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狮踞守天宁寺 古塔巍峨凌霄汉

2022-03-14 01:23李立华
乡音 2022年3期
关键词:塔身石狮

■李立华

古城正定隆兴寺之西,有座天宁寺。天宁寺内有座塔,名“凌霄塔”(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正如其名,此塔挺拔俊秀,巍峨高耸,静静地伫立在古城一隅。千余年间,它栉风沐雨饱经沧桑,默默地阅尽古城春秋。

慧光塔,久已失传的“原名”

因塔身4层以上木质构件密集,凌霄塔被当地人俗称为“木塔”。其实,著名的“正定四塔”各有各的俗称。广惠寺华塔因远观如巨大花束,俗称“花塔”;临济寺澄灵塔因通体使用青绿色琉璃瓦,俗称“青塔”;整座塔用砖砌成的开元寺须弥塔,俗称“砖塔”。我感觉,古城人如此称呼古塔,犹如呼唤一个人的乳名,透着熟悉与亲近。

不过,凌霄塔虽然俗称“木塔”,实际却是一座砖木结构的楼阁式塔。塔有9 层,平面呈八角形,现高41米,矗立于八角形台基之上。据清光绪版《正定县志》记载,凌霄塔与其所在的寺院同时建于唐懿宗威通年间(860-874)。寺院初名永泰寺,宋徽宗大观二年(1108 年)奉敕改为天宁禅寺。宋徽宗赵佶主政其间,外有辽、金虎视眈眈,内有民众怨声载道,正值社会各种矛盾交织集中暴发的前夜,赵佶深感无力应对,只好乞求上苍保佑,将自己的生日改为“天宁节”,意在祈求天下安宁。随后,又将很多寺院改名为“天宁寺”,作为祈福专用。于是,“天宁寺”便成为中国重名最多的寺院。据统计,全国名叫“天宁寺”的寺庙多达24 座。其中,河南6 座、浙江4 座、江苏3座、河北3 座;北京、山东、福建、江西、广东、广西各1 座。河北另外两座天宁寺,分别在衡水、邢台。

曾经的岁月里,正定天宁寺规模宏大富丽堂皇,牌坊、重门、天王殿、前殿、后殿、凌霄塔等主要建筑,自南而北依次排列,暮鼓晨钟香火鼎盛,是当时正定城内八大寺院之一。自民国初年,天宁寺屡遭厄难,殿堂一一毁坏,主要建筑现仅存凌霄塔。如今所见的塔身,1 至4 层是宋代在唐塔残址上重修的,全砖结构。其上各层则为金代重建,砖木结构。

关于“凌霄塔”之名的由来,目前尚无确切史籍可考。据明嘉靖《重修天宁寺木塔记》记述,在真定(今正定)这样“世系累朝之巨镇”,凌霄塔可谓“形势巍巍,上凌霄汉”——其中虽有“凌”“霄”二字,但并不是塔名。清光绪元年刊印的《正定县志》记载:“(天宁寺)正殿五间,前承抱厦三楹,殿后浮图九级,高插云际,屹然,为一郡之观,与须弥、澄灵、多宝诸塔相辉映。”只记述了天宁寺“浮图”之“高”,却并未像其他3 塔那样提及塔的名字。

1981 年11 月,凌霄塔开始落架大修。第二年,文物部门于塔心室正中地下98 厘米处发现地宫。地宫出土文物57 件,其中一件宋崇宁二年(1103 年)的石函,盖上可见“藏舍利置慧光塔下,永充供养”的铭文,“慧光塔”原名才为世人所知。

罕见的“冰盘檐”与“塔心柱”

凌霄塔原高60 米,曾是正定4塔中最高的塔,也曾是正定城内海拔最高的古建筑。当时,古城这一制高点,深受文人雅士青睐。他们或登临塔顶,或凭窗眺望,在此把酒临风、挥毫泼墨,吊古怀今。清代文人谢庭芝曾有诗曰:“萧寺峻峭百丈楼,佩萸载酒到高头。云擎旭照三关晓,天接沱光一色秋。”

