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建华
有闲心,常常是读诗的前提条件。得闲情,往往是读诗的“潜置”目标。假如可以,大概有很多人会想通过读诗,偷得浮生半日闲。所以,抒写闲心情的诗歌总是特别容易得到读诗人的关注和喜爱。
但是,同是名诗所写的闲心情,有时其感情会有真伪之别,境界会有高下之异,需要我们仔细鉴赏甄别。阅读下面这组诗:
山居秋暝
唐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①。
山中问答
唐 李白
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
桃花流水窅然②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湖上寓居杂咏
南宋 姜夔
布衣何用揖王公,归向芦根濯软红③。
自觉此心无一事,小鱼跳出绿萍中。
临江仙
南宋 朱敦儒
生长西都逢化日,行歌不记流年。花间相过酒家眠。乘风游二室④,弄雪过三川⑤。
莫笑衰容双鬓改,自家风味依然。碧潭明月水中天。谁闲如老子,不肯作神仙。
【注解】
①王孫自可留:此句反用淮南小山《招隐士》“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久留”句意,谓春天的芳华虽已消歇,但秋景也佳,王孙自可留在山中。②窅然:幽深遥远的样子。③软红:红尘。④二室:太室山和少室山。⑤三川:洛水、伊水、河水。
读四首诗词,大家都会觉得悠然自得之意扑面而来,并心生艳羡之情:什么时候自己也能如此潇洒悠闲一回!但是,假如我们钻一回牛角尖,问一问,这四首诗词的主人公,谁是真闲人,谁是最闲人,你会发现货真的闲人、价实的闲情,可能还真是不多。
朱敦儒高歌闲情声浪最猛、最大。他历数自己的闲行径、闲勾当(行歌、赏花、品酒、漫游、玩雪),几乎是呼喊着向读者表白:芸芸众生,唯我最闲;有闲如此,不愿为仙。然而演绎全词思路,我们可以发现词人在忙着证明自己有闲,在忙着展示自己有闲(按照词中叙事的节奏,简直是忙得脚踢后脑勺了)。那是真正的悠闲吗?细心的读者会得出自己的结论。前辈学者顾随就专门写了《定风波》,用“欲作神仙无计作。偏说,安闲不肯作神仙”三句,冷不丁地刺了他一下。
李白《山中问答》意在表达诗人隐居生活的自在情趣,但我们细品“笑而不答”句,就会发现其中的破绽。对一个“何意栖碧山”的简单问题,诗人为什么避而不答呢?是因“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而不屑,还是因问答者心照不宣而不必,抑或是诗人心有千千结而不愿?本诗创作于李白隐居安陆白兆山桃花岩时,其时诗人正在通过隐逸积累声誉,进而创造晋升机会。至此,我们可以了解到,“笑而不答”的背后,有矜持,有神秘,有自负,有炫耀,离真正的“闲”“自在”还有不小的距离。说自己“心自闲”,大约更多的成分是对自己隐居行为的标榜和粉饰。好在本诗给读者指明了可以“闲”的地方(碧山),如何“闲”的方式(用欣赏的眼光看待身边的环境),所以它依旧可算是能给读者带来悠然之情的好诗。
再看姜夔“自觉此心无一事,小鱼跳出绿萍中”句——自己觉得内心安闲沉静,但是却惊扰了小鱼。这是有事,还是无事?按照古人说法,人如思虑纯净,毫无机心,可以使白鹭忘机,鸥鸟亲狎。姜夔也在此无奈幽了自己一默:自己觉得心地尚为安闲,想不到小鱼并不认可。
四首诗词中,只有王维的《山居秋暝》,“随意挥写,得大自在”(高步瀛《唐宋诗举要》),虽未明点“闲情”,却处处通过景物表现了诗人寄情山水田园的怡然自得之情,有“万物静观皆自得”之妙。
粗疏地给以上四首诗词的“闲程度”“闲境界”排个龙虎榜,《山居秋暝》一定高登榜首,《湖上寓居杂咏》应为榜眼,《山中问答》大约只能屈居第三,而《临江仙》大概率地会成为殿军。
这里存在着一个诗歌写作及诗歌鉴赏的悖论。假如诗人不写、不说自己的心境,读者就很难感受到这一心境;然而诗人一旦说出、点出了这一心境,便又破毁了这一心境的完整性和完美性。俗话说,求空未必空。对上面四首诗词的诗境,我们可以仿写一句以作评论——觅闲即非闲。
诗歌表达思想情感,在很多时候,说破便落了下乘。我们另找一例加以说明。苏轼和陶渊明都曾写诗表达低调行事、洒脱为人、不求人知的思想。苏轼这样说:“惟有王城最堪隐,万人如海一身藏。”(《病中闻子由得告不赴商州》)而陶渊明这样说:“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饮酒》)陶渊明不说隐不说藏,不用阻绝他人来访,而并无人来,身心清静,这是自然。而苏轼要“隐”要“藏”,是因为自己名迹太显,他的“隐”“藏”只是一种被动的“矫枉”。两相比较,差距明显。所以我们说陶渊明是真逸民而苏轼是假隐士。
不说比说出更高妙!这是我们在鉴赏中国古典诗歌时,要经常提醒自己加以注意的“法则”。跳出诗歌鉴赏三界外,我们可以发现,上述“法则”或许恰是中国传统哲学观念的折射。儒家《论语》名言:“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道家《老子》名句:“不自见(通‘现,显露),故明(显明);不自是(肯定,表扬),故彰(彰显);不自伐(夸耀),故有功。”“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释家《金刚经》名言:“如来所说三千大千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且看这些例子,是否与上述诗论有异曲同工之妙?我们似乎可以往自己脸上贴金——我们的诗歌鉴赏方法是有传统哲学支撑的。
欣赏古典诗词,演绎诗词鉴赏方法,能触发我们对某些哲理的思考和联想,这或许正是诗词有大美的一种具体表现。
《这些,你一定知道》本期答案
1. D
A项出自宋代陆游的《除夜雪》,B项出自清代孔尚任的《甲午元旦》,C项出自唐代高适的《除夜作》,这三项诗句从各自标题就可看出描述的都是春节(需注意:“元旦”在中国古代指“正月初一”)。D项出自唐代白居易的《七夕》,描写牛郎与织女体味相聚的欢愉与离别的愁绪的情景,因此诗中的“此宵”是指农历七月初七。
2. C
“阳春白雪”原指战国时代楚国的一种高雅歌曲;“下里巴人”原指战国时代楚国的民间歌曲(下里即乡里,巴人指巴蜀的人民,表明作歌曲的人和地方)。
3. A
楷书也叫“正楷”“真书”。由隶书逐渐演变而来,更趋简化,横平竖直。《辞海》说它“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这种汉字字体端正,就是现代通行的汉字手写正体字。
4. B
B项出自《晋书·车胤传》《宋齐语》:“(胤)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孙康,家贫,常映雪读书。”意为:车胤用袋装萤火虫来照书本,孙康利用雪的反光勤奋苦学。后用“囊萤映雪”比喻家境贫苦的人刻苦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