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于干千 从民主协商到协商民主:中国特色协商民主的理论建构和实践探索
7/李泽然 论哈尼语语法化现象
12/土 南 景哈哈尼语的示证范畴
14/王代芬 哈尼族地区师资结构失衡与突破——以M 县D 小学为例
21/李金发 红河流域彝族传统生态文化的特点
26/艾 芳 彝文古籍中对疾病现象的认知和探索
30/罗边伍各凉山彝族婚丧嫁娶消费对扶贫的影响现状研究
35/沙龙佳,杨大川,张 岚 云南小凉山毕摩文化传承方式探析
39/王战领 末昂语数词韵律和构词特征
43/田雪青 乡村振兴背景下少数民族文化主体性的本土化实践——基于云南省石林县大糯黑村的调查
48/刘 权,李彦锋 缅甸华文教育研究综观
52/陶文娟 “中老经济走廊”建设背景下云南省老挝语翻译人才培养研究
56/梁雪梅 村史馆的国内研究现状与路径前瞻
60/杨丽周 傣泰民族谚语的生态伦理观及其当代价值
65/祝 峰,杨明宏 德昂族濒危小语言支系汝买方言活力重估——以瑞丽勐秀乡南桑汝买自然村为个案研究
70/郭萌萌,戴红亮 傣语傣绷方言概况
77/刘建琼 云南方块壮字的构造
82/韦亮节 理据与方块壮字异体字的整理
87/尹朋灯 缅甸克钦族学习汉语语音的重难点研究
92/李 凯,彭饮冰 从顺势治疗到精神宣泄——论卡塔西斯的疗愈功用
96/罗安伟,段 玲 从民间文学中的“傻女婿”看猪八戒形象的塑造
100/覃 慧 务川方言量词重叠现象研究
107/陈 程,钟江华 略探主观极性程度构式“X 到变形”
110/汪 力 个旧黑蚂井古墓葬M16 号解读
114/王 欢 朱庭珍年谱精要(1841—1903)
119/何云江 《广志绎》中的明代云南人文地理与自然风貌
124/孙建伟 修道与问学:君子道德行为的两重路径
127/陈国成 海洋意识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四重维度
130/江晓兰 丘逢甲的祖根意识与对台文化交流探究
135/王 萍 科学价值观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研究
138/陈丽媛 论道德体悟教育——以“从做中学”展开
143/罗 艺 来华留学生汉语综合课程思政教改实践
148/李增华,伊继东 交叉学科视域下“教育—地理”学科融合的边界及限度论略
153/秦丽波,安传达,张 媛赛教融合背景下高校英语教学体系改革与实践
158/王艳娥 本科生学业导师制实施效果的影响因素分析——以红河学院为例
163/何莉芸,章 翔,杨玉洁,周 博,王 刚基于 Web of Science 可视化分析思维导图在教育领域的研究状况以及对国内研究的启发
封二:我校召开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云南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会议精神宣讲会
封三:学校召开2022年务虚工作会议
1/何绍明 哈尼族自然崇拜文化略考
8/李福来,陈 娥 尼美哈尼话与大寨哈尼话的语音对比研究
11/土 南,朱雨佳,许君悦,崔美香哈尼族贺新房歌“瑟依嚓”研究
14/许君悦 哈尼族作家朗确小说《阿妈的土地》叙事艺术探究
17/何绍芬,钱 波论彝族家训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积极作用
22/祁永超 云南彝族火把节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28/普成山 过渡与身份——田村彝族诞生礼仪及其文化解读
33/吴晓丹 民国时期滇越铁路匪患问题与边疆治理述论
40/刘睿宸,贾 凡 1949 年以来个碧石铁路史研究综述
46/罗 超,王小为近十年我国爱国主义教育的研究综述——基于2010-2019 年知网核心期刊学术论文分析
50/明 珠 欧盟“伊拉斯谟计划”对外合作的经验与启示
54/王政星,孔 瑞民族村庄公共事务治理的困境与对策研究——基于W 村串户路硬化和茶叶进村两起事件的调查
60/曾 涛 数字化时代我国动漫出版的路径升级
64/刘 静,王士有 新时代文化自信的价值及路径探析
67/梁雪梅 “乡愁”的空间叙事:以蒙自的七个村史室为例
70/李 琴,孔 瑞 传统习惯法影响下的瑶麓社区治理研究
75/张译匀 峥嵘岁月下的红色基因,永远跟党走的决心——云南各少数民族百年红色歌谣的发展进程
81/李新军,杨立红微时代高校思政课堂实践教学有效性研究——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为例
85/钱 龙 课程思政建设中专业课教师主体责任落实路径研究
90/徐 恺 移动新媒体下思政课教育中如何应对“网络意识形态”
