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发喜
(洛阳师范学院 文学院, 河南 洛阳 471934)
2022年11月18—20日, 中国文学地理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暨第七届硕博论坛在洛阳师范学院召开。 本次年会由中国文学地理学会、 洛阳师范学院、 湖北大学、 广州大学与江西省社会科学院联合主办, 洛阳师范学院文学院、 湖北大学文学院、 广州大学文学地理学研究院和江西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承办。 来自全国30个省、 自治区、 直辖市的133所高校及科研机构的265位专家学者及博士、 硕士研究生参加了会议, 共同就文学地理学的理论建设、 学科建设、 文学景观与文化景观、 河洛文学地理研究等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交流。 中国文学地理学会会长、 广州大学曾大兴教授, 中国文学地理学会副会长、 首都师范大学陶礼天教授, 日本福冈国际大学海村惟一教授、 韩国庆北大学图书馆馆长郑羽洛教授先后致辞, 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
此前, 中国文学地理学会已举办过11届年会, 6届硕博论坛, 锻炼了文学地理学的学术队伍, 培育了大批青年学术人才, 在学术界产生了广泛影响。 本届年会共提交论文224篇, 前后持续3天, 共吸引1700余人次参与讨论与学习。 与以往相比, 本届年会主要通过腾讯会议的方式进行, 受参会场地、 服务设施、 天气环境等因素制约较少; 同时, 由于不再限制硕博论坛与小组讨论的参加人数, 使参会者数量与论文数量创历史新高, 表现出参与人群更加多样、 会场设置更加灵活、 小组讨论更加充分、 参会效果更加显著等特点, 整体上呈现出传统研究阵地持续巩固, 本土话语体系深化拓展, 文学地理学各项事业稳步推进的基本态势, 充分展示了中国文学地理研究领域的勃勃生机, 也预示着中国文学地理学的研究正在攀登新的历史高峰。
实证研究是中国文学地理研究中比较成熟的传统模式, 也是中国文学地理研究的固有阵地。 本届年会提交的论文中, 采用实证研究者仍为大宗, 整体占比约在一半以上。
首先是区域文学地理研究。 由于本次会议在洛阳市举办, 故研究洛阳文学地理的论文较多, 成果也较为突出。 曾大兴《从文学地理学的角度看洛阳》指出, 洛阳不仅是中国的古都, 同时也是一个经典的文学地理意象。 古往今来写洛阳的文学作品很多, 仅以洛阳的自然或人文景观为背景创作的唐诗, 就有400多首, 其他类型的作品更是不胜枚举。 他认为, 从文学地理学角度重新审视洛阳, 可以看到那些经常被传统研究角度忽视的内容, 可以让洛阳这座古都生动地呈现它往日的模样, 也可以激发人们对于这座古都的种种回忆和想象。 王允亮《从德治典范到繁华梦忆——中古文学中的洛阳书写》认为, 洛阳在地理上的优势地位, 使它先后作过东周等十三个王朝的都城。 与之相对应的是, 洛阳在中古文学中也是一个重要意象。 在东汉时期的文学中, 它是帝国德治的象征; 魏晋时期, 洛阳成为士人宴游清谈的天地; 南北朝时期, 洛阳是繁华梦忆的承载。 中古文学洛阳形象的变化, 既体现了不同时期文学中地理观念的变迁, 也体现出文学发展的一般规律。 此外, 还有王建国《〈洛阳伽蓝记〉所见北魏都城洛阳与西域的文化交流》、 桑东辉《东汉京都赋的地域书写——以班固〈两都赋〉和张衡〈二京赋〉为例》、 郁冲聪《汉魏之际洛阳都邑书写方式的转捩》、 程习敏《杜甫的洛阳情结新论》、 李岚《唐代小说中洛阳景观书写及其文化内涵》、 刘强《文化场域·京洛图景·悲感体认——以魏晋诗歌中的洛阳书写为中心》、 孙倩倩《杜甫诗歌中的洛阳形象之美》等。
