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 李,宫新宇,王 媛,刘榆华,那光耀
(中国人民解放军63853部队, 吉林 白城 137001)
火炮回转半径,即炮身水平时炮身前端面至回转轴线的距离[1-2]。在靶场试验中,需要测量火炮的回转半径来检查火炮状态是否偏离设计指标[3-6]或进行弹道修正[7-8]。
目前正在实施的国家军用标准GJB 2977A—2006《火炮静态检测方法》[9]给出了火炮回转半径的2种测量方法:直接法和间接法。由于直接法需要预先知道被测火炮回转轴线的位置,而在现场检测却很难准确找到被测火炮的回转轴线,因此,现场检测通常采用间接法。GJB 2977A—2006[9]给出的“间接法”其实质是大直径间接测量方法中“角度弦长法”[10]取圆心角为60°时的特例。文献[11]中推导出在相同圆心角测量误差情况下,圆心角取180°时得到“角度弦长法”测量火炮回转半径的结果最佳。在检测现场是用周视瞄准镜装定角来代替炮塔实际旋转角(圆心角)。由于圆心角取60°和180°这两个特殊角时的数据处理简单,长久以来,形成了“60°装定角”和“180°装定角”这2个固定装定角。但是,在火炮方向射界小于180°时,只能选取60°装定角。文献[12]中讨论了火炮方向射界对“角度弦长法”测量火炮回转半径结果的影响,提出了考虑方向射界的“灵活装定角”方式。
由于“角度弦长法”需要测量弦长和对应的圆心角,而在检测现场,炮塔旋转角(圆心角)的精确测量较为困难。为避免在检测现场测量圆心角,文献[13]中提出了不需要测量圆心角的“三边法”。“三边法”是以3个垂点构成的三角形的外接圆半径为回转圆半径,无任何冗余测量数据,测量结果的精度完全取决于现场操作。文献[14]中提出了存在1条冗余数据的“四垂点”冗余测边网法,通过测边网平差处理[15]中有效利用冗余数据来提高测量精度。为进一步提高火炮回转半径的测量精度,文献[16]中提出了有3条冗余数据的“五垂点”冗余测边网法。
为了便于现场实施时测量方法的选取,本文采用蒙特卡洛方法对测量过程中的影响因素进行模拟,比较上述火炮回转半径间接测量方法测量结果的精度,为国家军用标准修订提供依据。
在火炮调平的情况下,保持炮身水平,炮塔旋转大小为βazi的角,旋转前后其炮口端面中心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点分别为点A、点B,火炮回转轴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点(简称“回转中心”)为点O,则火炮回转半径Razi的大小为点A与点O间的距离lAO,如图1所示。
图1 角度弦长法测量原理示意图
在图1所示的等腰三角形△OAB中,尽管火炮回转中心点O的位置是未知的,但如果能测得两投影点A与B间的距离lAB(弦长)和βazi(弦长lAB对应的圆心角),则可按式(1)计算火炮回转半径Razi。
Razi=0.5lAB/sin(βazi/2)
(1)
在检测现场,弦长lAB的测量容易实现,而炮塔旋转角βazi的测量却比较困难。国家军用标准GJB 2977A—2006《火炮静态检测方法》中的间接测量方法[9]以及改进方法[11-12]都是用周视瞄准镜装定角γazi来代替炮塔实际旋转角βazi进行计算。
文献[12]中提出了考虑方向射界的“灵活装定角”方式:当方向射界不小于180°时,装定角的大小设定为180°;当方向射界小于180°时,装定角设定为方向射界的大小。
三边法的测量原理[13]是:任意不共线的3点确定唯一圆。如图2所示,通过测量火炮回转圆上的任意3个点之间的距离lA、lB和lC,按式(2)计算火炮回转半径Razi。
(2)
图2 三边法测量原理示意图
对于有多个点的测边网而言,当点的数量大于3时,存在冗余测边数据。由于测量误差的存在,此时,冗余测边构成的图形往往不能闭合。文献[14]和文献[16]中都采用了测边网平差处理的方法使得图形闭合,然后再将平差后的测边结果转换为点的相对坐标,最后通过圆拟合得到回转圆半径Razi的大小。
2.3.1四垂点
文献[14]中提出“四垂点”的冗余测边网法,如图3所示,存在1条冗余数据,可对应1个条件方程。
以点A为顶点的角为例,通常情况下φ1+φ2≠φ3,即图形不闭合。平差处理的目的是使平差图形闭合,即平差值条件方程见式(3)。
(3)
详细的平差处理过程、相对坐标的转换和圆拟合见文献[14]。
图3 四垂点冗余测边网法测量原理示意图
2.3.2五垂点
