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云飞
(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广东广州 510510)
习近平指出:“走自己的路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立足点”[1]。增强大学生道路自信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学史增信”目标的必然要求,也是坚定大学生理想信念,培养新时代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的重要举措。对党史教育活动开展以来,大学生道路自信的状况进行调研,分析大学生道路自信的基本状况和存在问题,探寻党史教育中大学生道路自信的培育路径,对于增强党史教育活动效果,坚定大学生道路自信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了解当代大学生对中国道路的自信状况是增强大学生道路自信教育的前提,而大学生信仰、信念和信心的树立需要经历一个从认知到认同再到践行的过程。其中会受到个人经历、家庭背景、学校教育、社会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这个过程中也会出现反复和变化。因此,课题组结合影响大学生道路自信的几个主要因素,从认知、认同和信念三个方面对大学生道路自信的状况进行了调查。
本次调查以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广东文艺职业学院3所高职院校的在校学生为调查对象,每所学校发放问卷300份,共计900份,收回886份,有效问卷882份,有效率为98%。调查对象的范围涵盖了大一、大二和大三三个年级,涉及商务英语、测绘遥感、计算机应用、新能源汽车等10个专业。统计结果显示,在882份有效问卷中,受访者中的男女性别比例比较均衡。其中,男生受访者有446人,占50.6%。女生受访者有436人,占49.4%。有效问卷中受访者的年级分布也比较均衡。其中,大一的受访者有299人,占33.9 %。大二的受访者有296人,占33.6 %。大三的受访者有287人,占32.5%。从整个统计结果来看,本次调查结果具有较强的代表性。
认知途径对于大学生认知状况的影响至关重要,直接决定了大学生的认知内容和认知程度。因此,调查问卷从大学生对中国道路的认知途径、认知内容和认知程度三个方面进行了调研。
在认知途径方面,调查问卷列举了课堂教学、网络、电视、课外书籍、报纸、广播、宣传栏等项目供学生选择。结果发现,课堂教学仍是大学生认知中国道路的主要途径,网络在帮助大学生认知中国道路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广播、宣传栏等其他媒介在推动大学生认知中国道路方面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高校的教育工作者应高度重视课堂教学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充分发挥课堂教育主渠道的作用,建设好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同时,在网络媒体兴起的时代背景下,要借助微博、微信、网站等平台,打造适合当代大学生特点的网络阵地。在校园文化方面,要发挥校园广播、校内宣传和社团活动的积极作用,大力传播正能量,营造出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
在认知内容方面,调查问卷主要从“中国道路”的战略目标、总体布局、领导力量等方面设置题目,重点考察大学生对“中国道路”基本内涵的理解。调研结果显示,大学生对中国道路的认知内容与其所在年级有直接的关系,高年级学生比低年级学生在认知内容方面要更加全面。这种结果也在调研者的预料之中。在高校思政课的设置当中,关于“中国道路”的内容主要体现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当中,而这门课程是在大二学生中开设。所以,大一学生对该部分内容的了解不如大二和大三的同学也在情理之中。从总体结果看,有82%的学生能回答出:“中国道路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现阶段基本纲领的概括”。有76%的学生能回答出中国共产党现阶段基本纲领的具体内容。
在认知程度方面,调查问卷主要从“中国道路的形成过程”“中国道路的主要优势”“中国道路的重大意义”等方面设置题目,重点考察大学生对“中国道路”基本理论问题的掌握程度。调研结果显示,不同年级的学生对中国道路的认知侧重点各有不同。大一学生对“中国道路的形成过程”比较熟悉,因为这部分内容主要偏重于历史知识,学生在以往的学习中已有所了解。大二学生对“中国道路的主要优势”掌握得比较好,因为这部分知识是大二学生“概论”课的重点内容。而大三学生更能深切体会“中国道路的重大意义”,因为大三学生即将面临着实习与就业的压力,更能够体会到中国道路的现实意义。
对中国道路的认同是指对这条道路正确性的认可,包括对这条道路的最终目标、实现路径、领导力量等内容的认可。调查问卷把大学生对中国道路的认同状况分为四种:完全认同、部分认同、完全不认同、不清楚。结果显示,虽然有个别同学对中国道路的理论认知不是非常深刻,感性认知也不是非常丰富。但是,大部分同学都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表示认同。这种状况一方面得益于长期以来我国在大中小学开展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同学们对“社会主义”有一种天然的亲切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选择过程”也有着较为深刻的理解。另一方面,当代大学生大多出生于新世纪,成长于我国经济高速发展时期,对于我国近些年来现代化建设取得的成就深有体会,因此,大多数同学都能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表示认可。