研究南方文学地理的有程宏亮《杜牧与长三角“唐诗之路”》、 路成文《周邦彦〈少年游〉二首创作时地——兼谈周邦彦词中的“河桥”情事》、 侯艳《唐宋岭南贬谪纪行诗的山水地理书写》、 何湘《楚风张扬: 作为文学事件的清代湖湘〈洞庭秋〉唱和》、 郑凯歌《从〈黔诗纪略〉看贵州山水对客籍文人的积极影响》、 田峰《初唐岭南贬谪行旅诗的文学意义》、 刘睿和沈传河《论宋代巴蜀方言对巴蜀籍词人用韵的影响》等; 研究西北文学地理的有李世忠《清代新疆诗路论略》、 高建新《“古迹灵奇, 莫可究竟”——敦煌与唐代“丝绸之路”》、 唐星《汉唐丝路纪行文学的动态书写与空间表达》、 梁祖萍《唐代之前宁夏诗歌的创作特点》、 孔占芳《青藏高原藏族文学地理书写的价值研究》、 杨波《回疆竹枝词的南疆形象书写研究》、 李雪峰《商山位置考——以古诗文记载为主的考察》等; 研究中原文学地理的有连超锋《商丘地域人文传统及其对侯方域的影响》、 韩凯《京西北路: 走向隆宋过程中的诗坛“次中心”》、 王志强《韩愈的阳山书写》、 袁亚铮《论陈留的区域环境和士风对阮籍及其创作的影响》等。
其次是文学景观研究。 文学景观是中国文学地理学传统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本年度参会论文选题的热点。 蔡燕《唐宋城市转型进程中城市声音景观的文学书写》认为, 在唐宋城市转型进程中, 城市声音景观的文学书写呈现出喧闹“市声”的日常化、 “官街鼓”权威的式微、 街市娱乐之声的兴盛、 寺观清音的世俗化和娱乐化等特点, 反映出时代政治、 经济、 文化风俗、 文人心态等方面的嬗变, 同时也映现出城市转型的诸多内涵。 刘宁《地理景观视域下抗战时期黄河文学初论》指出, 抗日战争期间黄河流域是战争与灾害频繁发生区域, 也是中华民族展开艰苦卓绝的抵御外族入侵战争的广阔战场, 这时期黄河流域创作了诸如流民图、 民族精神叙事、 土改、 英雄叙事等各类题材的优秀作品, 为动员抗战、 夺取战争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此外, 还有李江杰《曹麟开西戍诗歌中的西域景观书写》、 乔林晓《风景背后的宗教感怀——山西地域八景之宗教景观八景诗内容分析》、 王渭清《文学地理学视域中的苏轼关中文学景观》、 马吉照《论“河朔唐诗之路”——兼论文学景观和文学地理意象》、 张子川《净慈景观的佛教阐释与文学书写》、 吴金梅《成长·爱情·渝地图景: 虹影小说〈月光武士〉的文学哲思与渝地书写》、 韩明亮《命名与书写: 牛首山文学景观的生成机制与地理的关系》、 姬安婧《清代西域流人行记景观书写与主体经验》、 罗通迅《粤西文学景观在唐诗中的呈现与文化内涵——以独秀峰、 鬼门关、 逍遥楼为例》、 邱潇《明代宁夏贺兰山文学景观研究》、 韦敏珠《景观与追忆: 玉山草堂的诗意书写及其文化内涵》、 吴春怡《唐诗中夔州文学景观研究》、 严洁《徐步云〈新疆记胜诗〉的景观书写》、 杨乐《清代新疆行旅日记中的自然景观书写》、 张珊《文学景观与家国情怀的双向塑造——以周先檀〈西征草〉纪行诗为例》、 赵雨燕《黄果树瀑布的诗歌书写与西南山水文学景观的开显》等, 分别依据作品文本对诸多文学景观进行了分析与阐释。
再次是文学空间研究。 文学空间研究是中国文学地理学研究领域一种比较成熟的模式, 近年来愈来愈受到学者的重视与青睐。 刘双琴《空间位移与宋元女性文学的拓新》认为空间经验对文学表达具有重要的基础性意义, 就宋元女性的文学创作而言, 空间位移带来女性主体身份的转换, 促使女性地方意识的觉醒, 推动女性文学视野的拓展, 从而引发宋元女性文学在思想情感的深化、 主题内容的开拓以及艺术风格的演进等三个维度的发展。 赵金平《唐前神游赋中的空间建构与文学想象》认为, 神游赋借助主人公的神游建构了中国文学的想象世界, 在中国文学传统中, 昆仑神境的空间结构经历了从相对平行到立体层级、 从神秘怪异到自由美好的变化, 不断增衍形成了多维立体、 沟通天地的神灵境界; 蓬莱仙境从海中神山到海下水府, 逐步确立了上广下狭、 倒置于海中的空间形态。 