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是华夏民族五千年历史浇灌下的一朵绚丽之花,是东方艺术中的重要瑰宝。本文主要通过陈述中国画的历史起源和演变发展,沿着时间主线对其创作元素和艺术表现形式进行了论述与说明,从中归纳出中国画的审美特征和气韵表达方式。并在此基础上,将中国画置于新时代文化语境中进行探讨,对其未来发展走向进行了预测和展望,以期对艺术事业产生积极影响。
中国画是伫立在世界艺术之林的一颗巍峨大树,无论是题材选择、表现形式、表现方法还是创作工具上都独具民族性、艺术性和独创性。当前中国画正处于新时代多元发展语境中,当代绘画艺术家应在东方艺术这一肥沃的土壤上继续播种,不断借鉴与吸收外国先进创作理念,创作出弘扬时代旋律,具有东方气韵的伟大作品,进一步向外展示民族文化气象。
1 中国画的历史发展背景
中國画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自旧石器时代开始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在石器时代,中国绘画作品兼具实用性和艺术性两种双重属性,这时的绘画艺术载体以器皿和陶瓷为主,纹样图案具有较强的象生性和表现力。人们在夏商周时期的青铜器上发现了多种动物主题的纹样图案,包括云雷纹、龙纹、龟纹以及饕餮纹等,这些图案是之后中国绘画的重要素材来源,进一步推动了当时雕塑与绘画的演变进程,为中国画发展创设了有利条件。春秋战国时期,中国进入封建社会,以帛作画成为这一时代的主要绘画形式,传统艺术家们以不同颜色的线代替画笔,创作出许多各异的人物形象。经过不断打磨和完善,创作者在人物面部塑造和五官刻画上更加惟妙惟肖,绘画技巧取得了极大的提高。秦汉时期的美术事业朝着更加多元化的态势发展,绘画题材更加丰富,且艺术作品成为创作者寄托思绪、抒发情感的重要工具,从艺术作品中能够了解到不同艺术家的信仰、思想与道德观念[1]。
魏晋南北朝时期,在汉代绘画艺术的奠基下,山水画、人物画以及花鸟画等多种类型的中国画百花齐放、争奇斗艳,呈现出一派繁荣的景象。同时,这一时期出现了专业的艺术创作者,在绘画理论研究和技巧精细度上皆有较大突破和进步。隋唐时期是中国传统绘画发展的巅峰时期。首先,在绘画题材上,题材选择受限较小,选择范围更为宽广;第二,在画面比例设置上,画面构图更加符合设计比例,整体视觉效果更佳;第三,人物画、花鸟画和山水画三者之间的区分度更高,形成了单独派系,具有独自的创作风格和特点;第四,水墨画开始出现,且得到了初步发展。
五代两宋时期,绘画开始具有专门的组织机构,皇家画院以及画学的兴起使中国绘画进入新的发展时期,更具体系化和规整化。郭熙在《林泉高致》中提出“意境”一词,此词一经出现,便成为中国美学创作的核心概念,并在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一直主宰着中国艺术界和文化界的发展,广泛出现在诗词歌赋、书法绘画以及音乐等多种艺术门类中。元代时期,绘画家倾向于选择梅兰竹菊和松石等植物典型作为绘画题材,实现主观情感和绘画艺术的有机融合。
明清时期,绘画派别较多,画家层出不穷。明代初期主要以“浙派”体绘风格为代表,中期以“吴门画派”为典型,明代末期,人物画、山水画和花鸟画都取得了较为显著的发展与进步。清代承接明朝绘画特征,进行了技术凝练与完善,人物画在后期引入了西洋画法,进行了局部改变。
2 中国画的审美特征
2.1 线性表现特征
