芮慧强
听音乐、打游戏、刷网剧是现代人释放压力常用的方法。为了不打扰别人,很多人会佩戴耳机。但是,耳机是一把“双刃剑”——用好了,它是耳朵最亲密的伙伴,用不好,佩戴者会付出沉重的健康代价,甚至导致听力损伤。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全世界约有11亿年轻人(12~35岁)因长时间戴耳机而存在噪声性听力损伤隐患。
噪声性听力损伤是指长期暴露在高强度噪声环境中所引起的缓慢进行性感音神经性耳聋,其主要损伤部位是耳蜗,主要症状为进行性听力减退、耳鸣,其他部位的感觉异常等。长时间暴露于中低强度的连续噪声中,是导致患病的重要原因。噪声性听力损伤是一种累积性听力损伤,患者发病一般会经历以下四个阶段:
在暴露于噪声的初期,由于强度较低和暴露时间较短,离开噪声环境后,人耳会出现短时间的耳鸣和听力下降,但数分钟后症状消失,听力恢复正常。这种持续时间极短的听阈(1)升高的现象叫作听觉适应。
较长时间暴露于噪声中或噪声强度较大时,人耳离开噪声环境后,耳鸣和听阈升高的程度加重、时间延长,要数小时、一天或数天后才能恢复,此阶段为听觉疲劳阶段。听觉疲劳是耳蜗毛细胞出现损伤的重要标志。
在听觉疲劳阶段,听阈暂时性升高,相对于暴露前的听阈己形成听阈位移。听力学上将这种听阈位移称为暂时性听阈位移(TTS)。一般情况下,TTS 在噪声刺激停止后开始恢复,在1~3天内完全恢复正常。随着反复暴露于噪声中,TTS值会逐渐增大,恢复正常所需的时间也会不断延长。人若是在听阈位移尚未完全恢复的情况下,再次暴露于噪声中,其听力损伤很可能发展至下一个阶段。
长期反复地暴露于噪声中,听觉疲劳的程度、症状加重,会逐渐发展为某些频率的听阈位移且不能恢复,即永久性听阈位移(PTS),患者进入早期噪声性耳聋阶段。
早期噪声性耳聋是耳蜗基底膜的某些局部毛细胞出现病变的重要阶段。正常的人耳能听到20赫兹到20000赫兹频率的声音。在早期噪声性耳聋阶段,患者接受电测听检查的结果通常为:125~2 000赫兹的听阈正常,6 000赫兹和8 000赫兹听阈也接近正常,唯有4 000赫兹的听力有所降低。
噪声性耳聋的患者如不立即停止噪声暴露或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如佩戴耳塞等,听力损失累及的范围将扩大——6000赫兹和8000赫兹的听阈升高,并逐渐向低频段发展,使2000赫兹、1000赫兹、500赫兹的听力损失加重。此时,患者有明显的语言失听现象,会出现持续性高音调耳鸣,电测听测试可见500~8000赫兹的听力普遍下降,但以高频段听力损失较为严重。
长期耳机使用不当会造成以上四种轻重不等的噪声性听力损伤。
我们之所以能够听到声音,依赖于“声音感受器”结构完整、功能正常。“声音感受器”就是位于耳蜗的内耳毛细胞,而内耳毛细胞的数量从我们出生时就确定了,并且是不可再生的。毛细胞受损会导致暂时性听力下降或耳鸣,毛细胞一旦死亡会导致永久性不可逆的听力下降。长时间或者高强度的噪声接触,是常见的内耳毛细胞受损的原因。
音量过大、使用时间过长、使用频率过多,都属于不当使用耳机的范畴。在地铁里,环境噪音可接近90分贝。在这种噪音环境下,乘车者为了听清耳机中的声音,必须将音量调大。以每天通勤2小时,每周上班5天计算,每周的噪声暴露时间在10小时以上。据欧盟公布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戴耳机听音乐的音量超过85分贝,时间超过30分钟会引起暂时性听力下降。如果每天听音乐的音量超过80分贝,时间超过60分钟,持续5年可造成永久听力丧失。
这种因噪声导致的听力损失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初期只影响个体的高频听力。而高频听力损失往往不易被发现,会使人错失恢复或治疗的最佳时机。长时间不当使用耳机,会加重听力损失程度,增加累及频率范围,最终影响个体的听觉言语交流能力,并对其生活质量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噪声性听力损伤是不可逆的,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但可以预防。
主动避免环境中的噪声对耳朵的进一步影响。研究表明,距离每远离1倍,噪声就能减少6分贝。
室内听音乐时尽量不用耳机。骑车、乘地铁等身处噪声环境中时,尽量不使用耳机。如使用要注意设备上的音量预警。
如使用耳机,音量要尽可能小,要遵循保护听力的“60~60”原则,即音量不要超过最大音量的60%,连续用耳机的时间不要超过60分钟。
如有可能,可使用降噪耳机。降噪耳机可以降低背景噪声,这样你就可以听清楚音量较低的声音。最好选用头戴式耳机。因为入耳式耳机输出的声音的能量全部集中在耳道内,强度很大,可达到很高的分贝值,更易造成听力损害。在喧闹的场所可佩戴耳塞或其他听力保护装置。
经常使用耳机者如出现头晕、耳痛、耳鸣等症状可能是听力受损的早期信号,应停用耳机,及时就医。
随着骨传导耳机的出现,不少人认为骨传导耳机比普通耳机安全,使用起来“零”压力。实则不然。骨传导耳机使用不当也会损伤听力,这与我们的听觉传导通路,即声音传入内耳的途径有关。听觉传导通路分两种:
一种是空气传导——声音从外耳进入中耳,再传播至内耳,兴奋内耳毛细胞,产生神经冲动,上传至听觉中枢。利用这种传输路径“发声”的就是普通耳机。另一种是骨传导——声音通过振动颅骨进而振动内耳淋巴液,兴奋内耳毛细胞,产生神经冲动,上传至听觉中枢。利用这种传输路径“发声”的就是骨传导耳机。
无论把耳机戴在耳朵上——利用气导通路,还是将其放在脑壳上——利用骨导通路,最终都依赖内耳毛細胞把声信号转换为神经电信号,只是声音进入内耳的方式不同。因此,长时间、高分贝使用骨传导耳机也有可能损伤听力。
3907501908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