在天地四方的游历中, 神游赋还建构了想象世界的空间秩序, 并凭借文学想象使陌生的空间具象化和场景化, 启发了中国文学的想象模式, 形成了独特的空间形态。 此外, 倪超《李白、 杜甫与薛稷的异代空间之关联考究》、 蒋艳萍《罗浮山文学空间形象的历史建构与意义叠加》、 何阳《乌托邦与异托邦——论林语堂科幻小说〈奇岛〉的空间书写》、 丑送《浅论陆游二次宦赣诗歌中的地理空间书写——兼与其初次宦赣诗歌比较》、 冯英善《论明代江南戏曲中的园林场景与空间意义》、 贺敬雯《移舟泊烟渚: 作为“文学空间”的“舟船”与孟浩然诗歌》、 侯晓晨《论唐传奇对地理空间叙事功能的强化与弱化》、 罗雅喆《论小说戏曲中“抛绣球择婿”空间之文化意义》、 吕宇婷《宋诗对“穷巷”空间的建构》、 彭淑慧《姜夔词虚拟空间书写与词人心态研究》、 王寒宇《文学空间叙事下的兵燹记忆》、 应豪杰《文学地理学空间及动态视角下〈文选〉纪行赋研究》、 余慕原《俞蛟〈潮嘉风月〉六篷船空间叙事研究》、 朱小欢《空间分析法下的〈项脊轩志〉教学探析》等, 都是此类研究中较优秀的论文。
区域文学地理、 文学景观、 文学空间等传统实证研究是当前中国文学地理学研究的主流模式, 该模式不仅论文数量最多, 质量也普遍较高。 本届年会的此类成果充分显示出中国文学地理学研究的传统阵地持续巩固, 并日益走向成熟。
建构和完善理论话语体系, 是推动文学地理学深入发展的重要基础性工作。 重视本土话语体系研究与创新, 是文学地理学的学科特色之一。 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 曾大兴、 陶礼天、 邹建军、 梅新林等先生已对文学地理学有系统完整的论述, 曾大兴的《文学地理学研究》《文学地理学概论》, 米歇尔·柯罗的《文学地理学》, 梅新林的《文学地理学原理》等都是其中影响力较大的代表作。 由曾大兴、 夏汉宁等主编的《文学地理学》辑刊已经出版到第10辑, 早已成为文学地理学研究的前沿阵地。 经过多年的发展, 文学地理学的本土话语体系已日臻精微, 而在本次年会中, 又有新的收获。
首先是文学地理学理论的创新。 理论创新是文学地理学学科建设与各项研究向前推进的前提与基础, 学者们在本届年会中提出一系列创新性的理论观点, 引起了参会者的普遍关注。 陶礼天《谈谈当前文学地理学研究中的几个问题》指出, 文学地理学的研究者要加强“人地关系”的研究, 尤其是从文学地理学的视域注重创作主体(作家)的研究, 去开掘深度的人的思想性灵的研究, 注意与文学社会学的研究相结合, 不能平面化乃至平庸化。 同时要深化文学地理学的理论批评体系的研究。 正如曾大兴教授所言, 文学地理学学科产生于中国本土, 尽管我们也借鉴了一些西方的理论资源, 但我们所说的文学地理学, 与西方有诸多不同。
邹建军《当地理作为文学的哲学》认为, 传统上人类所面对的许多问题如生态问题、 环境问题等, 之所以一直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 就是因为在人类的主体之中, 没有能够建立起以地理为基础, 或者是以地理为中心的人生观念体系和哲学思想体系。 他呼吁学者在进行文学地理研究时, 应当建立以自然为基础、 以地理为对象、 以人类为中心的人生观与哲学观。 他指出, 如果人类没有哲学根基, 如果文学没有哲学根基, 就不会有健全的人类未来和健康的文学未来。 陈一军《文学景观的“地象”与“心象”关系论》提出了文学景观的“地象”与“心象”概念, 他认为文学景观都有与之相应的地理实景作为基础, 然而其中有个地理因素强弱疏密的依存度问题, 由其变化可以看出心灵在文学景观塑造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构成文学景观的“地象”与“心象”的微妙关系。 当文学景观的实际地理踪迹难寻的时候, “心象”就成为文学景观的一个独特类型, 这种文学景观呈现的心灵自由度最大。
