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丁丁 郑香 史利红 付敬华 张文艳
食管癌属于目前我国患病人数较多的消化道肿瘤疾病[1],由于上述肿瘤疾病早期症状不显著,大约有80%患者确诊时已经处于中晚期,导致失去了手术机会,故常选择放疗、化疗[2,3]。其中放疗以三维适形放疗和调强放疗较多见,其能精准勾画靶区,合理制定放疗计划,从而达到杀灭肿瘤病灶的目的,而化疗能有效增强放疗敏感性,从而更有助于抑制肿瘤病灶转移,不仅有助于缩小肿瘤病灶体积,还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放疗剂量,对延长患者生存时间具有良好促进作用[4,5]。为评估放化疗是否能达到预期效果,常需借助其他工具来判断,以往常采取CT扫描来判断,但有研究显示,CT扫描无法全面反映肿瘤细胞杀灭、功能状态改变情况,不能预测分子及细胞水平变化情况,故在进一步评估患者治疗效果方面的作用不显著[6]。随着近些年医学技术飞速发展,磁共振技术获得显著进步,其中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技术(di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能使视野由宏观拓展至微观,能基于肿瘤细胞水平获取定量信息,并能反映形态学改变以及生理病理代谢改变情况[7],对判断肿瘤良恶性程度及评估疗效具有良好指导意义。为探究3.0T磁共振DWI技术评估食管癌患者放化疗效果的可行性,我院对行精准放化疗食管癌患者实施上述影像学技术,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后施行研究,随机抽取2018年1月至2019年8月我院72例食管癌患者(均施行精准放化疗)为观察对象,其中男44例,女28例;年龄54~75岁,平均(62.65±2.32)岁;病灶部位:食管上段18例,食管中段30例,食管下段24例;肿瘤类型:腺癌22例,鳞癌50例(低分化鳞癌7例,中分化鳞癌25例,高分化鳞癌18例);临床分期:Ⅰ期7例,Ⅱ期35例,Ⅲ期30例。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①内镜活检病理证确诊为食管癌者;② 18~80岁;③符合放化疗指征者;④患者或家属签署知情协议者;⑤既往无放化疗史者。
1.2.2 排除标准:①存在放化疗禁忌证者;②存在MRI、CT检查禁忌证者;③合并重要脏器功能衰竭者;④精神障碍者;⑤无法耐受放化疗者。
1.3 方法
1.3.1 放化疗方法:使用飞利浦公司生产的三维适形放疗系统施行放疗,使用体摸固定患者,对其开展16排螺旋CT扫描,层厚5 mm,结合实际情况勾画靶区,以食管病灶上下3 cm区域为临床靶体积,随后朝外扩大1 cm为计划靶体积,使用6MV-X线能量开展三维适形调强放疗,总剂量为60 Gy,2.0 Gy/次,5次/周,连续治疗6周。同时,给予患者化疗,于放疗第1天予以化疗,即给予患者135~175 mg/m2紫杉醇,此外,于放疗第1~3天给予患者25 mg/m2顺铂,以3周为1个治疗周期。
1.3.2 检查方法:对72例食管癌均实施CT扫描、3.0T 磁共振DWI技术扫描,操作如下:①CT扫描:告知患者禁食6h以上,取仰卧位,双臂上举抱头,屏气后,使用飞利浦公司生产的CT机自患者下颈部至上腹部施行扫描,先行平扫再行增强扫描,给予患者注射100 ml非离子型造影剂,层厚为0.625 mm,层间距均为3 mm,扫描结束后,将所有图像传输至后工作处理站,结合扫描图像勾画大体肿瘤靶区,并结合大体肿瘤靶区层面数计算病变长度。② 3.0T磁共振DWI技术扫描:告知患者禁食>6 h,取仰卧位,嘱咐其放平双臂,使用GE公司生产的3.0T磁共振扫描仪,先对患者施行常规T1WI(TR、TE分别为129 ms、2.46 ms,矩阵为256×256,FOV为285 mm×380 mm,层间隔为1 mm,层厚为5 mm,扫描47 s)、T2WI(TR、TE分别为1 800 ms、94 ms,矩阵为256×256,FOV为360 mm×270 mm,层间隔为1 mm,层厚为5 mm,扫描68 s)横轴位扫描。然后对患者施行DWI扫描,使用单次激发SE-EPI序列,在扫描期间同时使用膈肌导航和脉搏门控技术,TR、TE分别为2 000 ms、73 ms,矩阵为128×128,FOV为380 mm×285 mm,层厚为5 mm,扫描349 s,b值分别取400、600、800 s/mm2计算表面弥散系数(ADC)值,选择病变区T1WI、T2WI和DWI图像显示的高信号为标准,结合病变层数计算病变长度,计算3次,取平均值为食管癌病变长度。见图1、2。
图1 示测量一位确诊为食管癌的66岁男性患者治疗前ADC值为1.28×10-3mm2/s图2 示同一患者接受放化疗180 d后行磁共振检查,测量同一部位的ADC值为1.66×10-3mm2/s
1.4 评估指标 以病理标本收缩比回推至实际病变长度为参照,对比两检查方法食管癌病变测量长度,并随访半年,对比ADC值。
1.5 疗效标准[8]缓解:病灶长度缩短30%~100%,且时长超1个月;未缓解:病灶长度缩短<30%或增长>20%。复发:随访半年发现病灶增长>20%。
2.1 2组食管癌病变测量长度比较 观察组中,b=600 s/mm2测量的病变长度和实际病变长度最接近,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b=400、800 s/mm2测量的病变长度均和实际病变长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放化疗前后不同b值情况下ADC值比较 放化疗后不同b值情况下ADC值均较放化疗前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2组食管癌病变测量长度