94/闫彩红,刘殿臣任务驱动式教学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中的探索
98/邹 俊 国有企业不完全竞争性的内涵与理论溯源
101/姚书杰,陈永尧价格竞争、差异化竞争与中国电商平台竞争策略决策研究——基于亚马逊“败走”中国市场的博弈分析
108/沈 洋 农业科技进步对农民收入影响——基于马铃薯主产区的面板数据
113/高丽晶 古代蒙古习惯法与纠纷解决制度——以法社会学为视角
119/刘正发,洪雷明,马友呷莫,于 洋四川凉山州教育扶贫“一村一幼”计划实施研究
124/何 莹,赵永乐民族地区学生儒家文化认同与学业成就水平关系的研究
129/姚 瑶 民族地区新建本科院校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满意度研究——以红河学院2013—2015 届少数民族毕业生为例
135/李佳泽,李 洋 自我效能在大学生负性生活事件中的调节作用
138/韩绮琪,袁 靖高校英语学习者自我评价有效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
142/孔 琼,倪 锐,陈灿灵,薛春丽,朱天贵,李正旭,袁盛勇葡萄炭疽病病原生物学特性及室内毒力测定
146/彭梦婷,施 娴,田康欣,李翰霖,周阳天烟草无机专用肥与有机肥配施对植烟土壤培肥效益研究
150/娄七明,许海成,孙建洪Python 中基于字典的大写金额转换算法的实现
153/黄 跃 基于4G 网络的远程一键关机系统
157/李小龙 分担集合的亚纯函数族的正规性
封二、封三:红河州特殊教育学校教师紫陶作品
1/卢 鹏,满丽萍 生育旨归与姻亲关系的强化——金平县马鞍底乡哈尼族两次婚礼的人类学解读
6/骆 莹,于 敏 母题学视角下汉族“后羿射日”与哈尼族射日神话比较
10/王成平,田宣宣,孙某姑,曾庆雅彝文古籍文献数字化博物馆建设思路探讨
13/罗夏梓平,冉秀霞彝族年在高校社区文化中的“再节日化”实践与共生——以四川旅游学院为例
18/林 莉 近二十年越南语汉借词研究综述
23/杨氏检 现代越南语程度副词研究述评
29/韦丽华 论越南雄王“国祖”身份的构筑——基于文化认同与国家认同的思考
33/毛玉文,吴 晶越南来华留学生教育的现状、问题与发展思考——基于1999—2018 年统计数据的分析
39/白玉洁 浅析20 世纪50 年代以来中越文学互译的特点
44/何镇宇,孔 明 建水紫陶市场的生产边界研究
48/田 蕾 建水紫陶的文化内涵探析
51/王 菲 南传上座部佛教在泰国的发展与演变
55/聂 鑫 泰族死亡隐喻认知模式
59/汪 琳 苏幕遮与傩舞的跨文化研究
64/马泽波,吴 节 中国共产党百年乡村建设的三重逻辑
68/舒毅彪,朱芷乐 论红色资源与中国梦的逻辑关联
72/刘 盈 中老战略命运共同体:内涵、历史基础和现实条件
77/李洪淑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走中国特色创新发展之路
80/罗丽梅,自正发,江 宇边疆民族地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中的干部队伍建设研究——以红河州为例
85/罗 珍 论高思校想思政想政治治教理育论研课究的供给侧改革
91/穆志刚 外语专业实施课程思政研究——以英语阅读融入党史教育为例
95/刘小源 大数据视域下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价值、挑战与路径
100/孙敬华 论路遥小说中的雨雪意象
105/杨运来 论当代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疾病医疗叙事的转变——从《摩雅傣》到《虎日》
110/蔡旭东 跨文化交际视角下的中西文化差异简论——以电影《别告诉她》为例
115/杨同用,王湛博 “有点儿”后形容词感情色彩变化考察
119/马 璐 对比分析法在俄语词汇中的应用研究
123/苏 瑞 建水方言合音词研究
126/唐亮,陆璟楠,薛九洋基于知识图谱的我国环保投资研究可视化分析
131/葛晨冉,王 亮 消费者民族中心主义文献综述及研究展望
135/刘国泽,黄云开 世界主要国家疫情应对能力综合评价及分析
140/韩伏彬,董建梅 新主题 新特点 新变化——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实施方案(2021—2025 年)》精神读解
144/拜梦娇,王亚琼 汉语国际教育中的文化传播研究可视化分析
148/李振政 互动模式视域下的对外汉语高级口语教学研究
153/马妮萝,曹能秀 幼儿园教师课程领导力:内涵、价值与方法
157/吕 琰 审美教育在高校音乐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封二、封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推介:赖庆国锡器制作(斑锡技艺)
