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蕴业 任 振 王成程 何 伟 熊 勇
为持续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在世界科学前沿领域取得原创性成果,以巨额投资建造大型科学研究设施的工程式项目研究,已成为现代科技诸多领域取得关键突破的必要条件。近年来,随着“载人航天工程”“探月工程”“北斗导航系统”、“天眼FAST”等一大批重大科学工程项目的启动和完成,我国不断创造着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这些重大专项工程属于典型的大科学工程项目,区别于一般工程项目,其显著特征为技术难度大、涉及学科面广、协作配套程度深、工程集成度高、投资巨大、研制周期长等,这也使得大科学工程项目管理面临严峻挑战。为了有效应对挑战,国防科研院所越来越重视重大项目所产生的协同效应,思考如何加强大科学工程项目的协调与控制,以从整体统筹的视角缩短项目研制周期、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协同效益。
要想提高大科学工程项目的协同能力,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协同效应的评价问题,只有对项目的协同效应进行科学评价,管理者才能够了解项目所产生的协同效果,发现抑制协同效应提高的关键因素并制定相应的协同能力提升方案,从而有效提高大科学工程项目研制效率和成功率。
1.系统性与层次性原则。在建立指标体系的过程中,要充分体现细分指标与协同系统整体的关联性;各层级指标需具有清晰的层级关系,低层指标是对高层指标的细化和解释。
2.可描述与可度量原则。指标的选取需要具备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特点,并且对指标作出清晰明确的解释,使评价者能够对每个指标的含义和评价方法有清楚的认识和理解,从而保证评价结果的真实客观性。
3.独立性与可比性原则。指标体系的各个指标需保持独立,不应具有较大的相关性;不同的项目或同一项目的不同阶段在同一指标上的评价具有差异性,这样指标体系才可用作项目不同发展阶段的对比标准。
4.必要性与针对性原则。指标要能够真实地反映所评价系统某方面的特征,与评价系统无关或关联性低的指标应当予以剔除;在保证指标体系完整性的基础上需尽量精简指标,所选指标需具备足够的代表性。
构建大科学工程项目协同效应评价指标体系的出发点在于全面有效地反映项目实施过程中所产生的协同效应,协同效应主要分为协同经济效应、协同创新效应和协同进化效应。
协同经济效应包括规模效应及范围效应。协同规模经济效应指的是集中统一管理项目系统中的各个分系统,通过信息、资源等系统要素的共享,使得项目在规模增大的同时降低平均研制成本并有效提高项目开发效率;范围经济效应指的是项目种类增多、范围增大所引起的单位项目开发成本降低,区别于规模经济效应,范围经济效应一般是项目系统分系统对某一项核心功能或技术的共享,从而使得项目整体成本降低且收益提高。项目系统内各分系统的相互依赖程度及项目基本特征的相似程度都会对项目的协同范围经济效应产生影响。实现项目整体组织结构、各子项目之间的协同管理、优化配置项目资源、加强项目间信息资源等要素的共享均有利于协同范围经济效应的产生。
协同的本质在于价值创造,通过采取相应的协同创新措施(可以是管理、技术的创新,也可以是组织及制度的创新)优化项目的实施流程,在降低项目成本的同时对项目的核心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从而实现协同创新收益。项目规模越大、复杂性越高、协作面越广,协同创新效应的适应性就越好,带来的收益就越高。项目系统中各个分系统间的协作关系有利于加强项目、组织以及整体战略与项目目标之间的协同进化效应,从而使项目能够更好地适应环境,并且培养自身的学习能力及自组织能力,实现项目整体的可持续发展。
