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民谣俗谚看两岸一家亲

2022-03-15 18:27何学威
清风 2022年1期
关键词:基隆榕树谚语

何学威

海峡两岸的情况每天都牵动着亿万人的心。而在我国的闽南与台湾地区,口口相传、传承不息的民谣俗谚却充满着动人心弦的温馨,萦绕着历史不绝的回音……

悠久的隶属历史

我国闽台一带至今流传着许多民谣、谚语,叙述着无法遗忘的过往。有条谚语是这么说的:“齐困(音,方言‘睡’的意思)一床帐,台湾属福建。”形象生动的谚语佐证了史料的记载。

史载,南明永历十五年(1661年)四月,郑成功自厦门、金门率领闽南子弟兵2.5万人东征,与荷兰殖民者经过9个月的较量,收复了被荷兰占领38年之久的台湾。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清军渡海攻台,郑克塽归顺,台湾被纳入中国版图,实现全国统一。翌年(1684年),清朝廷在台湾设立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无金不成铜。”这是关于金门岛的乡谚,因为“铜”和“同”谐音,意为没有金门岛,不能算作完整的同安县。史料记载,明朝在金门岛设有金门千户所,清时设金门县丞,均属泉州府同安县。1913年改隶思明县,1914年设置金门县。

2001年1月2日,金门、马祖与厦门开始“小三通”(通航、通邮、通商)。在“小三通”前夕,福建金门在港区联合办公楼的“庆祝2001年金厦通航”纪念标志下,贴有斗大的一副对联:“金门厦门门对门;族同情同同安同。”横批为“双门同安”。

“唐山过台湾”是一句在台湾经常使用的俗谚。这里唐山原指“唐朝江山”。史载口传,天长日久,“唐朝江山”简化为“唐山”,成为港澳台同胞和海外华侨对祖国或故乡的一种习惯性称呼,并由此生发出一些带有“唐人”的地名和关于“唐山”的故事传说。

海外华人华侨聚居地因之被名以“唐人街”“唐人町”,民间称大陆移民到台湾开基为“唐山过台湾”。尽管斗转星移,岁月流逝,侨居世界各地的华人却世代相传:“记住我们的祖先来自唐山!”

一脉相承的风俗

“两岸一家亲”的基础是两岸同属一个民族和国家,两岸同胞人缘相亲、血缘相通、文缘相连、商缘相生,风俗相同。

谚语有言:“福州陈,台湾陈,都是一条藤。”又说:“陈林一大半,王(与‘黄’同音)郑满街摆。”台湾移民多来自福建漳、泉二州,有将近上百个姓氏,主要为陈、林、李、张、王等,其中又以陈、林约占居民人数的一半,所以有“福州陈,台湾陈,都是一条藤”这样的说法。

“中元祭典”是臺湾省基隆特有的民间节庆活动,至今已经有140多年的历史。早期只是部分家族的节庆活动,现已扩大成全基隆人都积极参与、家喻户晓的民间节庆。从农历七月初一开始至八月初一日结束,时间长达1个月,成为全台湾电视媒体密切关注的焦点新闻。中元起源于清咸丰年间。当时,从漳州、泉州两地移民到基隆的先民,为了祈求平安,由11个家族轮流举行祭典仪式,杀鸡、杀猪、摆酒宴接待客人。

大部分台湾人都有一个看布袋戏长大的童年,也许看戏的故事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也不同,或庙会野台,或戏院,或电视,但布袋戏的魅力一直历久不衰。“搬戏空,看戏憨。”一座野台,几十张板凳,便是一个露天剧场,锣鼓喧天。布袋戏吸引人的地方,正如俗谚所说:“一口能道千古事,双手操演百万兵。”小小舞台,搬演人生百态。

布袋戏形成于明末清初,是台湾民间最普遍的偶戏剧种。根据民间传说,明末泉州书生梁炳麟,屡试不中,一年应试之前,与友人至九鲤湖,夜里梦见一白发老翁于其手掌题“功名利禄归掌上,荣华富贵在眼前”,以为是佳兆;不料那年依然名落孙山,失意之下,便借木偶解闷。由于言词博雅、技艺精巧,轰动泉州一带。一些失意书生竞相仿效,使得掌中戏成为知识分子的娱乐。有一次他正搬演文状元角色时,往日梦中的签诗不知不觉顺口而出,当下领悟原来富贵荣华、功名利禄就在眼前的掌中世界。清嘉庆以后,此种轻便灵活,小巧细腻的偶戏,因规模小,戏金便宜,表演技术高妙,风靡闽南一带。