为进一步提高火炮回转半径的测量精度,文献[16]通过增加测边数量来增加冗余,提出了“五垂点”的冗余测边网法。
在图4的测边网中存在3条冗余数据,可对应3个条件方程。同样以点A为顶点的角为例,要使图形闭合,平差值条件方程组见式(4)。
(4)
详细的平差处理过程、相对坐标的转换和圆拟合见文献[16]。
图4 五垂点冗余测边网法测量原理示意图
对“角度弦长法”,火炮方向射界β的大小制约了周视瞄准镜装定角γazi的设定[12];对“三边法”和“冗余测边网法”,火炮方向射界β的大小会影响垂点间构形,因为垂点只能分布火炮方向射界之内,图5所示的是火炮方向射界对四垂点测边网构形的影响。
图5 方向射界大小对垂点间构形的影响示意图
设火炮回转圆所在的坐标系为O-x′y′,其中x′轴在火炮回转圆所在的平面上任意选取。
(5)
式中:R为火炮回转半径;θi为相邻2个点间对应的圆心角,按式(6)计算。
θi=θi-1+2π/n+ση
(6)
式中:ση为点分布不均匀的圆心角误差,为指定范围内的任意随机值;θ1为[-π,π]范围内的任意随机值。
实际状态下的火炮回转圆并不是绝对水平,存在火炮调平误差。令火炮回转圆所在的平面O-x′y′相对于水平面O-XY的倾斜角为α,两平面的交线为x轴。
(7)
(8)
在标记垂点过程中,铅垂是绕投影点进行摆动的,因此垂点可以看作是在特定圆内的一点。该圆的圆心为投影点,半径为铅垂摆动幅度。
垂点在水平坐标系O-xy上的坐标Pi(xi,yi),按式(9)计算。
(9)
式中:d1为铅垂摆动幅度,为指定范围内的任意随机值;τ为[-π,π]范围内的任意随机值。
平面内任意两个点A(xA,yA)、B(xB,yB)之间的距离dAB,按式(10)计算。
(10)
lk=dk+σl
(11)
3.6.1角偏与平偏
目前“角度弦长法”,是通过周视瞄准镜进行圆心角装定。由于仪器误差、人员操作因素、周视瞄准镜的角观测误差等因素的影响,周视瞄准镜装定角的实际值与目标值可能不一致,称之为“装定角误差”。
理想状态下,周视瞄准镜应放置在回转中心上,即周视瞄准镜竖轴与火炮回转轴重合。
实际上,一方面,由于火炮回转中心O的位置是未知的,只能凭经验大致估计;另一方面,由于火炮结构的原因,在回转中心位置不一定能找到适合安放周视瞄准镜的位置,只能固定在回转中心附近。这就导致了周视瞄准镜竖轴与火炮回转轴(简称“两轴”)未必重合。其中:两轴不平行的夹角,称为“角偏”;两轴之间的水平距离,称为“平偏”。
角偏也可以看作是火炮回转圆所在的平面O-x′y′与周视瞄准镜水平回转所在的平面O-xsys之间的夹角χ。周视瞄准镜的瞄准点M(xs,ys),在火炮回转圆所在的坐标系O-x′y′上为点(x′,y′),按2.3节的思路,有式(12)的关系式。
(12)
式中,φ为[-π,π]范围内的任意随机值。
GJB 2977A—2006[9]规定的“平偏”不大于0.5 m,对“角偏”无明确要求。
3.6.2被瞄准点距离
火炮旋转前后,测量系统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如图6所示。点O为火炮回转中心,点M为地面靶板上的被瞄准点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点S1、点S2分别为火炮旋转前后周视瞄准镜竖轴在水平面上的投影,γ1、γ2分别为炮塔旋转前后周视瞄准镜视线与直线OS1、OS2的夹角。则周视瞄准镜装定角γazi=γ1+γ2,炮塔实际旋转角βazi。图6中,γazi>βazi。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γ1、γ2分别的大小与点O与点M的距离有关。即回转轴与被瞄准点的距离越远,装定角与旋转角越接近。
GJB 2977A—2006[9]规定了“火炮回转轴与被瞄准点的距离”不小于100 m。
对上述几种测量方法的测量结果均有影响的因素有:① 火炮方向射界β;② 火炮调平误差σα;③ 水平地面上垂点位置标记误差σd1;④ 各点之间的距离(边长)测量误差σl。
只涉及“三边法”和“冗余测边网法”的影响因素是:标记点位置分布不均匀对应的圆心角误差ση。
只对角度弦长法有影响的因素为:① 周视瞄准镜竖轴与回转轴的角误差(角偏)σχ;② 周视瞄准镜竖轴与回转轴的距离(平偏)σd2;③ 火炮回转轴与被瞄准点的距离d3;④ 周视瞄准镜装定角误差σγ。
上述影响因素中,只有“火炮方向射界”与被测火炮自身的性能相关,而其余因素与测量实施条件相关。
图6 测量系统水平投影图
