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君
(湖北工程学院 美术与设计学院,湖北 孝感 432000)
生态文明遵循生态环境优先的规律,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态文明建设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与社会建设的基础和前提,能够为这四项建设提供基本保障。景观设计不但对于节约生态资源有重要作用,而且对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满足人对生态美的追求具有深远意义,是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高校是生态文明建设人才培育的重要阵地,在“景观设计”课程的改革和建设中,课程思政教育旨在将思政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中,实现对大学生进行知识教育、价值培育和能力培养相统一的育人目标,与生态文明建设对人才培养提出的现实需求是高度一致的。[1]为此,本文从课程思政建设背景出发,对思政元素在“景观设计”课程中的具体应用进行分析,以探索新时期高校“景观设计”课程思政建设的新思路和新机制。
生态文明建设发展迅速的大背景下,景观设计专业成为热门专业,如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四川大学、重庆大学、辽宁工业大学、云南大学等都将景观设计专业设置为重点专业。“景观设计”课程涉及的范围广泛,其中城市景观设计是城市变迁和发展的见证,承载着一座城市的文化价值,充分彰显了绿色发展理念。站在课程思政大背景下研究思政元素在“景观设计”课程中的应用,对于推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弘扬传统园林文化与培育高素质景观设计人才是非常必要的。
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并强调要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中国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全过程,全面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景观设计”课程的实践性非常突出,而且随着人们生态环境意识的增强,以及人们对居住和生活环境要求的提高,景观设计工作的范围更加宽泛,既包括人们日常居住区域的景观设计,又包括所在城市整体的绿地设计及休闲旅游风景区的规划设计。此外,地域文化保护和传统村落保护也成为景观设计工作的新亮点。[2]可见,景观设计对于美丽中国建设目标的实现是非常有价值的。城市景观设计是传递“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建设理念的重要载体,能够充分彰显中国的绿色发展理念。融入思政元素的“景观设计”课程能够通过价值引领培育出更多综合型高素质人才,切实推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之一,产生了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仁民爱物的环境道德观等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思想理念。这些思想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生态伦理思想和天人合一的景观设计理念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人文素养有着重要作用。景观设计是一门应用性突出的学科,自学科建立到飞速发展时期再到现代景观设计阶段,都充分体现了传统美学与传统文化的深远影响。在“景观设计”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引导学生树立文化自信,自觉承担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增强审美素养和人文素养,这样设计出来的作品才更能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在全球化大背景下,环境设计专业的发展同其他学科一样面临着严峻挑战。要想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景观设计工作者,学生除了掌握基础的专业知识和扎实的专业能力,还要具备突出的创新能力,具备开阔的国际视野,能够理性认识西方文化、西方景观设计理念背后的价值观,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随着环境保护新局面的形成,以工匠精神为代表的新时代劳动精神、职业认同感和使命感教育也成为培育高素质景观设计人才的重要内容。在“景观设计”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立足时代、深入生活,树立正确的设计观念和创作理念,成长为具有远大抱负且敢于承担景观设计新使命的优秀从业者。
景观设计不仅具有经济价值,还具有文化生态价值,景观设计与城市发展、地域文化、村落保护等工作之间的联系非常紧密,在“景观设计”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具有一定的优势。但现实情况是,一部分景观设计专业的学生对于思政方面并不关心,从长远来看这对于城市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是不利的。以下从专业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评体系等方面对“景观设计”课程思政建设困境进行具体分析。
“景观设计”是环境设计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是学好后续专业课程的基础。在课程思政实践过程中,“景观设计”课程积极寻求思政元素的合理、高效融入,但是从教学目标设置的科学性方面来看,教学的三维目标设置与课程思政要求相背离。知识目标的设置中较少体现对学生思政教育的具体要求,单纯强调对景观设计专业知识的系统学习及对相关概念的理解;能力目标的设置同样忽视思政育人的能力目标,多以景观设计实践能力为主,要求掌握景观设计基本方法及对不同设计主题的设计表达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设置则突出强调对学生美感的培育,忽视了爱国情怀、团队合作、工匠精神等方面的培育。在这种教学目标下,思政育人元素难以渗透,思政育人的效果很有限。
“景观设计”课程思政在教学内容方面明显存在滞后性。一方面,与时代发展脱节。随着全球化发展的深入、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和民众环境意识的提高,各种设计概念层出不穷,审美标准也发生变化。“景观设计”课程思政应该兼收并蓄,立足时代发展对现有课程教学内容进行变革。另一方面,与大学生现实需求脱节。当代大学生成长于互联网时代,对于新鲜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渴望学习更多实用性的知识。但是,目前“景观设计”课程教学内容停留在经典案例的分析上,思政教学元素的融入比较牵强,不但没有提升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反而造成了“景观设计”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育人作用难以有效发挥。[3]
