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汉柔情 醉春风

2022-03-16 21:36柳苏凌
乐器 2022年3期
关键词:肯尼萨克斯音乐

柳苏凌

王彤,萨克斯演奏家、天津音乐家协会终身会员、音乐教育家、爵士音乐家。

1986年,跟随总政军乐团首席冯启和学习古典萨克斯,随后跟随著名萨克斯演奏家、教育家陆廷荃老师学习爵士萨克斯。

1987年进入北京金帆管乐团,上世纪80年代末在北京流行音乐圈小有名气。

1988年进入北京全总工会乐團担任萨克斯手。

1995年拿到美国伯克利音乐学院半奖学金;同年进入中国歌舞团爵士大乐队开始全国音乐厅巡演和推广音乐教育巡讲。

1997年26岁就成了现代音乐学院爵士系萨克斯专业教授。

1999年与五名美国乐手组建了北京第一支演奏布鲁斯音乐的乐队City Chicken并成为北京最受欢迎的乐队。

2002年在中国歌舞团期间,泰国公主访华,王彤受邀作为表演嘉宾,受到泰方一致好评,顺利完成文化部交予的任务。

2003年在天津创办第一家以爵士演奏思维教学为基础的现代音乐培训机构——王彤国际音乐中心。

2005年在56·com上仅仅上传了6个音乐思维教学视频,获得40万海内外粉丝,几千万浏览量,是第一代运用互联网推广萨克斯艺术的探索者。

2008年带领30位平均年龄为12的岁孩子代表中国参加意大利第九届国际音乐节,并一举获得优秀节目金奖、媒体最高荣誉奖,刷新了中国乐团在欧洲人心目中的形象,每日意大利新闻头条报道。

2021年,视频号直播“王彤萨克斯精”。

作为一位爵士音乐家,王彤最擅长的是随时随地的即兴和与情景相融的音乐solo,在令人炫目技术的背后展露出他细腻温婉的内心独白。与他高大硬朗的外形相比,他的音乐却能轻抚心灵,让人走出暗夜。无论是他的音乐,还是他的故事,都是一段让人回味的旋律。

与萨克斯的“一眼钟情”

王彤,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北京人。这位生长在皇城脚下,听着《前门情思大碗茶》的北京汉子,却一眼爱上了萨克斯这件西洋玩意儿,从此他的人生便与众不同,成为别人眼中的 “铁汉柔情”……

在王彤艺术生涯中,贯穿了两条主线:输入音乐和传播音乐。

生于上世纪70年代的王彤,赶上了中国十年浩劫后经济文化百废待兴的好机会。十来岁时,他在电视机里第一次见到、听到萨克斯的音乐,就是这一眼,让他从此钟情。

“我家里有台9寸黑白电视机,那个年代很少人家有黑白电视机。那时播放电影《保密局枪声》,中间一段舞厅的画面,一位西装革履的乐手演奏萨克斯,那个美妙的声音,我一下就呆了,仿佛触电。我父亲告诉我这件乐器叫萨克斯,我就一直记着。直到高中,看到同学吹萨克斯,我使劲缠着同学让他教我,后面就认识了我的第一位恩师:总政军乐团首席冯启和老师,跟他学习古典萨克斯。我是北京市八一中学第一代金帆乐团团员,参与了众多国宴任务。学了一年左右,冯老师让我换老师,我以为是自己学的不好,让老师生气了。冯老师说我的音乐感觉很棒,很有欧美爵士风格,跟他的教学风格有些不一样,机缘巧合,后来认识了当时国内初涉爵士乐萨克斯演奏家、教育家陆廷荃老师,我从此踏入了爵士音乐。”

随心随性的音乐之路

就在中国大地刮起流行音乐风的时候,王彤在冯老师的引领之下开始涉足京城的演出行业,在前辈的引导下边学边干,开始闯荡这片“音乐江湖。”

19岁时,王彤小小年纪已经享誉京城音乐圈,毅然辞掉了人民教师的“铁饭碗”,他和当时国内一线的歌手、音乐人,毛阿敏、沙宝亮、冯晓泉等合作、同台演出。最火的时候,曾经一晚赶七场演出,只吹一首当时中国人都知道的萨克斯名曲《回家》。干到最后,王彤撂下一句“别让我吹《回家》”。为了追寻更高的爵士音乐艺术,他自学考上了世界著名音乐学府——美国伯克利音乐学院,却因圈内好朋友的一句话“你要去当老师呀?”没有去上学。在专业音乐制作人圈子中,他几乎有口皆碑,大家曾亲切地称呼他“京城活儿王”。

但王彤有着强烈的艺术家个性,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在音乐中,他都是自由的,不会为别人的评判和所谓的舆论做违背自己内心的决定和事情。他是美国爵士乐队中唯一的中国面孔,1999年一个偶然的“玩票”机会,他在一个酒吧结识了一帮跟他志同道合的爵士乐队,他天生良好的爵士乐感,让这群来自爵士家乡的美国人如获至宝,立即邀请他参与爵士乐队;2000年,他受邀赴法挑为国内院团采购国际顶级品牌萨克斯SELMER。王彤对乐器的苛刻要求,不得不让商家拿出了专为肯尼·杰瑞特(美国著名萨克斯演奏家)定制的萨克斯,出于对艺术家的敬佩,总经理破例将这件乐器让贤给了王彤他背着世界上最贵的萨克斯到处演出,却骑着一辆破车,别人笑话他“背着汽车骑破车”,他却自得其乐;2003年,在他演出事业最为辉煌的时候,他似乎疲倦了那份收入高、光鲜亮丽的演绎场,毅然选择到天津创业,开设了中国第一家爵士音乐学校,投身于萨克斯艺术社会推广工作,将演出和教学事业并行,一直到今天。

