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晨辉 桓 瑞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常州 213164)
在《道德经》全文中,体现道家核心思想的基本术语“道”共出现70多次,作为中华民族特有的哲学思想概念,其在不同的上下文中含义不尽相同,在英语中没有一个词能表达其丰富的含义。在不同时代的《道德经》译本中,译者们留下了见仁见智的翻译,为道家文化在全世界的广泛传播、促进中国文化“走出去”和“走进去”做出各自的贡献。但是同一术语的不同译法显得比较混乱,会给刚接触中华文化的国外受众造成一定的困惑。董斌斌在其论文《道可道,非常道——﹤道德经﹥中“道”字翻译的研究》中对名家译本中“道”的翻译进行了统计分析,认为西方译者在翻译“道”时通常掺杂西方的神学因素;刘孔喜与杨炳钧在其合著的论文《翻译原型论视角的老子哲学术语英译研究——以名词“道”译作way的理据为例》中为“道”译为Way寻找理论依据,但难免牵强。此外还有刘泽林、郭燕等对“道”的英译进行了研究。他们的研究有一定的可取之处,但从对外传播中华文化,维护文化术语的完整性、统一性和严肃性角度,还鲜有学者进行探讨。在世界文化经典文献中,《道德经》有广泛的影响力,就被翻译的次数和语种而言,《道德经》仅次于《圣经》,成为《圣经》以外流传最广的外文著作[1]。鉴于更好地传播中国文化的需要,本文旨在分析《道德经》核心概念“道”的英译,为中华思想文化术语英译中类似核心概念的处理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据笔者不完全统计,《道德经》数百个英译本中,其核心术语“道”的英译因译者受语言文化、时代、观点、习俗等诸多因素的制约或者自身理解的影响,出现了多个译法。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Way、path、road、principle、universal law、natural law、Nature、Tao等。
1) 将“道”译为Way。在《道德经》早期英译的不少版本中,通常将“道”译为Way。这其中的代表人物是著名英国汉学家亚瑟·韦利(Arthur Waley),其将“道可道,非常道”译为The Way that can be told of is not an Unvarying Way[2].根据《朗文当代英语大辞典》的释义,way的主要含义包括:①the right road, path etc. to follow in order to reach a place 路,径,路途;②a direction 方向;③a method or manner of doing something 方法,手段,方式;④a particular manner or style of behavior 态度,精神,样子[3]。将“道”译为Way在西方是比较有影响的译法。然而首字母大写的Way虽然能表示这是一个专门术语,却仍然不能表达“道”的多层含义,如规律、准则、规范、本根等,因此这种译法过于简单化。
2) 将“道”译为path或road。美国汉学家白芝(Cyril Welch)在其《道德经》译本中将“道可道,非常道”译为A path can be traced out, but the tracing is not constant[4].根据《朗文当代英语大辞典》的释义,path的主要含义包括:①a track or way made by or for people walking over the ground (人走出来的)小径,(人走的)小道;②an open space made to allow forward movement (开出的)小路,小道;③ a line along which something moves 路线,轨道,轨迹。path所能表达的含义主要是具体的道路或者路线,与“道”的丰富含义相比,差距较大,仅译出字面的浅层意思。
3) 将“道”译为principle或law。有些译者体会到“道”是宇宙万物发生、存在、发展、运动的规律这一深层含义,将“道”译为principle、universal law、natural law等,如我国著名翻译家许渊冲把“道可道,非常道”译为The divine law may be spoken of, but it is not the common law[5].这种译法将“道”的含义进行了窄化处理,不能充分表达“道”的丰富含义。
