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丹丹
(山西大同大学护理学院,山西大同 037000)
“诚信为人之本”。每个人最根本的道德规范就是诚信,诚信是人和人交往的根本和就业的根本,因此古人曰“业无信不兴”。学生即将转变为职业人的身份的地方即为大学。在这里,为人之本及就业之道是学生要学习的。“诚信”是“为人”和“为业”的根本。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为人处世之本,彰显我大国之风范,体现了现代国家的文明。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在公民的道德规范中的首要层面是诚信,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都为诚信。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确切指出,要对文化自信更加坚定,思想道德的建设采用良好的中华传统文化来加强,促进了诚信的建设。诚信是为人处世和交和的根本,同样在就业和创业方面的良好品质。
古人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安家立业的根本就是诚信,如果把诚信遗失了也就相当于把其他人的信任和敬重遗失了。相互交和是以诚信为前提条件的,并且诚信是一起合作的根本。
对祖国和民族有重要作用的是大学生,肩负着祖国和民族的将来和希望。梁启超先生说的“少年进步则国进步”这句话说明,少年的言、行、举、止都和国家的进步与发展有着很大的关系。大学生的诚信品质和思想道德教育的提升及加强,影响着国家的发展。并且建设校园学风的主体之一即为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促进建设校园学风,能使诚信品质存在于学生中,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知识,认可自己的态度加强,本身的价值得以实现。此外,学校建设和发展的主要措施之一就是把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加强。
持续发展的社会经济,抨击着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虽然诚信仍然是现代社会主要的价值观,但是大学生还比较幼稚和没有社会经验等因素,导致了诚信概念有偏差,缺少诚信详细体现在以下方面,如就业、生活、学习等。
缺少诚信在学习方面的表现是,浅薄的自我信用认知,致使学风及学业都比较差。例如,缺少自我信用认知,捏造假的原因请假、逃课成为坏的风气,由于逃课致使学习脱离,从而有一个连锁反应如抄袭他人作业和论文,捏造假的评优和评奖,在考试时抄袭他人答案等缺少诚信的现象,使学风被破坏。大学生由于无法工作,所以就没有经济来源,然后在网络校园贷款中存在很多的陷阱,不能按时还贷的后果是大学生不能承担的,最后只能使用欺骗同学或者是以贷养贷的方法来解决,使自己的财务和信用被恶意透支了,无法补救失信带来的后果。
大学生所在地的助学贷款,大学生恶意不还、过期之后偿还等缺少诚信和感恩意识,这是透支信用的其他方面,由于透支信用导致其信用事倍功半,直接影响以后的生活和工作。在生活方面缺少诚信对人和人的交和也有影响,若有欺骗和失约等缺少诚信的举动存在于人与人交和中,对方就会对其失去信任,使人与人的关系变得更加淡薄。
如果大学生在就业方面缺少诚信将会直接使其无法立足于社会。捏造假的简历的事情多如牛毛,大学生在求职时妄想使用造假成绩单、经验经历、获奖等方法,赢得企业的钟爱。但是造假行为被发现,以后的工作会不顺利、同事也会对其远离,乃至会有污点存在于职业生涯中,对事业的发展产生影响。
新媒体具有两面性,是把双刃剑,积极和负面影响都有。如果好好利用积极的一面,就可以对学习有帮助;若使用的是负面,就是一种文娱的消遣。
由于新媒体的参与,在辅导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有清新的动力被注入,由于诚信教育的加入,使之前的教育方式从说教式改变成了生动灵活的方式。新媒体的信息具有信息量大、分享、准时的特征,其特征能够突破地域和时间的约束,其中的许多信息被学生和辅导员获得,使其可以随时学习。而且,具有检索功能的新媒体被学生所使用,这样学生就能根据自己喜欢的知识进行吸取,全面及专一同时发展。此外,辅导员和学生可以通过新媒体这一新平台进行互动。在之前,辅导员和学生的交流,通常采用的是和学生面对面谈话,这样学生会感到有压力,但是采用电话交流又不能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使用新媒体这个平台交流,采用的方式是视频、图片、语音、文字等,这样的交流方式比较轻松愉快,学生的思想动态能被很好地捕捉到。
学生在工作时使用新媒体,对学生来说也是一种新的挑战,新媒体的使用,改变了其学习内容及学习方法,而且也改变了其娱乐的方法。一些学生的自制力比较差,在课后就会使用新媒体玩游戏、看剧及聊天等,对学习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此外,网络舆情极易影响大学生,由于有的学生不能单独思考,所以网络会极易影响其想法。人民日报发表的《反思新媒体三大弱点》明确提出:“现在有三大死穴存在于新媒体中,即是人的专注度不够、没有深度、没有责任感。”产生的精神垃圾是推行及宣传现代文明的绊脚石,严重危害着学生的身体和心灵,不利于其诚信教育。现在大学生正在模仿力及学习力都比较强的阶段。但由于新媒体存在负面的一面,这一负面往轻的方面说是沉浸在新媒体中,对学习产生影响,往重的方面说就是对新媒体中的虚假信息非常相信,甚至作奸犯科,对学生的诚信受到影响。
