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继新
一、熟读成诵:语文学习之本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一经典话语,其意义迄今依然光芒不减。
赵志祥老师不但让学生领略到了“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神奇,而且还大大提升了熟读成诵的效率。在他的课堂上,学生之读,形式多样,且能激起一次又一次的情感浪潮,让他们有了心灵与精神上的愉悦。
2021年4月9日,“第十三届名家人文教育高端论坛暨名师课堂研讨会”在济南市纬二路小学拉开帷幕。是日,赵老师执教的《自相矛盾》一课精彩纷呈,其中的学生之读让我这个常驻足于语文课堂上的人也感到耳目一新。
在要求学生朗读一遍课文之后,不少现场听课的教师为学生大声朗读的水平暗暗称道,赵老师也予以了表扬;可是,他又话锋一转,委婉而又恳切地告诉学生,朗读这篇古文,还要适当放低声音、放慢语速,以便更好地走进课文的情境之中。这让我顿时产生共鸣。对于像《自相矛盾》这样的文言文,学生第一遍读不能速度太快,因为它不仅让别人难以听得清晰,也很难让其中的词义在心中烙下印记。
学生按照赵老师的要求重读的时候,就有了别样的韵味之美。
随后,赵老师又以竖排的形式将课文显示于屏幕之上,让学生再读。
学生读后,他又将无标点符号的课文以竖排的形式投影到屏幕上,并说:“古人所写之文,本来就没有标点符号,我想你们这群孩子不可能读好它。”这种有意的“贬抑”,瞬间激起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他们几乎异口同声地说“能”。其后之读,学生读得分毫不差。
赵老师“惊讶”于学生阅读水平之高。可他又说,古人所写的字不是今天我们看到的简体字,而是繁体字。如果是繁体字,你们就肯定读不好了。
这让学生很不服气,不但大声说着“能”,而且跃跃欲试,准备大显身手。于是,当赵老师将竖排、无标点、繁体字课文投影于屏幕之上后,学生还是读得声情并茂且顺畅无误。
赵老师对他们大加表扬之后,又将大篆体课文投影到屏幕上,而且带点“挑衅”意味的口吻对学生说,你们敢不敢与在场的老师一起比试一下谁读得好。
学生所喊出来的“能”的声音有气冲霄汉之势,随后,一个个摩拳擦掌,大有不把老师打个“落花流水”绝不罢休之势。
学生先读,声音洪亮,且读出了文中的韵味;教师再读,声音很低,让人感到有点萎靡不振。
显然,学生在这场比赛中已经完胜了教师。
可赵老师却有意“袒护”教师,说他们读得另有可取之处。学生很不服气,一个个理直气壮地说,老师与他们所读的差别很大。
这个时候,洋洋自得的学生也许认为是打败天下无敌手了。
赵老师趁势说道:“既然不服,敢不敢向我挑战?”
“敢!”已是屡战屡胜的孩子们的喊声一浪高过一浪。
随后三个学生分别朗读,他们个个神采飞扬,认为已经稳操胜券了。可赵老师却不以为然地说道:“我已经胜了,因为你们是读,可我已经会背了。”
学生很不服气,齐声喊道:“我们也会背!”于是,学生熟练地背诵了一遍课文,然后以胜利者的姿态看着赵老师,意思是说,看你这个老师还有什么话说。
赵老师极其幽默地说道:“好吧。我如此民主,如此宽容,竟然遇到一群紧追不舍、喋喋不休的‘小坏蛋’!那好,我只得和你们一比高下了。”说完,他不看屏幕,面对学生,用“唐调”吟诵起来:“楚人有鬻盾与矛者……不可同世而立。”
吟诵刚一结束,全体学生和在场的老师便报以热烈的掌声。
掌声过后,赵老师对学生说:“哪个同学来两句?”
孩子们自愧不如,面面相觑,同时又向赵老师投以敬仰的目光。
一位学生由衷地说道:“老师,您很厉害。”
赵老师并没有以胜利者的姿态自鸣得意,而是巧妙地转移了话题:“你们能不能用济南话读一读这篇课文?”
