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漱渝
我不是语言学家,但切身感受到词语的含义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迁。比如“老师”这个名词,在当下似乎变成了一种广义上的尊称,甚至成为了夫妻间的谑语。一位歌手得到掌声后,往往会向所有的工作人员表示谢意,歌手通常会称工作人员为乐队老师、伴唱老师、舞美老师,以表示对对方的尊重。本文所谈的“老师”,指那些以教书育人为本职工作的人。198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每年的9月10日为教师节,旨在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营造尊师重教的氛围。
为什么教师的职业值得尊重?因为教师是传道、授业、解惑之人。戊戌变法“六君子”之一的谭嗣同说:“为学莫重于尊师。”没有教师,不但中外文化传统得不到传承,而且必然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马克·吐温说:每关闭一所学校,就得多造一座牢狱。这样说自然表现出这位美国作家一贯的幽默风格,同时也道明了教书与育人之间的关系。教师是学生成长时期的人生引路人。没有教师的正确引导,学生行为失范,那造成的社会后果当然不堪设想。
从1962年到1976年,我当过14年的中学教师。当时正值我21岁到35岁的大好年华。令我遗憾的是,这14年当中,只有4年教学秩序比较正常,其他10年都是处在动乱之中的“非常岁月”。不过,即使在“非常岁月”,那师生之情的血脉也没有阻断。前些年,那个时代我的学生们曾合编过一部回忆录,自费出版,嘱我写序。我欣然命笔,题目就叫《非常岁月非常情》。
师生之情为什么值得珍惜呢?我以为,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不带(或少带)功利色彩。有人把教师比喻为红烛,照亮了学生而燃烧了自己;有人把教师比喻为阶梯,能让学生踏上去,跨越自己的成就。但我开始执教的那4年,确实是把教学当成本职工作,并没有觉得是在做出什么巨大牺牲。我教的是语文,当时的教材经常更换,使得我连休息日都得备课、批改作文。我所在的学校是寄宿制学校,除了晨读还有晚自习。那时我抽烟,经常找张小桌子坐在教室门外,随时给学生答问或面批作文。“黑发积霜织日月,粉笔无言写春秋”,这就是教师形象的生动写照。西汉杨雄在《法言》中说:师者,人之模范也。教师身正德高,自然就能成为学生的楷范。
当然,我也从学生那里得到了不少关爱。有一个学生,从毕业至今,已经47年了,每年春节都登门给我拜年,虽无厚礼,但从未中断,实属不易。每年我过生日,都会有学生送鲜花、送蛋糕。目前,多使用快递,我并不知道馈赠者的姓名,但可以断言都是我的学生。我患病期间,也有学生不避感染的风险,前来探视。我此生感到遗憾的是,后来在研究单位工作32年,离开了教学岗位,没有更多跟学生接触的机会。
众所周知,前一时期大、中、小学都出现过各不相同或大或小的问题。对于高校而言,比较突出的是学术评估标准僵化;中小学普遍存在的是学生校内和校外负担过重。而这些问题,都跟教育的商业化和功利性有着关联。试想,如果高校教师为了在核心期刊争发论文而忽视了课堂教学,为了争搶课题而使用一些不当手段,那还能成为学生的楷模吗?如果各类学科培训机构上市融资,实行资本化运作;如果教师在校内不好好教课而在校外兼课牟利,教育界还能成为一片净土吗?为此,教育主管部门正在逐步制定政策予以遏制。作为一个公民和曾经的教师,我对于这些政策是拥护的。
记得唐代中期有一位文学家兼政治家,叫做裴度,官至中书令,一贯培养及提携文士。他在河南南阳盖了一处别墅,广植花草树木,命名为“绿野堂”,曾跟白居易写诗唱和。白居易在《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一诗中写道:“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就是对教师一生的最高褒奖。
正因为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我们尊师重道,也就是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让人间至美的师生情代代相传。这也是在净化灵魂,净化社会风气,净化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在中国远古的甲骨文中,就有“文师”这两个字。随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不断发展,“教师”这个圣洁的名词将会更加增辉添彩。
(责任编辑:王振辉)
3832500589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