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2008年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准备实施中国航天员首次空间舱外活动时,本来准备让航天员身着俄罗斯舱外航天服出舱。此时,一位年近九旬的老人站出来反对:“如果你们做不出来,我可以组织力量来做,保证按时完成!”最终,航天员翟志刚身着中国人自主研制生产的“飞天”舱外航天服,完成中国人第一次太空行走。这位站出来的老人名叫王希季,现在已是101岁的老人,也是健在的“两弹一星”元勋中最年长的一位。
第一枚液体燃料火箭及其后的气象火箭、生物火箭、高空试验火箭,长征一号运载火箭,核试验取样火箭,第一颗返回式衛星,神舟飞船……这些中国航天的响亮名字背后,都有王希季殚精竭虑的身影。
攻坚探空火箭
1958年11月,王希季被调到新成立的上海机电设计院,被任命担任探空火箭技术负责人。为了积累研制运载火箭的经验和锻炼技术队伍,该院决定先研制用于进行高空大气结构探测的有控制的探空5号(T5)单级液体火箭。彼时,作为该项目技术负责人的王希季,带领的团队是一支平均年龄只有21岁、从未接触过火箭技术的研制队伍。但是整个研发团队干劲十足,大家边学边干,开始了废寝忘食的大胆尝试。为了计算出完整的飞行弹道,三人一组,各小组轮班倒,夜以继日地干,没有电子计算机就用计算器,甚至干脆拨弄算盘进行计算,计算用的纸堆起来比桌子还高。
1959年12月,王希季团队完成了一枚T5火箭的设计、制作和总装,可到了试验阶段,大家却发现,相关设备不齐全、不配套,最终T5火箭“无疾而终”,只能沦为展览品。
T5火箭的研制实践让王希季认识到,火箭研制必须以当前工业水平为基准,从易到难,以技术难度较小的无控制探空火箭为突破口。于是,王希季开始了T7无控制探空火箭的研制工作。当时研制条件非常简陋,一些辅助设备用的都是代替品。将自行车打气筒用作燃料加压设备,把气压打上去;用手转动天线当成遥测定向天线去跟踪火箭……
1960年2月19日,我国第一颗液体推进剂探空火箭成功发射,当时飞行高度只有8千米,却为后续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两个月后,T7在发射场上发射成功,飞行高度从8千米发展成60千米,随后发射的T7A更进一步将飞行高度提高到115千米……就这样,从零起步的中国航天事业在王希季的带领下逐步发展起来。
创新一直在路上
王希季在很多问题上都是“少数派”,甚至是“独自派”。
当第一次提出要在返回式卫星上试验一种新型国产彩色胶片时,不少专家表示“太冒险”。而王希季认为,这个险值得冒,因为彩色胶片能够获取更大的信息量。看到最初试验结果不理想,他就亲自到厂里做分析,最终彩色胶片成功运用。
有一次,王希季主张在卫星总装测试完毕后,出厂前要进行整星振动试验。有人认为这样会把正样卫星振坏,王希季却说,即便振坏,也未必是坏事,总比上天时振坏要强。后来,这个试验被普遍运用。
他顶住压力率先进行卫星姿态控制数字化试用,实践证实效果非常理想,自此数字化卫星姿态控制系统得到普遍应用;我国载人航天工程重新启动之后,大部分人意见是紧跟世界潮流发展航天飞机,王希季根据国情,力排众议建议不要发展航天飞机,最终我国放弃航天飞机的研制工作,只搞载人飞船,“神舟五号”令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飞船技术的国家。
王希季眼光也很长远。90多岁时,王希季与多名两院院士共同完成《空间太阳能电站发展预测和对策研究》,提到中国将在2040年建成商业性的空间太阳能电站。
他的目光,超越了人生的长度,投向了无尽的未来。
【速写文段】
为了国家需求,王希季曾多次转行,在探空火箭、返回式卫星、载人航天等领域完成了多项首创工作,为祖国航天事业打好了地基。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如今,已经101岁高龄的王希季仍在为我国航天事业作贡献,他用一生的奉献,践行了自己当初的誓言:我愿做太空的铺路石!
【适用话题】突破;迈上新台阶;坚持自己;激起心中的那股劲;面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