4) 将“道”译为Nature。美国哲学家阿尔奇·巴姆(Archie J. Bahm)将“道可道,非常道”译为Nature can never be completely described, for such a description of Nature would have to duplicate Nature[6].根据《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nature的主要相关释义包括:①all the plants, animals and things that exists in the universe that are not made by the people 自然界、大自然;②the way that things happen in the physical world when it is not controlled by people 自然、自然方式;③the usual way that a person or an animal behaves that is part of their character 天性、本性、性格;④the basic qualities of a thing 基本特征、本质、基本性质[7]。Nature所表达的含义侧重于自然的“道”,忽略了“道”作为宇宙本源和人类社会规则的含义,而且不能反映中华思想文化术语的独特性。
5) 将“道”译为Tao。鉴于“道”的丰富含义且在英语中没有与之对等的词语,翻译家逐渐开始采用音译的方法翻译“道”。著名汉学家理雅各(James Legge)在其《道德经》译本中将“道可道,非常道”译为The Tao that can be trodden is not the enduring and unchanging Tao[8].将“道”译为Tao的国外译者有斯蒂芬·米切尔(Stephen Mitchell)、冯家福(Gia-Fu Feng)等,国内译者有冯如兰、汪榕培、辜正坤等。如今Tao作为一个词条,已被美国的Webster′sNinthNewCollegiateDictionary和英国的Chambers20thCenturyDictionary所收录,用来专指老子的“道”,说明在英美两国,Tao一词已被接受,至少在学术界已经被人所熟知。
《道德经》以“道”阐说宇宙、人生和社会,开篇即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9]。这句名言脍炙人口,几乎尽人皆知,是《道德经》一书的中心范畴与基石。然而对“道”的理解自古以来学者却没有完全统一的意见。《道德经》关于“道”的含义至少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将“道”看作是宇宙万物产生和发展的总根源,万物皆由“道”所生,老子在《道德经》第四十二章中提出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9],充分表达了道与万物的关系;二是指宇宙万物发生、存在、发展、运动的规律,依据是老子在《道德经》第二十五章提出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9];三是指人类社会的一种准则、规范。当“道”作用于万物时,表现为事物运动的规律,当“道”作用于人类时,就成为人们行事的准则,故老子提出“夫唯不争,天下莫能与之争”[9]。“道”是宇宙之源,是基础,是本体,代表着最终、唯一、绝对,没有任何事物可以离开“道”而存在。不论万物如何变化,或消或长,“道”不会受到任何影响。
文化典籍翻译,贵在传真。中华思想文化术语的翻译要体现概念本身含义的完整性和严肃性,同时为了避免目的语读者误读、误解,其翻译还应具有统一性和规范性。由于中西方语言文化的异质性巨大,中华文化的核心思想观念,在西方语言里通常找不到对等词,若勉强采用外国已有的、部分意思接近的表达,势必会抛弃中华思想文化术语的原意,概念的独特性、严肃性和完整性在传播过程中也会遭到灭失或损害,更不利于中华文化整体特色的展现。汉译英时,在译文中使用汉语拼音翻译无对应英文的词汇在最初实属无奈之举,但随着文化交流的加深,音译的术语会逐渐被目的语读者所接受。采用音译法翻译彼有此无的术语,早在唐朝时期就开始运用了。著名佛经翻译家玄奘法师在翻译佛经时对许多佛教术语采用音译,如今不少音译的佛教术语已经成为中国语言的一部分。“五不翻”就是玄奘从翻译梵文经书过程中总结出来的,被视为我国传统译论中的精华[10]。