做传播音乐的纽带

不断改变自我,超越自我,是王彤的音乐观,也是他音乐人生的不二初心。在80年代初期,他走在时代前端,“下海”成了“文化个体户”。在他演出事业顺风顺水之时,他又开始投入音乐教育,成为互联网音乐教育的“吃蟹人”。他的儿童萨克斯乐团得到了天津市市长的青睐,“学爵士音乐,找王彤”成为当时时髦现象。

2005年,刚刚开始有互联网概念时候,王彤开始触网,在56.com上传了萨克斯教学视频,发布后视频获得了海内外40万个IP地址、上千万的浏览量,世界各地的萨克斯学友不停留言,在网上掀起了一阵萨克斯热,王彤被推上了事件的风口浪尖,各种舆论纷纷向他袭来。

其实,从20多岁,王彤一面演出,一边兼顾萨克斯教育。他始终认为,音乐应该是愉快和有温度的。与其说教学,不如说是传递音乐本来的样子。这些年,王彤不断被邀请讲学、授课,坚持在互联网打造萨克斯文化圈。他认为,国内萨克斯人群庞大,值得去做更多深入的实际工作。

他谈到,事实证明现代音乐教育必须要借助互联网,是需要智慧和创新的思路。他拥有30年一线专业现代音乐思维教学经验,培育学员5千余人,致力于让更多人感受音乐的乐趣,可以用音乐的语言表达自己。

“全世界管乐销售量最高的是萨克斯,每年以30~35万人群递增。国内萨克斯人群,40岁~70岁左右,占70~80%,本身萨克斯是容易上手的乐器。我的教学理念是两、三分钟吹响,40分钟演奏。我认为在教学中离不开三个内容:节奏、和声和旋律。而社会普及先要解决的是音乐基础,让受众有音乐的入口。我相信每一个人都有感受音乐的能力。我一直认为,没有笨学生,只有笨老师。为啥音乐要有距离呢?是内容的编写有问题,为什么学生不喜欢,还是人们对于知识学习的需求不一样了。我想从乐器普及的层面,发挥自己的能力,能带动萨克斯艺术的社会普及,让音乐装点我们的生活。”

音乐以真为贵

2007年,在上海国际乐展上,王彤偶遇他的偶像,萨克斯演奏家肯尼基先生,肯尼基的一曲《回家》,让中国人对萨克斯家喻户晓。席间肯尼基被邀约到展位签名,王彤却走出人群,在展位上吹奏起了一款肯尼基签名款萨克斯。大师听到琴声,立即停笔,拨开人群径直走向正在演奏的王彤,并举起手机给王彤拍照,口中念到“Real musician(真正的音樂家)”。肯尼基问道王彤这件乐器如何,王彤礼貌地评价了乐器,并提出了几点需要改进的地方,肯尼基笑笑地说道,会让他看到更好的。一语成谶,结果几年后肯尼基再次见到王彤,一眼认出他,马上拿出了当年的那款萨克斯,两人相视而笑。后来王彤与肯尼基应邀在大师班讲学,两人关于音乐的对话,更加惺惺相惜,成为一段乐坛佳话。

面对荣誉王彤轻描淡写,面对质疑和批评他依然平和。2004年当他开始把免费教学视频发到互联网上的时候,他陷入网友的口水之中。他说道:“我应该让更多人知道萨克斯,互联网势不可挡。”

经历风雨,岁月的磨砺并没有殒没王彤对音乐最初的热爱。“我跟音乐之间保持着热爱的温度,音乐家是职业,也是我生活中的一种色彩,而且人人都可以拥有这样的丰富色彩。”

2008年,王彤带30位平均年龄为12岁孩子代表中国参加意大利第九届国际音乐节,并一举获得优秀节目金奖、媒体最高荣誉奖,刷新了中国乐团在欧洲人心目中的形象,每日意大利新闻头条进行报道。同年收到德国、西班牙多个国家政府举办的音乐盛宴的邀请,12月应澳大利亚大使邀请,选拔学员赴澳共庆圣诞,呈现精彩爵士乐演奏。

用王彤的话说“历经七部生死”的传奇参赛经历,创造的世界纪录,至今无人打破。也成为了他从教生涯中难以忘怀的一件趣谈。

王彤的音乐故事有着强烈的个人色彩和传奇之处,或许正是他对于音乐的可贵初心和真心,才让他在困难和荣誉面前保持自我,潜心音乐。他传播的不仅仅是音乐和技术,也将这份难能可贵的“真”告诉给了每一位热爱音乐的人们,在音乐世界中体验五彩斑斓的人生。

3694501908276

猜你喜欢
肯尼萨克斯音乐
晨行
中国“萨克斯之都”:一个被肯尼·基彻底征服的工业区
丢了两元钱的车
公园那边有人在吹萨克斯
音乐
营销死驴
音乐
秋夜的音乐
安然的总裁
生命的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