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 雄
广州美术学院 广东广州 511400
艺术心理治疗是依据心理学和艺术学的相关理论,通过艺术介质、艺术创造过程及当事人对所创作艺术作品的理解,实现个体对自身性格、兴趣、能力、情绪及内心关注点与冲突点的认识和反思,从而起到调节情绪冲突、降低个体焦虑、增强自尊水平、解决行为问题等作用。艺术心理治疗提供了非语言的表达和沟通机会,它的本质是通过设定的艺术手段形成“心理反馈”去调动主体的反应潜能,进而调节神经系统以趋向于积极稳定又舒缓的情绪体验。当前,艺术心理治疗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类人格障碍、神经症和精神病等。[1]
陶瓷艺术作为一个重要的艺术门类,它历史悠久,贯穿人类文明的发展史,从造物艺术的开端,我们就赋予陶瓷无限的精神寄托和心灵渴望。陶艺创作以泥为媒介,泥作为陶艺创作的原始材料,不仅孕育了生命,还和人类繁衍息息相关,从女娲用泥造人到人死后归于黄土,我们的生命始终和泥土紧密相连,这让我们对泥土有着与生具来的亲近感和敬畏感。个体通过和泥的沟通,感受泥性与自我的融合,在和泥的互动中,宣泄情绪,释放压力,缓解焦虑和不安,进行心灵的自我疗愈。
陶瓷艺术创作的价值包括审美评价和技术评价,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对陶瓷艺术产生浓厚兴趣,他们大多没有陶艺创作基础,但能依据生活经验对陶艺产生自身的理解,更加注重作品的精神价值及呈现出来的个性体验。所以我们每个人都能通过陶艺创作来寻求个人和环境的平衡,达到认识自我、缓解情绪和完善人格方面的作用。[2]
陶艺创作借助非语言、象征性的方式将潜意识里压抑的情感和冲突释放出来,还能将无形的情感和想法转化为有形的造物,易被来访者接受,有利于收集真实信息。陶艺创作突破了来访者年龄、阅历、认知范围和专业技能的限制,为来访者提供了独有的表达方式。在创作过程中,个体暂时回避了大脑逻辑判断和理性主义的控制,用心去感受,感受自身和这个世界的关系,接纳那个并不完美的自己,治愈灵魂的伤痛。[3]
陶艺创作的主要原料是泥,泥质感柔软,形态丰富,使人产生触摸和塑形的心理倾向,满足人们掌握和控制的心理需要;泥绿色环保,可重复使用,且没有时间、环境和地域的限制,只要双手就能顺利完成创作;泥具有亲和力,个体可以毫无危机感地触摸和感受它,无论你怎么按压,它都不会反抗,无条件地接受着你传递过来的温度和力量;泥具有可塑性,在创作过程中,泥被挤压、揉搓、拍打,种种外力的施加,它依然能回到最初的形态,还能以多种具象方式投射出我们的内心精神世界。
陶艺创作过程的丰富技艺,能够将隐喻、象征、联想视觉化和立体化,体现出自主意识,投射出内心想法。作品最终呈现出来的多种形态,给我们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机会,我们随着自我的抽象感受去寻找具象的表达,这为我们与它进行平等沟通提供了可能,我们将自身经历或未来愿景投射其中,无论是最初的形态、制作的过程,还是最终呈现出的结果,都是个体的回忆和记录。所以说,陶艺创作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心灵治愈过程。
在团体陶瓷艺术创作中,个体通过泥土这一介质,把自己卷入有意义的象征性符号系统里,逐渐与咨询师及其他来访者建立良好的互动空间。在创作过程中,调动多种感官共同参与,包括视觉、触觉、听觉等,表达和释放出更多深层次的情感和需求,促进身心和谐。团体成员间的互帮互动有助于提升个体的社交技能和自我效能感,真诚和谐的团体氛围有助于人与人建立良好的关系,在相互接纳中克服恐惧和焦虑心理。最终,成员在陈列作品及与他人分享的过程中,能够提升自我意识和唤醒他人情绪反应,激发大家参与活动的卷入度和积极性,有利于增强群体的凝聚力和创造力。
