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琪
“这段时期是疫情爆发传播期,千万千万不要往外边跑……”伴着一连串“嘭嘭嘭”的渔鼓清音,亲切的吴侬软语如期而至。阿乐熟悉的乡音伴随着质朴的曲调回荡在小村街巷,阡陌之间。
阿乐是龙游家喻户晓的道情艺人。他时常穿一身朴素的中山装,怀抱着经历了岁月沉淀的渔鼓筒,迈着稳健的步伐在乡村小巷间奔走,只需一敲、一打、一吆喝,便会引来众多村民驻足。他没有特定的服饰,也不需要华丽的舞台,大樟树下或站或坐,一个人自编自唱,政策法规、人情故事便从道情声中如涓涓细流流淌而出,白墙黑瓦间随即传来村民的阵阵叫好声。
“1961年初中毕业,我遇到了一位叫徐彩根的老人,当时被他唱的歌所吸引,就拜他为师。”阿乐回忆道,“一年后我就出师了,没想到一唱就是60年。”阿乐的脸上洋溢着满足与自豪的神情,三三两两的村民擁上前来,你一言我一语地与阿乐寒暄着,并打趣让阿乐即兴唱一段。阿乐熟悉地回应着并当场来了一段——“今天我来到模环乡,大家都戴着口罩啦,疫情防控要注意嘞……”敲着渔鼓,打着竹板,婉转的音调配上生动诙谐的表情,惹得村民们笑逐颜开,阿乐也乐在其中……一敲、一打、一吆喝,清爽利落的结尾引来一片叫好声——“再来一首!再来一首!”阿乐也不推辞,便接着往下唱……
在浙西小城龙游曾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宁可少锄二亩地,也要看看道情戏。”乡民对道情的热爱让阿乐很早就成为大家眼中的“明星”。20世纪70年代,阿乐的身影便忙碌在上山下乡的演出中,他从民间故事、名著传奇唱到国家政策、社会风气。道情声声,饱含他片片丹心;道情声声,也成为乡民眼中最美的风景,最深的乡愁记忆。
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进一步加快,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逐渐多样化,而道情——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似乎被蒙上了一层灰暗的阴霾,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阿乐空闲了下来,他的渔鼓积满了厚厚的灰尘,但阿乐不甘心让道情就此埋没。为了使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重生”,经过无数次的锤炼与改良,他的道情表演艺术终于完成了“华丽变身”——熔“说、表、唱、演、敲”于一炉,糅“手、眼、身、法、步”为一体,各种民间小调也在演唱中崭露头角。古老的道情在信息社会的激流中凭借着文化的韧劲站稳了脚跟,阿乐重新成为田间地头乡民们的“明星”。
而今,阿乐已近耄耋之年,为了让“龙游道情”这朵民间曲艺之花花开不败,他致力于推动“道情进校园”活动,希望能够从年轻人中发现苗子,把省级非遗项目“龙游道情”传承下去。七十七岁的阿乐的经历硬是成了龙游乡民心中的传奇。
朱光潜在《谈美》中写道:“许多轰轰烈烈的英雄和美人都过去了,许多轰轰烈烈的成功和失败也都过去了,只有艺术作品真正是不朽的。”在近六十载的从艺生涯中,阿乐向我们展示了民间艺术的秉性——经过岁月的打磨历久弥新!道情声声,道出游子在外的乡愁,道出文化传承的自信,更道出中国普通民众与时俱进的创造力。放眼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最好的传承方式便是“守正创新”。而阿乐,一位普通的民间艺人,将毕生精力投注于道情艺术的创新与传承中。在他身上,我看到了民间艺术家的坚守,看到了道情的无限活力,看到了中国文化的自信!
一敲、一打、一吆喝,抬手间是道情的新生,留下的是中国文化的沉淀。
青黛色的石板错落有致地铺开,承载着斑驳落下的江南特有的光影,阿乐从青石板上走过,道情声声……
2003501186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