中国画与西方绘画在线条表达上具有明显区别,西方以油画作品最为出名,西方艺术家倾向于通过不同色彩之间的组合、对比、碰撞和晕染达到表现物体形象的目的,更关注于画面立体感的呈现。中国绘画主要通过变换线条形状、疏密、曲直和弯度来支撑作品。中国画的线条具有中和之美、力度之美、节奏之美和柔情之美[2]。中和之美是指绘画线条秉持阴阳相济的理念,在刚与柔之间达到一种动态平衡状态。在运笔提按上皆有讲究,提中有按,按中有提,提按相融,方能形成刚柔并济的线条;中国画极其注重线条的力度体现,虽然不讲求透视,但线条必须具有立体感,让人产生一种“下笔如有神”的感动力量,“骨法用笔”便是中国画力度之美的显著体现。潘天寿说:“线以骨气为质,由一笔而至千万笔,必须一气呵成,隔行不断,密密疏疏,相就相让,相辅相成,如行云之缥缈于太空,流水之湍行于大地一任自然,即以气行也。”线条之美在于连续感和接连感,中国绘画最为讲究一气呵成、行云流水,其中的停笔顿点除非有其特殊用意所在,否则便是绘画中的一处败笔。在中国画的物象布置中,S型律动构图是画家最为常用的艺术表现形式。与直线构图相比,S型构图的动态性和空间感更强,能够有力增强画面的律动感和协调感。S型律动与道家的八卦太极图也较为契合,中间的S型曲线将其分为黑白两届,如同水中游动的鱼一般,既紧密缠绕,相互连接,又相互区别,呈现出静中有动,动中有静,虚实相生的奇特美感。同时,S型曲线的延展性较强,能够突破人们的视觉限制,令观赏者回味无穷,从而为其想象力插上腾飞的翅膀,产生无限意境之美。
2.2 虚实留白特征
虚与实一直以来都是中国艺术的主要追寻方向之一。虚与实之间的辩证与统一,是人们创造和谐美景、营造意境的艺术表征形式,受到历代画家和创作者的青睐和喜爱。虚实相生,虚实结合在中国绘画中具有两层不同的含义。第一层含义是从实体勾画和虚景留白层面加以区分。中国画在创作中主要借助笔墨勾勒、擦点、晕染等技法描绘出实体画像,表达主体物像,而在这之外的空白画面则是画者有意识的留白,以此形成实体与空白之间的对照,达到凸显实体,衬托主旨的目的。对于空间空白的利用是中国画构图的一大特点,画面中的部分空白正如同钢琴演奏中的空节拍,不仅能够起到划分音乐层次、控制节奏的作用,还能够带给人“此处无声胜有声”的奇特感觉[3]。笔墨与空白之间正如一体两面,是一种相互成就、互生互发的关系。第二层含义是从画面内外进行区分,画面之内是作品实体所在,画面之外则是虚化空间。对历朝历代的写意山水画进行赏析发现,画面边框常常对空间造型的塑造进行限制,但是创作者的主观意识却往往超出画面的局限,无边无际,辽远空旷。因此,在对中国画进行鉴赏时,往往不能只看到其实体边框,而应从实体外形进一步上升到虚化空间,择清和明晰画作背后的深层含义。
2.3 神韵色彩特征
中国绘画中对于色彩的调配和运用炉火纯青,色彩是中国画的重要艺术表征方式之一。最初,人们对于色彩的运用以较为浓厚的纯色系为主,艳丽的五原色是秦汉之际艺术家的首要选择。魏晋南北朝时期,清雅淡美和超然绝俗成为艺术家的最高追求。创作者在用色上讲求清淡雅致,画面呈现追求婉约动人。隋唐时期出现了朱砂、石绿、石青、赭红、鹅黄等多种不同的清淡色系,画面色彩格调高雅。在古代壁画色彩、传统工笔画色彩和民间色彩艺术的综合影响下,当代色彩选择与运用更为夸张大胆,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当前我国中国画的色彩图谱更为全面丰富,在已有色彩基调下融合西方色彩觀,利用明暗对比、色彩对比、冷暖互补和补色对比,使画面呈现出的色彩效果更具有层次感和表现力。尤其以中国彩墨画为主,当代中国彩墨画的色彩纷呈,画面中既有表现性色彩,也有抽象性色彩,浓烈与淡雅之间的激烈碰撞使创作者的思想呈现、感情表达更为浓烈。如在作品《吉祥天女》中,画家王一帆以女伞兵为创作原型,以线条为画作主要支撑,通过将矿物质颜料加以堆叠,渲染出浓烈、壮丽的宏观景象,突破了传统画作色彩过于单一的局限性,使人物形象更加饱满鲜活。同时,色彩对于中华民族来说具有特殊的象征意义,其本身的指代性是艺术家在选用不同色彩时必须加以考量的关键因素,传统五元色和墨白丹青等传统色彩在当代中国绘画中仍然具有不可取代的重要价值。