学生开始也许认为方言难登大雅之堂,并没有给予积极的回应。于是,赵老师告诉他们,方言属于中国传统文化,自有其价值。这样,学生才用半普通话半济南话朗诵了一遍课文。
这虽然只是其课堂教学的一部分,但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赵老师引领学生熟读成诵的智慧与技巧。他深知,提升熟读成诵的速度与质量,不但要不断变换诵读的方式,而且还要把孩子们与生俱来的争胜心和好奇心激发出来,让课堂荡漾着活力与情趣。
二、詩外功夫:成就名师之道
赵老师不只是一位语文教师,而且还是一位学养深厚的名师。很多古代经典诗文妙句,他总可以如探囊取物一般信手拈来,且给人“天然去雕饰”的美感。有的人也许认为,他在备课上下的功夫太大,以至于每一句引用都记诵在心,才有了如此浑然天成之妙。当然,赵老师的备课是绝对认真的,不过,他的备课并非传统意义上的一遍又一遍地研读教学参考书,而是别有一番天地。比如,2020年11月7日下午,他要于常州市龙虎塘第二实验小学举办的“第十二届名家人文教育高端论坛暨名师课堂研讨会”上执教《楹联雅趣》,讲课之前,他便独自一人去了常州舣舟亭文化景点“游览”,研读并记下了几幅楹联,水到渠成地用之于课堂之上。而那些生于斯长于斯的学生,对此却几乎一无所知。何止学生,课后我曾问过几位当地的教师,他们大多也没有光顾过这个文化名胜景点;即使去过,对于这些楹联也多视而不见;即使见了,也未必能知其要义。可赵老师不但去了,而且是开启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备课之旅,并将其“研究成果”天衣无缝地用之于《楹联雅趣》课堂教学之中,既为课文教学增添了富有当地色彩的经典元素,又让学生感受到了楹联这一中国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与博大精深。
那次在常州听课的时候,笔者每每情不自禁地为他的博学而击节称叹。
他说自己已经老矣,记忆力与小孩子不可同日而语。可是,他在教任何古诗文的时候,无不有大量的背诵,尤其是那些与课文内容有关联的经典诗文,他都如数家珍地引入课堂教学之中,既大大增加了课堂的容量,又增加了课堂教学的厚度,还有了别具风采的审美意蕴。比如在教学《楹联雅趣》课上,他在吟诵昆明大观楼的长联“五百里滇池……”的时候,那种成竹在胸的自信和浩浩荡荡的气势,顿时生成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又散发着一种审美的情调。
在赵老师看来,背诵经典诗文是备课,读书同样也是备课。他非常赞赏苏霍姆林斯基对备课的看法:“每天不间断地读书,与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就是最好的备课。”同时,他认为苏东坡所说的“腹有诗书气自华”有着永恒的意义。
工作之余,他常常徜徉于自己家中有海量藏书的书房里,乐在其中地阅读。不过,他所读之书,并非随手取来、任意而读,也不是追逐潮流,而是取法乎上之读。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取法乎中,得乎其下。我们读世界大师的作品,很难达到他们的水平,却可以走至中层;如果读中层的书,则只能在下层徘徊复徘徊。遗憾的是,当今很多教师所读之书,多漫步于中层甚至下层的路上。所以,尽管读了不少书,可十几年甚至数十年过去了,非但没有积淀下多少优质而又厚重的文化,反而一直在思想浅薄和文化低下的泥潭里痛苦地挣扎着。
正是由于不屑于低层次的文化阅读,才让他有了更多时间去读名家大师的作品。天天浸润其中,持续地享受着高尚精神与经典文化的滋养,也就有了远远超越一般教师的高品味与大智慧。
陆游曾对他的儿子谆谆教诲说:“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由赵老师的教学,我们不妨引申出如此之说:“汝果欲成名师,功夫在课外的大量经典诗文背诵与好书的阅读上。”
三、大道至简:高效课堂之源
对于高效教学的研究,称得上多如牛毛,尽管有的教师也进行了某些有益的探索,可真正走进道的境界者却少之又少。为此,笔者曾出版了一本专著,名之曰《高效教学的道与术》。笔者发现一个见怪不怪的事情,很多教师在教学时一直行走在术的层面,对于教学之道却置之不理。即使有些教育专家,谈起高效教学,也多言术而不谈道。在采访赵老师的时候,笔者没有听他谈一句“高效教学”,在他的讲座中,也几乎见不到这四个字。可是,笔者却惊奇地发现,他的课堂是真真正正的高效课堂,其中自有精妙之术,更有一般人很难触摸到的教学之“道”。
对于道,赵老师说“语文教学很简单”。当然,这里的简单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简单,而是简约而又深邃。赵老师的课堂教学,有着大道至简的意味。
赵老师对耗费很多时间分析课文的现象深恶痛绝,他说,一定要淡化课文内容分析。赵老师发现,不少教师的所谓课文分析,很少有自己的研究与真知灼见,而是从教学参考书上直接“拿来”的,如果离开教参,有的教师在教学时也许比学生的理解深刻不了多少,甚至连上课都无所措手了。况且,一篇一读就懂的白话文,教师分析来分析去,其结果往往是你不讲我还明白,你越讲我越糊涂。如此“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害的不只是学生,还有教师本身。其实,这种教学方法只是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从教参上拿来的“分析高手”,而少了通过自己学习与研究生成的具有生命张力的研究成果。