此外, 李志艳《文学地理学之空间文体学刍论》、 徐汉晖《文学的“地气”和“地缘”》、 丁萌《作为文学地理学关键术语的“地理叙事”》、 黄舒婷《Topography 翻译问题初探》、 李林虹《文学地理学与“江山之助”——以文学地理学三个最基本问题为例》、 李舒婷《论文学史编写的空间意识——以古代文学史与现当代文学史为例》等, 也从不同角度探讨文学地理学相关理论, 都提出了不少创新性的观点。
其次是研究方法的更新。 曾大兴的《文学地理学概论》一书将文学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归纳为六种, 即系地法、 现地研究法、 空间分析法、 区域分异法、 区域比较法和地理意象研究法, 同时他强调: “凡是文学的其他二级学科能使用的方法, 文学地理学都可以使用”。 由于信息技术的普及与广泛应用, 新的研究方法与研究手段也随之出现, 本届年会中的不少论文就是应用新方法而取得的成果。 刘永志《美国知名作家的地理分布》一文, 依据“布鲁姆在线文学数据库”(Bloom’s Literature Online)的搜索频次, 确定美国高中生最喜欢阅读的美国作家和作品, 统计分析了182位美国知名作家的出生地和成长地, 分析讨论了美国知名作家地理空间分布的历史变化情况, 以及不同性别作家和不同种族作家的地理空间分布状况及变化情况。 林丰琳《日本学术界“中国文学”研究的学术脉络与内容诠释——基于日本科学研究费补助金数据库的知识图谱分析》一文, 以科学研究费补助金数据库为数据源, 对2001—2020年这20年间关于“中国文学”研究课题的立项情况进行了整理, 运用文献计量工具CiteSpace, 制作相对应的知识图谱, 结合数据分析, 认为日本对中国文学研究的立项数量呈现正相关关系; 日本的研究机构与中国学者间也存在一定的合作; 日本科学研究费补助金数据库中对“中国文学”的研究涉及领域广泛, 研究视角较多元。 此外, 刘泓希《割我钟山一半青: 论王安石的金陵情结与金陵诗歌》、 彭敏《风景·意象·题画——“潇湘八景”的历代诗文书写》、 倪超《李白、 杜甫与薛稷的异代空间之关联考究》、 任梦池《文学地理学空间视角下唐诗中“商山”的建构及成因》、 李清华《清代地域诗话的综合考察》等, 皆明确表示使用了大数据分析法等新型研究方法。
再次是研究视野的拓展。 文学地理学研究既要立足本土话语体系, 结合新时代的信息技术等创新研究手段, 同时也需要将“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 不断吸收国外文学地理学研究的新成果, 通过加强具体文学作品的实证研究, 进一步检验理论体系的科学性与普适性。 只有这样, 才能使文学地理学在实践中不断创新, 切实适应时代的变革与学科发展的现实需要。 高人雄教授《地域民族文化制约下的西辽文学》一文, 跳出传统中国文学史的疆域限制, 将研究视野投向学术界长期所忽视的西辽文学。 该文运用文学地理学理论, 从实证的角度分析和探源西辽文学发展中的诸多问题, 认为西辽文学在世界文化史上, 尤其是西方文化史上产生过重大影响。 西辽文学的多民族文化特性, 使其呈现出汉文、 契丹文、 回鹘(突厥)文等多种语言文字并行的特点; 从文化倾向来看, 西辽文学包括政治性文翰、 宗教性或民间世俗性作品等方面; 从文体看, 以诗歌为主。 刘震《二十一世纪韩国学界的王安石研究(2001—2010)》也将研究视野拓展到海外, 文章以韩国学者在21世纪第一个十年内对中国宋代文学家、 政治家王安石的研究成果为蓝本, 详细论述了其研究的特点与趋势, 认为这些成果数量逐渐递增, 总体比较丰富, 研究主题也非常广泛, 并断定王安石已经成为在海外学界代表中国的标志性人物之一。 