2.3 缓解组和未缓解组ADC值比较 结合患者病情缓解程度将其分为缓解组(52例)、未缓解组(20例)。缓解组放化疗后ADC值较未缓解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2 放化疗前后不同b值情况下ADC值比较
表2 放化疗前后不同b值情况下ADC值比较
时间b=400 s/mm2b=600 s/mm2b=800 s/mm2放化疗前1.65±0.421.49±0.401.39±0.26放化疗后2.39±0.692.24±0.361.98±0.36t值7.77311.82611.274P值0.0000.0000.000
表3 缓解组和未缓解组ADC值比较
表3 缓解组和未缓解组ADC值比较
组别b=400 s/mm2放化疗前放化疗后b=600 s/mm2放化疗前放化疗后b=800 s/mm2放化疗前放化疗后缓解组(n=52) 1.65±0.362.69±0.221.50±0.362.32±0.321.40±0.282.05±0.28未缓解组(n=20)1.56±0.422.20±0.301.48±0.381.86±0.251.36±0.251.70±0.19t值0.9077.6220.2085.7770.5595.142P值0.3680.0000.8360.0000.5780.000
2.4 复发组和未复发组ADC值比较 结合患者复发情况将其分为复发组(52例)、未复发组(20例)。未复发组放化疗后ADC值较复发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复发组和未复发组ADC值比较
表4 复发组和未复发组ADC值比较
组别b=400 s/mm2放化疗前放化疗后b=600 s/mm2放化疗前放化疗后b=800 s/mm2放化疗前放化疗后复发组(n=10) 1.66±0.341.69±0.461.45±0.251.48±0.211.38±0.341.40±0.36未复发组(n=62)1.58±0.392.65±0.481.50±0.302.56±0.311.42±0.322.32±0.29t值0.6115.9000.49910.5990.3649.002P值0.5430.0000.6190.0000.7170.000
DWI技术属于磁共振新型技术之一,能有效观察活体组织内部水分子扩散运动情况[9],相比于常规磁共振检查,DWI技术能有效反映生理、病理状态下各组织间水分子交换功能状况,从而间接反映人体生理和病理改变信息[10],而表面弥散系数属于DWI技术的信号衰减参数,ADC值能够有效反映肿瘤细胞代谢及增殖情况,在恶性肿瘤中,由于肿瘤细胞增长迅速,且局部组织呈现致密性特点,进而导致细胞内外水分子运动空间急剧减小,从而导致水分子扩散受限,ADC值减小,而DWI呈现高信号状态[11]。而若抗肿瘤治疗有效,可导致肿瘤细胞间隙增宽,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水分子弥散能力,进而导致ADC值升高[12],故可将ADC值作为预测放化疗效果的有效指标。
b值属于磁共振DWI技术的重要参数,b值大小和水分子扩散的真实性及DWI图像质量存在较明显的相关性,一般情况下,b值越大,T2穿透效应和灌注因素的作用越小,能较真实反映组织中细胞间和细胞内外水分子的运动状态[13],但b值超过800 s/mm2时,其对水分子扩散运动越敏感,从而导致图像病灶/背景噪声信号强度比越低,进而更易导致图像变性或伪影,最终导致测量程度低于实际病变长度。本组研究显示,观察组b=600、800 s/mm2测量的病变长度均较对照组更短,更接近实际病变长度,提示相较于CT,施行3.0T磁共振DWI技术的效果更佳,出现上述现象很可能是由于DWI技术的组织分辨率更高,能提供更多的病变信息,便于医师发现微小病灶。但对照组和观察组b=400、800 s/mm2测量的病变长度均和实际病变长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中,b=600 s/mm2测量的病变长度和实际病变长度最接近,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b=600 s/mm2条件下DWI测量的病变长度的准确度最高,可将其作为优选图像,以指导食管癌靶区勾画。同时,郑向东等[14]详细分析了磁共振DWI的效果,通过对比发现,磁共振DWI(b=600 s/mm2)测量的长度与实体肿瘤长度最为接近,通过研究其认为,可将磁共振DWI(b=600 s/mm2)扫描作为测量食管癌病变长度的重要手段,对评估患者放化疗效果及预后具有良好指导意义,该结果和本研究较类似。ADC值能间接反映病灶组织代谢及增殖情况,一般ADC值越低,则病灶组织中自由水的弥散程度越低,即病灶组织越紧密,增殖越显著[15,16]。而研究显示,放化疗后不同b值情况下ADC值均较放化疗前更高,且缓解组放化疗后ADC值较未缓解组更高,未复发组放化疗后ADC值较复发组更高,提示放化疗结束后,患者ADC值均会出现不同程度升高,且病情缓解患者ADC值较未缓解更高,间接说明可将ADC值作为评估疗效的有效指标。
综上所述,对行精准放化疗食管癌患者施行3.0T磁共振DWI技术有助于评估其放化疗效果及预后,对医师制定后续治疗方案具有良好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