赵老师认为,消耗大量时间进行课文分析的教师,不要说不可能更好地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而且也不可能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还在无形中“培养”了更多的学困生。因为这种分析让学困生更不明白,让他们学习更没有兴趣。
赵老师的课绝少分析,并非不讲,可是,“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因为只有在教学的时候简单明确,精练而美妙,举例不多,但能说明问题,才有可能让学生自觉达成跟着老师主动学习的目的。
他认为,没完没了的分析课文,与背诵积累、课外阅读相比,效果绝对是天壤之别。所以,只要学生能理解的内容,教师不要再分析;即使非分析不可,也要点到为止。
文学评论大师刘勰有言:“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可是,在小学语文教材中不少饱含情感的课文,有的教师在教学中并没有像刘勰所说的那样“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教学中少了情感的激荡,不但没有抵达文本固有的大道之中,反而因情感之水的不畅而让本就文情并茂的课文失却了其应有张力。
赵老师则不然,但凡教学这类课文,他总能引领学生走进那个特殊的生命场景之中,让自己的感情与作者的感情融合为一,从而让学生不但理解了课文内容,也由此升华了精神境界。
教学《十里长街送总理》,需要调动学生的情感,感知当时人民群众崇敬而又悲痛的心情,感受与日月同辉的敬爱的周总理的崇高美。但是,十来岁的学生,对那特定的环境、人们的情感、总理的伟大等所知甚少;因此,要让学生的情感与作者特别是当时人们的感情同渠而流,確非轻而易举的事情。所以,赵老师在教学时,大胆舍弃了传统的教学中那种看似精彩实则无用的教学环节,更没有过多地分析与讲解,而只是设计了三个环节:一是板书课题,营造压抑的气氛;二是谈话引导,唤起悲伤的情感;三是深情诵读,引发心灵的共鸣。诵读的环节中通过自由读,让学生悲伤处控制情感;通过交流读,让学生用书声表达心声;通过比较读,激起学生情感。而赵老师的朗读,将学生带到了彼时彼地的场景之中,并在大悲大恸中升华了对总理的景仰崇敬之情。
赵老师认为,当学生走进课文那个特定的感情氛围之中时,读着读着泪眼模糊甚至失声痛哭的时候,其实已经对课文的核心内容领悟在心了。遗憾的是,有的教师却在一字一词一句地条分缕析,将本来浑然一体的作品,分析得支离破碎。其结果是,教师讲得“天花乱坠”,学生听得昏昏欲睡,非但没有了感情之水的波动,还扼杀了学生学习的兴趣,甚至让他们感到上课就是一种苦不堪言的事情。久而久之,还会对其心理形成伤害,更遑论高效学习了。
赵老师不但反对过多而又少有价值的分析,而且反对满堂问的课堂教学,尤其是那些一个接一个没有价值的提问,浪费的不只是学生学习的时间,还有其生命的成长。所以,他给教师的建议是:凡是与课文内容理解有关的问题,对于低段学生一个问题也不问,中段学生最多问一个问题,高段学生最多问两个问题。
这让笔者不由得想起了《学记》中的经典之言:“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必也其听语乎!力不能问,然后语之;语之而不知,虽舍之可也。”意思是说,单靠死记一些零碎的知识和向学生提出一些问题,还不是一个好教师,一定要倾听学生相互之间的交流与探讨(从而让他们提出问题)。如果学生提不出问题,然后教师再告诉他(从某些方面钻研)才行;告诉了他以后,仍不能理解,就不要再讲下去了。
每听赵老师的课,《学记》中的这段话总会不由自主地映现在笔者的脑海里,令笔者惊叹他为什么如此高妙,几乎没有提问,却有意让学生提出一些问题。他所要构建的是一个具有“生态系统”的课堂,相信学生是“学而知之者”,这其中之学,有教师之教,更有学生之学之悟而得之者。
他说,如此教学,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用一半的时间就能够完成教学任务,其余时间则让学生到课外阅读的密林中去游历了。
即使是现代信息技术走进课堂之后,赵老师也有其独特的看法。他不反对这种新媒体的运用,因为有的时候,它确实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可是,他认为,在语文教学中,媒体的作用仅仅是辅助,是帮助对文意的还原。但是,绝不能因为媒体的使用而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精美的课件,不是体现在形式上的精美上,贵在用得精巧、用得恰当,贵在帮助学生观察、想象,贵在促进学生对文本的深入感悟上。所以,他也用课件,但少之又少,只要用,则一定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否则,绝对不用。
《学记》最后一段这样写道:“三王之祭川也,皆先河而后海,或源也,或委也。此之谓务本。”意思是说,古代的三王祭祀江河的时候,都是先祭黄河而后祭大海,这是因为黄河是大海的本源,而大海是黄河的汇集。这才叫抓住了根本!
在各种各样的“高效课堂”不断涌现、观点不一的教育专家之说纷纷呈现的时候,却鲜有人研究高效教学之源所在。而从赵老师的教学中,我们似乎看到了“大道至简”乃其真正源头所在也。我们不妨回到老子之说:“万物之始,大道至简,衍化至繁。”看来,赵老师的高效课堂教学,因为“至简”而有了源头之道,所以,他的课堂教学才闪耀出了学生高效学习且乐于学习的光芒。
(责任编辑:苏少伟)
3460500589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