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界“致广大”实践“尽精微”
——农村大众报“三农”问题调查研究的方向与方法

2022-03-16 01:42花宇
中国记者 2022年2期
关键词:三农农村研究

花宇

农村大众报副总编辑

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做好“三农”问题的调查研究,反映“三农”工作中的经验成就与现实问题,是媒体肩负的重要职责。“三农”问题重大而复杂,“三农”调查研究必须严肃而细致。

作为山东省委指导全省“三农”工作的党报,农村大众报长期围绕“三农”重大课题进行了大量系统、客观、及时的调查研究。这些调查研究,服务“三农”工作大局、紧盯乡村振兴战略的顶层设计,在眼界上“致广大”,做到“抬头看路”;聚焦基层农村实践,直面现实问题,在操作上“尽精微”,做到“脚踏实地”。正是在调查研究中,始终贯彻着这种宏观方向与微观方法的辩证统一,农村大众报的“三农”调研报道,才会将导向把准、将事实说准、将问题说透,产生了一定的舆论影响力和现实影响力。

一、基本方法论:“致广大”与“尽精微”

新闻媒体的调查研究,稍不注意把握,就容易陷入两种倾向。一种是坐而论道、浮于表面,执迷于“应该如何如何”,但忽视对基本事实的触摸,陷入“空对空”;另一种是只看得到一个个孤立的现象,却没有体系的构建、理论的指引,陷入事务主义。这两种倾向,在对“三农”问题的调研报道中,更容易出现。这是因为,“三农”问题是极度复杂的经济社会文化复合问题。一方面,基层乡村的现实状况千差万别,很多现实与理论政策不完全“合拍”甚至相冲突,必须实打实调查;另一方面,“三农”问题政策性极强,具有独特的经济社会规律,如果吃不透中央最新精神,很容易走偏。例如,农村土地承包过程中的“增人不增地 减人不减地”政策,在不少农村得不到理解和贯彻,形成了各种变通办法,产生了一些社会矛盾。要完整把握这方面问题,既要了解有关历史成因、政策沿革、国家意志等宏观背景,又要善于倾听基层心声、理解现实需要。如此“顶天立地”地了解,方能掌握事物全貌。

因而,农村大众报在调查研究业务中,要求采编人员必须做好政策理论学习,做到对大国三农的宏观脉络精准掌握,这是“致广大”。同时,要求调查一定要下到村里、地里,聚焦事实本身,求解中国乡村的细节现实问题,这是“尽精微”。“致广大”与“尽精微”在任何调查研究中都要相统一,做到既正向普适,又真实可信。

二、选题的确立:有的放矢,在全局中找矛盾

选题的确立,决定了行动的方向,是调查研究的基石。农村大众报的调查研究,聚焦“三农”中心工作,紧密围绕长期重大课题、中期工作重点、当下舆论热点来开展,在全局工作中找到矛盾焦点,形成了长中短期结合、纵向横向交织、热点冰点兼顾的调研目标体系。

纵向上,长期关注重大问题的进展演变,以做学问的态度做新闻。任何专业的调查研究,都少不了持续数年的跟踪调查,少不了经验学识的积累和深化。多年来,农村大众报紧盯“三农”领域的重点难点问题,持之不懈地开展深入的调查研究。例如,对农村金融问题,多名记者根据自己的专长和积累,常年关注多个细分领域的进展,如笔者长期关注农村金融创新特别是抵押品创新领域,2011年发表了关于鲁粤两地信用金融创新的综合报道、2013年的《高青的活牛也能抵押贷款了》、2014年的《流转来的土地能抵押贷款》,等等。还有的记者,长期关注农业保险政策市场的演进完善,有的关注农业信贷担保主体的变化,每年都有相关调查性策划稿件发表。除此之外,种业振兴、农民专业合作社等都是记者研究的热门领域。长期深耕,积累了一批调研素材,造就了一批专家型记者,形成了良好的调查研究风气。

