对于法语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关键还是要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这也是帮助学生克服由于文化差异造成交际障碍的重要途径。
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是高职法语教学的关键内容和最终目的。语言能力是学生进行社会交际、跨文化交际的基础,但是在某种程度上,具备语言能力并不意味着就一定具备好的交际能力。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交际能力对于跨文化交流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在法语教学中,也要尽可能地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地位,发挥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作用。
跨文化交际能力还有利于保证教师在法语教学中能够保证教学过程紧紧围绕学生需要学习掌握的法语知识,通过学习知识,提高学生对文化差异的理解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高职学生存在动手实践能力强,但理论基础相对较差的情况。有些高职院校以开展技术课为主,将重点放在提高学生技术水平和动手能力上,理论知识也比较偏向于学生所学的专业技术方向,很少涉及人文素养知识方面的补充,而且高职院校开展法语课堂比较简化、内容很少,法语这门课程的性质与公共课或线上选修课的性质差不多,法语教学流程不够详细,学习效果并不好。
主要体现在,一节法语课可能学习的内容很少,仅仅是学习法国国家文化,或者是常用的法语单词等等。再就是资源比较有限,法语课程中,可能会安排多个班级的同学一起上课学习,授课效果和反馈并不好,缺乏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良性互动,而且在这种大规模讲课情况下,老师授课方式就局限在“老师讲,学生听,老师提问,学生回答”的方式;而且学生在课上玩手机、睡觉,既失去了宝贵的时间,也浪费了丰富的学习资源。
因此,在高职法语教学过程中,由于课程资源配置不够合理以及高职学生自身对法语学习、人文素养的提高被忽视,导致缺少学习法语的热情和积极性,学习到的法语知识没有得到很好地应用。
针对高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要通过以下措施加以解决,以培养高职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语言教学模式是文化呈现的具体形式,语言与文化二者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要想对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就要熟练掌握该门语言。因此,在法语教学中,首先要遵循语言教学规律和教学流程。众所周知,语言教学就是语言的内容、用法以及语言在交际过程中的体现。因此,教师在法语课堂上,首先要利用现代化的网络、多媒体、外语报纸杂志、幻灯片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保证学生在课堂上能够完成基本的法语知识学习,如单词、句法、语法等内容,还要为交际实践预留出充足的时间。在课堂上,仅仅是学习完知识是不够的,教师还应该创造交际环境。因此,教师就要不断地优化法语课堂模式,通过现代化技术手段,打造模拟语言环境、创造语言氛围,将现代教学手段与法语课堂有机结合起来,在实践和交际中,选择与语言材料相关的背景文化知识,理解文化背景知识,提高课堂效率。
教材是法语学习的基础,目前,许多教材中都包括了与国家文化背景知识相关的话题,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法语单词、句法与语法的背景知识,清楚了解背景知识,才能更深刻、更熟练地掌握法语学习内容。因此,高职法语教学中,要与学生学习情况和学习特点相契合,以教材为线索,通过日常课堂教学随时提供或法语相关的背景知识。例如,如果本节课要讲解询问年龄的法语表达方式时,教师可以创造学习的语境,当被问到Quelge avez-vous时,女士就可以用幽默的语调回答:Oh,C'est un se-cret。通过这个实例,教师也要及时补充法国文化中的隐私和禁忌语的使用常识,弥补学生的知识空缺,并提供背景知识或背景故事作为参考,引导学生从文化的角度增强对文化差异的认识。当教到节日表达时,就可以将各国节日之间做一个比较,引导学生了解不同国家重大节日的不同之处,鼓励学生从中找出相同点,例如,中国的春节和圣诞节,都是庆贺新年开始,都是大型的节日等。在此基础上,学生要理解这些相同和不同之处。
在法语教学中,教师还要通过法语知识专题讲解、聘请外籍教师进课堂、办活动、搞竞赛等多种形式,进行系统地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在活动中,为了更好地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可以先将学生分成小组,为每个小组划分主题,并布置好提前准备的任务。之后,在课堂上,小组内部进行讨论交流,引导学生通过话剧演出以及舞台剧等演绎的形式,寓教于乐。将学生置于特定的文化环境中,拉近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距离,引导学生通过轻松愉快的语言学习氛围,深刻地了解国家间的文化差异,及时补充背景知识。例如,通过话剧的形式,可以演绎“赠送礼物”这一主题。了解两国文化的学生都会知道,中国人是比较含蓄的,不会当客人面拆开礼物;而法国人则比较开放,会直接拆封,向客人表示感激之情。通过话剧的形式演绎出来,会带来更直观的理解和感受,同时也会加深学生对法语国家文化背景的认知。此外,还有比较特别的文化差异,法国人非常喜欢花,但绝不能是纸花,而且在法国人的思想中,花语是很重要的。菊花、杜鹃花及其他黄色的花朵,这一类花是绝对不能赠送的,因为在法国,菊花代表哀伤,只能用在葬礼上。
