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绪义
自古以来,“围猎”与“反围猎”的斗争一直没有停止过。某些下属求官、商人求财,会以上级领导作为“围猎”对象。市场经济时代,这种“围猎”与“反围猎”斗争更多体现在政商关系上。近些年来,中纪委在查处腐败官员的通报里面经常出现一个词:甘于被“围猎”。
有些领导干部为什么甘于被“围猎”?作为一个受党和国家多年培养出来的领导干部并非不懂党纪国法,对于底线红线高压线,他们心知肚明,他们也清楚那些“围猎者”的动机和目的,然而,为什么还享受被“围猎”?
其实,被金钱美色围猎之前,他们早已沉迷在身边人甜言蜜语的精神“围猎”之中。
有的人出于尊重和信服,有的人出于人情世故,有的人则出于某种特殊的动机,对领导干部说好听的、颂扬的话。从人性的角度来看,领导干部要面对繁重的工作任务和压力,而得到肯定和赞扬,可以激励他们往更好的目标前进。但毫无底线的言语夸奖、没有原则的表态迎合违反了实事求是的原则,长此以往,就变成了一种精神鸦片,使人迷失在自以为正确的错觉里,失去辨别是非的能力,丧失“反围猎”的意识和自觉,更难以抵挡金钱美色的实质性“围猎”。
某市一位厅级领导当过老师,为了达到著作等身的“高度”,凑齐了秘书代写的讲话稿,连续出版了四本书,以此沾沾自喜,以至于光出书还不过瘾,由于其嗓音不错,在一帮人的吹捧下,竟然还录制了唱片,到处送人,把自己当歌星。他哪来那么大的“自信”?无非是平时听多了奉承话,享受了太多甜言蜜语。
这些场景,其实就是典型的精神“围猎”。长此以往,被“围猎”者自然傾向于说好话、唱赞歌的人,不知不觉中迷失自我,丧失警觉,甚至将阿谀奉承者当作“知音”“挚友”。
在今天反腐败制度机制越来越健全的大环境下,绝大多数领导干部开始有了“反围猎”的意识和自律。但是,对这种“精神围猎”,某些人的认识还不够深刻。毕竟,再完美的制度也能被人钻空子,挡不住某些人以身试法,侥幸探险。领导干部如何在“反围猎”斗争中筑牢自身的篱笆,铸就坚固的铠甲,还需要高度警惕日常的“精神围猎”。
首先,领导干部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政治判断力。自身培养特长或爱好是好事,但要将这些特长或爱好当作修炼自身品德的方式,而不是炫耀的资本。领导干部要跳出身边人的包围圈,保持一种相对独立的洒脱。与下属或身边人相处,要把握恰当的“亲密有间”,和企业家交往,要把握适当的“亲清有道”。有了恰当的距离感,领导干部在决策或执行政策时不至于过分依赖下属或身边人,也不至于受他们不当的干扰。这样,就可以减少下属或身边人的恭维、奉承、送礼、行贿等行为,防止与下属或企业主称兄道弟、吃喝不分,避免受困于甜言蜜语的“围猎”,保证工作中不丧失原则。
其次,领导干部要跳出个人狭隘的政绩观,摆正自己的心态。不能因政绩突出而沾沾自喜,引为己功。要有更高的目标、更大的格局、更高的追求,要对照中央的要求和民众的期望,不能满足于眼前的成绩。
曾有某些领导被称为“老板”“老大”或“大哥”,这些江湖习气导致一些干部身份异化,由党的干部变成江湖小圈子的当家人。近些年来,这一现象基本绝迹,这就说明,只要真正重视,有了防范意识,问题就不难解决。总之,要筑牢“反围猎”的防腐墙,应该高度警惕甜言蜜语的精神“围猎”。
3616500338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