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家训中的劝学

2022-03-16 02:05徐梓
婚姻与家庭·性情读本 2022年3期
关键词:传家子弟家规

徐梓

终身学习收获的不只是物质的满足,更有精神的富足。

有一次,年幼的孟子逃学回家,他的妈妈割断了正在织的布,教诫他,一个人如果不勤于读书学习,怠于修德习业,就如同一个靠织布为生的人半途而废,就不能供给一家人的饮食衣服了。这是大家都很熟悉的《三字经》中“子不学,断机杼”的故事,核心思想是勉学,即劝勉子弟刻苦攻读、努力学习的意思。

光绪十七年,江苏晋陵《蒋湾桥周氏续修宗谱》卷一的《家规》第六条,告诫族人对禀赋愚钝的子弟,也要让其读书医愚;而如果天姿中等,就要以及第上达为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的,有必要调动整个家族的力量,为读书人创造一个专心致志的环境,集中精力冲刺科举。

同治八年,湖北金口镇的《刘氏宗谱》卷一中的《家规》,叮咛后世子孙,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要让家族少了读书人,绝了读书的种子。对天姿高迈的子弟,要呵护有加,全力培植,而不要暴殄天物。即便是对愚笨鲁钝的子弟,也要加以教育,不可任其冥顽不化。

传统家训重学,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中国古代社会有一个优良传统—高度重视读书学习。在周秦汉魏诸子中,有大量这类的篇什;唐宋以后,由于科举制度的作用,全社会形成了“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社会风气。

二是读书、应举、做官被看作是提高个人和家族社会地位的不二法门,是扬名显亲、光耀门楣、保家亢宗的最重要的途径。耕读传家,是古代中国社会的传统,有天分的子弟都被寄予肩负家族使命,向科举发起冲刺,这就促进了学习风气的形成。

成书于清嘉庆年间《家庭讲话》中,有一番这样的训教:“为人须要读书,无论富贵贫贱,聪明愚钝,总要读书。富貴的不读书,难免骄奢淫逸;贫贱的不读书,尤恐放僻邪侈;聪明的不读书,必致虚浮佻达;愚钝的不读书,更防顽劣强横。”这无非是要说明,无论贫富贵贱,也无论男女老幼,都不能以任何理由规避读书。

家训中的劝学,目标非常实际,“大则显亲扬名,小则成家立业”,或者,“高则可以取富贵,次亦可得温饱,免饥寒”。正是这样切实的目标,激励讲求实用的中国人满怀改变命运的冀望,尊师重教,努力向学,一代又一代赓续传承,积淀成为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

如今,读书学习仍是很多家庭的重要家训。有些像过去那样写在家训中,代代相传;有些出现在长辈与后辈的日常对话,对其表达要学有所成、学有所用的期待;有些则展现在家中的装饰上、对联中;等等。

但与此同时,读书学习的传统也受到了挑战。一方面,经济快速发展,所需人才更加多样化,传统的劝学目标有所减弱。另一方面,科技发展迅速,诱惑和选择增多,游戏等刺激强、反馈快的产品比书籍更受欢迎。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与时俱进,更新观念。在当今社会,读书学习不再是只为了取富贵、得权势,而是一个人的必备能力。无论将来做什么,都离不开学习能力。终身学习收获的不只是物质的满足,更有精神的富足。

很多父母自己沉迷于玩电脑、刷手机,却要求孩子好好读书学习,这种言行不一的教育毫无说服力。要想让孩子爱读书、读好书,父母必须以身作则,放下手机,拿起书本,身体力行地营造书香氛围,才能真正做到耕读传家。

1989500511322

猜你喜欢
传家子弟家规
千秋家风
中年三守:守礼、守业、守心
Class Action
家规伴我成长
祖训家规重传承
家风家规我来说
新荷初绽
父母用心才能做好家规
纪录片《传家2》将播 新锐导演筹划四季风流
传家,发现世界家具史里的高贵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