对中国道路的自信主要表现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和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调查问卷主要从“信念”和“信心”两个方面进行设计。结果显示,大多数同学都怀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共同理想和信念,愿意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实践中去,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也有着较强的信心,但是不同年级的学生对中国道路的自信呈现出一定程度的群体差异性。从总体上看,大二学生由于系统地学习过中国道路的理论知识,因此对于中国道路的自信状况要高于大一学生。而到了大三,由于面临着实习与就业的压力,学生心目中的理想与残酷的现实出现差距时,又会使原来的理想信念产生一定程度的动摇。
通过调研发现,虽然从总体上看大学生对中国道路的自信状态较好,但是仍存在有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对这些问题加以研究和分析将有助于进一步增强党史学习教育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坚定大学生对中国道路的信念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
主要表现为,一部分大学生虽然知道中国道路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现阶段中国共产党基本纲领的概括,但是对于基本纲领的具体内容比较模糊,对于中国道路的巨大优势、重要意义和宏伟目标的理解不够深入。比如,有些学生会把中国道路中“共同富裕”的目标理解为“同等富裕”或“同步富裕”。有些学生会把改革开放前30年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与改革开放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隔裂开来。当谈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特点时,还有少部分学生不能将它与资本主义道路、民主社会主义道路或者国外其他形式的道路进行区别,甚至认为中国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的资本主义道路等等。
理论来源于实践,也必将在实践应用中体现其价值。虽然大多数同学对于中国道路的历史渊源、形成过程、基本内涵等基础理论知识有所了解,但是由于大学生年纪较轻,涉事不深,因此在现实生活中对于中国道路的直观感受体验不够明显。比如,在谈到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时,部分同学对我国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特色”体会不深,甚至认为“市场经济就是一切向钱看”。在谈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优越性时,同学们也普遍缺乏民主政治的社会实践,还有部分同学会被西方一些所谓的民主政治的假象所迷惑。在谈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具体表现时,同学们对社会生活中先进文化的界定标准也把握不准,往往会把一些落后的文化现象当成先进文化来追捧。
在调研中发现,大部分学生对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成就是认可的,对我国现阶段党的基本纲领是认同的,对中国道路的前景怀有信心。但是,少部分学生对中国道路的曲折性、复杂性和艰巨性认识不足,一旦发现国家在某件事情上遇到挫折或出现失误,或看到对国家有质疑、不满或者攻击的言论时,他们的信念和信心就会出现较大的影响甚至动摇。比如,在2019年年末,当我国出现新冠肺炎疫情时,网络上出现了质疑我国政府对疫情处理不及时、不透明的声音,同时部分媒体又在大力鼓吹西方所谓“吹哨人”制度,还有一些人则以“日记”的形式影射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等。这时,一部分同学对中国道路的信念和信心就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
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指出,此次党史学习教育活动的目的是“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2]。而当前对高职院校大学生开展党史教育的主要途径是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不同的思政课在党史教育中的目标是不尽相同的。比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目标侧重于“学史崇德”,应注重从党员的优秀品格和崇高理想等方面宣讲党史。“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教学目标则侧重于“学史明理”,应注重从中国道路的合理性和必然性方面宣讲党史。部分老师在宣讲党史过程中,没有结合每门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只是机械性地宣讲党史,使党史教育的效果受到削弱。