台湾的布袋戏,便是在清朝末叶,从泉州、漳州、潮州等地传入,并很快普及。200多年来,布袋戏在台湾与民俗信仰结合,传统布袋戏的演出是以庙会为基础,酬神答谢,并以联系地方上的情感。布袋戏在台湾一直没有消亡,只是表演形式随着时代背景的改变,有了不同的面貌。

“打断骨头连着筋”的亲情

谚云:“福州鸡鸣,基隆可听。”和平岛上福州人家养的鸡,报晓声可传遍全岛,甚至远达八尺门外的基隆。早在1723年前后,福建人首先移居基隆,从事开发工作。基隆原名叫“鸡笼”,因港面向东北开口,外窄内宽,形似鸡笼。同治十一年(1872年),清廷设海防于此,大概嫌原名不雅,始易今名,既谐原名音,又取“基地隆昌”之意,这地名确实还推敲得不坏。

《鸡鸣曲》是一首近现代诗词名家于右任先生创作的诗词名作。仔细阅读,您就能品咂出“福州鸡鸣,基隆可听;伊人隔岸,如何不应;沧海月明风雨过,子欲歌之我当和。遮莫千重与万重,一叶渔艇冲烟波”中那缠绵乡愁的况味。

又有民谣曰:“半屏山,半屏山,一半在台湾,一半在大陆。”半屏山也称半屏岛、半面山,位于温州瓯江口外的洞头县,被誉为“神州海上第一屏”。半屏山犹如屏障横断大海,威镇巨澜,怒截狂涛,气势雄伟,险峻壮观。传说很久很久以前,台湾岛和祖国是连在一起的,台湾是祖国东南面的一个半岛。台湾岛上的半屏山,和大陆上的半屏山原本是一座山,名叫南屏山。海水的冲击,使一半岛屿慢慢地漂离了大陆,中间的大沟变成了宽阔的海峡。

闽南和台湾岛一衣带水,两地民间谚语中,和牛有关的民间谚语很多。如“澎湖查某(方言‘妇女’的意思),台湾牛”是记载在《澎湖厅志》中的一句谚语,意思是说澎湖的女人特别吃苦耐劳,和台湾的牛一样具有勤劳的品质。东山岛也有“海边查某山顶牛”这样一句谚语。古时候,闽台一带的男人要出海捕鱼,女人不但要承担家里的农活、家务活,旺汛期还要到海边搬网、补渔网等,什么活都干,非常辛苦,像牛一样能拖会做。

闽台一带还有一句乡谚叫“无榕不成村”。在闽台一带的百姓心中,榕树最能福荫乡人,村头巷尾多植榕树,因此有“无榕不成村”之说。新春佳节,采榕枝扎彩门;端午节用榕枝蘸雄黄酒,喷洒庭院驱除五毒;为老人祝寿,献上榕树盆景;向亲友贺婚,礼品上放一枝粘红纸的榕枝;老人寿终,用榕枝扎制花圈;还有一个禁忌,烧柴绝不能用榕枝。台湾少数民族地区,在村口往往植有榕树,意为神灵降临的地方。

台湾地区的阿里山曹族人和雅美人认为,古榕如人,具有灵气,在村社入口处都要种植榕树,视榕树为庇荫村人的灵树。在台湾,还有一些人认为,榕树有男女之分,高大的叫“大树公”,稍矮的称“大树妈”,并把数百年树龄的榕树尊称为“榕公”“榕妈”。

台湾同胞为何对榕树有此挚爱呢?据说,澎湖岛白沙乡通梁村有株奇异的古榕,覆荫面积660多平方米,像座小树林,有人立碑题曰“榕园”,还有人把它列入台湾五大奇木之一。这株古榕有一段两岸历史渊源:清康熙十二年(1673年),一艘从福建南下的商船触礁沉没,仅剩一株小榕浮出海面,被岛上通梁村村民郑亨拾得。乡绅林瑶琴认为此榕是海上漂泊者的灵魂寄托,就把它种在岛上的保安宫前,聊寄哀思。

正如哲学家培根所说:“一个民族的天才、机智和精神都可以在它的谚语中找到。”民谣俗谚是民族文化之母,是民族精神与心理的集中体现,两岸一家亲的理念便植根于这一深厚土壤,两岸的文化认同至关重要,从这个角度看,台湾回归、文化统一是势在必行的事情。

(作者系中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退休教师)

3891500338258

猜你喜欢
基隆榕树谚语
一棵榕树能成林吗
榕树
谚语趣画
谚语趣画(一)
24节气
榕树军团来了
英语口语常见谚语(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