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龙云
(吕梁学院汾阳师范分校,山西 吕梁 032200)
我国传统民间美术源远流长、底蕴深厚,是广大劳动人民在生产实践中创造的具有民族文化特征与独特地域色彩的艺术形式,无论是题材选择,还是图形语言无不承载着厚重的文化内涵,体现出独特的民俗风情与地方色彩,乃群众智慧与淳朴之美的结晶。近些年随着国际地位和经济实力的提高,我国的传统文化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更广泛的认可和喜爱。然而随着现代化与城镇化快速推进,很多过去活态的文化传统已经迅速转化为需要保护的文化遗产,民间文化的传递出现代际断裂,且当前国内很多高校在进行艺术教育过程中仍在强调西方设计理念与元素,未将我国传统民间艺术纳入教育体系,民族美术史较少被纳入学院艺术史教科书,传统民间美术资源运用极为忽视。这不仅不利于中国特色艺术教育体制的形成,还阻塞了我国传统民间美术的传承发展之路。因此,有必要深入探讨传统民间美术在艺术教育中的传承与实践。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迁,传统民间美术不仅审美内涵愈加凸显,而且教育价值日趋突出,对于引领当代大学生形成科学的审美观、价值观意义深远。全面把握、正确认识传统民间美术在艺术教育中的价值,不仅有利于艺术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还有助于民间美术的传承与发展。
早在上世纪9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曾指出:“发展教育的民族特色是全球教育发展的大趋势。”我国在《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中也明确提到: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丰富并创新课程形式。传统民间美术是我国历史悠久的文化遗产,不仅民族精神气质鲜明,而且种类丰富多彩,为艺术教育的本土化、民族化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无论是绘画、雕塑,还是建筑、服装、民间手工艺,民间美术不论是工艺技巧还是艺术表现均呈现出浓郁的乡土特色与执著的民族精神,且极贴近地方文化生活,因而是最丰富、最适切的艺术教育资源。[1]
传统民间美术追求生命与生活的意义,既有艺术性与生活性特征,又不乏感情色彩的艺术语言,极大程度上展示出中国不同地域的民族生活习俗与审美理念,因而对学生审美意识的培养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传统民间美术不仅有愉悦于物象的外形、色彩、空间、肌理等形式风格,还有深藏于内的至真至纯的生命力量,其将理想愿望与情感表达融于一体,展现出民族特有的心理情感结构与审美定向模式,在当代艺术设计中具有重要的引用价值与指导意义。因此,可充分利用传统民间美术的意念美、组合美与变形美等美学价值,引导艺术专业学生持续提升审美能力。
传统民间美术是造型的艺术,是通过图形的高度概括、变形与夸张,利用对比与统一的形式美原理,以点线面为造型元素制作而成的,将其非本质的东西去除,强调并夸张有特征、有性格的部分,化复杂为单纯,实现了艺术的再创造,加上民间美术多施以饱满、明快、简洁、清新、纯度较高的原色,因而具有强烈的装饰效果。然而,多数艺术专业学生因接触甚少,并不了解传统民间美术的造型语言与色彩语言特征,导致其设计的造型与色彩趋于学院派,无法贴近生活,更难以打动观众,更别提视觉传达。可见,传统民间美术作为中华民族传统美术的源泉,其造型特征及色彩高度概括的特点与艺术设计作品的应用是一致的。因此,利用民间美术设计语言能够有效提高学生造型能力与色彩表现力。[2]
鲁迅先生曾言:“现在的文学也一样,有地方色彩的,倒容易成为世界的,即为别国所注意。打出世界去,即于中国之活动有利。”[3]传统民间美术亦是如此,其厚植于我国民族传统文化,蕴涵着民族的传统文化观与哲学观,是数千年来广大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彰显出强烈的民族文化精神,理应在全球艺术领域闪耀光彩。真正优秀的艺术大师,必然最擅长吸收本民族传统民间美术精髓,为自己的设计与创造服务。只有不断发扬传统民间美术的精髓,在传承中持续发掘与创造方可实现真正的发展。然而,传统蜻蜓点水式的鉴赏方式及西方艺术文化的冲击,并未使学生更好地认识传统民间美术的文化价值,亟需推动传统民间美术“进校园”“进课堂”,使之深度融入艺术教育领域,如此方可引导当代大学生更全面地认识我国优秀民间艺术,培养其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塑造其高尚的民族精神与文化自觉性,使之主动肩负起民族文化复兴的历史重任。[4]
现代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使民间文化、乡村生活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基于传承发扬传统民间美术以及为当代高校艺术教育提供新观念、新视野的目的,在正确认识传统民间美术在艺术教育中的重要价值后,高校艺术教育在改革发展中,应转换观念,突出课堂艺术功能;整合资源,推进校本课程建设;创新教学,探索多元实践活动;优化师资,建立传承教学基地。