1/张 谛,杨维佳 哈尼族铓鼓与巫、武、舞的关联性研究
6/夏进宽 “非遗”语境下哈尼族木雀舞表述主体的文化自觉
9/龙云飞 哈尼族奕车人村寨宜居环境整治:现状、困境与路径选择
14/李阿亮 哈尼语形容词重叠式
19/李晓旋 晚清至民国时期彝族婚契三则研究
24/谢坤宏 滇南彝族花灯舞蹈发展及思考
28/陈秭妙 语序对彝语纳苏话与汉语被动句结构的影响
32/黄 伟,何 娟 文学地理学视阈下古代中越赴使诗中的审美书写
37/梁运过,卢欣怡,马 倩越南足球文化塑造中民族精神构建策略研究
41/王毅婷 越南属地化用工环境的改变及其影响与应对
46/吴雨亭,刘海青 滇越边境传统手工艺发展现状调查
51/刘家亮 地方高校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专业化教育实践探析——以红河学院紫陶学院为例
55/李泽杨 建水紫陶群雕艺术创作研究——以《哈尼族“十月年”》作品为例
59/王剑飞,何 磊,刘胤璇,林 锐建水紫陶的地理标志产品特性探析
62/倪 慧 全面加强民族地区高校党的政治建设的实践路径
67/胡 昭,马泽波 云南推进生态文明排头兵建设:实践透视、影响因素与路径优化——以红河州为例
72/侯冬青,张礼芳 滇西边境地区移动互联网网络生态现状及问题探索
75/廖倩怡,刘青峰 社会治理视角下智慧社区建设的路径探究——以昆明市盘龙区为例
80/高春波 课程思政背景下高校创业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84/李 萍,徐 征,邵维庆 疫情防控背景下高校线上思政课教学存在问题及其对策探究
88/孙 健 高校辅导员在学生价值引领中的定位、实践与优化
92/林 琼 双线混合式课程思政路径研究——以“商务英语新闻评论”项目教学设计为例
96/申佳帆,黄云开 云南GDP 预测及分析
103/马俊林 译介、传播、转型——丁佶的西方近代会计学知识译介活动
108/何镇宇 云南人口研究综述
111/丰 庆,李 丽 云南人口抚养比的影响因素分析
117/王凌虹 紧凑而疏淡的诗意——张艳娥新诗的特质
120/徐健翔,张建春 多丽丝·莱辛小说创作生态女性意识觉醒历程解读
124/杨彭倩,黄 晖 埃塞俄比亚文学的缘起与流变
128/向贤文 连谓结构新探——以秦简牍材料为例
134/郑 琼 《汉字海》未收的20 个“嗣”字异体考辨
138/徐 斌 象似性视角下英语词组动词的认知模式异同研究
141/尚豪伟,聂泽武 柬埔寨华校学生汉字笔画偏误情况分析
145/雷 鑫,许旭红,吴庆春新商科背景下国际商务本科专业教育创新发展探索——以“专业导论”课程为例
149/吴治华,王 娟 国标指导下农业类高校英语专业人文课程回归的教学思考
152/周开林,李梦茹 三种反馈模式下英语专业学生二语写作效果研究
155/蒋 敏 欧洲跨文化教育研究综述(2000—2020 年)
封二、封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推介:石屏乌铜走银工艺
1/王明贵 彝族美术理论探讨与作品研究评析
7/郭思思 撒尼绣娘重塑社会性别关系的实践与策略思考
13/布小继 现代作家笔下的滇越铁路与沿线市镇的风物书写——以《马帮旅行》《滇缅公路》为中心
17/庄兴成 范德伟 论滇越铁路路权的丧失与收回
22/潘能梅 越南华人民间信仰历史与现状
28/黄怡凡 道教在越南的传播——道教的传入与新道派的产生
32/覃小桐 越南“神蛙丈夫”型故事母题研究
37/蔡 飞 从中越行政地名重名现象看中国文化对越南的影响
42/董信吟 越南语亲属称谓面称时的语义分析
46/陶 璐,赵金元人才振兴视域下农村留守儿童现状与对策研究——以陕西省汉中市李子垭村为例
51/董少林,陈水苗 乡村振兴视域下皖北乡风文明建设研究——以亳州为例
55/王 琛,张家量 乡村振兴背景下县域三重功能的思考——基于云南省M 县的考察
60/吴 节,马泽波 城市社区再组织化与基层社会治理创新——以云南省J 县BS 社区基层治理实践为例
65/李锟鹏 “生命共同体”理念探析——基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70/郎丽娜,吴晓梅 傩•傩戏•傩文化——仡佬族傩文化媒体化研究
74/李富伦,吴宇航 云南地方旧志中六月六“晒物”习俗
79/冯雅颖,张 衡 基于声音景观理论的花鼓灯灯歌研究
84/高苗苗 不同时期钢琴触键及音乐表现演变历程分析
87/李艳敏 老挝留学生汉语语篇语法衔接手段的偏误分析
91/张丽霞 聚类分析在外国语言学研究中的实践
94/张义伟,范祖莉 陈晓敏 基于客户感知视角下的快递物流企业客户满意度研究
98/陈静思,贝松瑞,吴 瑕,赵果庆云南省全要素生产率的时空分异及收敛性分析
104/吴海勇 漳州装备制造产业高端化转型升级路径分析