步骤1构建火炮回转半径理想值R、火炮方向射界β、火炮回转轴与被瞄准点的距离d3。
步骤2以各测量误差在概率上符合正态分布特征,即ε∈N(0,σ2),选取合适的测量误差σα、σd1、σl、ση、σχ、σd2、σγ,仿真出测量过程中的1组伪随机数(εα,εd1,εl,εη,εχ,εd2,εγ)。
步骤3由给定值R、β、d3与伪随机数(εα,εd1,εl,εβ,εχ,εd2,εγ)解算火炮回转圆上各标记点坐标。
“三边法”和“冗余测边网法”,按式(5)赋予火炮回转圆上各点坐标。
步骤5垂点在水平坐标系O-xy上的坐标Pi(xi,yi),按式(9)计算。
步骤6则按式(11)计算出各边的模拟值lk。
步骤7由各边的模拟值lk计算火炮回转半径Rc。
步骤8重复步骤2~步骤7的过程m次,计算将得到“角度弦长法”“三边法”和“冗余测边网法”各m个火炮回转半径模拟样本(Rc1,Rc2,…,Rcm)。对样本进行统计,得到火炮回转半径的测量均方差δR,按式(13)计算。
(13)
设定测量实施的基本条件为:火炮调平误差σα=1°、垂点位置标记误差σd1=2 mm、两点距离测量误差σl=2 mm、标记点位置分布不均匀对应的圆心角误差ση=5°、角偏σχ=5°、平偏σd2=500 mm、被瞄准点的距离d3=100 m、装定角误差σγ=1 mil;取火炮回转半径R=5 000 mm,Monte Carlo方法模拟抽样m=105次。
在基本条件的基础上,取火炮方向射界β为不同值时,几种测量方法得到的火炮回转半径的测量均方差δR,结果如图7所示。
图7 火炮方向射界对几种测量方法结果的影响曲线
从图7中可以看出:
1)几种方法得到的火炮回转半径测量均方差δR,随着火炮方向射界β的增加,在β<180°时迅速降低,在β>180°时降低幅度趋于缓和、测量结果趋于稳定。
在β=180°时,得到的火炮回转半径的测量均方差:角度弦长法(灵活装定角)为1.50 mm,三边法为1.42 mm,冗余测边网法“四垂点”为1.39 mm,冗余测边网法“五垂点”为1.32 mm。
当β>180°时,角度弦长法的测量均方差稳定在1.50 mm;当β≥240°时,三边法的测量均方差稳定在1.05 mm;当β≥270°时,冗余测边网法“四垂点”的测量均方差稳定在0.87 mm;当β≥288°时,冗余测边网法“五垂点”的测量均方差稳定在0.75 mm。
2)在火炮方向射界β<78°时,角度弦长法相对“三边法”和“冗余测边网法”具有明显的优势。
在β=78°时,得到的火炮回转半径的测量均方差:角度弦长法为16.44 mm,三边法为20.52 mm,冗余测边网法“四垂点”为18.41 mm,冗余测边网法“五垂点”为16.80 mm。
3)在β≥86°的区域,在同样火炮方向射界的情况下,“三边法”和“冗余测边网法”的“垂点”数量越多,得到的测量均方差越小。
在β=86°时,得到的火炮回转半径的测量均方差:角度弦长法为15.23 mm,三边法为15.07 mm,冗余测边网法“四垂点”为13.61 mm,冗余测边网法“五垂点”为12.44 mm。
图7的结果表明:“角度弦长法”“三边法”或“冗余测边网法”,实施所需要的理想状态是各“垂点”能均匀分布在火炮回转圆上,各测量方法要达到理想状态对应的火炮方向射界分别不小于180°(2个垂点)、240°(3个垂点)、270°(4个垂点)、288°(5个垂点)。
在火炮方向射界能满足各测量方法的理想实施状态时,在基本条件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各测量因素对结果的影响趋势。
4.3.1火炮调平误差的影响
在基本条件的基础上,分别取火炮调平误差σα为不同值时得到的火炮回转半径的测量均方差,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火炮调平误差对测量结果均方差的影响数据
从表1可以看出:随着火炮调平误差σα的增加,几种测量方法的测量均方差都呈显著的上升趋势,特别是当σα≥2°时,测量均方差的上升趋势越发明显。
4.3.2垂点位置标记误差
在基本条件的基础上,分别取垂点位置标记误差σd1为不同值时得到的火炮回转半径的测量均方差,结果如表2所示。
从表2可以看出:随着垂点位置标记误差σd1的增加,几种测量方法的测量均方差都呈显著的上升趋势。
4.3.3边长测量误差
在基本条件的基础上,分别取边长测量误差σl为不同值时得到的火炮回转半径的测量均方差,结果如表3所示。
表2 垂点位置标记误差对测量结果均方差的影响数据