基于以上对于协同效应内涵的分析,要想全面而有效地反映项目实施过程中所产生的协同效应,需从信息、资源、组织结构及业务流程、自组织及学习能力等方面入手构建协同效应评价指标体系,大科学工程项目协同管理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事先设立的一系列目标,这些目标可能会随着科研工作的开展不断发生演化,但其管理过程本质上就是不断追求项目目标的过程,因此大科学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各级目标的协同也是指标体系需要体现的要素。
基于以上指标体系理论分析,在参考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某国家重大专项项目管理实践初步构建了一个整合信息协同、目标协同、资源协同、组织协同和文化协同的大科学工程项目协同效应预选评价指标集,如表1所示。
表1 大科学工程项目协同效应预选评价指标集
在确定预选评价指标集后,需要对其进行优化,分析指标集的可信度和有效性。可信度指的是所选指标应当具有权威性,指标内容清晰明了,令人信服。有效性则侧重于指标对实际情况的反映是否足够真实有效,且具有完整的覆盖面。
依托某重大专项管理平台,邀请10位专家对预选评价指标集进行评分优化,步骤如下:
1.各位专家基于对大科学工程项目协同管理的主观理解,对预选评价指标集中的指标进行重要度评价。采取五分制打分法,从高到低,5分表示极其重要,4分表示重要,3分表示一般重要,2分表示不重要,1分表示极其不重要。同时,针对可能出现的下一级指标无法完全表征上一级指标的情况,请各位专家提出专业意见,对指标进行补充。
2.对各位专家的打分结果进行统计,如果有超过50%的专家认为某一指标极其不重要,或者超过80%的专家认为某一指标不重要,表明这些指标的贡献较小,对这些指标予以剔除。
3.重复以上步骤,直到不再增删指标。
4.相关性检验。各位专家对预选评价指标集进行检验,如某些指标的相关性较大,就需将这些指标中重要性最大的指标予以保留,其余指标予以剔除。
指标体系有效性确定的基本步骤如下:一是设计问卷。基于经过可信度检验的预选评价指标集,采取5分制打分法,从低到高表示指标能够解释实际项目实施过程中所产生的协同效应的程度,1分表示特别不能够,2分表示不能够,3分表示一般可以,4分表示能够,5分表示特别能够。二是发放问卷。本文选取问卷调查的对象为某重大专项相关科研及项目管理人员。三是数据分析。如果有超过50%的被调查人员认为某一指标特别不能够,或者超过80%的被调查人员认为不能够,表明这些指标对解释大科学工程项目协同效应的贡献较小,对这些指标予以剔除。经过对预选评价指标集进行可信度、有效性确定,得出最终的大科学工程项目协同效应评价指标体系,如表2所示。
表2 大科学工程项目协同效应评价指标体系
1.信息协同。信息协同的作用在于实现项目各参与方的信息对称。影响信息协同的因素主要有:信息管理水平、信息系统平台以及项目各参与方的信息共享程度。
信息管理水平主要体现在信息管理标准化、责任体系完善程度以及管理者对信息的整合控制能力三方面,其高低会直接影响大科学工程项目之间信息传递的效率和质量。信息工作标准体系,指的是围绕信息的组织以及检索利用而开展的一系列信息管理工作,它是信息管理标准化建设的重点内容。信息组织设计标准是否健全会对信息获取的难易程度、信息质量以及信息的可用性等产生直接影响。建立完善的责任体系有助于提高项目各参与方实现信息协同的积极性,而大科学工程项目管理者对于项目信息的整合控制能力则会在信息协同的执行方面产生积极影响。
信息系统平台不健全的问题已经在大科学工程项目管理中凸显,如各项目相关方使用的系统软件类别或版本不同,可能存在无法读取项目数据的问题,从而增加项目管理人员的协调成本;而信息系统性能如信息系统的数据存储能力和数据检索速度的不达标都会对项目各参与方的信息交互产生不利影响,因此信息系统平台是否健全对大科学工程项目各参与方是否能够实现信息协同具有重要意义。
信息管理水平的提升和信息系统平台的建设都是为信息共享服务的,信息协同的目的就在于实现信息共享,对信息共享的评价主要体现在信息传递是否及时、信息传递的质量高低以及不同项目间信息的共享程度。
2.目标协同。大科学工程项目管理目标协同指的是通过对大科学工程项目的各级目标进行有效统一,避免在项目研制过程中出现不同的目标版本,从而促进项目各参与方为实现总体战略目标最优化而积极协作。影响目标协同的因素主要有:多目标协同、目标实现。