1) 秘密故不翻。原文一些词语具有神秘色彩,意思难以揣测,翻译时不采用意译,而应采用音译。“道”的概念对西方读者而言正是神秘而又难以揣测的。布莱克尼(R. B. Blakney)在其《道德经》英译本序言中说道:《道德经》的各节内容和术语充满神秘色彩,各种译法都不能让通晓原文的读者满意。
2) 多含义故不翻。具有多种含义的词语不用翻译,而应采用音译。目的语里不存在原文中同时具有多种意义的对应词汇,如果采用意译,在一定的语境中,通常只能译出其中的一个意义,而其他的意义都会缺失,因此只能音译。前文所述“道”的三重含义在英语里无法找到某个单词表达其全部含义。
3) 此无故不翻。目的语文化当中没有的词语不用意译,而应采用音译。汉语翻译成英语,此有彼无的术语采用音译已经逐渐获得认可,除了Tao(道)之外,还有kung fu(功夫)、yin(阴)、yang(阳)、jiaozi(饺子)等。
4) 顺古故不翻。对以前已经存在并广泛使用的约定俗成的音译词语,不用意译,而应遵循习惯,沿袭其原有的音译,将“道”译为Tao已有上百年的历史,获得了较为广泛的接受,为保持这个核心概念在《道德经》翻译中的贯穿和统一,《道德经》的未来译本可以沿用现有版本的音译Tao,而不必再用现代汉语拼音译写为Dao。
5) 生善故不翻。有些词语用音译能使人产生尊重之念,否则容易被等闲视之,所以对这类词语不用意译,而应采用音译,作为《道德经》的核心概念“道”对西方读者充满了异国情调,以陌生化的方式翻译能赢得西方读者的关注和尊重。
中华思想文化术语英译时离不开音译。经过长时间的积淀,将“道”译为Tao已被国外汉学界所广泛接受,“道”(Tao)所表达的丰富且独特的含义正为国外受众所认知,可以说这种译法保留了源语文化,增加了译文的异国情调,译文读者靠近原作,对中华文化的好奇心得到激发,让目的语受众想更多地了解中华文化。此外,将“道”译成Tao也可以规范译文,比较慎重、妥当。
音译虽然能较好地保留中国文化的一些特有概念,维护中华文化术语的严肃性和完整性,有利于文化交流和传播,丰富译语语言词库,但滥用音译则会增加目的语读者的理解困难,降低译文的可读性,影响目的语读者的正确理解。何时使用音译是令译者头疼的问题,如何恰到好处地使用音译也成为学术界探讨的热点问题之一。在音译中华思想文化术语时,不明中国文化的外文读者首先看到的是陌生的拼写,加上概念本身的抽象性和复杂性,难以在上下文中获得该概念完整而确切的印象。特别是不太熟悉的概念或者是初次外译的概念,目的语读者可能会不知所云或者猜不中其正确含义,而中华思想文化术语本身是严肃的,其翻译也应该是严肃的,不能让目的语读者产生错误的理解,因此,在翻译那些体现中国特色、民族经济及文化自信的术语概念时,使用音译法应配以对这些核心概念的综合性注释。根据一个文化术语的基本涵义和所指意义,编写一个综合性的条目,说明其来源、所指、扩充的涵义,以及可能的引申义等,以便提供一个基本的语义场,作为在整个文本和其他地方理解和掌握这一词汇的基础[11],方便目的语读者精准理解中国文化的内涵。同时,拼音可增强文化术语标志的符号性和翻译的严肃性。
由于“道”的含义非常丰富,加之时代久远,汉语本身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道德经》的很多词语不能按照现代汉语的意思去理解。理解老子的“道”,翻译好《道德经》,需要对中国古典哲学文化进行深入研究。各个时期的译者由于受不同语言文化、哲学观点、宗教信仰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在翻译《道德经》时难免存在不同见解。所幸的是,随着《道德经》在海外传播得越来越广,译本越来越多,几乎每隔几年就会出现一个新的译本,“道”的思想观念逐渐被外国读者所接受,音译(Tao)也被越来越多的读者所接受。综观各个时期的《道德经》英译本,不难发现,翻译界和学术界对老子这样一位文化巨人所著《道德经》的阐释、翻译和研究将不断深入,《道德经》所蕴含的真理与智慧会一直吸引着人们不懈追求。随着中国综合实力的增强,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高,外国读者对中国文化越来越好奇,民族性的事物比以往更加容易获得国际性,这为音译中华特色文化概念术语创造了有利条件。因此,音译中华特色文化概念术语并配以综合性注释,可以最大限度地保留中华民族的语言风格和所承载的丰富文化内涵,避免因语言文化差异造成的误读误解,扭曲中华文化术语原本的含义。恰当使用音译已成为有效传播中华文化、对外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的翻译策略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