对学生进行的诚信教育从基本上说就是思想政治教育。《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明确提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坚力量就是辅导员,所以辅导员需要始终坚持自己的信仰,其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思想,其核心思想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辅导员要一直学习,要把自身的修养提高,方能具有教育学生的能力。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学生学习的榜样是教师,教师使用的教育方式最好的就是诚信做事及对待他人、耳濡目染等。
辅导员浇灌学生的想法,体现了辅导员的责任心及学习能力。辅导员的知识储备量必须是学生的数倍。现在社会、经济及政治都在快速发展,教学工具、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也在不断改变,一直更新的技能与知识,所以辅导员只能一直学习,方能吸取新的知识,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确保辅导员事必躬亲的是责任心,只有提高辅导员的责任心,才能使其在纷纷变化中是非分明和去其糟粕,为学生的着急而着急,努力为学生的需要提供自己的帮助。用学习来勉励自己、用责任约束自己,只有这样,辅导员和学生才能共同成长,才能有积极表现在行为示范内,有努力表现在耳濡目染内,这就是教育学生最好的方式。
新媒体被使用于对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首要任务就是挑选网络平台。现在电脑及手机中的应用程序及自媒体龙蛇混杂。在部分程序中由于为了有盈余,就把很多广告植入其中,可是这些广告的内容具有引诱性,致使学生错误的购物习惯产生,使学生的诚信理念受到影响。所以,选择的主流平台威望比较高和学生之间进行互动就比较重要,如“第二课堂—到梦空间”“易班网”等精良的平台被选择和学生进行互动,预防学生由于使用不利于身心健康的软件而产生负面影响。
其次,避实就虚、取长补短,挑选网络热点。由于自媒体被传播得比较普遍,所以部分自媒体为引起大家的关注和取得流量,任意把“丧文化”、个人主义及超前消费理念等语出惊人地进行宣扬,其实其真实可信的程度比较低,价值观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悖。学生接收积极进取的网络内容,可以把其不健康的、消极的、虚假的消息过滤掉。尤其是为学生推送和宣扬与诚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关的推文、榜样人物的故事和典型的事例等,有利于学生诚信观念的树立。
最后,把新媒体的诚信教育和传统的诚信教育方法结合在一起。虽然使用的新媒体比较先进,可是传统的诚信教育手段比,如考试、谈话、班会、讲座、学生活动等不能被抛弃,其中的一个主流仍然是传统的诚信教育。视频、音频、图片等被新媒体教育所使用,能够协助学生对诚信的理解,使其生动和具体,使其传统教育的不生动缺点得到弥补,并且缓和了学生和老师沟通的压力,增进了教师和学生之间更好地沟通,能更好地促进开展诚信教育。传统教育和新媒体教育之间互补互利、一起作用,促使做好诚信教育。
实行诚信教育使用的是新媒体,要把学生作为根本,靠近学生。根据学生的爱好和兴趣,选择在现在学生里面比较盛行的平台为深入的地方,比如抖音、微信、微博等,其是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的进口。由于不同的平台其特点也不相同,依据每个平台的特点就对诚信教育等有关问题发表问卷、文章及问题讨论等,或者启发学生针对诚信问题拍摄短视频,使其诚信教育成为生活化,也能让学生讨论生活中存在的一些关于诚信的事例,能够在讨论事例的同时使诚信意识提高。
关于网上的评论极易对学生产生影响的特性,在班级里面寻找具有正能量的“意见领袖”,勉励其能够发表较多关于诚信的言论,并使用“意见领袖”在班级中的影响力,把班级中的学生培养成正能量的学生,使其诚信意识提高。
对新媒体进行诚信教育的根本就是服从有关网络安全的法律法规。诚信教育和法制教育要同时进行。新媒体与法制教育要相互融合,做到新媒体中有法制,法制中有新媒体,从而可以对学生在网络上的言行进行规范,指导大学生在网络学习时能够持正确的态度,为新媒体能够正常进行诚信教育提供保障。
就像上面讲的,不少大学生能够把诚信的理念在不断的学习中树立起来,但却不能在真正的生活中从理念转变成行动,知行合一诚信是其所不能做到的。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现在在教育诚信方面,主要讲授的侧重点是其要求与理论,没有相对应的场所与机会让学生进行实践,由于缺少机会与场所,所以学生就没有把学校所教授的有关诚信方面的理论与要求进行反思与使用。若想对这个问题进行解决,第一,把管理诚信问题的力度加大,把大学生在失信与诚信这两方面的行为给予反馈,把大学生不能清楚认识诚信的认知、对诚信的价值存有怀疑、侥幸心理等问题进行纠正,把诚信的规范与教育逐渐从外在的内化成本身的诚信行为与理念,进而使自律与他律更加统一。第二,能够试着把诚信教育内所讲授的诚信理论和其实践进行结合。例如,关于正在找工作、考试、科研等这些学生,可以把与其相符合的诚信教育提早开始,并把详细的指导方法提供出来,协助这部分大学生的诚信理念从实践内就能做到;使用课外活动与第二课堂的措施,把诚信问题可能出现在现实生活内的状况进行模拟设置,指导扮演角色的学生就诚信问题作出选择与判断。以上几种方式均对学生把在学校所学的关于诚信的理论在实践内进行运用,把主体性充分发挥出来,促进在实践内不但有客体还存在主体,使诚信理念转化成诚信行为的有效性更强。
诚信教育由于出现了新媒体,才有了挑战和机遇。辅导员要始终坚持事必躬亲、理想信念,自己的学习能力要一直加强和扬长避短,把新媒体有利的地方抓住,要把学生当根本,加强引导、筛选及使用。把法制教育作为根本,把权威主流平台当做主要阵地,把学生喜爱的新媒体平台当做深入点,使学生的诚信意识持续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