横向上,重点结合中短期热点,专题调研特定命题的全貌与焦点。结合一个时期的重点热点,农村大众报围绕这些方面,开展全方位的调查研究。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召开后、中央一号文件发布后,报社组织全体采编人员学习有关精神,选定若干方面开展策划并贯穿全年。如2021年年初围绕中央提出的“打赢种业翻身仗”这一专题,对主要粮食作物、蔬菜、畜禽的种业现状,分行业开展了详尽的调研,刊发了《中国小麦育种为何未被“卡脖子”,答案来了!》《“猪芯片”卡脖子问题咋破题——山东生猪育种调查》等调查性稿件。又如,山东的齐长城是最古老的长城,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山东段)正在建设。但是,齐长城全线各段的历史源头、保护现状等,却鲜有集成报道。又考虑到,齐长城横穿人烟稀少、路途艰险的山东腹地,正是观察鲁中山地丘陵地区乡村振兴的窗口。2021年8月3日至9月27日,农村大众报及其新媒体推出了“徒步齐长城”大型融媒报道,沿齐长城遗址,以徒步接力形式进行采访,充分反映了齐长城的历史文化价值,全面展现了齐长城脚下的乡村振兴风貌,首次完成了对齐长城的全程全景式报道,计划在2022年对该作品集结出版。有调查才有发言权。通过这类专题性调研,农村大众报实现了对特定命题的全局性总览和深入性探究,在相关话题上形成了舆论影响力。

把握时点,聚焦热点,用深一度的调查、专业的意见引领舆论。“三农”相关问题牵扯面广,一旦形成热点,容易被社会广泛关注。在这种时候,如果能发挥媒体的专业优势,用客观调查结论、权威专业观点发声,往往能起到好的舆论引导效果。一段时间以来,公众对转基因问题存在不少误解,不少“大V”也在社交媒体平台“带节奏”。这个问题高度敏感,与政治经济问题交织,专业性很强,做好相关调查研究有难度、有风险。2017年9月,农村大众报刊登了《许智宏院士等专家揭秘转基因那些事儿》,通过采访3位权威学者,对相关问题进行了全方位阐释。稿件刊发之后,果壳等有影响力的科普网站、公众号纷纷转载,被农业农村部官网作为“转基因权威关注”文章发布。此外,在“45天速生鸡”“禁食陆生野生动物”等涉“三农”舆情事件中,凭借深入的调查研究,有效引导了舆情热点。

三、实践的要点:落实落细,在矛盾中求真理

“三农”问题,是社会实践中的问题。正因为如此,对它的调查研究,不可能是照本宣科、按图索骥式的,而必须是观照现实、从事实出发的。这就要求对“三农”问题的调研实践,一定要落细落实,做到细致务实、实事求是,善于从细枝末节中抓住矛盾,求得具有普遍意义的真理。

坚持“田野调查”,用“笨办法”掌握一手资料。相对于其他领域,“三农”问题并非热门,相关研究也不是显学。因而,对某些问题特别是新现象的探索,往往少有前人的“足迹”,甚至从未有人涉及。即便有一些参考资料,但由于农业农村问题的个性极强,所谓“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简单套用某些结论未必准确。因而,做这方面调查时,必须要用“笨办法”去做一手调查。除此之外,没有任何可偷懒的捷径。例如,中央提出“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但长期以来,对这个“适度”一直没有清晰的概念。中国地大物博,东北平原的“适度”显然与南方丘陵的“适度”不一致。那么,山东大部的黄淮平原地区,“适度”应当是多少?笔者为此查阅了相关资料,但一直没有得到准确说法。为此,笔者专门在2015年“三夏”时节,选取了一个典型的农业乡镇,冒着酷暑花了3天时间调查了全乡所有的规模化种粮户。除了将他们当年的面积、单产等进行统计对照外,还选取了不同经营规模的约十个人以及农技人员进行访谈,了解他们在种植过程中发现的具体问题。这些具体问题,出现在植保、灌溉、收割等各个环节,如果不亲自调查,坐在家里根本想象不出来。相关调查形成了报道《记者调查发现,300亩是规模种小麦亩产拐点》,并对经营规模超过500亩的减产风险进行了提示。这篇调查报道,通过实打实的走访调查,发现了当时技术水平下粮食生产的最优经营规模,厘清了“适度规模经营”的边界,为有关部门决策提供了参考。只有到田间地头去俯身调查,才能获得扎实的数据、丰富的细节,得出来自实践、也能指导实践的结论。

