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玲会
(河北省行唐县动物卫生监督所玉亭分所,河北行唐 050600)
2021 年, 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进入 “十四五”阶段,全国都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推动各个行业稳步发展,我们畜牧行业也不例外。
其中,蛋肉鸡规模化养殖发展迅猛,无论从养殖场的增量上还是养殖数量上都在不断地增加,面对猪的高利润,鸡的利润也越来越受到重视,而养出健康的鸡更是首要前提,无抗养殖更是把中兽医药融入到了整个养殖过程,下面笔者就鸡的风寒感冒从中医角度出发,探讨一下病的性质、原因、发病机理、临床特征和综合防控方案。
当六淫之风(有内风和外风)和寒突袭机体时,往往是突遇瞬间温差过大,在正气不足情况下而使机体机能发生异常变化的一种病理现象。
十病九寒,发病的原因多是受寒凉,气温忽高忽低, 当其最低值低于机体的承受能力时,就会发病。 在群体化、规模化养殖的当今,一年四季都可发生,尤其是以季节交替时更为多见。 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因素:
2.1 露天散养(如:青脚麻鸡、鸭和鹅等)秋冬季昼夜温差过大。
2.2 简易鸡舍,保温措施不到位。
2.3 清粪设施不合理,致使贼风进入鸡舍。
2.4 标准化鸡舍,密闭性强,平时通风不太好,一旦遇到天气突然降温,或风机水帘开的时间过长,或风速过大或风向不合理等造成鸡舍温差过大。
风寒侵肺束表, 使体表经络、 毛细血管收缩,阳气不得外达,是此病发生的主要机理。
3.1 当肝的升发功能受制时,肝阳之气不得达表,一是水气内瘀而生湿,二是肝火内郁而生热。
3.2 当胃气盛时, 胆火被郁而不得下行,使火郁中焦而生热,耗津而形成阳明实证。
3.3 肺主皮毛,寒邪束表,肺的宣发及肃降功能受阻, 宣发不利克肝木, 肃降不利导致津液凝结因呼吸不畅而生痰。
3.4 当脾肾之阳不足时,寒邪直中于下,形成少阳相火,重症就是少阴君火。
此病发于体表,传寒邪于里,本病初发时有以下表现:4.1 风寒感冒伤阳,故初期多不渴不贪水。
4.2 风寒感冒多以头部、 翅下发热为主,但腿部寒凉。
4.3 呼吸道变化,风寒感冒呼吸道症状有或无, 剖检可见气管透亮只在分叉处有少量出血,气管内有少许透明的泡沫样分泌物。
4.4 风寒感冒是寒邪,可引起肾传支等一系列的寒证病变。
4.5 鸡的死陶率低,产蛋率易恢复。
4.6 前期尽管有鸡只发烧明显,但粪便基本无变化,后期易见粪便稀薄黄绿。
4.7 蛋壳颜色变淡较为明显。
4.8 气温低的时候,精神尤为不振,而中午前后或温度高的时辰,精神状态较好,给人以“假康复”现象。
4.9 感冒初期有很多流清鼻涕的鸡只出现,甚至多到显而易见。
4.10 采食量下降较慢甚至不明显。
中期饮水量加大、采食量不足,后期饮水量和采食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减少或废绝, 并伴有:鸡冠发青,个别发紫,肿胀。 气管收缩,内有水痰和白色痰,拉白色稀便;入里化热后转为浓黄痰或血痰,甚至有可能发生支气管栓塞等病症。
5.1 控制舍温,减小温差,杜绝瞬间温差太大。
5.2 初期刚开始时用辛温解表是最有效的办法,也是控制恶性发展的最关键时刻,常用药物是附子、干姜和甘草等,附子为热药之王,功效就是补火助阳;干姜温里散寒,甘草调和,三者可谓绝配。
5.3 一旦肺金失司, 宣发和肃降失调时,这时候润肺是关键。
5.4 长时间的肺金不降,就会出现肺金克肝木,问题就比较严重了,肝郁气滞就会出现“三炎”,此时的治疗理念是辛凉解表,疏肝理气和凉降肺金同时进行,常用的药物:麻黄、杏仁、石膏、甘草等。 麻黄具有辛温散寒,行走于体表达到解表散寒的目的;杏仁苦降肺金,平喘行气止咳;石膏性寒凉具有凉降肺金生津止咳的功效,甘草调和诸药。
5.5 肝郁升发受阻,橫逆克脾土,脾运化失司就会出现大量痰液。
5.6 肝脾肺三脏失司,胃逆生痰,这时候的病症就会非常严重,痰湿血瘀支堵等病症。
5.7 寒邪入脏,肝脾肾肿大且肺瘀血时已为阴阳离绝期,此时回阳救逆,升发机体阳气是关键。
中医讲究寒症热治,所以,一旦鸡出现了风寒感冒,要用温补肾阳的和阳饮来治疗效会果会更好。
把鸡养好是基础更是根本,加强管理,最好是别出现病症,如若出现,那么理清了病情,合理用药,定能养出健康的鸡,自然就有了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