表3 边长测量误差对结果的影响数据Table 3 Influence of side length measurement error on results
从表3可以看出:随着边长测量误差σl的增加,几种测量方法的测量均方差都呈显著的上升趋势,特别是当σl>5 mm时,测量均方差的上升趋势越发明显。
4.3.4标记点位置分布不均匀
在基本条件的基础上,分别取标记点位置分布不均匀对应的圆心角误差ση为不同值时得到“三边法”和“冗余测边网法”的火炮回转半径测量均方差,结果如表4所示。
表4 点分布不均匀的圆心角误差对测量结果的影响数据
从表4可以看出:标记点分布不均匀的角误差ση对“三边法”和“冗余测边网法”的火炮回转半径的测量结果影响不大,至少在ση≤10°的范围内无显著影响,几种方法的火炮回转半径测量均方差都在1 mm左右。
4.3.5周视瞄准镜竖轴与回转轴的角误差(角偏)
在基本条件的基础上,分别取“周视瞄准镜竖轴与回转轴的角误差(角偏)”σχ为不同值时得到“角度弦长法”的火炮回转半径的测量均方差,结果如表5所示。
表5 角偏对“角度弦长法”测量结果的影响数据
从表5可以看出:在σχ≤2°的范围内,角偏σχ对“角度弦长法”的火炮回转半径测量均方差δR60和δR180影响甚微;在σχ>5°后,δR60和δR180增加明显。
4.3.6周视瞄准镜竖轴与回转轴的距离(平偏)
在基本条件的基础上,分别取“周视瞄准镜竖轴与回转轴的距离”(平偏)σd2为不同值时得到“角度弦长法”的火炮回转半径的测量均方差,结果如表6所示。
表6 平偏对“角度弦长法”测量结果的影响数据
从表6可以看出:在σd2≤1 500 mm的范围内,平偏σd2对δR180影响不大;随着平偏σd2的增加,δR60呈显著的上升趋势。
4.3.7火炮回转轴与被瞄准点的距离
在基本条件的基础上,分别取火炮回转轴与被瞄准点的距离d3为不同值时得到“角度弦长法”的火炮回转半径的测量均方差,结果如表7所示。
表7 被瞄准点的距离对“角度弦长法”测量结果的影响数据
从表7可以看出:随着火炮回转轴与被瞄准点的距离d3的增加,“角度弦长法”的火炮回转半径测量均方差δR60和δR180均呈显著的下降趋势;在d3≥20 m时,δR180<2 mm;即便d3=100 m,δR60依然接近20 mm。
4.3.8装定角误差的影响
在基本条件的基础上,分别取装定角误差σγ为不同值时得到“角度弦长法”的火炮回转半径的测量均方差,结果如表8所示。
表8 装定角误差对“角度弦长法”测量结果的影响数据
从表8可以看出:在σγ≤5 mil的范围内,σγ的变化对δR180的影响甚微;随着σγ的增加,δR60呈上升趋势,但在σγ≤2 mil范围内,变化不大。
“角度弦长法”与“三边法”和“冗余测边网法”相比:在测量准备阶段需要额外的进校“炮塔上固定和调试瞄准镜”这一操作;在测量实施进行火炮方位转动时,需要多出1名周视瞄准镜观测员。
“角度弦长法”的“60°装定角”和“180°装定角”除了装定角不同外,在其他方面的操作并无实质差异,但“60°装定角”的测量均方差比包括“180°装定角”在内的其他几种方法高出一个数量级。通常情况下其测量均方差接近20 mm,不适用于对精度要求较高的场合。
但在火炮方向射界β<78°时,建议优先选用角度弦长法(灵活装定角)。
在火炮回转轴线位置未确定且火炮方向射界β≥86°时,可考虑使用“三边法”和“冗余测边网法”测量火炮回转半径。
“三边法”和“冗余测边网法”避免了在现场精确测量火炮回转角,与“角度弦长法”相比减少了操作步骤和人员。更为重要的是在同等条件下,“三边法”和“冗余测边网法”比“角度弦长法”的测量均方差小。
随着垂点和测边的增加,火炮回转半径的测量均方差会进一步降低,“三边法”可以控制在1 mm左右,“冗余测边网法”甚至能小于1 mm。但是垂点和测边的工作量会显著增加。
在现场,选用“三边法”还是“冗余测边网法”,应根据实际精度需求,以及火炮构造来进行选择。
1) 在检测现场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测量方法:在火炮方向射界β<78°时,建议优先选用角度弦长法(灵活装定角);在火炮方向射界β>86°时,随着“垂点”数量的增加,测量结果的均方差变小。
2) 在军标修订时,建议用“角度弦长法(灵活装定角)”取代原有的“60°装定角法”,增加“三边法”和“冗余测边网法”,以应对不同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