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时期临泽县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的思考

2022-03-15 03:03:23缪建雄
中国水土保持 2022年11期
关键词:临泽县治沙十四五

缪建雄,李 明

(临泽县水务局,甘肃 临泽 734200)

1 水土流失现状

临泽县处于风力侵蚀类型区的“三北”戈壁沙漠及沙地风沙区,境内海拔1 380~2 278 m,国土面积2 729 km2,气候干旱,降水稀少,蒸发强烈,属大陆性荒漠草原气候区。临泽县具有我国北方水土流失的典型特征,水土流失类型以风力侵蚀为主,水力侵蚀次之[1],平均土壤侵蚀模数2 600 t/(km2·a)。2021年全县土壤侵蚀面积2 616.78 km2,占国土面积的95.89%。其中,微度侵蚀面积487.40 km2,占全县土壤侵蚀面积的18.63%;轻度侵蚀面积30.01 km2,占1.15%;中度侵蚀面积215.83 km2,占8.25%;强烈侵蚀面积287.98 km2,占11.01%;极强烈侵蚀面积1 140.40 km2,占43.58%; 剧烈侵蚀面积455.16 km2,占17.39%。侵蚀区主要分布在北部荒漠区、南部戈壁区、生态结构较差的工业开发区、凹凸棒石开采区以及黑河沿线等。

2 水土流失面临的形势

近年来,临泽县按照南护水源、中建绿洲、北治风沙的思路,抢抓创建全国绿色小康县、国家生态园林县、全国经济林示范县等机遇,采取“护、封、造、固”等措施综合治理,大力实施“三北”防护林、生态经济林、退耕还林还草等工程,形成北有防风固沙林带、中有农田防护林网、南有天然植被封育区的绿洲生态防护林体系。截至2021年,建成防风固沙林带3 120 km2,治理荒漠化土地58 km2,封育荒漠植被316.8 km2,新建农田林网250条、800 km2,栽植国槐、新疆杨、枣等200多万株,森林蓄积量37.23万m3,森林覆盖率达到19.5%,草原植被盖度达到44.9%,凸显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然而,临泽县水土流失防治与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治理标准不高、防治体系不完善等问题依然突出。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情况来看,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预防机制不健全,通用航空产业、凹凸棒石开发产业、光伏发电新能源产业等的发展与水土保持结合不够,人为活动还在产生新的水土流失[1]。2021年全县仍有重点预防面积113 km2、重点治理面积67 km2,两者占全县国土面积的6.6%。从自然生态环境看,受干旱少雨的气候及风力、水力、重力侵蚀等因素影响,经过治理的小流域因林草措施退化、工程措施老化,出现植被稀疏、土地裸露等现象,配套治理不能满足水土保持的需求。从水土流失监管方面看,水土保持监管方法单一,“智慧水保”建设、信息化应用还存在薄弱环节,水土保持发展的内在动力明显不足。

3 水土流失治理总体思路和具体措施

3.1 总体思路

基于全县水土流失现状和面临的形势,临泽县坚持以“三新一高”为主题,牢固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和绿色发展理念,按照新阶段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要求和水利部印发的《水土保持“十四五”实施方案》,提出了“十四五”时期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总体思路:北部巴丹吉林沙漠区以防沙治沙、土地封禁为主,守住自然安全边界;中部走廊平原区以农田林网建设为主,完善生态防护体系;南部祁连山戈壁区以小流域综合治理为主,建立区域生态屏障。同时,以小流域治理和风沙治理、生态修复、植被恢复、农田林网建设、生态林保护监测为重点,健全完善符合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要求的水土保持监管体制机制,大力推进“智慧水保”体系建设,夯实水土保持发展基础。

3.2 具体措施

3.2.1 围绕守住生态安全边界,推进防风固沙生态林网建设

加强巴丹吉林沙漠区生态防护,实施“三北”防护林、规模化防沙治沙试点、中央和省级防沙治沙专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等项目,健全沙漠化监测系统,加大封滩封育、重点风沙口治理、防风固沙林和农田防护林网建设力度,以沙化土地治理为重点,封造结合,巩固提升沙化土地封禁保护成果。实施以“蚂蚁森林”公益项目为主的规模化防沙治沙、光伏治沙等重点水土保持生态工程,加快建设锁边防风固沙体系和防风防沙生态林带,栽植以梭梭为主的防风固沙林,大力发展以枣、葡萄为主的荒漠水保经济林,增加林草植被,建立源头保护生态防护体系,逐步改善沙区生态环境,有效保护周边农田和生态安全[2]。坚持保护优先原则,以古浪八步沙区域生态保护和修复、民勤生态示范区建设为引领,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和路径,大力培育沙产业,发展沙生植物种植、研发、加工、储运、销售体系,壮大沙产业经济。大力推广使用防沙治沙先进技术,探索光伏治沙、“互联网+防沙治沙”等新模式,使治沙工作由防护生态型向生态经济型转变。