“景观设计”课程是环境设计专业的基础性课程,但传统教学方法多以单一的灌输式为主,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思政元素的融入也较为刻板。一方面,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目前“景观设计”课程思政基本延续传统的教学方法,课堂教学以单向的讲授式为主,忽视了学生的主动参与;实践活动的开展多为确定主题和具体环节的项目设计,学生的参与热情也不高。另一方面,忽视了现代化教学的发展要求。现代化设备、现代化教学手段在“景观设计”课程思政中的运用还很有限,教师仍以传统的教学手段为主。“景观设计”课程思政固化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缺乏吸引力,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完善的考评体系是开展“景观设计”课程思政的有力保障,能够从全局化和系统化的高度进行监督和指导。但目前“景观设计”课程思政考评体系建设有待强化。一方面,过分强调教学的硬评价。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融合发展的教学评价与单纯的专业课程评价是不同的,不能再单纯评价学生的知识学习和能力提升,还要考虑学生的思想素养和道德品质等方面。然而,目前“景观设计”课程思政评价体系没有涉及相关目标,即使有所涉及也多为教师给出的结果性评价。另一方面,缺乏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评价。“景观设计”本身就是一门体系庞大的课程,实践教学占比较大,教学评价难度较高。加上课程思政建设的推行,更是加大了教学评价的难度。目前“景观设计”课程评价体系缺乏系统性,教学评价的片面性特征突出,科学性不足,评价主体、评价过程与评价指向不清晰。
基于前述困境,笔者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考评体系出发,提出将思政元素应用于“景观设计”课程中的具体策略。
首先,制定三位一体的课程教学目标。“景观设计”课程思政教学目标的确定必须坚持思政育人的首要地位,强调知识、能力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重要性。为此,课程思政教学目标的制定必须充分考虑思政教师和景观设计专业教师团队的意见,站在当代大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对教学目标进行科学评定。其次,突出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目标。专业课程教学对于知识和能力目标一直高度重视,但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落实情况不容易评价和衡量,且对于学生的毕业和就业影响不明显,长期没有得到重视。因此,“景观设计”课程要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制定和落实,让学生在课程学习中潜移默化地浸润思政教育。最后,明确思政教育目标。“景观设计”课程思政育人目标必须具备科学性,重在培育学生的生态观念,帮助他们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思想,让学生认识到专业学习和职业发展所承担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引导学生更自觉地投入景观设计工作第一线。同时,爱国主义精神、团结合作精神、工匠精神等也是课程思政育人目标的重要内容。
首先,修订现有教材。高校应建立校本教材研究小组,在现有“景观设计”课程教材的基础上,结合课程思政的要求,突出“景观设计”课程思政教学的时代性特征,融合价值引领、行业发展最新成果,以确保课程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和科学性。其次,丰富教案资料。高校应积极与兄弟院校、相关行业企业保持密切联系,为景观设计教师搭建课程思政视野下的教学资源共享网络平台。在此平台中,教师可以分享教案,发表自己对课程思政资源建设的意见和建议,在相互交流中丰富教案资源,提升课程思政教学质量。最后,有效利用线上课程资源。高校可以利用“景观设计”课程思政网络教学资源丰富的特点,建立线上课程,将其作为线下教学的补充,突破时间和空间局限性,如将预习和复习集中在线上课程中,以实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
首先,丰富课堂理论教学。“景观设计”课程教师应改变过去重理论轻实践的课堂理论教学方式,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如情境模拟、小组讨论与案例分析等方式,重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其次,丰富校内实训教学。高校应积极调动校内师生力量,以实践、教学和科研三者的结合为方向,开展各种校内实训活动。例如,高校以大学生创新创业为契机,让学生在景观设计实训项目中不断增强设计能力,接受思政育人的价值引领;高校还可以为“景观设计”课程教学提供更多的科研项目支持,让学生得到更多创新型研究项目的锻炼。最后,丰富校外实践教学。随着美丽城市建设理念的贯彻落实,景观设计项目对美学元素、人文元素等方面的要求更高。“景观设计”课程思政要重视校企合作的深化发展,在拓展实践锻炼途径的同时,让大学生深刻认识到思政育人在景观设计中的重要意义。[4]
首先,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景观设计”课程思政评价主体必须做到全员化。这里的“全员”,既包括专业课教师、思政课程教师,又包括辅导员、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与大学生群体等。多元主体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评价,评价结果才能更加真实有效,更能满足时代发展和学生发展的现实需求。其次,评价过程的全面性。“景观设计”课程涵盖范围较广,既包括线下理论教学课程、线上网络教学课程,又包括校内外的实践课程。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高校应积极运用大数据技术对学生学习全过程进行把控,及时了解不同学习阶段学生个人的知识、能力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情况。最后,评价方位的全局性。“景观设计”课程思政应该重视全方位育人思想的融入,积极利用各种教育载体,充分发挥家庭、学校与社会的育人功能,同时激发学生内在发展动力,通过内因和外因的联动使评价考核更加完善。全方位评价体系的搭建,在激发学生与教师、家长和社会导师之间的互动方面也有积极作用。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景观设计”是建立在自然科学和人文艺术学科基础上的一门应用型课程,该课程的核心就在于更好地协调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在课程思政背景下对高校“景观设计”课程进行研究,不仅有利于大学生道德修养和工匠精神的培育,帮助大学生树立勇于创新和团结合作的意识,坚定大学生的文化自信,还能为城市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强大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