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利亚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湖南岳阳 414000)
高职院校的医学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体系理解及 掌握的难度较其他专业大,从而要求高职院校医学生必须具备优良的学风,才能实现医学专业知识的掌握。高职院校应注重学生学风检查,由教学干事、督导干事以及辅导员定期查课,以确保所有在校医学生都能形成良好的学风。作为高职院校医学生,很多学生都拥有明确目标及学习动机、能动性等,可以以积极态度应对社会竞争与未来挑战。然而,不排除有一部分学生缺少学习目标,还未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意义,专业思想极其不稳固,毫无责任感。所以,就需要引导学生创建学风,将学风建设摆在学习首位。
优良的学风,可以彰显高职院校教育底蕴及办学理念,这是树立优良学校形象的关键。建设良好的学风,是保障高职院校医学专业教学任务顺利推进以及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条件,也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高职院校医学专业办学水准和管理水准的途径。高职院校需改变单调的规模扩张模式,狠抓学风建设、教风建设,以便能真正实现科技兴校、质量立校的目标。
学校的学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展现学校教师队伍教学风貌以及学校学生的治学态度。学风,是衡量高职院校教学品质和办学水准的关键指标,也是学校在激烈竞争环境下生存和发展的关键保障。目前,高职院校数量越来越多,一所高职院校如何在强烈的市场竞争下脱颖而出,走出自己独特的发展之路以及彰显教学特色,最有效的方法实则就是提升教学品质,而学风的建设,恰恰又是直接制约教学品质的关键要素。要想提高学校办学层次与品质,学风建设俨然已势在必行。
养成优良的学风,是高职院校医学生在日后走入岗位、走进社会以及发展成才的有利条件。医学专业的学生毕业后,要从事医学相关岗位必须获得相应的执业证书。医学生毕业后一年内相关执业证书通过率,直接影响到毕业生的就业率,从而进一步影响到学校的影响力和办学声誉。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求医者素质的提高,医院要求学校培养具有综合素质高水平的毕业生。因此,学生在跨入高职院校后,不仅要学习文化知识、专业技能,还要不断提高自我能力,这样才能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及学习习惯,为其日后成才与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由于高职院校的所有生源都是专科学生,很多学生的学习基础并不扎实,与本科院校之间具有明显的差距[1]。同时,由于医学生在第一年学习时,所接触的医学基础课程难度极大,这也就增加了学生的厌烦情绪,影响其学习主动性。与此同时,还有一部分学生缺少自律性,自我控制能力不足,难以长时间维持优良习惯。
在建设学风时,学习目标是重中之重。学习目标是否明确,直接关乎高职院校医学生学习动力、学习成果。据了解,很多高职院校医学生都为了拿到毕业证书以及日后顺利就业,而选择入读职业院校。当然,也有一部分学生想要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以便为日后实现理想做准备。仅有少部分学生,想要提高自身文凭。事实上,绝大多数高职院校医学生普遍缺少学习动力,对未来生活及就业缺少长远规划。
一般来讲,学习态度关乎医学生是否能够保持优良学风。在高职院校中,很多学生常常出现旷课现象,上课态度不端正。同时,很多学生都沉迷于网络、逛街等,未曾有效应用课余时间,加上一些医学生认为医学专业基础知识难度高,严重影响个人情绪[2]。
医学专业是一门极具实践性的学科,既需要记忆众多理论知识,又需要注重临床实践与操作。要想切实掌握医学课程知识,不仅要端正学习态度以及养成吃苦耐劳的精神,还需要掌握正确的学习技巧。然而,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医学生的学习技巧并不灵活,在学习理论知识时,常常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并且缺少实践的机会,导致其所学内容无法用到实处。
作为高等职业院校,在设置医学专业课程时,应积极适应地区社会建设以及经济发展要求,保障人才培养方案与地区医学专业人才市场需求保持一致。然而,诸多高职院校设置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关于实习、毕业设计以及实现教学等方面,常常存在不协调的现象,人才培养流程不规范、不周密。事实上,专业课程与人才培养方案是否合理,直接关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当然,也会影响学风建设。同时,高职院校在全校规章制度建设时,未曾将所制定的制度贯彻落实到底,一些任课教师未真正做到“管教管导”,针对学生的不良行为不了了之,进而加剧了学生厌学情绪,并导致学校学风建设环境恶化[3]。最后,学校教学工作及学风建设并未形成有效的合力,致使学风建设缺少有力抓手,难以取得预期成效。
首先,教师教学方法单调且落后,尽管高职院校在招聘教师时,选择了一些极具医学专业实践经验的人员负责授课,并且引入了现代化教学设备与仪器,但这些人员的整体授课方法依旧单调,且所传达的知识极其陈旧,普遍都是专业性知识的输出,并未联系现实生活以及延伸学科知识。因为医学专业教师要求的特殊性,大部分专业教师都来源于医学院校专业的人才,他们大多不是师范院校毕业,在教学能力上会有所欠缺。与此同时,一些教师人员都缺少严谨治学的态度和热情,部分教师经常忙于科研,进而应付学校考核,将绩效考核凌驾于教学任务之上。高职院校医学专业教师工作作风及治学态度,会对学生产生深远影响,尤其是在课堂教学环节,教师的言行举止都会为学生传递各种各样的信息[4]。所以,如果教师不能摆正自身态度与角色,则会影响学校学风建设工作的顺利落实。
