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上舞时光

2022-03-15 18:27昔月
清风 2022年1期
关键词:圈儿链子舞动

昔月

在这个信息万变、高科技突飞猛进的时代里,新事物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而旧事物则往往随之被弃如敝履。尽管如此,有些老物件却依然让我们难舍难离,比如自行车。这个在世界上风靡了近两百年的交通工具,至今仍有许多人把它当作健身器材或近距离出行的首选伴侣。居住德国的我,就是其中之一。我经常骑着自行车舞动时光。

说起自行车,我便充满了美好的回忆。那是20世纪的60年代中期,父亲买了一辆永久牌自行车。每当学校放学,父亲就到附近的操场上练习蹬骑,我就在后面跑步紧追,他摔倒了,我也吓哭了。等到父亲终于学会骑车,带着我在马路上飞奔的时候,我感到一种困鸟出笼、鱼跃湖面的畅快感。

没多久,我也学会了骑车,用一种“掏裆式”的骑法。我先将右腿在车大梁底下伸出,用脚踩住提前升高的脚蹬子,往前向下一使劲儿,轮子就开始转动了。瞬间再把左脚放到左侧的脚蹬上,随后,偏斜着身子便一上一下地舞动起来。多么奇妙的平衡“杂技”啊,为我的童年增添了一道道快乐的风景线。

上高中时,因学校离家较远,父亲给我买了一辆飞鸽牌自行车。我长高了,腿自然也长了,便由“掏裆式”过渡到了“正规式”。即左脚先踩在脚蹬上,推车滑行一段距离,然后借助惯性,飞起右腿从后面直接跨上座位。那时候,我家住在林区,马路上极少看到公交车和小汽车,前后左右都是骑自行车的人,你追我赶,好不热闹。我的骑车技术这时已练得炉火纯青,甚至在森林崎岖小道和田间地埂上也能飞转自如。

待大学毕业分配到省城工作时,我与“鸽子”彻底告别,转而得到了一只“凤凰”。但因单位和新家就在同一个大院,日常不用骑车,我的那辆凤凰二六式便常常被锁在棚子里,孤独得链子都有点儿上锈了。

本世纪初,我从海外回到家,却怎么也找不到我的“凤凰”了。弟弟告诉我,社区拆了小棚子后,阳台小没地方放,单车就扔到路边被人捡走了。我一时无言。

家人不知道,对我来说自行车又变得非常重要了,是我在德国使用最频繁的代步工具,除了电脑、手机和相机,就是它了。德国有着非常好的自行车专用道,无论你居住在哪里都畅通无阻;骑着自行车,既可以锻炼身体,还可以悠闲自得地观赏道路两边风景,发现汽车进不去的神秘之处,以满足我寻找野生植物的愿望。

德国虽说是汽车王国,但自行车的拥有量也绝不少于汽车。自行车主要被用作锻炼或郊游,样式还五花八门:有的链子在前面、有的两个车座、有的没有大梁、有的前面带斗……德国经常举办自行车公路赛、越野赛和各种各样的集体骑车郊游活动,每到周末,野外就会看到一幅幅流动的彩色画面。

与我的外国丈夫刚结婚时,我发现地下储藏室里竟然排列着四辆自行车:两辆男式两辆女式。我选择了一辆德国造的灰色女式旧单车,一试就找到了“飞鸽”和“凤凰”的感觉。丈夫告诉我,这辆自行车有几十年的历史,是一位老邻居搬家时特意留给他的,老人骑了大半辈子再也骑不动了。可它一点儿毛病都没有,那我继续骑吧。

一年两年过去了,五年八年也过去了,一直骑到第十年。它虽然补了几次胎,但各项功能还算不错。有一天,一位同胞电话里说很想买辆旧自行车,我说你来我家吧,我的可以免费给你,因为我还有一辆新的呢。那辆老而结实的“德国造”,就这样被我转交给了第三位继承人。然后,我到地下室推出了另一辆。

这是一辆红色的全新自行车,刚开始,我之所以情愿骑那辆旧的也不想动用这辆新的,是因为舍不得。丈夫告诉我,他先后被偷过两辆自行车了,看来这德国也有“缺德”之人。

那天,它终于见到日光了,我仔细地打量着这辆进口的自行车,由衷地喜欢。先前那辆单车是脚闸弯把式,我已骑惯了。而这辆新车是手闸平把式,再骑感觉很不舒服;不过骑了一段时间后,就慢慢地适应了。如今,它为我服役了也近十年了。前大灯坏了,链子盖儿不知何时丢了,前后轮有点儿瓢了,变速器也出了故障。但那手闸依旧好使,骑着它仍然可以放心地滚滚向前。

面对伤残的它,我感到有些内疚,好多伤害是我不注意造成的。我常常在密林深处、田间的羊肠小道里穿梭,极少在平坦的自行车专用线上行驶,因为家附近有太多的曲径通幽,我总想窥探一下。

我家先生为它补了几次内胎,两次发现是由灌木刺儿扎破的。看着小红车伤痕累累的样子,他非但没有任何埋怨,反而在网上为我订购了一辆能折叠的女式电动自行车。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我试骑过好几次,是可以加速度了,也不费力了,可我却把它打入了“冷宫”。

我家住的是公寓式楼房,车子既可以放在地下室也可以放在楼门口。到地下室得下楼梯,天天搬上来又搬下去的很费劲;若放在楼门口,就怕有人顺手牵羊,因为小区内没有任何监控。还是骑我的旧单车吧,随便停哪儿都放心。

我是个慢“骑士”,经常一人在野外游逛,还喜欢走“歪门邪道”,骑着骑着就停了下来:不是跑到路边拍花儿采野菜,就是蹲在湖岸观看水禽,再不就窜进森林里去找蘑菇和野果。

法兰克福的生态环境非常好,除了美因河与其支流尼达河形成的两道天然屏障,还人为地辟出两块绿地圈儿:一个是市中心的小圈儿,可以徒步观看;另一个是穿越市区的大圈儿,共60多千米,有自行车标记和指示牌。人们把这两个绿地圈儿形象地稱为“绿腰带”,它们无疑成了自行车爱好者的首选。几年前,我与丈夫逆着尼达河向东骑行,最终在大约30千米处返回,主要是体力不支。

我家在法兰克福西部,离陶努斯山脉很近,有好几条直达山上的自行车路线。我曾满怀信心,带着专用地图和面包饮料向上行进,可骑着骑着就气喘吁吁、大汗淋漓了,眼看着他人从我身边嗖嗖地超过,我只好半途而返。

地球,不骄不躁地转着;时光,不紧不慢地走着。自行车骑旧了,我的身体零件也渐渐老化了。骑着残破的自行车,追着夕阳西下的余晖,我常常感叹不已:生命余下的路程越来越短,终点在哪儿呢?趁现在自己的四肢还算灵活,自行车还坚固可用,我得与它密切配合,舞动快乐的好时光!

3379500338203

猜你喜欢
圈儿链子舞动
魅力舞动火热一夏
CRAFTY CONGLOMERATESBY CARLOS OTTERY
链子
链 子
逛街
舞动的叶子
金链子
翩翩荷叶舞动街头
文情
舞动的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