“多目标协同”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项目目标层次结构的清晰程度,二是项目目标的协调统一程度。大科学工程项目的各子项目是服务于整体战略目标的,所以项目间各级目标的协同对于实现大科学工程项目的整体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大科学工程项目目标的科学分解有利于各参与方更加清晰明确地理解和把握子目标和总目标之间的关系,使得项目各参与方有清晰明确的工作方向以及工作完成标准。
“目标实现”要求项目各参与方为实现项目目标而不懈努力、协调一致,在项目研制过程中,为了能够保证各级目标的实现,需要有完善的保障措施;在目标控制水平方面,大科学工程项目的进度目标、成本目标与质量目标是否处于计划可控范围内,以及是否能够实现项目管理活动总体效率的提升,直接体现着大科学工程项目管理的目标协同程度。
3.资源协同。资源的协同管理是在协同学思想的指导下,对大科学工程项目资源进行整合,通过合理配置和投入项目资源以及各子项目间加强合作协调,促进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影响资源协同的因素主要有:资源调度、资源关联以及技术关联。资源调度包含优先级项目资源需求满足程度、资源审批流程规范程度、资源供需计划明确程度、资源均衡配置水平四个二级指标。大科学工程项目中,各项目之间必然会有不同的优先级排序,相对于一般项目,优先级项目的完成对项目总体目标的实现以及整体效益的提升有着很大程度的影响,因此优先级项目资源的需求满足程度对于大科学工程项目整体目标的完成有着重要的影响。项目不同研制阶段各参与方对资源的需求是不同的,明确大科学工程项目不同子项目和不同阶段所需资源,一方面有助于提高资源计划的科学合理性,另一方面可以有效降低资源管理复杂性。项目资源需求关系协同的目标是对项目各种资源进行均衡配置,为了实现项目资源的供需平衡以及均衡配置,需要项目各参与方科学合理地编制资源供需计划,这是资源协同配置中很关键的一步。资源的供需计划既是资源供求依据,也是资源供求关系是否平衡的评价标准。大科学工程项目组织结构的多层级性会导致权力分配不均衡,严格规范的资源审批流程可以有效地防止由于权力分配不均衡而引起的资源滥用现象。
资源关联包含人员共享、软件共享、硬件共享三个指标,大科学工程项目会涉及到众多的项目参与人员、各类程序软件、项目研制过程的重难点解决方案、各类研发以及生产设备等,尤其是一些大型核心设备可能并不能满足所有项目同时使用。在项目研制过程中,每个项目核心成员的知识储备和技术积累或多或少都能够对其他项目提出积极意见,一些适用性良好性能优异的软件的共享有助于各项目工作的顺利开展以及信息协同的实现,而一些大型核心设备的共享则有助于降低项目成本,因此,“人”“软件”“硬件”共享程度的提高有助于实现大科学工程项目的资源协同。
技术关联包括工作类似程度和任务依赖程度两方面,工作类似程度指的是大科学工程项目之间横向的相似性,任务依赖程度指的是大科学工程项目之间纵向的相关性,它们都代表着项目的可复制性,项目复制性高意味着项目在研发过程中有着大量相关经验可供参考,例如相似性高的项目有着相似的重难点解决方案,而依赖性高的项目则为后续项目奠定了基础。因此,项目的类似和依赖程度能够从整体上为提高项目研制效率降低研制成本发挥积极作用,充分体现了资源协同的作用。
4.组织协同。大科学工程项目管理协同的实现过程实际上就是系统发展从无序状态转变为有序状态的过程。实现这一转变过程需要大科学工程项目各级组织的高效协同,这取决于组织权变因素的复杂性。影响组织协同的因素是组织结构和组织协作。大科学工程项目的组织结构,指的是项目各参与方为实现项目整体目标分工协作,从而在工作范围、责任、权力等方面形成的结构体系。科学合理地确立项目管理组织结构,明确各部门之间的工作关系以及责权利分配,有助于确保大科学工程项目组织高效率运作,有效降低各部门协调工作量,提高项目资源的利用率,从而有效实现项目整体目标。