2.4 意境构置与呈现
中国传统哲学和美学思想是中国绘画意境呈现的重要理论基础,中国画借助线条、色彩以及虚实留白等表现形式达到“情景交融”的高维度意境呈现。近代学者王国维先生说到:“情不能离开景,一切景语皆情语也。”意境是中国画美学赏析中的重要组成成分,是画家基于现实感悟凝练出的情与景之间高度融合的显著体现。中国画的意境美体现在“似与不似”之间的高度平衡,纵观中国绘画,我们发现多数艺术家在创作时并不是直接对创作原型进行模仿和复原,而是在其基础上进行艺术修饰,采用或夸张或模糊的手法加以改造,紧抓物体原型之魂,即讲究最终作品达到“神似”,以使创作原型活灵活现。中国画的意境之美体现在“境”字上,这也与上文提到的虚实留白相呼应,创作者在物象实体之外营造出的景外之境是绘画作品的真正内核。中国画的意境美体现在“书画同源”。自古以来,诗词歌赋和音乐、绘画便具有较深的内在联系,中国文人及艺术家将书法、诗词与绘画结合起来,借书法抒发胸臆,借绘画呈现画面,书画一体,相互渗透,互相交融,进一步加深整幅作品的意境美感。无论是借景抒情还是融情于景,都要在情与景之间找到一种相对平衡的状态,形成两者之间更深层次的交相呼应[4]。正如著名画家徐悲鸿先生的《奔马图》,此作品之所以闻名于世不在于其画面中的马形似逼真,而在于作者将马之神韵孕于画面中,形成了形与神之间的完美融合,且画作中的马奔涌向前、目标明确,体现了一种勇往直前、坚强雄劲的民族精神,符合中华民族的精神气韵和审美习惯,是一部主旨高尚、意境深远的伟大作品。
3 当代中国画未来发展趋势探讨
中国传统绘画具有独特的创作空间、审美追求和气韵表达。古代艺术家倾向于从世界万物中寻求创作灵感和素材,将自然界灵动的事物呈现于纸面上,为观赏者营造一个意境深远的空间。中国画中具有的写意精神使画面不仅仅处于简单满足视觉享受上的表层形式追求,而具有真正支撑画面整体的内核思想。当代中国画在抓握东方艺术根系的基础上不断向外延伸,积极吸纳西方艺术创作理念,在抽象与具象、立体与平面、浓烈与淡雅之间找到了相对平衡。艺术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是现实生活的凝练和终极映射,未来中国画将朝向更为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在接续传统绘画艺术精神的基础上,融合时代特征,具有时代属性,实现历史性、现实性、思想性和民族性的统一。从事中国画创作的艺术家应以中华传统文化为创作核心,以慧眼观察和体悟新时代生活情景和自然现象,以更为宽广的胸怀接受和吸纳外来艺术理念及绘画技艺,创作出更多熔铸时代精神、民众喜闻乐见的优秀绘画作品,以自身的力量推动新时代中国文艺事业发展进程,满足人民的精神需求。
引用
[1] 潘月兰.中国画的审美特征与创作方法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22(14):60-62.
[2] 赵霞.中国画中艺术表现特性研究[D].烟台:鲁东大学,2014.
[3] 罗华锦.浅谈当代中国画的创作语境及其艺术构成——以新时代主题性创作为例[J].艺术教育,2022(6):153-156.
[4] 杨彦辉,Wei Na.中国画意境中的和谐审美意识[J].艺术研究,2021(6):10-13.
作者简介:金千(1991—),女,江苏扬州人,硕士研究生,讲师,就职于扬州大学广陵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