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东
中小学课后服务是全社会共同关注的话题,我们一定要站在以人为本的立场上,从进一步解放学生和教师的角度深入思考,让课后服务更好地促进师生的发展,实现充满人性魅力的生命绽放。
彰显个体活力,释放儿童天性。与课“中”的教育相比,课“后”服务应该聚焦于学生的个性成长和多方面的素质培育,更加体现自主性、选择性和闲暇性,一定要避免像尼采所批判的那样“在现代人这里,哪怕最具个性的东西也要升华为抽象概念;相反,在希腊人那里,最抽象的东西总是复归为一种个性”。因此,课后服务必须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特点、成长规律,尤其是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进行富有创意的学习活动设计,让学生能够安安静静、自由自在地学习。也就是说,要允许学生在同一时间段中可以学习不同的内容,对学习时间进行个性化支配。可以让学生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在不同的地点学习,真正让每个儿童的天性得到释放,而不是把他们简单地集中在学校里,让课后服务变成另外一种整齐划一的教育生活。
拓展研究现场,重塑童年情结。课后服务具有一定的“照看孩子”的作用,可是对于教师来说,这不是全部,甚至可能不是最重要的。如果把所有的时间都用来“照看孩子”,那么,我们不仅将教育生活变得枯燥乏味,而且会让教师感到疲惫不堪。儿童文学作家秦文君的想法极富启发性,在谈及儿童文学创作时她说:“有一种强烈的追寻童年的情结,从热爱自己的童年直至珍惜他人的童年,关注人类所有人的童年,我相信这是一个有趣的开端,足可以引出任何涵盖大意义的命题。”我们要把时间和主动性还给教师,让他们避免被动地卷入课后服务中。要充分激发他们的主体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把陪伴学生的过程变成研究学生的过程。要讓每个教师寻找心中住着的那个儿童,重塑自己的童年情结和童年精神,更加深刻地认识自己,从而更加热爱儿童、热爱教育事业,形成更为深厚真挚的教育情怀。
共筑精神世界,享受相互陪伴。蒙台梭利提醒我们:“人们所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就是他们并没有认识到这个事实,即儿童拥有一种积极的精神生活,虽然当时儿童并不能把它表现出来,儿童必须经过一个漫长的时期才能秘密地完善这种精神生活。”课后服务生活是整个教育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质上是一种精神生活,或者说,只有当它成为一种精神生活的时候,才会对教师和学生的成长发挥应有的作用。精神生活不是对原有生活的替代,而是帮助师生在对话交流中仔细品味生活的酸甜苦辣,达成对过度功利生活的超越,让原有生活具有精神品质和精神向度。这是对教育梦想的追寻,让教育生活充盈人性的美好、人性的光辉,赋予师生以人的高贵和尊严,携手走向孕育文明、审美和伦理的教育生命乐园。
(作者系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