独立思考,不人云亦云,保持定力。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和众声喧哗的舆论场,记者要有独立思考的定力,运用常识和调查结果,得出符合真相、符合真理的结论。要做到独立冷静思考,不仅要有学识的储备,还要时时提醒自己从随波逐流中抽离出来,并且有一双善于从细微之处捕捉矛盾的眼睛。“蓦然回首”,于“灯火阑珊处”发现正确的结论,这是对调查研究者最好的奖赏。2012年前后,山东各地力推“撤村并居”,舆论中说好说坏的都有,但基本集中在生产生活层面。事实上,通过一次农村换届,笔者发现了在“撤村并居”过程中暴露出的债权债务关系调整、村委会选举程序、农村土地发包等方面的法律空白,并采访到省级主管部门负责同志,于2012年7月发表了稿件《撤村并居“并”出了法律空白》。当年年底,《山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办法》进行了修订,增补了稿件涉及的部分内容,充分印证了稿件所提的问题绝不是“放空炮”。这就是对思维惯性的调整——当人们习惯于从现实层面进行价值判断时,运用法治思维也许就能发现另一些问题。此外,《山东首家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暗夜独行”》以一个独特的视角,反映了部分农村金融政策与现实的脱节;《农民进城路上遇隐形“门槛”》对户籍改革中的隐形制约因素进行了报道,反映相关政策在落实中的问题。这类独辟蹊径的调研,脱离了一边倒的思维定式和舆论声浪,能让人耳目一新,有所启发。

注重提炼思考,发挥前瞻性,走在中心工作之前。明者见于无形,智者虑于未萌。记者不仅是时代的记录者,还应该做时代的瞭望者。优秀的记者,要通过调查研究,看到各领域正在萌发的“生长点”,结合历史发展趋势和经济社会规律,超前思考,指出时代进步的方向。优秀的记者,不仅要围绕中心工作开展报道,更要走在中心工作之前。2012年7月,农村大众报刊登了稿件《家庭农场真的来了》,以胶州市大量出现的经营农业的法人主体为对象,分析他们与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不同之处,并在文章中得出结论:“大力发展家庭农场,使农户由分散经营向适度规模经营转变,由非法人型向法人型转变,有效地提升了农业主体的经营能力,进一步促进了农业产业发展、新农村建设和农民增收。”次年2月发布的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了“家庭农场”概念,与上述调查报道所涉及的有关内容完全吻合。这不是一种巧合,而是记者深入调查、见微知著的结果,充分说明记者善于分析,敏锐捕捉到了基层创新实践与中央精神之间的连接点。

长期观察,系统研究,常调研常出新,与事物发展同步,与中央保持一致。追求真理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观察社会现象的调查研究,也必然要随着事物的发展而发展,在否定中肯定,在肯定中否定。这就要求调查研究必须要长期系统,不断深化对世界的认识,不断完善发展已有结论,更要善于放弃错误、落伍的结论,做到时时刻刻保持清醒。例如,对土地经营的规模问题,人们的认识是反复曲折的。曾有一段时期,人们片面推崇美国大农场模式,认为“规模越大越先进”,导致一些地方片面追求土地流转比例,有的还提出了“全村流转”“全镇流转”等口号。在新闻报道中,也呈现了这种急躁冒进的氛围。那段时间,笔者在一些调查稿件中,对一些经营规模达上千亩的案例,并没有提出质疑。后来,社会上发生了流转合同毁约、经营者资金链断裂等现象。对这些现象调查研究后,笔者对此类问题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对“东亚模式”与“大农场模式”的深刻矛盾等有了深入理解,及时修正了过去的偏差认知。在正确观念的指导下,农村大众报推出了《回归理性,古邵镇1/6流转土地解约》等反思性的报道。此后,对这方面问题的研究认识不断完善,又加入了“农业社会化服务”等新的因素,使认知更加符合中央精神,符合实际情况,符合发展规律。

猜你喜欢
三农农村研究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数说2021“三农”新变化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商务部:多措并举惠“三农”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2020年“三农”十大新闻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40年,时光轴下的“三农”演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