对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由于刚刚脱离高中阶段,进入宽松的职业院校学习环境,很容易会被社会上的不良思潮所影响。首先,在其学习思想上,会越来越松懈,进而做出了一些不符合自己专业情况以及未来实际的生涯规划,缺少清晰的发展目标。如果没有奋斗目标的统领,学生的荣誉感以及责任感自然而然地就会消失,导致其内在动力越来越不足,在学习医学专业知识时,态度极其不端正,缺少组织性、纪律性,甚至产生严重的厌学心理,这些因素都是制约高等院校医学生学风建设的内在原因[5]。
日前,影响学风建设的关键原因,是很多学生缺少远大理想以及不存在清晰的目标,缺少刻苦学习的动力。为此,抓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俨然已经刻不容缓了。尤其是对刚进入高职院校的新生而言,若想真正达到预期中的学风建设效果,就要注重思想建设。然而,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教育应贯穿其在职业院校的整个过程,并且结合各年级学生特征,采用各种形式及内容加强教育,以确保其树立起为人民奋发学习的理想目标,并强化自己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真正诱发内在求知欲望,强化学习动力。值得注意的一点,高职院校医学生思想教育并非只是在入学后简单开课,而是要贯穿其在校学习的所有阶段,并且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具体而言,在高职院校医学生学习时期,应通过座谈会、讲座以及专业工作室等方式令其进一步了解本专业特点及应用与发展,进而更热衷于学习本专业内容,练就专业素养。
严谨的制度管理体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效规范学生行为,约束学生准则。科学的制度,是建设优良学风的有利条件,尤其是考试制度以及学习评价制度,这些都会在建设优良学风时形成强有力的保障。在调查中,发现很多学生都表明,如果学校能严肃课堂纪律以及增加考勤次数,便会进一步约束自己的行为,而有一部分学生则认为学校加强纪律监督,实则就是加强了校风建设以及学风建设,让自己在学习以及在校处理其他事务时更有据可依。为此,学校应针对高职学生发展规律及行为习惯特点,完善学生综合绩点评价方法以及学生学习评价体系,由辅导员及专业教师走进各班级、各寝室进行巡查,并进一步完善考试制度,严格规范毕业考试考核环节,用制度规范约束学生行为,推进学风建设工作的顺利落实,以确保所有医学生都能保持自觉与认知,认真付诸于专业学习及实践[6]。
首先,应充分展现医学专业课任课教师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要牢牢把握学生特点,改进教学手段与方式,以便能进一步活跃学生学习兴趣,令其在学习医学专业知识时,真正打开思维。同时,要注重课后辅导,并针对专业知识薄弱的学生进行个性化辅导。例如,可以通过进入班级、网络一对一辅导等方式促使其牢牢记忆专业内容,形成良好的专业道德,为其日后深入岗位工作做好铺垫。其次,应发挥辅导员在高职院校医学生学风建设中的有效作用。辅导员是医学生的人生导师,在其成长过程中发挥着“引路人”作用。所以,这就要求广大的医学专业辅导员能够深入课堂及寝室,全面了解学生在校学习及生活时的思想动态,以便能帮助其解决现实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只有将各种工作做深、做细,才能扎实学生基础。此外,高职院校在医学生学风建设过程中,还要全面结合高职医学生特色,不断更新教学观念以及总结先进的学风建设经验,开创全新的学风建设新路径[7]。
首先,要结合各类校园学术活动、科技活动。以此为载体培育学生主动参与医学专业学术科研活动的意识和能动性,鼓励所有医学生积极参加各种各样的实践创新项目以及专业技能大赛等,全面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促使其高效应用专业知识,抽出一切空闲时间自主学习。其次,要创建困难学生“一对一”帮扶机制,针对贫困生进行大力扶持。例如,就可以通过勤工俭学以及精准扶贫等方式,为所有困难学生提供受资助的机会,帮助其积极应对学习及生活中的困难,排除各种后顾之忧。同时,还要针对医学生进行精准帮扶,帮助其摆脱自卑情绪、消极情绪等,增强其顺利完成学业的信心。另外,还可以为困难学生指定一名极具责任心、纪律性以及成绩优异的学生或者专业教师进行“1+1”捆绑式帮助,重点指导其了解与掌握医学专业基础内容,令其在完善该专业素养等方面不断前行[8]。最后,还要创建完善的预警机制,针对存在挂科可能性以及留级可能性的学生加以特别提醒,并完善帮扶工作。
创建优良的学风,就需要创造完备的管理制度进行保障。事实上,影响高等院校医学生学风建设质量高低的因素极其丰富,但其中学校管理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为此,高职院校应注重强化学生管理,制定完善的学分管理制度,以便能为学风建设过程发挥积极作用。在这个过程中,高职院校还应积极规范课堂秩序,完善教学质量监控机制,并完善学风状态动态监测系统及学风评价机制、反馈机制。当然,还要进一步革新评优评奖体系,全力推进优良学风评比活动的落实,积极表彰学习先进、思想先进者,树立学风典型,这样才能全面营造优良的学风氛围,进一步渲染所有高职院校医学生的心灵。
由于医学专业知识繁杂,课程任务重,其所学知识均与未来医疗卫生实践密切相关,加上学风建设本是系统且复杂的过程。所以,高职院校应将学风建设与医学生专业所学加以融合,在其学习过程中督促其形成优良的个人习惯及生活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