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广兰
(滁州城市职业学院 公共教学部,安徽 滁州 239000)
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指出,高等教育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1]。需要发挥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协同作用,高质量完成立德树人使命。如何实现高校公共基础课大学英语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成为近年来教育教学实践的主题之一,也成为学术研究的热点。大学英语教育既有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的工具性作用,又有价值塑造、思想引领的人文性功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思政元素”不仅要融入大学英语教育,而且对大学英语教育的“价值观”起着引领、涵养作用[2]。
大学生通过大学英语这门公共基础课具备听、说、读、写、译等英语语言应用技能和应用能力,能进行跨文化语言交流,能基本掌握英语语言知识和运用英语进行交流。但是,“文化身份不明、文化失衡的情况在大学生身上仍存在”[3]。在学习英语语言的过程中,西方文化作为“语境”必然会“随风潜入夜”。西方文化能够扩大学生视野、增长学生见识、增强学生本领,这是无可非议的,但同时也可能影响到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如果学生通过系列学习,全盘否定中华传统文化而无条件接受西方文化,那就与大学英语教育的“初心”背道而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身份的象征,因此需要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中华文明共同的“根”,是中国人民共同的“精神家园”,是每一个炎黄子孙文化认同、文化身份确认的“归依”。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过近代革命文化的洗礼淬炼成长为现在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大学英语教学中要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学生在学习西方文化的同时,“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巨大魅力,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这是民族文化传承的内在要求”[4]。
在大学英语教育过程中,要让学生既能进得去英语世界的“语境”,又能从英语世界的“语境”走出来。如果学生不理解英语世界“语境”,可能无法精准使用英语语言,语形、语义和语用都是“中国式”的而非地道的英语;学生理解英语世界“语境”而出不来,可能会被西方文化所“俘虏”,潜移默化地改变了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学生能够理解英语世界“语境”并从英语世界“语境”走出来,需要目的语“语境”和母语“语境”共存,母语“语境”作为大语境要始终“在场”。只有批判地对待外来文化,有取舍地吸收外来文化,才能更好地走向世界。
大学英语教学的开放式背景、互动性环境已经完全不同于改革开放之前的状态,大学所学的英语知识不仅在工作中用得到,而且在日常生活也用得到。与西方文化的碰撞、交流、互动每时每刻都在进行,而正是在与西方文化面对面的碰撞中,中国文化更加凸现出来,如与西方“刀叉”饮食文化对照,可以凸现出中国“筷子”的饮食文化等。学生只有认同中国文化,才不会在互动交流中迷失自我。而对中国文化认同感的生成,需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涵养,从这个角度来说,大学英语教育需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场”。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坚持“八个相统一”,其中包括“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5]。这需要发挥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协同作用,高质量完成立德树人使命。发挥大学英语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内在地要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场”。比如,在学习西方的圣诞节知识时,不仅需要在西方文化“语境”下掌握和理解西方传统的人文思想,还需要结合中国的春节来讲授,从而促进大学生认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近年来,大学英语教育中存在外来文化引入大于本土文化输出的现象。从这个角度来说,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要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场”,从而不断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努力:一是大学英语教育内容不能只有代表西方文化的小说、诗歌,还要充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如《诗》《书》《易》《礼》《春秋》《乐》以及茶文化、酒文化、书法文化、戏曲文化、饮食文化、节日文化等;二是要求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英语语言表达熟练,能够娴熟地运用英语表达经典的唐诗宋词,用英语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和一些名胜古迹作简要的介绍等。
大学英语教师不仅要“教书”,教授学生掌握英语听、说、读、写、译的知识和使用技能,还有“育人”的任务,以言传身教来“育人”。大学英语教师要热爱中华文化,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高度认同感。唯有如此,在大学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才不会对西方文化“无条件崇拜”,才会自觉地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下进行讲授。这样的言行会让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产生认同感并生成深深的自豪感、使命感和责任感。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大学英语教师要不断学习,积极参加各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培训或研学,多涉猎中华名篇佳作,提高自身中华传统文化素养。
在大学英语教育过程中,教材是教师与学生联系的重要“纽带”,是二者研读、讨论、互动的主要对象,是听、说、读、写、译等语言能力“操练”的主要依据。好的教材对教师和学生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大学英语教材不仅要有英美目的语文化知识,也要有包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内的中国文化知识。在教材编写上,可以精选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的英文版内容,如中国古典诗词翻译,中国历史上具有代表性的文学名著、神话故事、民间传说、历史事件、传统习俗等;可以挑选代表中西方文化对比研究的英文文章,如中西方衣食住行、中西方思维方式、孔子的“中庸”思想与亚里士多德的“中道”思想等比较研究;可以增加讲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线上英语课程,扩宽学习渠道。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符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有助于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引领。相比较而言,立体化、混合式和智慧化的教学方式是较佳的进路,这意味着既有课堂专题的详细讲解,也有网络单元的自主学习;既有理论知识的学习,也有校内校外实践活动的运用;既有线上的自由讨论,也有线下的深入研讨,形成课堂专题讲授-网络自主交互-实践多元应用的立体式教学体系。
大学英语知识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兼而有之。对目的语语言的学与教的过程,必然会伴随着目的语语言所附着的意识形态、所代表的文化的渗透,也会伴随着被“同化”的问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思政元素”不仅要融入大学英语教育,而且对大学英语教学的“价值观”起着统摄、浸润作用。发挥大学英语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内在地要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场”,需要英语教学讲授者终身学习,需要大学英语教学内容适时改进,需要大学英语教学手段更适合学生。