此外, 上文提到的刘永志《美国知名作家的地理分布》、 林丰琳《日本学术界“中国文学”研究的学术脉络与内容诠释——基于日本科学研究费补助金数据库的知识图谱分析》, 以及孙晓博《政治隐喻与文化抒情——论曼德尔施塔姆的海洋抒写》、 公浩然《论西方景观学说对文学地理学的建构——以居伊·德波为中心》、 胡静思《文学地理学视域下中西方悲剧艺术的空间建构——以〈哈姆莱特〉和〈窦娥冤〉为中心》、 吴佳瑶《文学地理学视阈下的夏目漱石城市书写研究》、 彭君瑶《无“家”之“家”——卡夫卡与布拉格的联系探析》、 龙汝佳《哈代〈德伯家的苔丝〉的空间书写》等, 都是中国文学地理学研究视野不断向外拓展的证明。
正如曾大兴教授在《中国文学地理研究与学科建设》一文中所说的那样, 中国文学地理学虽然“其理论体系和知识体系是中国式的, 用来表达这个理论体系和知识体系的概念体系也是中国式的”, 但并不拒斥西方文学地理学研究的成果, 而是通过借鉴、 吸纳, 将其转化与融入到中国理论话语体系之中, 以构建中国文学地理学的本土话语体系。 本届年会中的文学地理理论创新、 研究方法与手段创新, 以及研究视野的对外拓展, 正是这种本土话语体系不断自我完善与发展的结果。
在曾大兴、 陶礼天、 邹建军等学者的大力倡导与亲身示范下, 文学地理学在中国本土已初步建立较完整的理论体系, 在国内外学界产生了重要影响。 就本届年会来看, 文学地理学的各项建设事业仍在稳步推进与不断完善之中。
首先是学科建设。 曾大兴教授在本届年会的访谈中指出, 文学地理学的学科建设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作为一个学科, 它的成立有三个标志。 一是要有自己独特的研究对象。 文学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就是文学和地理环境的关系。 这是我们现有的学科都不能回答和解决的问题。 二是有自己的理论体系。 中国学者通过多年的努力, 已经初步建立较完整的文学地理学理论体系。 一个学科如果没有较完整的理论体系, 那么这个学科就不能算成立。 三是有一大批从事文学地理学研究的专业人员。 中国的文学地理学学者涵盖老、 中、 青三代, 涵盖中国古代文学、 中国现当代文学、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文艺学、 民族文学、 民间文学等文学类的各个二级学科, 在今天的中国, 凡是有文学研究的地方, 就有从事文学地理学研究的学者。 文学地理学学科在中国本土已经初步建立, 并且正逐步得到国际学术界的认可。 这是曾教授对文学地理学学科建设现状的最新表述, 不仅言简意赅, 同时也高屋建瓴地把握了该学科建设的主要方向, 对未来的学科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殷虹刚《论诗纬对〈诗经〉文学地理学的发展》指出, 作为文学地理最早的实践样本, 《诗经》在文学地理学发展过程中有重要影响, 是当代文学地理学学科建设不可忽视的理论资源。 该文着重分析了诗纬在《诗经》文学地理学发展过程中的价值, 从文学地理学学术史的角度, 为当代文学地理学的学科建设提供了历史经验与新的思路。 卢建飞《地方性与世界文学的形态、 演进及审美特性》提出“地方文学”与“世界文学”对应的概念, 认为地方文学在翻译、 传播、 接受与形态重构的过程中, 依托于人的“恋地情结”的期待视野, 即地方经验的横移、 外化和延展构成了地方与世界的“视域融合”, 实现地方文学的世界形态。 该文通过探究地方性与世界文学的内在关系, 对构建区域文学史、 重塑现当代文学史有一定借鉴意义。 王嘉楠《论文学地理学对文学阐释的贡献》认为, 文学地理学发展至今, 已逐渐从一种最早预期为文学史作补充的研究方法发展成为一门有着自主理论建构和以“实证”为核心理念开展实际批评实践的科学。 文学地理学在学科建构上具有独特性, 在学科理论上具有独创性, 在学科研究上具有独立性, 而且他还断言, 在拥有独特的中华文化源流、 独创的学科理论体系和独立发展的学科队伍的今天, 文学地理学的建设能够从现在的“本土化”过渡到未来的“国际化”, 真正创造文学话语中的“中国话语”, 为世界学术贡献真正的“中国智慧”。