塔身一至四层为砖石结构,5 层至9 层为砖木混合结构。塔身3 层除塔檐的椽飞为木制外,其他诸如斗拱、角柱等构件均为砖雕仿木结构,2 至4 层各层由外出冰盘檐构成的狭窄平座也是如此。冰盘檐是砖檐当中较为精细的一种做法,自下而上逐层收缩,结构形式美观大方,自然得体,在现存古塔中较为罕见。另外,塔身每层的4 个正面均辟有拱形直棂窗,供人眺望。4至9层的塔身,每面分为3间,斗拱、檐飞、角柱皆为木制。从第5层开始,塔之各层高度逐层递减,外部轮廓亦逐层收杀,从而形成抛物线外廓,给人以轻盈挺秀、端庄稳重之感。塔顶部为由仰莲、相轮、宝盖组成的铁质塔刹,塔刹又有8 条垂链连至顶层8 脊的吻兽。

塔的一层甚高,东南西北4 面均有拱形门。其中,东南西3 门直通塔心室。北门则专为登塔而建,门内有陡直的砖石台阶通达上层。凌霄塔的1 至3 层因系砖石建造且需承载上部重量,故而塔壁较厚而塔室较小,上到4 层,塔室内方豁然开朗,别有洞天。4 层塔室中心部位,竖立一根粗大笔直的塔心柱(相传为独根楠木),它坐于3 层顶部十字交错的实木梁上,且直通塔顶,承托塔刹。塔心柱周身另有8 根抱柱与之攒为一体,抱柱顶端平托呈放射状的8 根扒梁与外檐梁相连,扒梁上架木质龙骨楼板,而塔身为梁檐柱等木制构件完工之后,由砖砌填补而成。这种做法,与现在的框架式建筑类似。使用塔心柱,可将每层之间本不相连的木质构件钩心斗角地结为一体,这是古人修建木塔时常用的方法,对于保持塔身的稳固非常有利。但是,由于木材易燃易朽且常遭虫蛀,故而保存下来的实例并不多。古建专家罗哲文先生在《中国古塔》一书中指出:“我国现存实物中,仅正定天宁寺木塔存在这样一种结构方式。”

面目清奇的元代石狮

凌霄塔前,还有一道二门,门两侧各有一只明代石狮。右侧石狮底座残破,似风蚀所致;左侧石狮面部残缺,底座完整,雕刻纹饰清晰完整。

二门石阶下,又有一对石狮子,体型瘦长面目清奇,独特的形象让人过目难忘。一旁的说明牌有如下记述:“狮子是佛的护法,具有辟邪镇恶的功能。此对石狮呈蹲踞状,前肢支撑,后肢弯曲,身背直挺,颌下饰须3 绺,鬃毛呈现螺旋状卷曲至颈部。既无汉唐石狮的神异勇猛,也无明清程式化的敦厚驯服,再结合元代天宁寺繁盛之状分析,此对石狮应为元代之物。”1934 年,德国籍女摄影师赫达·莫里逊用她的镜头记录下了天宁寺石狮的可爱形象,为我们留下了多张石狮的图像资料。

1933 年,24 岁的赫达·莫里逊来到北京,应聘于一家德国人开办的照相馆,担任摄影师。自此之后,在中国度过了13 年光阴。其间,赫达用一架柔来福来双镜头反光相机,拍摄了大量名胜古迹。她当年拍摄的许多的景物,今已荡然无存。1992 年,其夫根据遗嘱将她在中国拍摄的1 万多张底片、6000 多幅照片以及29 本影集,全部赠予哈佛大学哈弗燕京图书馆(主要收藏中文图书)。通过查阅赫达的摄影作品年谱可知,她1934 年曾在正定拍摄,天宁寺塔及这对元代石狮,都曾收入到她的镜头之中,成为珍贵的图像资料。

猜你喜欢
塔身石狮
它是热血动物
《大理国五方佛塔模与金刚界曼陀罗五方佛信仰》插图
比萨斜塔“斜而不倒”的秘密
《石狮》
透视:雪糕叠叠乐
《狮来运转》萌翻石狮
比萨斜塔为什么是斜的
大雁塔
见于《说文解字》的晋江、石狮闽南方言上古汉语词汇
2013年“石狮爱乐杯”全国个人赛6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