组织协作包含跨组织协作沟通水平和组织规范化程度两个指标。跨组织协作沟通水平的提高有助于大科学工程项目各参与方之间达成协同工作的信任和默契,促进大科学工程项目的协同发展。组织的规范化程度指的是组织结构具有清晰的基本制度、组织规程、相应的工作流程以及对组织协作效果的后评价,使得组织协作有理可依有据可循。如果将项目各参与方的跨组织协作沟通看作是一种事中控制行为,那么对组织协作效果后评价的落实就是一种事后控制行为。在对大科学工程项目协同效应进行度量评价后,管理层会根据评价结果制定相应的协同管理能力提升方案,如果项目各参与方能够按要求高效执行方案,那么组织协作的水平就会越来越高,越有利于大科学工程项目实现更高层次的组织协同。
5.文化协同。大科学工程项目的协同管理依赖于组织文化的引导,文化协同水平的高低会对项目整体协同管理水平产生直接影响。影响文化协同的因素是组织的核心价值和外延价值。核心价值体现在项目各参与方的价值取向上,具体表现为项目研制过程中协同氛围的营造以及项目参与人员协同工作意识的培养等。
外延价值包含决策文化、行为模式和学习能力三个二级指标。决策文化侧重于管理者对项目协同管理理念的践行,在做项目决策时更多地考虑如何实现项目协同效应最大化;行为模式则侧重于项目工作人员在实际的项目研制过程中秉承协同思想,落实协同管理相关工作,努力提高协同工作效率;大科学工程项目协同管理需要项目各参与方深入的沟通协调,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各参与方具备自学习性,所以大科学工程项目协同能力的发挥始终伴随着学习效应,学习能力体现在项目各参与方能够在工作中不断总结同类项目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通过学习不断降低项目成本、提高协同效率。
在大科学工程项目协同管理中,信息协同和文化协同是其余三个协同维度的基础,信息协同代表着信息交互共享的能力,文化协同代表着项目工作协同一致的思想。信息协同是为了解决大科学工程项目实施全过程中信息如何准确、及时、高效共享的问题;目标协同是大科学工程项目协同管理效果的检验标准,也是最终目标,在大科学工程项目实施的不同阶段,项目各级目标的重要程度是不同的,所以目标协同是一项贯穿项目全过程的动态变化的工作;资源协同是目标协同的有力保障,是保障大科学工程项目协同管理实现的物质基础,资源的冲突往往是导致项目协同效应低下的直接原因,实现资源的高效协同,是实现大科学工程项目协同管理的关键点;组织协同是项目协同管理顺利实施的保障和驱动因素,组织权力决定着资源调配,组织协同决定着资源协同能否有效实现;文化协同代表着所有大科学工程项目参与方对于协同思想的理解和认可程度,只有对项目整体协同管理理念保持高度一致认同,才会使大科学工程项目的各项协同工作顺利推进,从而实现项目整体效益的最优化。
信息、目标、资源、组织以及文化是大科学工程项目协同管理的五个主要维度,它们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影响、共同发展。只有实现了这五个维度的高效协同,才能实现大科学工程项目整体协同管理的综合效益。
依据上述对大科学工程项目协同管理维度关系的描述,构建大科学工程项目的协同管理系统架构,如图1所示。
图1 大科学工程项目的协同管理系统架构
大科学工程项目协同效应的提高,对缩短项目研制周期、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组织管理效率和实现组织战略目标具有重要作用。笔者所构建的协同效应评价指标体系为大科学工程项目协同能力评价提供了有效的参考标准,为项目管理者了解项目的协同能力并识别出阻碍项目协同能力产生的原因提供了参考方法。同时,大科学工程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在实践中还需对此评价指标体系不断修正,为得到科学准确的评价结果,还需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对各指标进行赋权,必要时还需依据协同学理论建立相应的计算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