在语言学习中,学生要通过学习,学会识别所学文化中特有的语言特点和行为,并且要熟悉语言的功能。例如,有些言语在不同文化中表达的含义是非常不同的。在法语中,“J'aime votre chemise. C'est chic!”等表示赞扬的话语是表达谈话人的友好或者是开始一段谈话比较好的开头。因此,教师要充分引入这些法语情景和法语学习的材料,让学生在课堂上加以体会,并通过学习,将所学的材料转换成自己内在的知识。因此,要想学好法语,学生要具有一定的敏锐度,能够精准识别出所学文化中特有的语言内涵、语言特色和语言行为。
在法语学习过程中,不同的语言、不同的语言表达模式以及不同的语言语境,都是需要考虑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关键也是如此。学生首先要了解具备不同社会背景的人的语言特征,并且能够使用适当的语言表达。在不同的人际关系中,与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阶层以及不同受教育层次的人群进行表达时,要选好语言表达的模式,选定的语言表达模式要适合该语境的需要。通俗来讲,就是指学生要知道对不同的人必须说不同的话,如用法语问好时,要注意对那些人群使用“Bonjour!”,对什么人使用“Salut!”,法语通用的打招呼就是“Bonjour!”,无论什么人都可以使用;对于熟悉的人,见面可以用“Salut!”;而且在晚上见面就用bonsoir,意思是晚上好,针对不同的语境选择不同的语言模式,这项技能也是需要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学习并掌握的,对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也十分重要。
学习语言旨在培养学生沟通交流能力、交往表达能力、交际能力等重要能力,激发学生进行思考和学习。针对高职学生缺乏语言学习兴趣、缺乏语言知识基础的问题,教师首先要改变“什么知识都覆盖”的上课方式,结合创新元素,结合法语学习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展开法语教学课堂。在法语学习中,学生必须要熟悉法语词汇的内涵和外延以及跨文化含义。词汇的内涵是学生学习的根基,词汇的外延是学习拔尖的关键,内涵和外延结合起来学习,能够帮助学生进一步扩充自己的词汇库,在日常生活中要有意识地积累外延用法以及跨文化背景知识。例如,法语中的新手是“bleu”,这是因为在法国的警署或者军队中,新进人员常常被称为 bleu,这种表达最久可追溯到法国大革命时期。法国在1793年出台了关于步兵制服调整的条约,军人制服从代表王室的白色,转变为代表共和国标志的蓝色。
在法语教学中,外语教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法语教师必须通过对跨文化背景的学习,使其在英语教学中具有更好的跨文化交流能力。教师应注重中法文化的差异,注重对法国文化的敏感度和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在中法文化交流日益加深的今天,法语教师要不断学习、与时俱进、不断地观察、总结、强化跨文化交际的教学和训练,以全面提高师资队伍的文化素质。
从教学实践中,可以很容易地发现,英语学习者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语言错误,其主要原因是不能正确地理解不同的语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灵活地使用教材,充分挖掘与文化背景有关的题材,并在课堂上对中西文化进行对比,以提供并补充相关的背景知识,以建立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语言结构。在今天的语文教学中,老师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传话者,更应该成为一个语言文化的引领者。
教师在授课的时候,首先应该了解教材的具体内容,然后联系多种文化相结合,并将其在教学内容中得到展现,这种教学策略是可取的。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来一段即兴演讲,这非常考验学生的反应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和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或是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以及开展一些法语竞赛等。教师在教学完成之后,还应该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让学生巩固并掌握。除此之外,运用现代技术也很重要,不仅能够让学生了解法国文化,还能培养学生的跨国文化交际意识。
法语与中文的差异很大,因此,教师要首先帮助学生摆脱语境方面的差异。高职学校开设法语课程,要进一步以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为指导,让学生思考法语学习的特点,逐步形成跨文化知识的教学内容和范围。教师在法语教学中,要进一步补充学生对于法语国家文化背景和文化差异的了解,还要为学生讲解跨文化交流的背景知识等内容。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法语学习活动、交际能力锻炼活动,通过创造性地创新法语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帮助学生解决后顾之忧,增强法语知识在跨文化交际实践中的实际应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