3.2.2 围绕筑牢生态安全屏障,推进祁连山生态保护和治理

以祁连山水源涵养区为重点,实施祁连山发源内陆河流域临泽县水源涵养与生态保护及修复示范项目、国土综合整治生态修复项目、河西走廊生态保护和修复(造林)项目,持续推进退耕还林还草、退化林修复、水源涵养林建设等重点生态工程,不断增加森林、草原、湿地面积,全面提升生态系统水源涵养能力。强化祁连山区矿山生态修复治理,严控水电开发,加强对现有水电设施下泄生态流量监管,依法依规推进绿色生态旅游开发。巩固祁连山生态环境整治成果,落实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和生态公益林补偿政策,以流域综合治理和绿洲生态建设为重点,建设以水和湿地为主体的森林保护、绿洲林网、荒漠植被复合生态系统,构筑河西走廊生态安全屏障。强化凹凸棒石产业,锰铁产业,光伏发电、风电等新能源产业项目水土保持全链条全流程闭环管理,防止和控制人为水土流失。

3.2.3 围绕复苏河湖生态环境,推进水土流失综合治理

开展黑河流域临泽段水环境综合治理和黑河中上游水环境保护提升行动,加快实施黑河流域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工程,推进黑河和流沙河沿岸护堤建设、污水处理、绿化美化、湿地公园建设工程,打造沿河生态走廊。实施临泽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保护与恢复、亚洲开发银行贷款双泉湖湿地生态保护与恢复、黑河湿地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提升示范建设等工程,增强湿地蓄水调节、涵养水源、保护生物多样性能力。统筹推进双泉湖湿地、黑河湿地系统治理,大力实施山水林田湖草生态项目,修复生物多样性,完善生态防护体系;以黑河、流沙河源头区,重要水源区,水源涵养区和农田生态治理恢复区为重点,实施以塬面保护、坡耕地综合整治、林草植被建设为主的小流域综合治理,构建“山青、水净、村美、民富”的水土流失综合防治体系。

3.2.4 围绕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县城,塑造“一廊一城”绿色生态家园

统筹考虑未来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按照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红线、城镇开发边界“三区三线”空间格局,建立健全水土保持空间管控制度,明确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区管控要求,从源头上预防和减轻水土流失[3]。结合“一户一块田”“一企一块田”高标准农田建设,建立节水、抗病虫能力强、林种混交的新农田林网;按照“一路一景、一街一品,打造花城、水城、绿城、休闲之城”的生态建设思路,以国家生态园林县城创建为抓手,持续开展“六带四园多点”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实施祁连山生态恢复、草原生态保护恢复、森林湿地保护、林草产业培育、产业园区绿化、砂石料坑整治等“六大工程”,确保森林覆盖率和森林蓄积量“双增长”,着力打造绿色生态走廊。积极争创“森林城市”“森林乡镇”“森林乡村”,构建以森林和树木为主体、山水林田湖草沙相融共生的生态系统。到2025年,全县森林覆盖率、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分别达到21%、43%以上。

3.2.5 围绕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治理,防止人为水土流失

按照“防风险、严管控、优服务”的思路,强化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备案、审批环节管理,建立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准入清单制度和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数据库,强化水务部门与自然资源、发改、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等职能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对在建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实行动态管理。结合水土保持方案审查和执法检查,深入生产建设项目现场,开展水土保持政策法规进企业、进矿区、进工地活动,加大水土保持政策法规宣传力度,提高生产建设单位水土保持意识。常态化监控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质量和潜在风险,依法查处违法违规行为,确保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落到实处[4]。

3.2.6 围绕“智慧水保”建设,扎实做好水土保持监管

按照“需求牵引、应用至上、数字赋能、提升能力”的要求,强化水土保持监测与信息化建设,完善水土保持信息管理系统;建立健全以卫星遥感监管为基本手段、以重点领域监管为补充、以“信用+风险”监管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建立分层级监管、分类别执法的机制,依托电子“天眼”、无人机等科技手段,提升水土流失状况预报预警、人为水土流失风险预警、淤地坝安全度汛管理、生态林网安全监管等水平。及时掌握水土保持信息数据,根据水土流失类型、强度、面积及变化趋势,分析和评价水土保持措施实施效果,并强化数据成果的应用,提升水土保持监管效能。

4 结 语

在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十四五”时期,临泽县水土保持工作必须全面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按照保护优先、系统治理、科学预防的原则,积极推进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加大生态功能区保护力度,严格水土保持监督管理,进一步提升水源涵养能力和水土保持率,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猜你喜欢
临泽县治沙十四五
临泽县平川镇饮水安全现状及对策
如皋市发扬治沙精神 打赢安全主动仗
国画作品集
戏剧之家(2022年6期)2022-03-02 11:53:00
加强小学生养成教育 开启立德树人新篇章——以临泽县蓼泉镇中心小学为例
甘肃教育(2021年10期)2021-11-02 06:13:46
石光银 治沙英雄的大漠雄心
绿色中国(2019年14期)2019-11-26 07:11:36
高校“十四五”规划中学科建设要处理好五对关系
“十四五”规划研究的新坐标新方位
北方经济(2019年8期)2019-10-11 03:14:45
治沙专家郭普
甘肃林业(2019年4期)2019-10-08 07:19:48
甘肃治沙研究60年回顾与展望
甘肃林业(2019年4期)2019-10-08 07:19:46
中辉大鹏数字电视公司“十四五”发展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