首先,从高校思政课与中学相关课程的衔接方面看,有部分教学内容是重复的。比如,中国近现代史与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讲中国共产党历史时,有部分内容必然会与中国近现代史相重叠。其次,从高校各门思政课之间的协调来看,部分教学内容也会出现重复。比如,“中国共产党史”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课程之间有相当一部分内容出现重复。当学生重复地学习同一教学内容时,不仅不会增强党史教育的效果,反而会使学生产生枯燥和厌倦的情绪。最后,从高校思政课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需求来看,存在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现实需求不完全匹配的问题。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坚持“八个相统一”,为思政课的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而在教学过程中,部分老师对讲话精神的贯彻并不是很到位,仍存在只注重教学的政治性,不注重教学的学理性,或是只注重教学的灌输性,不注重教学的启发性等现象。教师缺少与学生的有效互动,不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与需求。新时代的大学生由于成长环境的影响,在接受信息的渠道方面更加得宽广,思想也更加得多样。如果老师只是一味地要求学生接受书本上的观点,而不去培养学生观察和思考社会现象的方法。那么,这样的教学方式必然得不到学生们的认同和喜爱,也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习近平强调指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3]。思政课教师的素质对于大学生信念和信心的养成至关重要。近些年来,随着各高校对思政课教师建设力度的加大,思政课教师的素质整体上不断提升。但是,由于专业背景、从教时间、个人经历等方面的原因,个别思政课老师在教学能力和素养方面仍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就党史教育而言,一个好的思政课老师不仅要对中国共产党的历史非常熟悉,而且还要能够对党史中的重大事件作出正确而详细的分析;不仅要能够对正在发生的社会热点问题作出解答,而且还要能够对一些不正确的思想和观点进行反驳和批判。这些素质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所能达到,需要长时间的磨练和积累。
明确教学目标是开展教学活动的首要前提。在增强大学生道路自信的总体目标之下,不同课程在与党史教育相结合时应注意教学目标和教学侧重点上的不同。比如,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党史教育的目的主要在于增强大学生对中国道路的情感认同和价值观认同,让学生明白“红色政权是怎么来的,新中国是怎么来的,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怎么来的”[4]。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党史教育的目的主要在于增强大学生对中国道路的理论认同和制度认同,使学生“深刻领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其创新理论的真理性”[5]。在“形势与政策”课中,党史教育的目的主要在于增强大学生对道路的现实认同等,使学生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给人民带来幸福安康的正确道路”[6]。
教学内容的选取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首先,在高校思政课与中小学思政课乃至历史课的纵向衔接方面,高校的党史教育既要考虑到大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又要考虑到课程知识程度的加深与知识广度的拓展,使教学内容层层递进、环环相扣[7]。其次,在高校思政课之间的横向协调方面,要对党史教育的内容进行统筹规划,既要避免内容选取上的相互重复,又要避免重大党史内容的空白与欠缺。在教学内容选取的视角和方法等方面也应注意要尽量避免重复。最后,教学内容的讲解要能回应学生的实际关切。对于大学生所关注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历史事件,老师应在教学中予以正确的解答和恰当的回应。
教学方法的改进不只是一个单纯的教法问题,它要以了解学生的真实学情为基础,服务于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针对不同类别的学生,教学方法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在调研中发现,随着高职院校的扩招,当代大学生的学情变得日益复杂。就生源来说,既有来自传统高中学校的学生,又有来自中职学校的学生;既有来自“学徒制”的社会人员,又有来自本科沟通班的学生。就学制来说,既有三年制的学生,又有“三二分段”两年制的学生。就专业来说,既有文科类的学生,又有理工科类的学生等等。不同类型的学生在个人经历、学习需求、学习特点等方面均有较大的差别,教师只有采取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才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教师素质的提升是一个集培训、帮带、管理等于一体的综合性工程。首先,基于每位老师的专业背景不同,学校应为开展党史教育的老师提供各种形式的专题培训,以增强老师们对党史知识的了解,提升老师们开展党史教育的业务素质。其次,针对年青教师教学经验不足的问题,学校应建立一套优秀教师对年青教师的“传、帮、带”制度,由经验丰富的老师帮助年青老师提升教学能力。最后,为了营造一种良好的教学氛围,学校应建立一套约束和激励教师不断提升教学素质的配套制度,督促教师遵守教学秩序,钻研教学技能,提升教学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