受西方文化的冲击,很多人将国外艺术理念及设计文化视为潮流,而将传统民间艺术视为老土与落后,这导致传统民间美术在艺术教育领域的失落。要扭转这一状况,关键是要深化对民间美术的价值认知,树立民族文化教育理念,突出课堂教学的艺术功能,使学生在理解与认同中自觉传承和实践传统民间美术。一方面,高校要持续加大对传统民间美术的宣传力度,既要通过校园网、校园贴吧、微信、微博等平台大力宣传地方美术资源,又要定期聘请行业专家、民间美术传承人来校开展专题讲座,组织学生参观文化馆、民俗馆、博物馆,使之深入了解传统民间美术的历史渊源与博大精深,以此强化广大师生对民间美术的认知与重视度。另一方面,教师要将“艺术”作为课堂的首要教学内容,以培养学生艺术素养为核心,通过传统民间美术资源的分析与模仿,弥补学生传统文化修养的缺失,促进学生艺术创作与鉴赏能力的提升。例如,教师可开展以苗族蜡染为话题的讨论会,使学生针对苗族蜡染技艺提出个人观念,并根据观念设计出对应的艺术作品,以此培育学生的艺术能力与素养。[5]
为了更好地推动传统民间美术的传承与实践,必须深度挖掘和整合本地民间美术资源,并将其融入艺术课程体系,通过校本教材的编写与校本课程模块的建设,使传统民间美术更好地走进课堂。一方面,教师要借助互联网资源、民间美术网络平台、民俗文化馆等多种渠道全面搜集本地民间美术资源,并从中筛选、整合出适宜教学所用的资源和素材,将其融入艺术通识教育选修课,使学生通过把握本土民间美术基本知识与技能,树立起传承与弘扬意识,肩负起保护、挖掘与抢救传统民间美术的重任;另一方面,教师要在全面了解民间美术的起源、种类、制作方式等信息的基础上,编写特色的校本教材。教材要对民间美术的历史、现状及精神内涵进行阐释,并从内容、构图、色彩、造型等各方面对民间美术创作进行深刻剖析,并选择优秀作品作为范例进行系统讲解。例如,贵州某高校增加了贵州民间美术资源在本校艺术教育专业课程设计中的应用种类,将播娜摩簸箕画、剑河苗族锡绣、大方漆器工艺、丹寨县石桥白皮纸工艺等全面融入校本课程模块,为当地民间美术的传承与实践提供了有力支持。[6]
传统民间美术鲜明的地域性、实用性特征为艺术教育改革提供了支持。提高传统民间美术的应用实践效果,关键是要把握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两大方面,通过多元教学方法的创新与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一方面,教师要利用民间美术校本课程,通过课堂开展民间美术概论、民间美术作品欣赏等教学,向学生讲解民间美术的起源、发展和沿革,引领学生欣赏优秀的民间美术作品,使学生全面了解和把握民间美术的产生背景、时代特征、材料与制作工艺等理论知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除了要灵活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等多元教学方法以外,还要利用慕课、微课等资源开展线上线下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使之更好地体验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艺术。[7]另一方面,应以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等多种形式,借助校外、社会等多元化不同主体的多维度支持,利用现代先进的科学知识,如虚拟现实技术等,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切身体验并感悟传统民间美术。例如,浙江某高校组织学生开展专题实践活动,使之走访舟山渔民画的传承人,亲身感受渔乡风情,在提升学生舟山渔民画的创作技法的同时,增强其对该民间艺术的保护、传承意识。[8]
传统民间美术在艺术教育中的传承与实践离不开优秀师资力量的引导。然而,当前高校普遍缺乏合格的师资力量。因此,亟需立足民间美术视野,全面推进师资队伍建设,建立传承教学基地,以保障传统民间美术的教学质量。一方面,高校要加强师资队伍培训,通过专家莅临指导、学术交流、田野考察、课题研究与专题研讨等多种方法,全面拓展教师的文化视野,提高其民间美术资源的运用与执教能力,同时要直接从民间聘请工艺传承人、专业收藏者和文化工作者来校授课、举办讲座或进行技艺展示,为民间美术的教育传承与实践应用提供支持。另一方面,高校要争取政府的支持,联合民间美术机构、社会组织等全面推进民间美术传承教学基地建设,既为当地经济及文化发展提供支持,又为学校艺术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提供助力。例如,浙江某高校将舟山渔民画作为特色文化,在政府及当地民间美术研究所的支持下,建立了舟山渔民画传承保护基地,鼓励学生申报各类项目,从民间美术视角创新创业,既解决了就业问题,为当地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还保护和传承了舟山渔民画,可谓一举多得。[9]
综上,对于中国美术史而言,雅俗对立的观念是导致传统民间美术长期不受重视的思想根源。要更好地推动我国传统民间美术的传承与发展,关键是对传统民间美术进行价值重估,迎合美术的“大众化”诉求,使传统民间美术不再停留于“街头市井”,而是逐步“登堂入室”,进入高校等艺术教育领域,既充分发挥其作为艺术教育载体的审美教育、精神感召、创作启示等多元价值,又使之在艺术教育中更好地得到传承与发展,充分彰显其融审美性和实用性于一体的艺术特征。值得思考的是,当前艺术教学中传统民间美术的传承与实践仍面临着诸多困境和难题,主要体现在高校对民间美术资源不重视、艺术教育的艺术功能持续弱化、民间美术资源应用方式单一等方面。因此,还需进一步深化传统民间美术在艺术教育中的传承与实践研究,以实现我国传统民间美术传承与高校艺术教育发展的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