个体通过陶艺创作逐步释放不安情绪,将已有的经验重新构建,将消极的认知逐步澄清,在将意念转化为具体形象的过程中,传递出自身的情绪和需求,经过咨询师的分析和讨论,使其人格获得重整,最终恢复健康。[4]对于一些精神病患者,进行陶艺创作时,通过角色扮演,设置目标,引导他们积极进行脑部活动,不断激发脑部机能,培养自知力,从而达到缓解病情的效果;对于多动症儿童,在进行陶艺创作时引导他们将注意力聚焦于陶土上,控制内心的力量去呵护一块泥土,保护它,珍惜它,塑造它,这对于帮助他们稳定情绪、训练专注力大有裨益;对于自闭症儿童,通过陶艺创作发泄不良情绪,在互动交流阶段,通过表达对作品的见解,提高社交能力,增强自信心。
当个体专注于陶艺创作时,生理指标随即发生变化,如肌肉放松、血压降低、脑波改变、呼吸平缓,而身体原有的疼痛和不适就会缓解。在心理上,由于全情投入,暂时忘却了烦恼和忧愁,享受内心的自由,超越了时空的界限,沉浸在自己创作并构建的世界中,身体和心理得到有机整合。此时,手里的泥扮演着各种角色,它可以是焦虑不安时捏下的一粒粒碎块,也可以是思考问题时反复揉搓的一个个泥团,我们开始有机会倾听自己内心深处最真实的声音,然后投射到手里的泥中,泥的形态变化就是自己的心理走向,它的亲和柔软让人放松戒备,慢慢开始感到舒适和安全,它承载了一切焦虑和不安,让身心得到真正的放松和休息。
在陶艺创作过程中,拥有不同的成型方式,个体根据自身当下的内心状态和情感流露来选择不同的力度、方向和手法,泥土的可塑性决定了它能表现出任何我们能想象得到的肌理和形态,这是随心选择的自由过程,也是情绪释放的有效途径。以泼泥节为例,当人们打破身份、年龄的界限,退去自我成熟的伪装,互相用水桶舀着泥浆泼洒时,他们尽情享受着泥带来的欢乐、平等而自由,利用泥释放情绪,交流感情,重归自然,在泥地里回归本我。随着泥浆在肌肤上自然地干裂、脱落,像是退去了一层皮肤,洗尽了一身的疲惫,由内到外获得了新生。
作为一种以动作为媒介的艺术心理治疗方式,陶艺创作强调情绪和身体的相互连接性。创作时要手到、眼到、心到,通过动作促进个体认知、情感、身体和人际关系的整合,这种接触和表达,帮助个体激活、恢复、转化心理力量,既能治疗身心障碍,还能提升自我意识,更好适应环境。个体将心理冲突和情感问题投射到作品创作过程中,体验或重新体验自己的情感、动机、人际关系和社会支持系统,在安全的环境中,自由地表达,从而不断地探索、觉察、释放和分享自我,增强了个体适应环境和克服危机的能力。
在陶艺创作过程中,手拥有无限创造的可能性,每一次触碰都是肌理的塑造,每一次成型都是心理控制力的表达。泥多变的形态让个体在心理感受上拥有了丰富的变化,我们可以对它进行切割、揉搓、按压而达到宣泄压力的目的,也可以在拉胚、成型的过程中通过对同心圆旋转的控制提升专注力,还可以通过控制泥浆挤压出的自然流动痕迹来表达此刻内心的审美情趣。每个人在创作过程中寻找适合自己的审美取向和个性表达,在欣赏自己作品的同时,满足了心理需求,提高了自信力,而作品本身也承载了个体独特的印迹和故事,帮助我们寻觅自我和沉淀自我,寻找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
陶艺创作不仅丰富了艺术心理治疗的路径和方法,还为解决诸多心理问题提供了范式,参与者在陶艺创作过程中,情绪得到缓解,压力得到释放,人格得到完善,最终呈现的陶艺作品也可作为心理治疗和病情诊断的辅助指标。陶艺创作作为一种艺术心理疗法,它的可贵之处在于在创作过程中全情投入、物我两忘的自我疗愈,在于陶艺作品对个体的启发和思考,激发内省,促进自我察觉,提高洞悉和顿悟能力,还在于作品分享时,通过自身的表达和与他人的互动,增强自我意识,改善人际关系,提高社会适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