109/朱 丽 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价值耦合与实现路径
114/陈 群,黄 蓉主旋律电影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策略研究
118/李向春 国家认同教育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路径初探
122/甄伟锋,张 瀛 我国青少年媒介素养研究文献分析
127/张 婷 新高考改革下高校招生的现实困境与策略调整
131/鲁海菊,林丽飞,周银丽,熊应艳,王 媛基于问题的普通植物病理学网络教学设计与实践
134/何 莹 师范专业认证背景下课程的形成性评价的设计与实施
137/柏 敏 基于“互联网+”的混合式学习模式对泰语专业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140/冯海丹 近25 年来泰国留学生汉语语音教学研究述评
146/杜 洋 终身教育背景下“音乐类”非遗的传承解析
151/江 洁,张 森,刘云瑞,闵 洁,郭德伟,张文斌盆栽智能底座的设计与制作
154/曹 流,韦 相,王 晶大学生图书馆借阅大数据分析
158/王振家,丁文琼利用(G'/G)-展开法求分数阶Drinfel’d-Sokolov-Wilson 方程精确解
封二、封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推介:石屏彝族剪纸刺绣工艺
1/朱志霞 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2/王 谦 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
3/倪 慧 文化自信:马克思主义民族文化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鲜明特征
5/林 聪,李冬梅 21 世纪中越外语教育政策的比较及其启示
10/张 贤 《西游记》汉越平行语料库的比喻修辞翻译探析
14/杨亚河,孔 明 构建新型交易平台促进紫陶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些思考
18/刘洁婷 新发展理念视阈下建水西庄紫陶特色小镇的培育 路径研究
22/文 伟,袁 茜 新时代创新党员干部政德教育略论
26/宋文娅,梁思宇 党建与业务融合:国有企业党组织建设机制研究
30/朱加虎 推进红河州农民专业合作社党建工作研究
35/张君博 诚信如何传扬——基于内化作用的探讨
40/贾云飞 党史教育中大学生道路自信的培育路径研究
44/苏雅婷,宫留记 大学生网络伦理失范现象剖析及策略建构
48/王孔燕,保怡君 “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的价值意蕴和实 践路径探析
51/虞 颖,孟彦菊 基于AR 模型的恩格尔系数分析与预测——以云南省农村居民家庭为例
54/李 婧,徐世海 长江经济带中固定资产投资对区域经济差异影响研究
62/王小东 法律环境、媒体关注与企业环保投资——基于新《环保法》的实验研究
68/路 伟 近体诗格律的理论阐释
72/郑 琦 威弗莱性格形成原因分析
75/庞 仙,赵小兵 外国人习得汉语单字调的偏误分析——以云南瑞丽缅籍来华务工人员为例
81/张薇薇 唐以来文献笔顺书写材料
87/杨珊珊 三个平面视角下的自嘲分析
96/黄小平,庞守贵多模态话语对少数民族文化的构建及认同分析——以四个央视精准扶贫视频广告为例
102/吕超楠 甘肃红色文化的视觉传播研究
105/廖光发 英模•电影•困境:《杨善洲》批评嬗变兼论“育”的主题
109/刘 燕 东巴文形声字的特点及其发展——兼与古汉字形声字比较
115/李江南 乡村振兴中少数民族地区“健康”认知的调试与转变——以丽江黎明村傈僳族为例
119/浮菁玉 浅析古滇国时期青铜器纹饰与云南少数民族舞蹈文化 的关系——以翔鹭纹为例
124/杨晓雯,刘 莎 六十年海外继承语教育研究综述
132/张 男,彭小娟,刘静洁在线汉语学习者去动机影响因素调查研究——以云南某高校为例
137/姜 月,彭泉钦 撤点并校后的文化适应:聚焦西双版纳州景哈中心小学 “后进生”问题
143/杨福梅 陈鹤琴“活”玩具设计与推广的教育人类学分析
147/刘 昀 高校科技创新创业园规划与教学协同模式研究——以集美大学诚毅学院为例
152/江 洁 《机械原理》课程教学创新探索
156/郭蓉宇 商务英语口语教学现状调查——以A 高校商务英语专业为例
封二、封三:红河学院开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系列主题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