此外, 韩明亮《命名与书写: 牛首山文学景观的生成机制与地理的关系》、 于东新《王珪使辽诗: 文学地理学视域下的北疆纪行叙事》、 王遼《文学地理学视域下现当代作家的黄河书写研究》、 周兵《文学地理学视域下贾平凹“商州系列”小说创作研究》等, 对文学地理学的学科建设皆有片段论述, 充分反映了当代学者对文学地理学学科建设的关注与热情。
其次是队伍建设。 “有一大批从事文学地理学研究的专业人员”是保障文学地理学学科不断茁壮成长的重要前提。 重视人才队伍建设, 也是中国文学地理学会长期以来的实践经验。 高校教师是文学地理学学科建设的核心力量, 他们既是学术研究的骨干成员, 同时又是学科发展的珍贵火种。 本届年会中, 高校教师群体前后共提交论文83篇, 其数量较去年有一定增长, 说明学术界对文学地理学的诸多问题保持着浓厚的兴趣, 积极关注着本学科的发展。 在本届年会中, 尤其亮眼的是参加硕博论坛的青年学者群体。 本年度硕博研究生参会人数达169人, 提交论文141篇, 其中博士论文38篇, 硕士论文103篇。 和历届硕博论坛相比, 这一届论坛参与人数并不是最多的, 但也处于前列。 本次硕博论坛设三个会场, 分五个阶段, 持续整整一天。 硕博群体参会热情很高, 所提交的论文中有不少观点新颖、 思路清晰、 逻辑严密、 论证有力的优秀之作。
在会议中, 经过严格的匿名评审, 产生了26篇优秀硕博论文。 其中, 一等奖3个: 华中师范大学博士生卢建飞论文《地方性与世界文学的形态、 演进及审美特性》; 中央民族大学硕士生贺敬雯论文《移舟泊烟渚: 作为“文学空间”的“舟船”与孟浩然诗歌》; 中国传媒大学硕士生黎志栋论文《文学地理学视野下中国古代小说学的萌兴与发展研究》。 邹建军副会长在闭幕式上对第七届硕博论坛进行了总结, 他认为, 本届硕博论坛具有参与者人数众多、 论文作者的来源广泛、 论坛举行的时间完整、 论文的论题丰富、 新生力量的培养有所推进等五个特点, 已成为文学地理学研究新生人才成长和发展的重要平台。
再次是学风建设。 曾大兴教授指出, 解决文学本身的问题是文学地理学的首要目的。 文学地理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文学, 而不是地理学。 因此, 我辈学人必须以文学为本位来研究和认识文学地理学诸问题。 本届年会以此为契机, 一方面通过研讨会的形式来交流新知与增广见闻, 达到锻炼和培养研究队伍的目的; 另一方面, 通过会议间歇的诗文创作, 在文学地理学的研究队伍内部实现学风建设的效果。 孔子云: “小子何莫学夫诗。 诗, 可以兴, 可以观, 可以群, 可以怨。 ”在本次年会中, 曾大兴会长、 邹建军副会长率先起兴, 多次献诗填词, 极大地活跃了会场的气氛, 也在参会专家中引发了热烈的唱和活动。 大会共收集到贺词2篇, 诗词40篇, 古文1篇, 其中不乏佳作。 作品写实抒情并重, 意蕴深长, 真正做到了从文学创作的角度体会文学地理学的研究, 从文学地理学研究的角度践行文学创作。 以诗言志, 以文会友, 本次唱和活动不仅在学界产生了良好反响, 也将在学会内部形成新的优良学风与学术传统。
经过为期三天紧张的学术讨论和思想交流, 中国文学地理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暨第七届硕博论坛完美谢幕。 夏汉宁副会长在会议总结中说, 本届年会是一个成果丰硕的大会, 是一个坚定信心的大会, 是一个引发期待的大会, 会议主办方的精心组织与安排, 提高了本届年会的信息传播质量与学术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